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爱情只会影响老子造火箭的速度,恋爱狗都不谈。
秦宇如是想着,将手里的一根鸡腿嗦完,一道华丽的抛物线丢入垃圾桶,随即重新站在指挥厅的大屏前。
一排电子屏幕上,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画面,来自摆渡车1号各个分系统的传感器参数,实时滚动在上方,每隔几秒便刷新一次。
同时各地测控站接收到的火箭轨道参数,也会第一时间同步到这里,一连串的指示灯此起彼伏的闪着。
距离上午的星火三号发射结束后,时间已至半夜。
李圳南和明毅送完了夜宵,便勾肩搭背着离开了,俩人没住职工宿舍,而是大手笔的在附近包了星级酒店的套房,一点没委屈自己。
至于钓鱼台大厅这帮人,就没什么朝九晚五的机会了。
虽说秦宇也深恶痛绝996公司的加班制度,但火箭和卫星可不管这些,人家是24小时连轴转的,那地面就得随时盯着情况。
毕竟可能一打盹的功夫,航天器就从眼皮底下溜走了。
届时一旦走丢,又缺失了最近一次轨道测控的参数,头顶几千颗卫星,那就如茫茫大海捞针一般,慢慢去找吧。
【t+13:53:48】
人员各就各位后,097发射控制室那边的童骁,传来了‘变更轨道’的申请。
高翰林盯着传感器数据说:
“这一圈摆渡车1号的速度,已经稳定在30000km/时了,共飞行了13小时,可以按计划进入下一条霍曼转移轨道加速。”
秦宇点点头,问:“距离下次轨道近地点,测控波长最短的是哪个站?”
“应该是澳城的大浦站,如果大浦站捕获信号失败的话,还有港城的赤柱站可以作为备选项。”
秦宇道:“那就让大浦站做好准备,下一站给摆渡车1号注入变轨指令!”
“好的。”
高翰林立即联系童骁和大浦站那边。
在各方密切配合下,几分钟后,摆渡车1号途经澳城上空,并被地面雷达捕获到信号。
“大浦站报告,捕获目标!”
“大浦站,我是钓鱼台,请再次确认捕获目标,是否为摆渡车1号?”
“大浦站明白,我方已确认捕获目标为摆渡车1号。频率识别正确、编码解密正确,根据上一站轨道参数,当前时段仅有摆渡车1号会在我方上空出现。”
“钓鱼台明白,请立即发送雷达捕获信息……”
经过比对后,一串早已加密好的变轨指令,从大浦站发送给头顶的摆渡车1号上面级火箭。
几十秒后,指令植入完成。
箭载计算机更新程序。
火箭尾部的刑天-2c发动机,燃气发生器附近的一条点火剂副流道,在指令的控制下,打开阀门。
tea-teb点火剂从副流道进入,并迅速与少量氧气发生了反应,初始能量已建立!
同时,四台辅助发动机也燃烧起来,通过四股小小的推力,将真空状态下随意漂浮的燃料沉淀到贮箱底部,然后被管道吸入推力室!
紧跟着是铌合金喷管‘嘭’的爆起一簇火光。
发动机重启成功!
刑天-2c发动机的真空推力约为6吨,推动着150kg重的天鸽系列01~03星加速起来。
在这股真空推力的作用下,它们从近地点加速,并改变了原先的轨道形状、轨道高度、轨道倾角……
切向速度也随之增加,原本200x36000万公里的轨道半长轴,进一步增加,轨道周期延长……
12台液氧甲烷燃料的姿态控制发动机,分别以100牛的微弱推力,帮助摆渡车1号进行轨道转移和角度修正。
这枚上面级火箭看似是在17台发动机的作用下,进行着轨道转移;
但从微观世界来看,却是一串串电信号和程序代码,像锁链一样牢牢束缚着它,在200公里外精确微操。
终于,摆渡车1号的变轨顺利完成,屏幕上更新了它的轨道参数!
200x51000公里的2号霍曼转移轨道!
火箭加速到了接近32000km/时的速度。
所有人长舒一口气,秦宇也跟陈娇龙、高翰林等人击了个掌,庆祝这次小小的胜利。
接下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他们将再次回到白天那种枯燥的状态,为摆渡车1号的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要等它飞行到5.1万公里之外的远地点,再重新返回200公里近地点附近时,才能为下一次变轨做准备。
这一等就是漫长的十几个小时,秦宇没有死守在钓鱼台,而是瞅准时机回公寓休息了。
到第二天,李圳南和明毅一上午都没露面,估计是在酒店睡到太阳晒屁股了才起的。
下午四点多钟,这俩人才姗姗来迟的到场,还捎来了一堆从星巴克打包的拿铁,分发给在场的技术员、工程师们。
秦宇端着一杯拿铁说:“你们也太客气了吧,一会请夜宵一会请星巴克的,弄得大家都不好意思了。”
李圳南摆摆手,“这才花几个钱,我拿大家当朋友嘛。这种事我跟明总也帮不上什么忙,就只有买买夜宵、发发咖啡咯!”
秦宇模仿着他的语气,“我看你俩不像是来考察的,倒像是扶贫的。有这钱请客,不如投个几百亿港币买债券咯?”
明毅做出夸张的表情,“几百亿港币,秦总真是狮子大开口噢,就算把我跟圳南绑架撕票了,也不值这些钱噢!”
李圳南给咖啡插上吸管,挥手打断了臭贫,询问道:
“现在飞到哪里了啊?”
秦宇遗憾的说:“你俩要是再早来十分钟,没准能赶上好戏。摆渡车1号刚完成变轨,已经进入200x85000公里的轨道了。”
他顺手指了指雷达飞行路径图。
【t+32:08:50】
红色的实际轨道上,摆渡车1号正在缓缓移动着,与绿色理论轨道相距不远,看起来误差很小。
当前飞行速度显示为34000km/时。
达到了惊人的28马赫。
即使是全球最快的洲际导弹,也无法追赶上这枚小火箭的航行速度。
“理论上说,当这枚火箭从8.5万公里的远地点飞回时,一旦调整角度瞄准全球任何地方,该地区的防空火力网都毫无还手之力。”
秦宇开了个玩笑,“但火箭的底层代码不允许这样做,沿途测控站也不会执行这样的指令。况且太空里还有几颗侦察卫星,牢牢锁定着每一颗高速移动的物体呢……”
李圳南感慨道:“28马赫呀……这可是科幻电影里才能见识到的速度,没想到水灵灵摆在面前了。都怪你啊明毅,昨晚非要去酒吧,错过刚才的变轨了!”
明毅说:“昨晚我拉着你去,你不也没拒绝吗,锅可不是这么甩的!”
秦宇道:“如果你们想看的话,明天这个时候过来,应该能赶得及下一次变轨,大约是24小时左右。要是又起晚了,恐怕就没这个福气看到了。”
李圳南连连点头,“没问题,明天这个时候肯定赶过来。”
明毅好奇的问:“现在已经加速到28马赫了,但从雷达的飞行路径图来看,似乎才走了不到一半,那最终要加速到多少,才能飞往月球呢?”
李圳南也挺关心这个问题,“昨天你说,如果要让摆渡车1号既能在地球引力范围内、又能抵达月球,速度应控制在7.9~11.2km/s之间,但这个范围挺宽泛的吧?”
秦宇微微颔首,明显对两人能提出这种有营养的问题感到欣慰,解释道:
“要确定具体的数值,就得根据设计的轨道来计算了。不同的地月转移路线,航天器需要加速的数值也有所不同。”
“抛开三体问题不谈,只拿地球和月球来举例,根据牛顿三大定律、开普勒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它同时受到两种引力的作用,并且速度是时刻变化的。”
“单从地球上讲,假如200公里近地点加速到7.9km/s,那么38万公里远地点的速度大概衰减到1.02km/s,即在月球附近会低于第一宇宙速度1.68km/s,造成坠毁!”
“因此首先要找到第一个极限值,使摆渡车1号从近地点向远地点出发时,速度刚好衰减到1.68km/s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