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帅船之上后,朱元璋的眉头依旧紧锁着。
李善长但看朱元璋板着的脸,就知道在岸上发生了什么。
偌大的帅船之上,无一人说话。
望着脚下滔滔的江水。
朱元璋的心里不由得百感交集。
百姓没有负了朱元璋。
那朱元璋负了百姓了吗?!
如果大明没有实行那般严厉的海禁政策。
东南的大户们最后也不至于成船的往回运金银!
尚若那些大户们带回来的不是金银,哪怕是超着明未天灾从暹罗运些粮袜回来发国难财,崇祯的日子都不会这么难
过!
在海禁政策之下。
只有金银是价值最高,最便于储藏的!
因此这种走私,虽然暴利但是于国无益!
望着身后淮西的“四八七”百姓,朱元璋心中万般不是滋味。
朱元璋不由得想起了秦齐之前跟朱元璋讲过的明史。
天启、万历、嘉靖、正德。
这些个娃子,若是不在帝王家的话,可能会快乐很多吧?
难道自已当真是错了吗?
洪水过去了,朝廷的损失也被降到了最小。
回到宫中的朱元璋看着六部送上来的奏章,心中甚是烦闷。
自己也不是说不开海。
水师这么多船,自己都造了。
就是秦齐当看自己儿子的面直接将这些话说出来朱元璋有些下不来台罢了。
毕竟一直以来,朱元璋都是在努力的做一个威严的父亲。
但是秦齐也不知道自己就是朱元璋啊?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心里都不由得有些恼了起来。
自己怎么一时气惯,把这一茬给忘了。
之所以隐满身份,当初不就是为了听秦齐说些公道话吗?
今天咱老五的命可都是秦先生给救回来的啊!
想到秦齐双自失明,朱元璋实在是想不明白这么多人,怎么还不如一个秦齐。
而后朱元璋猛地回过神来。
不对啊!
秦齐是咋从钟山上跑到江边上去的?
毛骤这个废物连个双目失明的人都看不住?!
都是毛这个废物给咱气昏头了!
就这么想着。
朱标脚步的跑进了大殿之中看着朱元璋问道
“多,五弟找到了?
朱元璋微微领首。
“让秦先生带回小院去调养了。”
说罢,朱元璋有些迷惆的抬起头,看着面前的朱标跟朱两人。
兄弟二人,一个是朱元璋自幼细心培养的太子。
一个是历史上的大明天子。
将来大明的命运,定然是掌握在他们两人的手中。
朱元璋脸上有些迷的看着两人问道
“你们说,咱,当真是错了吗?”
朱标跟朱两人这么大,是第一次见到朱元璋以这样的语气问自己。
直到这个时候。
兄弟二人也才堪堪的回过神来意识到,大明的皇帝,不仅仅是那个匡扶中原的布衣天子。
也是一个寻常的老人。
一个父亲。
直以来,朱元璋放在首位的是朱家,其次便是天下百姓。
但是今天秦齐的话,对于朱元璋打击太大了。
朱家的后世儿孙,因海禁而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