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宇一时也没有太好的主意,只能给赵五征出这些招儿先应对着。
毕竟遥测信号显示的气源下降曲线,实在过于荒唐,这说明天驷2号的密封根本没做好,才会导致气压大量泄漏。
而这里的密封性问题,只能出在新安装的加压舱身上。
秦宇觉得地面工作人员,应该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只能先怀疑无线电异常。
赵五征收到指示后,立即派人继续沿途监测天驷2号的气压变化,同时翻出技术手册,计算气源瓶能维持下去的时间;
而刘处长那边,则由刘斌亲自去委托了,毕竟无线电管制不是简单的事,昨天才刚进行过一次,现在又要搞是很麻烦的。
秦宇坐镇在测控室没有离开,来回转悠着等待他们的结论。
澹州基地无线电管理处的刘处长很快部署了工作,将原先5辆无线电监测车、15名技术骨干的巡逻队伍,增加到10辆车、30人。
巡逻车对澹州基地方圆10公里内的区域,实施民用无线电台站的监控和管制,
并且刘处长还联络了公安、广电、民航等官方无线电单位,重新分配了业务频道,基本做到了发射场周边的全方位静默……
入夜时分,澹州基地外围警灯闪烁,搭载着无线电接收机、定位天线和频谱仪等专业设备的巡逻车,已经围着航天大道、淇水湾大道转悠了七八圈。
除了捣毁两个非法电台外,并未监测到其它可疑发射源、干扰源。
刘处长在电话里拍着胸脯保证,发射场周边已全部无线电静默了!
晚7时30分。
【t+22:00:00】
天驷2号飞船在这一圈轨道,途经澹州省陵水站的雷达跟踪范围,最新的遥测数据被下载至地面,并迅速同步在钓鱼台097测控室的大屏上。
飞船加压舱的气源瓶仍然处于下降状态!
这回可是没有任何无线电干扰的遥测数据,电磁环境已经优化到了极致,可以说陵水站与天驷2号的通信链路,是全世界最干净、最纯粹的一条了。
这样的结果意味着,飞船自身出现了问题。
众人不再抱有侥幸心理,显而易见,天驷2号除了提前返航,没有更好的退路了。
那么接下来的思路就是,飞船能在这种泄漏环境中坚持多久,何时撤、走哪条轨道撤……
在刚才等待的间隙里,赵五征已经根据现有数据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他过来找秦宇汇报结果时,被对方用一种审视的目光紧紧盯着,心底不禁有些发毛。
秦宇攥着计算草稿问:“还能坚持一天?也就是说等明天的最后一圈,再把天驷2号收回来也不迟?”
赵五征肯定的点了点头。
“什么,还要在太空飞24小时,这时间也太久了吧?”
“是啊,现在气源瓶泄压的速度很快,拖得久了谁知道会不会引发连锁效应,再有其他设备故障呢……”
“我觉得能撑到12小时就挺多了,咱们的气源瓶装载量虽然足够,但连续进行24小时的放气,还从未有过先例啊!”
其余工程师显然对这个时间不太信任,觉得应该保守一点,把返航时间定在12小时内。
赵五征主张道:“秦总,我觉得时间拉长一些没问题,飞船的气源瓶禁得住!”
秦宇见状,有意放缓语气说:“让气源瓶24小时不间断的释放气体,真能保证不出问题吗?”
“能保证!”
赵五征斩钉截铁的说。
他非常清楚自己现在说的每一句话的分量,也知道要为之承担的责任。
但他更知道,秦总现在要的不是一个含糊其辞的答案。
秦宇听完不语,没有立即给出自己的意见,而是绕着测控室前方的屏幕来回踱步起来。
其余人默契的保持安静,他们知道秦总这种时候一般是在思考,绝对不能打扰。
秦宇走一会儿停下来,抬头看看数据,又继续踱步,就这么反反复复停了十几次后,他把陈娇龙叫了过去。
两人似乎在讨论着什么,然后一起操作电脑,调出了一大堆数据和曲线。
直到过了一个半钟头,天驷2号自从上一圈越过澹州后,再一次绕回来,此时它的轨道略微偏北,由港城的赤柱站捕获到了信号。
秦宇拍拍陈娇龙的肩膀,让他回来了。
赵五征迫不及待的拉着小老弟问,研究出什么结果了,陈娇龙却只字不提,只是指了指前边。
只见秦宇疾步走到测控室的大屏前,用激光笔指着加压舱的气源曲线变化图道:
“大家看这里,从最近几圈的气源变化分析,气源瓶压力的下降速度明显有减缓的趋势,我认为可能是飞船在调整姿态时出了点问题。”
见秦总提出一个新的结论,众人聚精会神的倾听起来。
秦宇接着道:
“众所周知,此次天驷2号要执行的任务很多,因此需要不停调整轨道和姿态。”
“而计算机的控制算法,会在飞船偏离预定姿态时自动发出信号,控制24台姿轨发动机调整姿态和轨道。”
“姿轨发动机又需要气源瓶提供高压气体,所以当它们频繁调整时,便会增加气源瓶的消耗,看起来就好像货舱在失压一样……”
赵五征捏着下巴听了会儿,有点明白秦总所表达的意思了,
“您是说,飞船货舱的加压舱失压,很可能是一场乌龙。气源瓶丢失压力的真正原因,是姿轨发动机导致的?”
秦宇点了点头,
“由于加压舱泄漏压力时,会被气源瓶第一时间补充上,所以传感器很难看出是否失压,我们都是通过观察气源瓶的压力变化来判断的。”
“但还有另一种可能,当24台姿轨发动机频繁进行姿态调整时,气体消耗量远比我们预想的多,就导致我们误以为多消耗的那部分气体,是被飞船泄漏出去了……”
他这样一讲,众人隐隐明白过来,之前还真是把这种可能给忽略掉了。
要知道气源瓶的作用不仅是维持飞船压力,还要给加压舱的气动阀门、管路输送等提供驱动;
它也能作为冷气推进器,给姿轨发动机提供高压气体,产生一些微推力作为补充。
而24台姿轨发动机,在天驷2号执行任务的高峰期,气体消耗量多的超乎想象,从而让人误以为是飞船失压了!
-----------------
赵五征说道:“如果只是姿轨发动机导致了气源瓶的消耗,那问题就比飞船泄漏小多了啊。”
秦宇嗯了声,开始安排任务道:
“所以接下来,要确定气源瓶消耗的罪魁祸首,是不是姿轨发动机。从现在开始到00:00点整,天驷2号飞船暂停一切任务,就以现在的姿态做匀速圆周运动。”
“这段时间大概够飞船绕两圈了,看看在姿轨发动机以最低功耗运作的情况下,气源瓶的压力曲线是否有变化。”
“还剩三个小时出结果,所有人趁这段时间抓紧休息,甭管困不困全部眯上眼睛,准备后半夜鏖战,把丢掉的任务时间抢回来!”
任务交代下去后,他便挥手赶人了,除了测控室几名负责调度的技术员外,全部撵走。
最后就剩赵五征了,他见秦宇没走,自己也杵着没动,一同留下的还有陈娇龙。
秦宇瞪了俩人一眼,“你俩怎么还不去休息?”
赵五征搓着手道:“秦总您不也没走吗?”
陈娇龙则振振有辞的说:“飞船是我设计的,别人或许帮不上忙,但我肯定行啊。师傅,你留在这儿肯定又加班,有啥活就直接安排给我呗?”
秦宇嗬了一声,也没再执意撵他俩,举起一份文件道:
“既然你们不嫌累,那就一块商量着,00:00点以后天驷飞船的任务吧。”
“如果待会儿确定是姿轨发动机导致的气源压力下降,即使不需要提前返航,气源瓶的剩余气体也不支持这种鲸吞式的消耗了。”
“从目前曲线来看,姿轨发动机的气体消耗量,至少是预期的1.5倍,也就是气源瓶至少携带4.5天的余量,才够执行所有任务,而我们只有4天的量……”
仨人聚在一起交头接耳的讨论了半天,共同筛选剩余气瓶量能执行的任务,以及如何最大化节省气体的开支。
不知不觉就到了凌晨,当墙上电子表的钟声响起时,仨人异常默契的中止了讨论,一齐朝监测压力曲线的屏幕望过去。
被敦促休息的其余人各自发着呆,他们也没怎么好好歇着,只是躺在沙发或折叠床上愣神,但都没人交头接耳。
这样的休息是必要的,因为调查气源瓶的消耗原因,已经浪费了几个钟头时间,即使接下来证实是一场乌龙,时间也不能去而复返。
他们要做的,就是连轴转的加班,把浪费的时间抢回来,尽可能把任务清单的kpi完成。
这种情况还算好的结果,不过韦珅、刘斌等人更担忧又是空欢喜一场。
如果连秦总的猜测也验证失败了,那么飞船的气压泄漏就真成密封性故障了。
在众人忧心忡忡的辗转反侧后,不知是谁定的零点闹钟一响,接着所有人都哗啦起身了!
783名澹州发射场的员工,仅是聚集到097测控室的就将近十分之一,人群再次乌泱泱一片涌入了室内。
他们紧张的望向大屏幕上最新两圈的遥测数据,每个人都惊心动魄的看着那条电脑描绘的曲线。
从下午四时起,这条曲线经历了一次过山车式的俯冲,逐步减缓下来,虽然波动没那么剧烈了,但仍然是下降的趋势。
直到晚九点以后,飞船停止了全部任务,单纯作为一艘匀速圆周运动的飞行器,在478x483公里的圆轨道绕了两圈。
24台姿轨发动机以最低功耗飞行三小时后。
气源曲线竟然几乎停止不动了!
除此之外,飞船的其他数据也很正常,地面向其注入的关闭电子设备的指令都能正常执行,反应速度非常灵敏。
测控室的众人短暂沉寂片刻后,忽然爆发出排山倒海般的掌声,大家高兴的蹦起来击掌。
“验证成功了,确实是姿轨发动机捣的鬼!”
每个人脸上都是如释重负的神情,祝贺这场乌龙事件的水落石出。
气源曲线纹丝不动,意味着这段时间内消耗气体很少,而姿轨发动机又是低功耗运转,首先证明了加压舱的密封是正常的,于是排除了压力泄漏的风险;
同时也说明了,飞船压力自始至终是正常的;
那么之前气源曲线的下降,只能是24台姿轨发动机捣的鬼,它们的频繁启停所带来的气体消耗量,远比预估多得多!
这下好了,没有压力泄漏的威胁,至少天驷2号货运飞船不必提前返航了。
秦宇走上前来说:
“事实证明咱们的猜测是正确的,飞船的舱内气压不存在任何问题,密封工程做的非常好,没有泄漏点。”
“从目前得到的数据判断,当飞船执行频繁的调姿变轨任务时,24台姿轨发动机就会消耗大量的高压气体,从而使气源瓶的数据传导系统反馈异常。”
“由此也说明,姿轨发动机的气体消耗量是不正常的,至少是常规值的1.5倍,所以咱们现在也不能心怀侥幸,要考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众人默默对视一眼,思考起姿轨发动机的解决办法。
但这似乎是个无解的难题,因为它的气体消耗量是常规值1.5倍,属于硬件缺陷,不是在地面讨论一下、再给电脑更新一下软件便能解决的。
除非现在有个超人飞上太空,给24台姿轨发动机做性能优化。
赵五征作为载荷设计部的首席专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姿轨发动机的气体消耗量太大,意味着只要咱们继续履行任务清单的项目,气源瓶仍会被大量消耗,类似今天的气源曲线还会出现。”
“而清单上的剩余项目很多,照这个消耗趋势执行下去,恐怕不等做完任务,天驷2号就得提前返航!”
“咱们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舱压泄漏得今天返航,而执行任务清单的气源消耗,能拖到明天返航……”
韦珅提议道:“既然如此,那就削减任务数量吧。
把一些非必要的项目统统剔除,优先把三司布置给咱们的kpi完成,这十几个亿不能打水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