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贫寒的韩世忠,少有勇力,不拘小节,未及弱冠便主动从军,抵御西夏。』
『因作战勇猛,韩世忠很快声名鹊起,因功升迁。』
『随后,有江南方腊发动起义,自号圣公,接连攻陷几十座州县,部众发展到近百万,威震东南。』
『此时刚满三十岁的韩世忠,以偏将身份随军出征,更是每战必先,生擒方腊,勇冠三军,却因朝中无人,功劳皆被旁人夺去。』
『几年后,辽国被灭,金国大举南侵,韩世忠也升任统制,参与守卫开封。』
『待金军退兵,韩世忠又任河北总管王渊部下的先锋统制,随军奔赴河北,继续与金国对阵。』
『次年,金国再次南下,攻破开封,靖康之耻到来,而此时的韩世忠,也率部南下,拥立康王赵构登基。』
『高宗即位,授韩世忠为光州观察使,韩世忠却请求“移都长安,下兵收两河”,可惜未被采纳。』
『此后两年,韩世忠率部平定叛乱,战功赫赫,却因为败于金国大将完颜宗翰之手,损失惨重,从而影响了他的名声和历史地位。』
『黄天荡之战,韩世忠以八千兵,借助地利,将十万不通水性的金军围困,长达四十八天之久,更是活捉金军主帅完颜宗弼的女婿,总算是报了一箭之仇。』
『大仪镇之战,韩世忠诱敌深入,设伏二十余处,终于大败金军,并被当时的南宋朝廷誉为中兴武功第一。』
『此后经年,韩世忠一直活跃在抗金前线,虽不如岳飞那般天生神将,百战百胜,却也从不畏敌,坚决主战。』
『奈何,由于宋高宗一心议和,更是借秦桧之手杀死了岳飞父子,兔死狐悲的韩世忠,也不得不交出兵权,告老还乡。』
『之后,韩世忠更是作为一面旗帜,先后被赵构封为福国公、潭国公、咸安郡王,再无缘带兵。』
『十年后,六十三岁的韩世忠病故,朝廷又追封其为太师、通义郡王,可谓是恩宠有加。』
『不过任谁也知道,这种恩宠,绝不是韩世忠想要的。』
『作为一代名将,韩世忠眼睁睁看着山河破碎,朝廷内部却是一片歌舞升平、纸醉金迷,又是怎样的无奈?』
『尤其是,连忠心耿耿,战无不胜的岳飞父子都被杀了,区区他一个韩世忠,又能如何?』
“唉,朕的大宋,亏欠诸位人杰太多了。”
赵匡胤满脸沉痛的叹了口气,这一刻,他已经没有心情再骂赵构一伙人了。
幸好啊,幸好有神榜降世,令他有机会逆天改命,弥补这一切。
『恭喜韩世忠,位列大宋人杰之名将,奖励“造化洗髓卡”一张,“诸天令”一枚,《兵煞金身诀》一部,《狂风刀诀》一部。』
『另外,检测到韩世忠不止存在于一个世界,现将其余世界的韩世忠与大宋王朝的韩世忠融合,成就唯一。』
......
『第五位:大宋人杰之名臣,虞允文。』
『虞允文,字彬甫,南宋初期名臣。』
“又是南宋初期?”
“那岂不是,还是赵构的麾下?”
“这赵构,坐拥这么多的名臣良将,唉,昏君啊。”
看到虞允文的来历,诸界之人都是颇为感慨的摇了摇头。
确实啊,若赵构不是赵构,哪怕随便换一个皇帝,南宋也不至于此吧?
『自幼聪慧的虞允文,七岁即能提笔作文,可惜在成年后,却遭逢母亲去世,父亲生病,所以一直到父亲逝世之后,才投身功名。』
『四十四岁时,虞允文第一次参加科举,进士及第,却因秦桧当权,不得中用。』
『待秦桧死后,有人向宋高宗赵构推荐虞允文,在召对之际,虞允文对答如流,言之有物,因而被授为秘书丞,累官至礼部郎官。』
『当时,金国皇帝完颜亮秣马厉兵,有大举侵宋之意,可满朝文武却皆一味主和,置边备不问。』
『唯有虞允文上书痛陈事实,要求朝廷商议御备之策。』
『同年,虞允文作为正使,代表大宋出使金国,一路细心观察,很容易便发现金国正大肆运送粮草,打造战船。』
『返回后,虞允文慷慨陈词,直言金国必定南侵,要求朝廷早做准备。』
『次年,金国大军果然越过淮河,进迫长江。』
『由于兵无战心,两淮前线的宋军几乎立时溃败,金军如入无人之境。』
『关键时刻,虞允文主动请缨,被封为督视江淮军马府参谋军事,前往前线。』
『被派往采石的虞允文,面对萎靡不振的宋军,大肆演说,不断提升军心士气,最终以一万八千人的兵力与十五万金军决战于采石矶,结果大败金军,赢得了著名的“采石大捷”。』
『采石大捷,也是自岳飞被杀之后,宋军对金国取得的空前大捷,而作为总指挥的虞允文,自然也为自已赢得了极高声誉。』
『次年,虞允文被任命为川陕宣谕使,与大将吴璘一道,北伐中原,并相继收复陕西多地。』
『奈何,此刻朝中仍是主和派的天下,他们力主尽弃陕西,要求虞允文退兵。』
『随后,虞允文接连十五次上疏,陈述陕西对于中兴大业,乃至整个大宋的重要性,却终究没能说动朝廷,只得无奈退兵,已经收复的陕西诸地,也再一次被金国夺回。』
“呸,大怂。”
“这虞允文,一样的生不逢时啊。”
诸界之人看到这几乎和同时代的所有人杰,一模一样的待遇,全都是莫名感叹。
就连早已知晓这些的赵匡胤,同样是脸色难看,毕竟这可是神榜直播啊,他的大宋,又双叒叕丢人丢到了所有世界。
嗯,话说这已经是第几次了?
『宋孝宗继位后,宰相汤思退主持议和,并主张放弃唐、邓、海、泗四州,割与金国,以求和平。』
『对此,虞允文上疏力争,却被抨为“大言误国,以邀美名”。』
『最终,在议和成功的第二年,金国便又一次挑起战事,宰相汤思退黯然下课,宋孝宗也悔不听虞允文之言。』
『之后,虞允文被调往中枢,负责整顿各地军备,防御金国。』
『又五年,虞允文名满天下的同时,也被正式拜为宰相,执掌中枢。』
『在此期间,虞允文知人善任,整军备武,使南宋国力大为提升。』
『不过很可惜,仅仅做了五年宰相,虞允文便积劳成疾,不幸病逝,享年六十五岁。』
『至死,也未能实现恢复中原的北伐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