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军事 > 抗战:开局一本帝国成长手册 > 第606章 山下奉文暗中投靠活命

小鬼子的吃苦耐劳品质还真是极端,恶劣的丛林环境依然能坚持下去,坚持作战。

该说他们脑子洗坏了,还是单纯的极端性格。

这个民族的畜生啊,只能被当做畜生看待,确实不能把他们当人看。

秋明太郎少佐四人顺利的钻进了丛林战场,饿的饥肠辘辘的时候,找到了一支鬼子小队。

随后找到了山下奉文的所在。

山下奉文一开始不敢露面,担心这几个人会引来第一战区的兵力围剿,成为带路党。

后经过侦查发现,没有任何第一战区的兵出现。

这才露面看看秋明太郎搞什么鬼。

聪明人只需要只言片语就能明白局面,张宪给他们一条路走,集结兵力往南洋东部岛屿集结。

还能给他们提供一部分作战物资,辅助山下奉文修建岛屿工事。

如何抉择,就看这位军团长是否想多活两年了。

眼下的局面,不需要第一战区兵力围剿,光热带雨林的复杂环境就足够杀伤大批人了。

等疟疾、脚气、传染病肆虐起来,没有药品救治,足够再死一批了。

周围环境潮湿,遍地沼泽毒障,山下奉文犹豫片刻后,立马同意了张宪的要求,愿意召集18师团、近卫师团的残余兵力,向东南的偏远岛屿撤离。

接下来事情就简单了,供出一处藏宝的地点,用这些财宝来换几艘运输船,安排山下奉文一众畜生撤离岛屿。

这是一石二鸟的好事,既可以清扫负隅顽抗的鬼子畜生,又能给阿麦瑞克帝国制造麻烦。

约么2万余兵力,通过运输船转移,撤出南洋的主要地带。

偏远岛屿环境更恶劣,但好过跟第一战区争锋,只需修建工事,挖空山体,足够25军坚守了。

特意将一片无人的岛屿划出来,供鬼子25军上岛。

不费一兵一卒,解决掉鬼子南方军的最后一根钉子。

张宪看着地图,乐呵呵的分享:

“此刻日寇南方军的三四十万兵力,算是在南洋东南汇聚了,希望旭日帝国与阿麦瑞克帝国好好打下去。”

目光放在所罗门海域,两大帝国的第二次海域交锋已经出来结果了。

阿麦瑞克帝国一艘航母受损,损失战机17架。

旭日帝国损失一艘航母,伤损一艘水上机母舰,沉没一艘驱逐舰,损失战机90架。

从战果来看,阿麦瑞克帝国小胜一场。

这种规模的胜负,一两艘军舰的沉没伤损,并不足以动摇双方海军的根本,张宪断定双方还需要更大规模的对决。

四五个月时间内,不可能分出胜负。

第一战区还有近半年的时间来夯实根基。

利用这段时间,至少要抽调百万兵力,部署在关键位置,将三大主力舰队科伦舰队、东方城舰队、南洋守备舰队扩充完毕。

军舰涌动,暗流四起。

张宪搞事业的时候异常的专注,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休想打扰他。

而第一战区的执行力优越,恰恰是从上到下的专注,才形成了如此高效的运转。

张大彪已经蓄势待发了,自打楚云飞调拨到南洋之后,他就按捺不住躁动的小心思了。

以他这种人才,怎么能屈居新兵训练司令一职呢,应该冲锋在战场之上。

反复提交申请,写调兵方案,阐述他手下几个师可以抽调出来作战,唯恐落后一步。

各大军工厂几乎是连轴转,从未停歇。

所有的发电厂,不管是老发电厂还是新建的发电厂,优先供应钢铁厂、冶金、机械制造工厂,确保所需的钢材足够。

宛若一台全力运转的机器,轰隆隆的响彻不停。

活跃在东方城的另一位少将,汉斯帝国的豪森少将,这段时间一直没机会求见张宪。

因第一战区帮着白垩帝国借用铁路线的事情闹了一点点矛盾。

被冷落了一段时间后,豪森反而认清了局面。

汉斯帝国需要第一战区的帮助,全看张宪的脸色行事,而不是汉斯帝国做主导。双方虽有联合建厂,技术合作的事项,但并不能约束第一战区的行为。

张宪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大家只是合作关系,平等合作的关系,并非盟友关系。

这一点希望汉斯帝国认识清楚。

他们的敌人,未必是张宪的敌人。

他们的朋友,也未必是张宪的朋友。

成年人各取所需,希望汉斯帝国不要不知好歹,还妄图绑定第一战区上战车。

彼此双方冷静之后,豪森总算有机会来到司令部,见到了张宪本人。

豪森的职位只有少将,但代表着汉斯帝国,所了解的情报较多,所知晓的事情也多。

这位高个子少将神色萎靡,显然是这段时间的休息不够好。

反观张宪,明明忙的不可开交,却一副神采奕奕的神色。

这跟第一战区不断扩充有关,每天醒来,得到的消息都是开疆扩土,完成了哪一块区域的驻防消息,完成了哪一座岛屿的清扫任务,完成了多少军舰、坦克、飞机的生产。

每天都是这种好消息,又有庄秘书伺候着,能不神采奕奕吗?

“我的朋友,你很憔悴啊。”

豪森挤出一个尴尬的笑容,坐下来后,喝了口茶水,随后一脸严肃的询问张宪。

“张,以朋友的角度而言,你认为帝国胜负如何?”

胜负如何?

还真问对人了,当下阶段,没有人比张宪更清楚局面,更知晓局势。

对方以朋友的身份过问,张宪也没必要藏着掖着。

有些事虽还未有结论,却已经露出眉目了。

帝国之间的胜负,不在于一两个人的得失,也不在于一两个师的得失,更不在于一场会战的得失。

取决于胜负的关键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帝国的补充力。

这个补充力涵盖了多方多面,军械补充能力、军备补充能力、后勤物资补充能力、兵员补充能力,通俗一点来讲就是血条。

只要有血条,血条没有清空之前,谁能妄谈胜负?

强大如阿麦瑞克帝国,此刻敢说胜负吗?

但张宪可以。

西方战场五五开,所罗门战场四六开,这就是他对当下战事的判断,异常精准的判断。

目前汉斯帝国、白垩帝国的血条差不多厚,都能再撑一撑,都能持续的生产坦克、飞机、大炮,五五开的局面,都有百分之五十的胜算。

所罗门战场之所以四六开,依旧取决于补充力。

旭日帝国已经到了极限,又有张宪时不时的给他们放血,不会再有新的军舰下水,亦没办法源源不断的生产飞机、坦克了,其工业的血条已经到了极限。

无法接受任何一场失败所带来的影响力,任何一场失败,都可能是帝国雪崩的开始。

反观阿麦瑞克帝国,血条雄厚的无与伦比,可以接受战败,可以接受损失。

双方之局面四六开。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