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科幻 > 彩云之上 > 第301章 不是诸葛亮,也不会借东风

从海大请过来的大气科学院教授也同意了郭永年的预测,认为明晚至少有一次多云转晴的机会:

虽然伴着濛濛细雨,但雷雨云的能量不足以释放电荷,可以让火箭起飞!

最终,按照气象小组的意见,秦宇让高翰林发布了通告。

【即刻飞行计划于2月5日星期三发射星火四号遥九火箭,从位于澹州基地的097号工位将清迈-8a卫星送至地球静止轨道。】

【在助推器返回途中,前往回收坪观看的游客,会听到一个或多个音爆,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伤害,但音爆的数量将取决于天气和其他条件。】

【六小时发射窗口于东八时间晚18:00开启,我们将在窗口期内选择一次最佳时机点火起飞。】

【如果需要,2月6日星期四夜间还有备用发射机会,望各位勿跑空。】

【鉴于天气因素的变化,本次任务的网络直播将于确认点火前的15分钟开启,您可在以下平台观看直播……】

在即刻飞行发布通告后,对清迈-8a这颗大卫星的发射任务慕名已久的爱好者们,纷纷行动了起来。

沿淇水湾、东郊椰林一带的民宿、酒店,在元宵节到来之际,提前焕发了市场的第一春,订房热线几乎一整天都未停过。

澹州基地无线电管理处也发布了无线电静默通知,并布置了2月5日晚巡逻车的值班路线,要确保捕获到非法电台后、5分钟内就能踹门;

海警、渔政、民航也对飞行航线的沿途海域、空域,公布了相关坐标并进行海域管制、空中管制……

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后,即刻飞行发射场的783名技术人员、工程人员全部行动起来,热火朝天的开工。

2月5日一大早,星火四号便起竖在097号工位的发射台上。

随后两枚150吨推力的小助推器也捆绑在了一起。

巨大的曼谷-8a卫星被移动式龙门吊塔缓缓抓起来,接着安稳的骑在火箭脑袋上,由工作人员检查对接无误后,才发出新的指令:

“合罩!”

两瓣同样巨大的整流罩,被吊上来笼罩住卫星,将它严严实实的裹在火箭的脑袋上。

这枚高72米、直径4.5米的星火四号遥九火箭,使用了即刻飞行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枚整流罩——尺寸为14mx5.8m,才将清迈-8a完全包裹。

整流罩的直径甚至要比火箭直径宽出1.3米。

而这枚大大的罩子套着火箭脑袋,远远看去就像一株蘑菇头。

······

钓鱼台指挥部召开了一场发射前的高层会议。

距离傍晚18:30分的发射窗口开启,只剩不到10小时。

现在火箭与卫星的星箭组合体,已经起竖在发射台,导流槽和消防水塔都已注满了水,消防、急救车辆皆已到岗,外面的海滩也架满了媒体的相机。

在大流量并联加注的技术投入使用后,即刻飞行的星火四号火箭,便能在1小时内完成脐带塔的加注,并一飞冲天。

但具体几点几分开始加注,还无法确定下来。

用气象小组的话来说:星四遥九今晚能不能飞,全看老天爷赏不赏个好脸色了!

除097工位的主管童骁正在指挥外,发射经理高翰林也亲自去现场督战了,指挥大厅的席位上只有刘斌、赵五征、韦珅、谢小棠等人。

气象小组的组长郭永年也到场了,这家伙跟鲁喆年纪差不多,四十多岁的人在座位上就跟多动症似的,隔一会儿就站起来到窗户边看看情况,然后又回来在草稿纸上计算着什么。

没多久曹波也抱着一堆资料来了,他已经好几天夜里没睡好觉了,经常躺床上翻来覆去的想天气,瞪着天花板半睡半醒熬到天亮,眼里全是红血丝。

众人各自心事重重的坐着等了一会儿,就见秦总和茅亮从外面交谈着进来了。

秦宇进门大步流星的走向自己的第一把椅子,坐下来说道:

“老郭啊,现在外面都在忙活着呢,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今晚这个天气,你必须得报准确了。军中无戏言,在发射场虽然没军令状,但你要是报错了,我可是不讲情面的。”

刘斌开玩笑说:“老郭,今天你就算不是诸葛亮,也得把‘东风’给借来,今晚把发射场头顶那片云给吹走。只要天气报的准,这次你就居功至伟!”

郭永年自然不是诸葛亮,也没那个本事开坛做法,借一场东风来。

但他相信科学,也相信今晚会有一股来自华南的冷空气,撞入巴林塘海峡到北部湾的水汽带,届时发射场的上空肯定会出现几个云缺。

郭永年从座位站了起来,不紧不慢的讲道:

“今早我们根据最新的一份气象云图做了分析,从今晚18:00往后的六小时发射窗口内,应该会有两到三次短暂的机会点火发射,总体来说天气条件还是不错的。”

“结合粤东省传来的气象资料判断,这股来自华南的冷气团很快就抵达琼州海峡,并于下午时分影响到澹州基地的发射空域。”

“下午4点左右,澹州上空会出现大量分散的积雨云,5点钟会迎来一场小规模的阵雨,至于6点钟以后的情况……还很难说……”

“什么情况,都到最后一天了还难说啊?”刘斌有些不满意的说。

参会的其余人也都小声议论起来,谢小棠探头探脑的歪着身子,去看窗户外面的天气。

“老郭,你可得给个准信儿。一旦确定今晚发射,那么推进剂就要加注,开弓可就没有回头箭了!”秦宇强调了一句。

-----------------

郭永年和曹波陷入一阵短暂的沉默。

今夜长达六小时的发射窗口中,只需一个钟头,1200吨推力的星四遥九所需要的推进剂,便能如瀑布般快速加注完成。

若是顺利点火起飞了倒还好,倘若老天爷不赏脸,那就只能寄希望于明晚的发射窗口了!

届时星四遥九存放两百六十多吨煤油的贮箱,需要铺好泡沫材料,来减少与低温液氧的热交换;

而液氧由于与外界温差太大,即使有绝热贮箱保护,最佳保质期也只有24小时,从今夜到明夜肯定是超时了的;

因此也需要尽可能减少它的蒸发量,避免二次补加带来杂质等。

更恐怖的还有-183c的低温环境,也够众人头疼了。

接近600吨的液氧,体积超过50万升!

每蒸发一升,冷氧体积就会膨胀八百倍,其对箭体结构的脆化和损坏是很恐怖的。

若是一些非承力结构的金属部件,甚至会提前老化、降解,以致于影响火箭的密封性。

因此发射现场还需要额外准备保温材料、隔热毯来保护火箭的关键部位,确保其一直处于正常的环境温度中。

不过以星四遥九和两枚助推器的巨大体型来看,恐怕几百名职工甚至得将棉被贡献出来,一起盖住冰冷的液氧贮箱,从源头进行隔热……

这些善后事务的工作量是超级庞大的,并且很难做到万无一失,纵观航天发射史也极少有隔天发射低温火箭的。

毕竟热交换是无处不在的,哪怕是有泡沫、隔热毯、棉被的阻挡,但热量分子会缓慢的‘入侵’各个部位,绝不会有完美的隔热。

因此秦宇的想法是:

除非百分百确定火箭的窗口期到来,否则最后一根弦不要松懈!

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加注推进剂!

即使天气转晴的概率很大,也不能一口气加完,万一老天爷虚晃一枪呢?

刘斌也插话道:

“对啊老郭,你得给个准信儿啊。如果今晚不加注,那么咱们耗得起时间,可以等到明晚再试一次。”

“可一旦加注了,除非天塌下来的特殊情况,咱们就得在窗口期内发射。”

“清迈-8a任务忙活了这么多天,发射场七百八十多号人都累坏了,可不想再花力气爬勤务塔,去给火箭盖棉被了!”

郭永年明白事关重大,也知道自己的一个预测会带来什么。

此时众人都将目光集中于他,只在片刻后,郭组长便提高了嗓门,掷地有声道:

“秦总,我以几十年的气象经验向您保证,今晚的天气肯定会有好转,而且足矣让星四遥九完成发射任务,那么今晚肯定可以进行加注。”

“虽然具体的气象变化还不能向您做出预报,但我相信不会影响发射任务,即使下点雨也在星四遥九的可承受范围内!”

见郭永年都这样说了,刘斌跟韦珅、赵五征等人交换一下眼色,看向秦宇说:

“秦总,我看咱们可以下定决心了。”

韦珅说:“我同意。”

赵五征道:“我也同意,就定今晚吧。”

秦宇又看向参会的其余人,问道:“你们觉得呢?”

“干吧,相信郭组长,今晚会是个好天气的!”

“放开手脚跟老天爷赌一把!”

“相信科学!”

其余人也都是大同小异的回答。

秦宇看着曹波问:“小曹,你跟老郭号称大小龙王,你来说说看法。”

曹波说:

“我跟郭组长的意见一致,今晚肯定会有放晴的时候,并且至少有两次机会。”

“不过这两次时间不会太久,最多40分钟。因此推进剂必须提前加注好,一旦发射场上空放晴,就立即点火发射!”

“所以等火箭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气象小组的所有人都散出去观察情况,确保能第一时间看到天气的变化……”

秦宇听完,敲了敲桌子,正色道:

“好,这次就听你们两位龙王爷的!刘斌接下来通知发射现场,在下午五点钟开始加注低温推进剂,确保在六点钟的发射窗口开启前,完成加注。”

“所有人待命,只要时机一到,就果断点火!”

“既然咱们下了决心,就一定要咬牙挺住,任何人决不能以任何理由掉链子。即使天上刮风下雨,只要瞬时风力不超过七级、雷电场不超过10千伏/米,也不可动摇!”

郭永年说:

“进入六点之后,我会带气象小组第一时间计算出两次放晴的时机,只要时间超过20分钟,咱们就可以进入一刻钟准备了。”

“因此,我们先瞄准第一次放晴时机进入倒计时程序,如果该时机太短,就瞄准下一次,依此类推。”

“总之,15分钟准备的口令一定要等到最长的一次放晴才能下达,大家一定要沉着冷静,耐心等我们的通知……”

刘斌站了起来道:“那就听老郭的,今晚跟老天爷搏一搏,看谁更沉得住气!”

赵五征和韦珅也站起来,“对,就这么干吧,不见兔子不撒鹰,老郭不给信号我们就不点火!”

所有参会人员、秦宇也站了起来,把手搭在一起说:

“好,今晚赢了那10万美金的赌注,给所有人买庆功酒!”

······

下午16:00,距离发射窗口开启倒计时两小时。

脐带塔附近人头攒动,发射测试部长刘斌亲自带人来到现场,监督常温燃料的加注任务。

整个发射场上空阴云密布,气氛异常紧张。

本应该在此督战的是发射经理高翰林,不过他被秦宇派去职工宿舍收棉被了。

虽然会议上大家众志成城的说要今晚发射,但大自然的脾气没人摸得透,秦宇也不是什么热血青年,他更讲究留一手!

于是他让高翰林把同事们的棉被收一收,万一今晚真出状况,也能及时给火箭的关键部位铺被子保温,避免被低温脆化……

发射场正在给火箭加注的是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

这些常温燃料主要用于二级火箭的辅助发动机,给低温推进剂进行沉底,防止液氧煤油在真空中随意漂浮而无法进入发动机;

而辅助发动机会适时的‘踹一脚’,这些漂浮燃料便会在惯性作用下踹向另一端,要比氦气增压更好使。

这种组合的常温推进剂毒性非常强,因此现场加注的技术人员都戴着防毒面具,小心翼翼的忙碌着。

负责检查气体泄漏的人员,则举着检漏仪在管道附近徘徊,他们除了戴防毒面具外,还额外穿了一套防静电衣。

因为偏二甲肼/n2o4推进剂除毒性外,其泄漏气体也极具不稳定性。

一粒石子从一米高空落到地上、甚至一根头发丝摩擦产生的静电,所产生的能量都足矣引起爆炸!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