让李氏打着旗下五龙电动车公司、发展新能源车的幌子,将西方严密封锁的钛矿电池搞到手,便是秦宇的最终目的。
不过秦宇觉得,这不能算幌子了,他建议五龙电动车去内地竞争新能源车的市场,也是真心实意的。
毕竟找人家帮忙,总该付点‘好处费’,如果李圳南能把握机会、尽早进场,这笔好处费的回报率会更高。
那么这个‘幌子’就变成假戏真做了!
一个真的要搞新能源车,一个真的要搞钛矿电池。
秦宇之所以将采购钛矿电池的任务,交给五龙电动车去做,一方面是看重李氏的地位;
另一方面,是这家公司董事会成员中有美资、英资公司,算是个混血儿,很难引起西方怀疑。
况且这家电动车公司,40多年前由张福生兄弟创办,后被李加诚以3亿港币全资收购,一直与伦敦那边有密切的联系,有充分的理由采购电池。
李圳南听了秦宇的话,摸着下巴道:“钛矿电池……是什么玩意儿,比锂电池还厉害吗?”
秦宇只好先给这个外行普及了一下钛矿电池的理念,以及它在性能、成本、安全等方面的优势,然后讲到该电池对内地的封锁情况。
李圳南听懂了,“所以说,钛矿电池如果用在航天器上,就等于鸟枪换炮了?”
秦宇道:“你要这么理解的话……倒也可以。总之这种电池,只能依靠你们港资公司出面采购,五龙电动车最合适!”
“没想到啊,卫星的太阳能电池板,一平米造价就是25万,锂电池的还要翻四倍!航天领域真是个烧钱的行业啊,难怪你巴不得多找几个债主呢……”
李圳南开了个玩笑,“这件事,我回头一并汇报给老爷子吧。另外,这种电池五龙电动车用得上吗,如果可以的话,采购的时候理由会更充分。”
秦宇笃定的说:“钛矿电池的话,可以拿来做车顶光伏,能增加续航里程。另外还能制成涂层,嵌入到车漆或者车玻璃上,让整台车随时随地都在充电,这就是你们采购的理由……”
双方就钛矿电池的采购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沟通,算是将此事敲定了。
从港城一待,就待到了九月中旬,李圳南和明毅两边都各自往上汇报了债券融资的事;
虽然仍在董事们的商议中,但从两人旁敲侧击提供的线索来看,这项议案不会遭到否决,最终无非是商议买入规模的多少罢了。
九月中旬,秦宇不得不动身离开港城了,随行人员除盛浩然、李荣格要留下来,继续对接精卫星链、钛矿电池的合作外,王猛、陈娇龙以及新同事李贤英,都收拾好了行李。
前往港城国际机场的航站楼时,李圳南和明毅的车队也到了。
两人各自带了一支精英团队,根据董事会的要求,亲自前往即刻飞行考察,最终购买的债券规模将根据考察结果来决定。
陈娇龙嘀咕道:“又来考察啊?”
秦宇示意他宽心,“跟上回不一样,人家是真心实意来考察的,不会搞什么虚头巴脑的东西。”
李圳南走过来开玩笑,“老学长,虽然咱们的私交不错,可我也不会徇私情的,如果有不合规的地方,该打低分我还是铁面无私的!”
秦宇点头,“交情归交情,生意归生意,如果有任何意见,随时欢迎提出来,我们会酌情参考的。”
明毅道:“既然要考察即刻飞行,那就从发射场开始吧,带我们去见识一次火箭点火的场面,如何?”
秦宇大手一挥,“那就跟我们出发吧!”
······
原定于9月初的星三发射,受台风天气影响,一直拖延到了中旬。
当一行人从澹州机场落地,赶往基地的途中,路边都是台风过境后留下的惨状——
连根拔起的橡胶树、遍地滚落的椰子、四脚朝天的小轿车、掀翻屋顶的危楼,道路两旁的商铺乱糟糟、黑漆漆的。
俨然一副末世景象。
到基地后,一路驶往即刻飞行发射场,这里的抗风措施做得不错,并没有经受太大的损失。
发射塔架和建筑物早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台风因素,因此也没什么影响,全都固定得结结实实。
李圳南和明毅带来的两拨港城人,充满新鲜感的打量着发射场的景象。
对于港城那片狭窄的地界,火箭只是存在于电视和新闻上的事物,跟他们风马牛不相及。
如今近距离的站在097号发射工位、高耸的塔架前,李圳南和明毅切身体会到了自身的渺小。
当总长47米、直径3.6米的星火三号,通过平板车轰隆隆从厂房运输过来时,这帮人更是看呆了眼。
尾部五台50吨推力发动机的喷管,暴露于视野中,在阳光下闪耀出铌合金的金属光泽。
李圳南:“真粗啊……”
明毅:“好大。”
看着这帮港商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发射经理高翰林轻轻一笑,然后又愁眉苦脸的汇报道:
“这两个月真是太坎坷了,韦帕、剑鱼、玲玲、摩羯……台风就跟商量好了似的,轮流着登陆,据说月底还有一轮呢。”
“上旬的台风刚停,我们就抓紧完成了此次发射的两次彩排,天鸽01星、02星、03星都准备好了……太不容易了!”
秦宇拍拍他肩膀,
“你们辛苦了。另外,下个月曼谷卫星就该出发了,这边的接待工作也要做好万无一失。安保问题,你多找基地的阮令沟通。”
“这颗价值70亿的卫星,不仅是即刻飞行有史以来发射过的最贵卫星,也是全球排得上号的贵重卫星,咱们要是搞砸了,龙国航天的名声会严重受损!”
高翰林立即支棱起来,一脸肃然道:“我明白这颗卫星的意义,秦总,一定不会搞砸的。”
秦宇嗯了声,让高翰林接着去忙了。
看着李圳南和明毅两拨港商,热情似火的站在发射塔架前合影,秦宇对身后的陈娇龙说:
“此次的发射任务,其一是要验证星三的陆地回收,其二就是验证咱们的地月转移路线是否正确,所以才把你带过来观摩学习。”
陈娇龙高兴道:“咱们这是要开展月球探索的第一步了?”
秦宇点点头说:
“应该算是吧,咱们虽然承诺了包揽登月火箭和飞船,但如何去月球还是两眼一抹黑、半窍不通。”
“毕竟月球跟地球还是有挺多差距的,轨道也不能按现有的经验来设计。尽管三司和熊占里都提供了不少的资料,帮助我们了解月球轨道,但老话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所以此次只搭载了三颗天鸽小卫星,目的是尽可能将燃料留给摆渡车1号火箭,由它作为探路先锋,替咱们摸索一下地月转移路线。”
陈娇龙道:“我没记错的话,天鸽系列这三颗探月卫星,就是几个大学实验室捣鼓的,没多少重量。凭星火三号的运力,仅仅送摆渡车1号去探路,是不是有点大材小用了?”
秦宇笑了笑,
“咱们这次要送佛送到西,所以会在路上消耗大量燃料。另外赵五征跟载荷设计部的人,研究资料后设计了三条不同的地月转移路线,因此摆渡车1号需要多绕地球飞几圈,分别验证这些轨道的参数。”
“其次,通过转移轨道进入月球后,摆渡车1号还要摸索一下近月轨道的运行方式,方便咱们将来在月球部署星链网络。”
“等到完成这一系列任务,就算大功告成了,至于火箭接下来是撞击月球还是前往拉格朗日l2点,看燃料的冗余情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