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科幻 > 彩云之上 > 第291章 窃取恒星之力(合)

漆黑的夜空中,只见一束火光划破了黑沉的天幕,九台发动机尾焰牵动的羽流,形成了壮丽的火蓝流星!

聚集在淇水湾、龙石公园、东郊椰林一带的游客们,全都发出惊喜的尖叫声。

他们追逐着海滩一路边喊边跳,像是漫山遍野发疯的猴子。

这样壮观的景象很难不让人兴奋,火箭的尾焰几乎烧红了半边天,让人错愕的以为这并非夜晚,而是旭日初升的凌晨……

巨大的火球在天空中越来越高,一些资深航天爱好者,甚至掏出了红外望远镜,观察着它的移动方向。

直播间里在疯狂刷屏,从箭载镜头中可以看到星四遥八离发射台越来越远,甚至远离了海岸线,能够隐隐约约看见地球的轮廓了。

渐渐地,画面中的地球愈发清晰,看起来就像一个在洗衣机里翻滚的球。

这实际上是火箭自旋造成的,好在速度并不算快,大概只有2转/秒。

秦宇坐在钓鱼台指挥厅的前排,目不转睛的盯着传感器的数据波动,他对镜头画面并不感兴趣。

无论火箭出现任何问题,都会第一时间从传感器表达出来,数字才是最忠诚和可靠的答案。

沿途的监测点和澹州基地、铜鼓岭、西沙一带的测控站,陆陆续续传回了消息:

“t+00:00:12,火箭程序转弯。”

“t+00:01:08,火箭到达机械应力峰值阶段。”

“铜鼓岭遥测设备捕获目标,遥测信号正常、外测跟踪正常!”

两分多钟后,秦宇看了眼传感器数据后,又去盯着箭载摄像头的画面。

视频显示星四遥八的烟羽正在变暗,没有刚才那么明亮了。

这并非是发动机出了故障、动力不足,反而是好消息。

火焰烟羽的灰暗证实着火箭爬升到了更高的坡度,那里是氧气更低、空气含量更稀薄的外大气层。

距离冯·卡门线仅有一线之隔了!

出发时还巨大无比的澹州省,在镜头中接连不断的缩小,现在看起来更像瀚海碧波中的一粒小珍珠。

【t+00:02:19】

一级火箭的9台刑天发动机,全部完成了关机。

经历3秒钟的延迟后,两级火箭的爆破螺栓与分离机构,成功迫使它们分开。

一级火箭在惯性作用下,短暂的沿着抛物线爬升了数十公里,最终在地面120公里的高度耗光全部动能、埋头栽入大海。

几分钟后,残骸将被咸湿的海水吞没。

【t+00:02:30】

二级火箭120吨级的刑天发动机,在真空环境中成功点火。

视频信号开始有些卡顿了,但还能勉强看到发动机的喷管在3300摄氏度的高温下,发出暗红色的光芒。

就像烧红的烙铁。

秦宇了解铌合金大喷管的性能,即使白热化到这种程度也依然能正常工作,它在星火系列的火箭中久经考验!

所有人的目光紧紧追随着这枚小小的二级火箭。

【t+00:08:35】

点火燃烧6分多钟后,主楼指挥厅和097辅楼的发射控制室,均传来了压抑许久的欢呼声。

二级火箭按计划执行了‘seco-1’指令,结束燃烧,完成了关机指令。

与此同时,搭载着6.5吨货物的天驷2号飞船,也送达了预定轨道。

紧接着,又经历了50秒的时间,船箭组合体在初始轨道伴飞一段时间后,执行分离指令。

天驷2号与星四遥八的二级火箭,在太空中经历一连串的爆破火光,并陆续将太阳能电池板向两侧伸展出去。

画面切换到了飞船的摄像头上,所有人紧张忐忑的盯着太阳能板的展开情况,直到这枚圆柱体变成一艘翱翔在轨道上的‘蜻蜓’!

【t+00:10:08】

“太阳能帆板一阶段展开完成!”

“太阳能帆板二阶段展开完成!”

“太阳能帆板已全部打开……”

天驷2号货运飞船,太阳能电池板均成功展开。

由发射模式转入工作模式后,电池翼开始源源不断的吸收能量。

这股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氢和氦组成的核聚变。

当5800开尔文的光热以黑体辐射的方式,经历8分半钟的时间抵达地球后,其中的一小部分,成功进入了天驷2号的电池板!

随后它们徐徐转化为电能,并唤醒了飞船的各项仪器、设备和科学实验平台……

这些电能看起来少得可怜,大概只有1千瓦的电力,即使是峰值功率也仅仅3千瓦,却足矣令科学家们沾沾自喜!

这种科技在他们看来,如同是在‘窃取’恒星的能量,是二级文明才具备的手段。

而地球人也能做到了。

无论如何,不管从哪儿窃取到了能量,天驷2号飞船总算顺利工作了。

这枚原本长12米、直径4米的圆筒一样的家伙,随着电池板在两边展开,最大翼展已经达到了15米。

而在它的背后,星四遥八的二级火箭不负众望的完成了使命,并按计划受控离轨。

二级火箭在此次发射任务中,只进行了一次点火,因此不准备前往任何坟墓轨道,而是要利用剩余燃料绕行轨道半圈后,于南极坠落、打捞,做一些技术测试……

钓鱼台的欢呼声渐渐震耳欲聋起来,大家高兴的庆祝着天驷2号的成功入轨。

此时距离点火发射仅过去了10多分钟,没想到一切都出乎意料的顺利。

广播里传来097发射控制室的汇报:

“船箭分离成功,天驷2号已进入近地点170公里、远地点480公里的初始椭圆轨道,轨道倾角42度,当前飞行姿态正常!”

“位于西太平洋海域、塞班岛以西的蛟龙1号,已捕获到目标信号!预计5分钟后交付初始轨道根数,飞船控制权一并移交测控室,请赵部长做好准备……”

四海航运部部署在塞班岛和关岛之间的远洋测控船,于一周前抵达了这片海域,并按计划第一时间与飞船双向捕获成功了。

船上搭载的高性能计算机和技术人员,立即将雷达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并计算出天驷2号与二级火箭的分离坐标和初始轨道根数。

初始轨道根数非常重要,它就像一座大厦的地基——

当地球仪上的第一个点被确定后,工程师就能根据它做出预判,帮助下一个测控站的人员精确锁定雷达范围;

也能在丢失目标后,推测出它的去向,是航天领域至关重要的计算之一!

很快,在五分钟后,坐镇于097测控室的赵五征,带领载荷设计部的工程师们接手工作了。

各地测控站纷纷跟踪到了这艘飞船的信号,并源源不断的传回数据。

天驷2号货运飞船在轨道绕行了大半圈后,终于接收到新的变轨指令,开始向最终的地球轨道飞跃。

【t+00:54:02】

8台以甲基肼mmh/四氧化二氮n2o4为燃料的雷霆发动机、24台以液氧甲烷为燃料的姿轨发动机,分别按照程序启动。

每台500牛推力的雷霆发动机做主攻手,提供了大量的推力;

而24台安装在飞船各个象限的姿轨发动机,则以150牛的推力打配合,控制着飞船在三维空间的驾驶方向。

最终,在32台主副发动机的操控下,天驷2号进入一条478x482公里、倾角41度的leo轨道,并稳定的做起了匀速圆周运动!

-----------------

“我觉得星三乙火箭的‘泵前摆’和‘流体喷射技术’技术,应用条件已经很成熟了,可以尝试着让货运飞船使用了。”

十点多钟,当赵五征率领载荷设计部的人,接手天驷2号飞船的控制权后,

秦宇带刘斌、韦珅、陈娇龙等人,到餐厅集体庆功,并发表了这句总结。

泵前摆技术和流体喷射技术,是动力推进部首先在星三乙火箭使用的一种技术,用途只有一个,那就是让火箭变成一个灵活的‘胖子’!

对于笨重的火箭发动机来说,它需要释放几百吨燃料产生的推力,因此只能在借助外力的情况下,才能摆动起来;

而泵前摆可以控制涡轮泵的摆动、流体喷射则可以给喷管产生气动力,从而改变发动机的喷火方向,最终产生转弯的力矩。

这两者相辅相成,使得火箭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灵活的调整方向。

秦宇放下手中筷子,端着一只杯子讲:

“假如这是天驷2号,杯口就是8台雷霆发动机在释放推力。当它需要拐弯时,那24台姿轨发动机就相当于汽车的方向盘。”

“甲烷往哪个方向喷,飞船就会由于牛顿第三定律,朝反方向拐弯。原理是挺简单,可是它的腾挪范围太窄了!”

“24台姿轨发动机,按飞船的三维空间来看,共有八个象限,平均每个象限只安装了3台发动机。”

“假设飞船要往‘西北上’方拐弯,就只能依赖‘东南下’方的3台发动机点火,而姿轨发动机的安装位置注定了飞船拐弯的角度是不变的。”

“但安装了泵前摆和流体喷射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韦珅,你说说有什么不同。”

韦珅的动力推进部开发了这两项技术,因此比较清楚的说:

“每台发动机都能实现±10度角的双向摆动,并且响应速度在1.5秒内,几乎能随心所欲的改变喷火方向……”

秦宇点了点陈娇龙说:

“听到了吧?假如泵前摆技术和流体喷射技术,能应用在天驷飞船上,每台姿轨发动机都能实现±10°角的摆动,24台加起来的话有多少?会产生多少种新方向的排列组合?”

陈娇龙掰指头算了半天,算不过来,感觉应该有很多。

但秦总想表达的意思他还是能理解的,总之就是让飞船更灵活。

秦宇最后叮嘱道:

“接下来你除了搞载人船的事,也要在泵前摆和流体喷射上花点心思,多找韦珅沟通商量。”

“我希望等下一艘天驷3号、天驷4号起飞的时候,不再有现在这样僵直的拐弯,而是像灵活的泥鳅一样。”

“如果遇到俩人都不懂的困难,就随时来找我……”

······

天驷2号的任务周期相比第一艘飞船,缩短了一半,预计在轨飞行时间仅有3天。

一方面是要完成《空间站运输补给合同》的各项演示任务,这其中包含了大量三司要考核的kpi指标,短期内就能完成;

而飞船在轨时间越长,出错的可能性越高,为避免出现某些不必要的扣分项,便将任务周期缩减了一半。

另一方面,2月份就要进行即刻飞行有史以来,重量最大、价值最高的曼谷卫星发射,发射场需要做好地面准备;

因此能尽早结束天驷2号任务,就能尽快把工作重心转移过去……

1月19日。

赵五征带领载荷设计部的工程师们,在097大楼的测控室完成飞船的各项检查后,便陆续释放了几颗立方星以及多功能缩比实验舱。

随后天驷2号释放了极乐太空公司的两颗殡葬卫星——极乐099星、极乐100星!

这两颗星搭载的骨灰盒的数目之多,达到了300个,看起来就像两个聚魂幡。

其中不乏家喻户晓的名人,有港城的知名音乐人,还有一位京剧大师,以及两所知名院校的退休老教授。

罗阎这家伙还是挺会钻营的,售价40万/kg的太空殡葬服务,把1克骨灰卖出了黄金的价格,非但没把客户劝退,反而更激起了一些有钱人的猎奇心理。

据财务洪思聪的统计,罗阎这一年至少兜售出去好几吨的骨灰盒,最高的一笔订单利润率能高达600%!

秦宇自己算了算,好像还真是如此,1公斤骨灰卖40万,拿出4万的火箭发射成本支付给即刻飞行,再拿2万找即刻通信造一颗小卫星;

卫星不用多复杂,甚至要比星链的‘老年机’造型更简陋,只需要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爆破火药、骨灰盒支架即可;

每颗殡葬卫星能搭载最多150公斤的骨灰,制造成本马马虎虎算300万的话;

剩余的34万全都揣到子公司腰包了,的确是暴利行业。

不仅如此,罗阎还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设计了普惠版太空殡葬业务:

提供500克、100克甚至10克的小型骨灰盒,可以单独加钱刻二维码。

这样一来,就将极乐太空公司的客户范围,拓宽了一大截,能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罗阎还联系载荷设计部,打算开发几条前往地球高轨道、月球轨道、火星轨道的路线,甚至还打算投资返回式卫星的研究,将骨灰盒从太空再带回来……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