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拂晓时分。
天刚蒙蒙亮,武英殿中,朱元璋的声音便随之响起。
“京师各营今日起床之后,即刻卸去甲胃,准备开拔!”
“水师各部战舰出海避洪,各部上岸待命!
“诺!”
尧舜以降,凡遇大水,则必军民一体,合力治水。
千年来便是如此。
随着朱元璋的一道道圣旨的下达,金陵近二十万京军解去甲胃,刀枪入库。。
江北各营昨天夜里便已然赶~往了准西。
因为他们都是准西人。
他们之中有不少当年在濠洲时-便已然追随朱元璋。
自来到金陵之后,不少人更是有近十年时间未曾返回淮西。
难得回一次家,却是要做这样的事情。
可想而知,这一路上,这些准西子弟的心情将会是何等的沉重
有哪个人愿意背井离乡?
可想而知他们将会遭受何等的骂名。
而且是跟着他们操着同样乡音的骂名。
果不其然,朱元璋的旨意刚刚下达,各地的百姓顷刻之间便彻底炸了锅。
虽然大部分仍旧是配合着朝廷的兵马随军撤离。
但是仍旧有不少的不理解的声音此起彼伏。
冯胜阴沉着脸町着面前的百姓。
任凭万民睡骂而不置一词。
这是朱元璋跟冯胜早就料到的
冯胜唯一能做的便是睡面而待自干。
直至一个手持拐杖的老朽走到了冯胜的面前,看到这老丈,冯胜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对于准西的一草一木,冯胜都无比的熟悉。
见到老丈,冯胜赶忙上前换扶,而后便对着身后盼时道
“去牵一匹马来,送老文撤走。”
很快,便有军土牵了一匹战马来到了冯胜的面前。
冯胜本想扶老丈上马,不料那老丈却死死的擦住了冯胜的手。
“娃子,我记得你,当初大师打金陵的时候,你就在大师旁边”
老文的话让冯胜整个人愣在了原地。
良久之后,那老文双眼浑浊的看着冯胜问道
“大帅当初走的时候,不是跟咱们乡亲们说过,以后绝不再向淮西泄洪了吗…?
饶是冯胜久经沙场。
但这里是他出生的地方,这里的百姓,都说着跟他一模一样的方言。
冯胜做不到铁石心肠。
“老文,我扶您上马。”
冯胜什么都没有说,却好像什么都说了。
老文看着冯胜的眼神之中好似有了一抹失望。
长叹了一口气之后,老文挂着拐,朝着一条自己无比熟悉的路走了过去
武英殿中。
朱元璋带着几个工部的官员还在细细的勘验着面前的地图。
朱标兄弟五人元自朝着大殿正中走了过来。
“儿臣向父皇请战!”
偌大的武英殿中,朱元璋缓缓的抬起头,脸上不由得浮现出了一抹疑惑,同时表情也逐渐凝重了下来,表情严肃的
说道
“我大明除辽东外,已无战事,你们要跟咱请什么战?
朱标兄弟五人彼此对视一眼齐声道
“儿臣等,请战洪水!”
朱元璋没有直接答应五人。
而是重新打量起了自己面前的这五个儿子。
静静的走到兄弟五人的面前,摸摸这个的肩膀,量量那个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