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拥兵自重 > 第558章 当务之急是先求得父皇恩准放宽海禁

自从踏入东宫那最小却不失典雅的偏殿——温室殿,朱棡便觉得一股庄穆之气扑面而来。

殿内朱红立柱粗壮而挺拔,顶天立地。

恰似支撑起大明万里江山的擎天之柱,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底蕴。

开阔的殿内,金砖铺地。

在柔和烛光的映照下,泛出温润而华贵的光泽,仿佛在无声诉说着这个王朝至高无上的荣耀与庄重。

殿中央,一座精美的鎏金熏炉中,青烟袅袅升腾。

淡雅的香气丝丝缕缕地弥漫在空气中,为这略显肃穆的氛围,悄然添上几分舒缓与柔和。

墙壁之上,几幅气势磅礴的山水画卷悬挂其间。

画中高山巍峨耸立,直插云霄。

江水奔腾不息,波澜壮阔。

恰似大明王朝幅员辽阔的疆土与蓬勃向上的生机,让人不禁心生豪迈。

此时朱棡神色坚毅,目光灼灼。

在这静谧的殿内,他的声音显得格外洪亮。

“明日我便要进宫面圣,恳请父皇放宽海禁。

哪怕先行开放一、两个港口权作试探,也绝不能任由倭寇与海盗肆意猖獗,祸乱咱们大明的海疆。

至于铁甲船队一事,我自会亲赴工部。

督促他们加快研发进度,力求先将眼前力所能及之事妥善解决。”

常清韵微微颔首,美目中闪过一丝忧虑。

她莲步轻移,款至朱棡身畔。

只见常清韵轻轻牵起他的衣袖,眼神满是关切,言辞急切且忧虑地说道:“三弟,此事绝非儿戏!

陈尚书之事恍若昨日,前车之鉴,你怎可如此大意?

那些保守派大臣向来因循守旧,视祖宗之法为金科玉律,岂会眼睁睁看着你触动他们的利益?

陈尚书不过提议变革税制,便被他们联名弹劾,险些丢官卸职。

你此番放宽海禁,所涉利益盘根错节,复杂万端,那些保守派大臣岂会轻易罢休?

你若执意为之,一旦功败垂成非但自身前途尽毁,更恐累及家人啊!”

朱棡剑眉微蹙,虽心中感激嫂子关怀,却也有些不耐烦地说道:“嫂子,我深知您是为我着想,可我又岂会盲目冲动?

如今大明局势,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沿海百姓饱受倭寇与海盗之苦,海贸凋零,国家赋税大减。

若不冒险一试,难道要坐以待毙,眼睁睁看着我大明江河日下?

我心意已决,还望嫂子能够体谅。”

常清韵闻听此言,心中又急又气。

她转过身去背对着朱棡,手中丝帕微微颤抖,声音带着一丝哽咽。

“你这孩子,怎的如此固执?

全然听不进劝呢!

三弟,你可知这朝堂之上暗流涌动,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之地。”

此时随行幕僚李贤微微皱眉,他上前一步袍角随风轻摆,神色恭敬而不失诚恳的说道:“殿下,太子妃所言在理。

且不论朝堂之上阻力重重,单说我等对海贸重启后的规划,尚不完善。

若贸然进宫恳请放宽海禁,届时陛下垂询具体细节,我等却一时语塞。

恐让陛下觉得殿下行事草率,反倒弄巧成拙。

殿下,海贸之事关乎国运兴衰,不得不慎啊。”

朱棡微微不耐地摆了摆手,在殿内来回踱步。

靴履踏在金砖之上,发出清脆声响。

“李贤,你的顾虑我明白。

但事急从权,当务之急是先求得父皇恩准放宽海禁。

后续规划,我们可从长计议。

若一直畏缩不前,难道要等倭寇与海盗将沿海之地搅得民不聊生,大明海贸彻底衰败不成?”

李贤却并未退缩,依旧坚持己见。

“殿下,海贸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

若因准备不周而致失败,对我大明而言,无疑是沉重打击。

殿下,还望您三思而后行啊!”

朱棡略作思索,停下脚步,神色凝重地说道:“李贤,你所言有理。

关于海贸重启后的管理,孤王已有初步考量。

开放港口之后,可设立专门的市舶司,专司往来商船管理之责。

市舶司需制定详尽的商船登记制度,对每一艘进出港口的商船,皆要详细登记其船只信息、船员名录、货物种类与数量。

至于防范倭寇与海盗乔装混入,一方面加强港口巡检力量。

增加巡逻频次,设置多层哨卡,对靠近港口的船只提前严密排查。

另一方面,可借鉴民间保甲之制,令商船相互联保。

若有倭寇或海盗混入,联保船只同受惩处,如此商船之间自会相互监督。”

李贤微微点头,烛火映照下,脸上露出思索之色。

“殿下所言极是!

此外海贸关税方面,可参考过往税率,并结合当下市场情形,制定合理的梯度关税。

对于民生急需之货物,如粮食、药材等,酌情降低关税。

而对于奢侈品等非必需之物,则提高关税。

贸易规则方面,需明确交易场所、时间及纠纷处理机制。

于港口设立专门贸易市场,规定交易只能在此处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同时设立专门仲裁机构,遴选熟稔海贸事务与律法的官员充任,负责处理贸易争端。”

朱棡点头赞同道:“不错,这些细节务必周全考虑。

待进宫面圣之后,我们便着手细化这些方案。”

恰在此时,一名侍卫匆匆步入殿内。

只见他单膝跪地,铠甲碰撞发出铿锵之声,神色凝重禀道:“启禀殿下,刚收到急报。

沿海一带倭寇近日愈发猖獗,又有几艘商船遭其劫掠,百姓损失惨重!”

朱棡闻言脸色瞬间阴沉如墨,紧握双拳。

他怒目望向殿外,似要将倭寇的恶行洞穿。

“这些倭寇实在罪大恶极!

看来放宽海禁、加强海防,已经刻不容缓!

嫂子、李贤,你们瞧!

如今局势如此危急,我又怎能再有丝毫犹豫?”

常清韵闻此消息,手中丝帕不自觉地攥紧。

她身形微微一滞,随后缓缓转身,眼神中满是担忧与无奈。

“罢了,三弟。

你既心意已决,嫂子也唯有支持你。

只是你千万要小心行事,不可莽撞。

朝堂之上,步步为营,切不可掉以轻心。”

李贤见状亦长叹一声,微微摇头道:“殿下,既然如此,那我等便争分夺秒。

在进宫之前,尽量完善海贸重启的初步规划。

只是殿下这朝堂之上,恐怕还有诸多未知的阻碍,我们需早做准备。”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