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都市 > 最强综艺策划师 > 第247章 确定框架,填补血肉

人与人的差距,很大程度体现在思维方式上。

像高强,他能够很容易拆解一些知识,提炼出一些定义,通过不断的重构组合,将经典结构搭配到一起。

但有些人的思维方式,就真的无论如何都学不来了。

因为这是一种长久以来,在脑海中进行的预练习,不断的推导、构思、重铸,长时间的思维运转,已经让这个的思维方式变成了一个迥然不同的形状,其他人根本进不去。

所以,高强破天荒的将阐述思路的机会交给了金一成,让他来通过一个个的实例,来引导节目组成员对即将立项的新综艺有一个概念。

不过在此之前,高强已经和金一成进行过相当长时间的讨论,完成了用户链路的梳理和优化,找到了关键抓手助力用户活跃度提升,通过部门的协作进行赋能,打造出了产品营销的闭环。

只能说金一成不愧是在互联网公司待过的人,很快就觉醒了曾经的大厂黑话,将人人都能听懂的话,成功修改成了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够理解的内容。

不过老金同志在眼下这种场景,还是知情识趣的开始讲人话。

在他的描述之下,一个个曾经只在他脑洞中出现的场景被鲜活的摆放在节目组成员的面前。

一个个随处可见,十分寻常的内容,在他巧妙的安插、排列下,让人进入使人感到安心舒适的“安全岛”。

尤其是一种寻常的事务当中,忽然出现了一个十分迥异的内容,却忽然打破了原本的平静安稳,让人毛骨悚然。

本来过年时应该贴着的“福”字,被换成了“奠”。

在黑暗老旧的楼梯缓台墙壁上,被贴了一副喜庆的春联。

大红灯笼高高照,但挂的最高的那颗灯笼,却在外面披上了一层头发一样的絮状物。

类似的场景从金一成口中描述出来,听得节目组成员们遍体生寒。

而且这种怪异感一旦出现,就会对底层的模因进行修改,甚至一段时间过去,他们已经忘记了今天听到的这些内容,在进入到类似的情景当中时,便会忽然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紧接着便会感到疑神疑鬼,仿佛有什么东西正隐藏在某个寻常到被自己忽视的角落里,偷偷窥视着自己。

这就是修改模因的力量!小子!

“我和高制片已经商量过了,想要制作出符合东大特色的R-18级别的惊悚恐怖综艺,就要从这种带有明显文化特性的方向,来进行创作。”

金一成说道:“我们都认为,这将会是一档十分有东大文化特色的综艺节目,完全有别于国内曾经推出的那种大尺度综艺节目,让观众们感觉到耳目一新,感受到我们东大传统文化的魅力。甚至还有可能引领其他同行的争相效仿。”

节目组成员们听到这话,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确实,那是相当的耳目一新了!

我们光是在这听你聊创意,都感觉到一股心理和生理兼而有之的不适感了,这节目要是真的拍出来,恐怕要让相当多观众晚上睡不着觉吧!

但是...你在这小嘴叭叭的讲的轻松,到时候可是我们要进行实地的现场拍摄啊!

我觉得有必要进行大规模、公司级别的尿不湿采购了!

还有速效救心丸。

见金一成讲到了这里,结合下面节目组成员的反应,高强知道此次介绍理念的效果已经达成,他们都已经认可了节目的理念和创意。

于是他和金一成对视一眼,便替换下了白头山血统,重新走到众人面前。

“接下来,我们就要研究节目的具体形式,以及究竟该如何拍摄。”

节目组成员们精神一振,知道更干燥的干货要摆上来了。

快端上来吧,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惊悚恐怖,不能上来就完全展现在观众的面前,而是需要引导着观众的视线,跟随着节目的镜头推进,一点一点的展开。”

“通过代入感和期待感的塑造,让观众沉浸其中。”

“像《福尔摩斯探案集》一样,由平静的日常生活展开,通过初次见面时候的推理,塑造主角福尔摩斯的人物形象,紧接着发生重大案件,让读者沉浸其中,跟随着作者逐渐展开的视角,越发沉浸其中,欲罢不能。”

“所以,我们想要做出一档好的节目来,一定要从这两个方面来入手。代入感,以及期待感。”

“其实讲到这里,基本上已经可以确定我们的节目类型,会按照侦探搜集线索,探案这个形式来进行展开。”

“更进一步,就要讨论究竟要使用‘本格推理’,还是‘变格推理’了。”

节目组的成员们听到这两个词,有的微微一怔,显然知道这两个词的含义,有的则微微皱眉,虽然听说过这两个推理文学的流派,但具体的内容却不太清楚。

于是,高强便站在前面,给他们解释。

所谓的本格推理,是推理小说的一种流派,亦可称为正宗、正统、古典派推理。

成为本格推理,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就是要发生带有迷惑性的案件。单纯出现杀人事件,并不能称其为本格推理,犯人身份及其所用杀人手法必须要令人困惑。二,就是本格推理在逻辑推导的过程中,必须是非常明确的因果关系。“因为A,导致B,所以杀人凶手就是你”是本格推理中常用的解密方式。

其中,可能最知名的本格推理小说,就要数《福尔摩斯探案集》了。

而所谓的变格推理,则更加注重变态内心的刻画,内容大都荒诞不经,阴森恐怖,手法夸张,塑造出来的场面十分猎奇。

既然都已经注重人物内心的塑造了,肯定就和本格推理截然不同了。

没有非常明确,强推理关系的“从A到B”,很多推导过程会出现十分夸张的跳跃,就像我今天喝了一碗老地道豆汁儿,晚上我便披肝沥胆来到了天津卫。

荒诞而跳跃。

当然也还有什么所谓的“社会派”、“新本格派”,这些不过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变种,并不值得细讲。

“我的看法是,两者兼而有之,并不需要进行完全的偏向选择,哪种流派能够塑造出更好的故事,就使用哪种流派。”解释完了这两种主要的流派,高强说道。

于是下面的工作人员便十分郑重的点头,有的还拿出纸笔,刷刷刷的记录起来。

至此,新节目的主要框架便确定了下来,将采用侦探故事的叙述方式展开,针对具体情况,选择本格、变格两种流派的呈现方式,抽丝剥茧娓娓道来的揭开具有“东大特色恐怖文化”的故事内核。

主体框架一旦确定下来,如同已经搭建好了骨骼,接下来就要在此基础上,填充血肉。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剧本。

如同喜剧演员演正剧能够呈现出精妙的演技,惊悚推理小说同样需要作者拥有十分高明的写作技巧。

而一档综艺节目起码需要开拍十期,就起码需要十个短篇小说规模的剧本。

而且在进行剧本创作时,还要考虑到节目拍摄出来,能否呈现出想要的效果,这就需要对影视节目的录制有着相当程度的熟悉。

还有,就是想要呈现出具有“东大特色恐怖文化”的特殊效果,不仅需要对传统民俗、古代传说有着一定程度的了解,最重要的是这帮剧本作家,要愿意放下“作家”的架子,配合完成剧本的制作。

这其实就有点麻烦了。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又有言“文人相轻”,这帮子迁客骚人一向对自己的职业有着十分高度的认同,甚至可以说是自负。

让那帮传统文学作家来搞剧本创作,只怕最后真正拍出来的,极有可能是舒展个人情怀的“当代伤痛文学”。

至于当代诗人,就请稍微靠边站吧!

不信,请欣赏著名当代文学教授、诗人的作品-《雪天》。

我们

一起去

尿尿

尿了一条线

尿了一个坑

又有经典作品《雨天》。

我们

一起去尿尿

我立

你蹲

一高一低

两道

浅黄色的

液体

飞射而出

同雨水一起洒落

泥泞里

再也无法分辨

哪滴是

我的

哪滴是

你的

哪滴是

雨水

空气中

淡淡

尿骚味

悄然

弥漫

......

如果要是按照这种“屎尿文学”来拍,别说R-18了,只怕连R-118都打不住。

必须得是那种见惯了沧海桑田,便尝过人情冷暖的老人家,才有可能面对这种节目,微微一笑,绝对不抽。

而在高强提出了剧本的需求和创作者的人选时,节目组的成员便开始集思广益,去寻找那种“不清高、皮实耐操、会讲故事”的作家了。

到最后,还是金一成弱弱的举起手来。

“能不能请那些写鬼故事的网络小说作家,来写剧本啊?”

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他,眼神中流露出惊奇之色。

金一成定了定神,掰着手指头细数:“这帮网文作者,说是作家比较勉强,但可能算得上是文字工作者。”

“文字工作者就比较务实,一切向钱看,只要钱到位,什么离谱的情节都能给你编出来。”

“而且这些写鬼故事的,还真就做了许多功课,他们写的小说真真假假,但还真就煞有其事,听起来很有代入感。”

“就是有一点,可能他们没怎么真正接触过现场拍摄。”

高强眨了眨眼睛:“可以学啊!我们可以教啊!”

这个建议你别说,你别说还真有点靠谱。

这帮写恐怖故事的网文作者,居然十分贴合节目的需要。

想要什么故事,当天就能给你码处一万字的内容,就已经是一本符合字数要求的短篇小说。

给上十天,那就是十篇短篇小说。

核动力驴也就是这样了!

而且这帮活皮实,耐操,尤其是那群从扑街一路走来的老扑街,更是一个个稳如老狗,不动如山。

不管你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只要钱到位,玻璃都干碎。

尤其是写“东式惊悚”的,确实需要对东大古往今来的各种民俗传统有个大致的了解,有着保底的文化素养储备。

“可以!”高强当下拍板,确定了剧本创作的人选。

“我记得母公司不是还控股过一个叫起点中文网的网文网站吗?这也算是沾点血缘关系的兄弟单位。”

“找来几个臭写网文的,给咱们供稿,剧本的问题就解决了!”

“拍摄效果问题,来培训一段时间就OK了!”

听到高强这么说,办公室里顿时充满欢快的气息。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