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科幻 > 彩云之上 > 第262章 三司制定的KPI

秦宇和刘俊懿看着跟孙连城一同来的年轻人,有些陌生。

不过要是动力推进部的韦珅在这里,就会一眼认出,这是当初考察团来发动机试验场时,夸奖过他们‘制造工艺很棒’的小李。

刘俊懿站起来,高兴的拉着小李的胳膊邀请他落座,侃侃而谈道:

“那这位也是功臣啊,抽烟吗,八百块一根的高希霸等会给你拿一盒……”

秦宇一脸诧异,“你什么时候买的,我怎么没找到?”

刘俊懿回头白了他一眼,“劳资就知道你会翻行李箱,所以藏到别处去了!”

秦宇:“你真贼,连好兄弟都信不过。”

刘俊懿:“事实证明我的判断是对的!”

孙连城连忙打岔道:“高什么霸就算了,张主任刚引咎退休,前车之鉴还热乎呢,别勾引我们犯错误。”

秦宇点头称是,“就是,孙主任现在不惑之年,还有十几年的大好前程呢,过两年老一辈的退了,就是孙主任大显身手的机会,你送高希霸还不如留着给我。”

刘俊懿:“……”

孙连城:“这话可不能瞎说,八字没一撇的事呢。”

秦宇笑:“据我所知,张主任一退,过两年徐秘书长他们再退了,局里除了你这位老资历,可没人能接这个班了,到时候别忘记我们患难之交啊?”

孙连城嗬了声,“哪比得上你们啊,过两年即刻飞行做到世界五百强了,我还指望你们多给宇航局出点力呢……”

说完,孙连城朝小李使了个眼色,对方便从公文包拿出一沓文件,递了过来。

孙连城把文件推给秦宇和刘俊懿看:

“这是三司拟定的一份《空间站商业运输补给合同》,先拿来给你们看看,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咱们再改,然后签署正式合同,就可以盖章存档了。”

刘俊懿竖大拇指,“这岂止是合同啊,简直是三司的信用背书,拿到银行就是钱啊!”

秦宇懒得理会这个财迷,而是聚精会神的扫了一遍合同。

三司制定的官方合同,没有那么多的金融、经济名词,倒是通俗易懂,他大致捋出了一个概括:

这是一份为期3年、价值30亿龙币的固定价格合同,用于支付即刻飞行的三次空间站货运发射,平均单次费用为10亿元;

费用包含了星火四号发射成本、天驷货运飞船成本,发射场运营、维护、测控成本,以及与空间站对接所需的技术成本;

单次发射的货物数量不得少于5吨,然后携带不少于1吨的‘空间站垃圾’返回地面……

通篇读完这份初稿合同,一切跟秦宇预料的差不多,几乎是按照压缩到最低的利润来算的。

虽然没什么赚头,但相当于领到了一张官方的‘入场券’!

意味着即刻飞行开始被全方位认可。

另外,这笔30亿的经费也没想象中那么好拿,根据合同的一些条款来看,约定的内容有点像风投基金与初创企业的‘对赌协议’:

每次发射任务,三司会提供40%也就是4亿元的预算,而即刻飞行需要自筹60%即6亿元的资金;

三司在技术层面设立了约上百项指标,类似kpi,即刻飞行必须将这些kpi陆续达成,才能让三司为自筹的资金‘报销’,又或者叫‘风投基金对初创企业的跟投融资’。

刘俊懿看这些技术指标看的头疼,扭头问秦宇:“老秦,这些kpi咱们能做到吗,该不会故意刁难咱们,拖着不给报销吧?”

孙连城嘴角一抽。

秦宇倒是还平静,这些kpi相当于‘成功发射一艘货运飞船的最低指标’,只要做到80%以上,那么发射任务就能圆满成功。

以天驷飞船的参数来讲,做到这些并不困难,三司给的这些‘约束’,也不算十分苛刻,都在情理之中。

就像你去4s店买车,几十万都花出去了,详细了解一下这辆车的功率、扭矩、油耗、轴距、配置等性能,也是正常的。

三司也是想通过这些kpi,来了解天驷飞船的性能。

孙连城轻咳一声道:“我知道,你们造一枚火箭和飞船也不容易,要是做商业发射,肯定能赚更多钱。官府的发射虽然没多少赚头,条条框框也多,但‘隐形福利’还是有不少的……”

秦宇笑说:“孙主任,你说的我能理解。不过也并非完全没有赚头,等我们改进型的天驷2号出来,实现货物舱的可重复使用,利润就涨上来了。”

孙主任和身旁的小李,皆是面露惊讶,单次10亿元的货运发射费用,压榨了多少利润他们可非常有数,难道即刻飞行能在如此苛刻的资金情况下,实现盈利?

秦宇胸有成竹道:

“如果天驷飞船作为一次性使用,用完即弃的话,10亿元的预算确实没多少赚头。”

“可我们前不久刚实现了星火三号的陆地回收,为了赶进度我们准备将星三的海上回收、星四的海上回收同步进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实现。”

“另外天驷飞船作为货物舱+推进舱的组合体,推进舱是用完即弃的,但使用新材料制造的货物舱,重返地面后进行简单的修补,完全可以搭配新的推进舱继续发射。”

“一级火箭+货物舱的重复利用,能降低多少的成本,相信孙主任应该能估算出来吧?”

孙连城听完后,颇为震惊,脸上流露出佩服的神情说:“我原以为10亿就是货运发射的底线了,没想到你们毫无底线!”

刘俊懿拧着眉毛:“我怎么听着像骂人啊?”

孙连城嗬嗬一笑,连忙打岔道:

“事实上,2020~2022三年期的空间站运输补给,一共制定了10次发射任务。原本都是要发给长城公司,也就是三司旗下最大的火箭国企来执行的。”

“不过受到spacex的启发,根据上级指示,三司决定调整策略,在空间站运输补给的任务中引入民营竞争机制。”

“就是从10次发射任务中,拿出3次开放给有竞争资格的民营火箭公司竞标,剩余7次任务仍归长城公司执行发射。”

“拨给长城公司的单次发射预算是13亿元,给民营公司的预算则是10亿元。就是想看看,这种民营竞争机制是否值得进一步推广,来降低航天发射的成本。”

“现在有即刻飞行做了榜样,开一个好头,我觉得3亿元的差价足够打动人心了,也许上级的政策会因此进一步松动呢……”

刘俊懿吐槽说:“7次发射任务,相当于多花21个亿啊,这笔钱拿来造航母多划算?”

孙连城哈哈一笑,“怎么可能全交给你们来发射,不过以后可就说不准了,毕竟这仅是三年内的空间站运输补给合同,也许下次就能分一半给你们了!”

孙连城所言不虚,在空间站运输补给这种高级别的发射任务中,引入民营竞争机制,确实是一次重要的试探和改革。

在航天技术愈来愈开放的今天,已经不必再像过去那样藏着掖着了,任何符合条件的民间火箭公司,都可以参与到竞标中……

······

10月15日,在京都签署完空间站运输合同后,秦宇和刘俊懿、魏巍等人打包着相对论公司的战利品,满载而归回到了靖北。

然后时间没过几天,总裁办的林助理就急匆匆的敲开门,抱着平板电脑闯进来了。

秦宇有些奇怪,林助理平常还是挺稳重的,大多数时候都是笑容灿烂、和蔼可亲的样子,拥有让人不设防的人格魅力。

除非是特别要紧的公事出现时,她才会是这副急切的表情。

林助理推过平板给秦宇看:“秦总,宇航局的官网发布新公告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