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之中。
听到朱允的问题,秦齐没有感觉到一丝一毫的异,而是淡然的说道
“允文,你要知道,这个世界是非常之大的,不会出现天下各地同时遭灾的情况。
“你居中原,而我居江南,中原灾则调江南之粮之,江南灾则调中原粮之。”
“纵使中原、江南皆灾,亦可调蜀中、湖广之粮赈之。”
“这也是为什么从古至今,天下百姓莫不盼望天下一统的根本原因!”
“这不是什么王候将相的宏图霸业。”。
“而是出于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所导致的必然选择!”
“所谓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亦是如此!”
“当土地兼并达到极致之时,活不下去的户便会揭竿而起,此即天下之分!”
“当战乱日久,士绅死伤大半,大量土地可供百姓活命之时,百姓便会盼治若渴,此即天下之合!”
秦齐话音刚落。
而在秦齐面前的朱允眼中已然写满了震撼。
他不是不知道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那些名土大儒,将此归为天意,将此归结为气运。740
而秦齐却给了朱允另一套解释。
不仅如此,这一套解释,不像是那些名土大儒所说的那般嗨涩难懂且又饱含玄机,反而是通俗易懂且条理清晰,最
重要的是。
更加的容易令人信服!
朱允的眉头紧锁,町着秦齐犹豫良久之后才问道
“师公,历朝历代的朝廷不都是这么做的吗?”
“虽然有时百姓确实得以活命。
“但天下的百姓,仍旧还是会流离失所啊。
秦齐的话锋一转,悠悠的说道
“这么做了,但是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只是得到了缓解,说明这么做,只是治了标,而没有治本。“
“公家要做的,标要治,本更要治!”
“所以要找到问题的症结之所在,方可对症下药!”
说罢,秦齐面朝朱允继续说道
“我们所有的条件都不变化,把第二个故事继续下去。”
“经过第二年的灾荒,老刘家的二十亩地已然都成了你的土地,但是这个时候你的存粮已然(cjba)耗空,允文你会怎
么做?”
听到秦齐的问题。
朱允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自然是继续省吃俭用的存粮,万一明年又有了灾年呢!
“不错!”
“但是灾年不会连续多年发生,直到第三年时,你们村子终于迎来了一个丰年。”
“你依旧省吃俭用,但是你吃惊的发现,仅仅一年的时间,你就下了往年用数年时间才能下的粮食。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老刘交给你的租子以及老刘还给你的粮食。”
“等到第四年时,村子又一次迎来了大灾。3
“这一次,你还是如同以前那般,免去老刘一家的田租,同时你还借给了同村的老张、老季一笔粮,并将他们家中
的田地作为了抵押。”
“最终不出所料,第二年的时候,虽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天灾,但是老张跟老李两家人仍旧没有拿出足够的粮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