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副皇帝 > 第70章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宁远

“臣卫时春叩见皇太子,殿下安。”卫时春拜倒在地。

声音很小,若非能看到他嘴唇在动,都以为他没说话。

朱慈烺刚要上前扶起,卫时春举起一份奏疏,道:“建虏发大兵欲攻宁远,殿下速派兵救援。”

朱慈烺认真起来,问道:“消息属实?”

“臣回程之时特意打听的消息,回到宁远后亲见建虏侵犯,可以保证确凿。”

卫时春缓了口气,继续道:“殿下,关外百姓众多,宁远不能有失,而吴总兵部缺兵少将,兵甲不齐,火药亦需补充,当给予补给和援兵。”

太子忽视了后半句,打开奏疏看了起来。

卫时春的所见所闻,基本如其所言。

“送宣城伯回去休息,派两个御医看一下。”朱慈烺吩咐一句,又道:“宣尤世威等人东宫候命。”

亲卫去传令,太子回宫。

刚至内城,一骑从后面追了上来。

郑芝龙麾下渤海游击郑彩,奉旨给宁远运粮并查探觉华岛的存在。

“殿下,宁远告急。”郑彩叫道。

朱慈烺一惊,道:“详细说来。”

郑彩说道:“臣查探觉华岛时,吴三桂派人通传消息,建虏发兵五万抵达,正要攻城。

臣亲至宁远,确实五万建虏,且有重炮,臣离开时,建虏已经开始挖掘壕沟,吴三桂几次出兵,皆被击败。”

魏六一咧嘴笑道:“殿下,京津一战把虏酋打出了血,所以要取宁远为报复。”

此时,宁远城里,诸将皆聚在城头观察敌情。

“要报复,何以不攻京师,非要来宁远?”郭云龙一拳头砸在城垛上,恨恨地说道。

“挑软柿子捏呗。”监纪同知童逵行说道:“建虏此次入关不但没有分毫收获,更是损兵折将无数,无法再次深入。

宁远就在对面,关宁军又折损严重尚未补充,建虏自然以为我等是软柿子”

吴三桂心腹幕僚李友松说道:“若是建虏恼羞成怒,非要强取宁远,只怕以关宁军民难以据守。”

这是一句正确的废话。

以关宁军精锐以及宁远城坚固,加上朝廷送来的三千石粮,坚守一年半载肯定没问题,但是以后呢?

朝廷不发援军,必死无疑。

朝廷早已经明确了,除了白广恩部不可能再有援军,一方面是真的没兵,另一方面是吴三桂屡次上表求援,朝廷已经厌烦其借建虏威胁索要钱粮兵员。

简单概括一下就是狼来了的故事。

“建虏重兵来攻,可能持久乎?”吴国贵问道。

“抚台,末将以为建虏不可能持久。”童逵行说道:“宁远疲软,建虏亦是元气大伤,不可能如同攻打锦州一般打上两年。

下官以为,建虏还是想出口恶气,并非一定要强攻……”

话音未落,只见城外虏兵推着大炮进了阵地。

粗略一数,至少一百门。

“挖沟建墙,木栅连接,如今又推火炮上来,怕是真要死磕了。”说着,郭云龙看向了吴三桂。

打还是和,您老人家说句话啊。

和好办,让建虏报价,大家换顶戴,打就赶快找朝廷要钱粮与援兵。

“援兵不可轻发,一着不慎便是另一个松锦之战的结局,陛下打出来的大好局面毁于一旦不说,大明再无可用之兵,京畿必失守。”尤世威说道。

他们本来也是不相信皇帝一战斩首八万的,但是来的路上看到了遣返的战俘,城墙上又挂着那么多首级,还有许多亲历者,一切的一切都证明了皇帝的能打。

所以各将很有耐心地等待太子安排,当看到宁远的情报,也积极地出谋划策。

“殿下,其实锦州失守后,宁远已无威胁辽东之能,不若弃之,收拢军民入关,坚守山海关。”侯世禄说道。

汪伟接道:“三月起,朝廷屡发诏令吴三桂收拢关外军民,然而三个月时间,无一户动迁,无一兵内移,而且吴三桂弹劾黎玉田通虏,已经被调回勘查。”

尤世威等人沉默了。

吴三桂自立之心昭然若揭,给支援大概率肉包子打狗,不给支援可能加速其投虏,怎么都不合适。

这个时候不敢随便说话,因为很容易落个决策失误的罪名。

朱慈烺起身到了地图前,仔细看了片刻后,道:“郑彩。”

“臣在。”

朱慈烺在地图上点了点,问道:“若以你为主将,领一部军兵走海路袭击辽东沿岸,如何?”

尤世威倏地抬头,问道:“殿下欲重设东江镇乎?”

郑彩眼神流转,陷入了沉思。

人人都想成为毛文龙,虽然毛文龙最终是被袁崇焕砍掉了,但是在被砍脑袋之前,东江镇是大明唯一一个军头,这也是袁崇焕砍杀毛文龙的最主要原因。

别的不说,就说毛文龙有三千义子,包括尚可喜在其生前都叫毛永喜,可见毛文龙权势之盛。

今日不同往日,各镇总兵只要还有兵,都是军头,朝廷要哄着甚至供着,昔日的毛文龙已经不足为奇,但是东江镇连接辽东、朝鲜、大明,是贸易枢纽,毛文龙之所以能养得起三千义子,便是因为垄断了三角贸易。

郑彩海商出身,对中间的利益十分眼馋,但是以太子睿智,会允许做建虏的生意吗?

“本宫欲重设东江镇!”朱慈烺说道:“东江镇本为牵制建虏而立,然而毛文龙只顾做买卖,全无一丝作用。

当今朝廷无钱粮,卿能获得财力物力重建,本宫可允卿便宜行事,即便最终不能牵制建虏,那也要能获得情报。

此次建虏攻宁远,国朝无一丝情报,全凭吴三桂查探奏报,若非卿与宣城伯证实,本宫甚至难以确定宁远是否遭遇攻击。

当务之急是牵制建虏策应宁远,中后期联络朝鲜查探情报,卿可有把握?”

郑彩拜下,道:“臣定不负殿下重托,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卿既有把握,当立刻安排。”朱慈烺立刻让汪伟起草诏书,并授郑彩东江总兵的官印、官服。

一纸圣旨,一套衣裳,一个印章,甚至都没佩剑,没关系,郑芝龙家资巨万,完全可以支持郑彩重建东江镇。

搞砸了?

东江已废,再坏又能坏到那去?反正太子没出一文钱!但凡有点成果都是赚,这种生意肯定要做。

送走郑彩,朱慈烺宣布散会。

诸臣告退,太子依旧在考虑吴三桂的事。

吴三桂不见兔子不撒鹰,太子因吴三桂的态度而不愿意加码,因此只能僵持。

至于郑彩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太子也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只要头脑不发昏,就算占不了大便宜,也不会吃大亏,因为这个时候的郑芝龙就是东亚的海上巨无霸。

关于宁远没想出更多头绪,朱慈烺放下此事,叫道:“来人,传礼部右侍郎南居业和鲁王子朱以海。”

建虏破兖州,第十代鲁王朱以派满门尽灭,其弟朱以海侥幸生还,按照兄终弟及的理论,朱以海该承袭鲁王爵,但是兖州被劫掠一空,无法支持其就藩,因此拖延至今。

本来太子想趁势削了鲁藩的,毕竟藩王的消耗太大,但是削不了。

鲁王就一个,但是郡王有很多个,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无数。

以鲁藩为例,第九任鲁王朱寿镛长子次子早夭,嫡三子朱以派继承王爵,若是不出变故,其余三子朱以洐、朱以江、朱以海皆封郡王,郡王之嫡长子继承王爵,其余诸子封镇国将军,以此类推,至奉国中尉不再降等。

将军中尉们才是消耗的大头。

朱常浩是第一代瑞王,封藩未久,支系未开,说削就削了,鲁王传承至今,支系庞大,随便削藩,就是逼这些人造反。

嗯,一堆烂人不一定造得大反,却可以破坏地方稳定,不得不慎重一些。

另外就是王永吉奏报朱以派上吊殉国,朱以海藏身死人堆里活命,让鲁王一系得了忠贞之名,不好随便削藩。

就在太子后悔没调查王永吉时,南居业与朱以海来了。

礼毕,朱慈烺说道:“建虏远遁,山东大体安定,当重设鲁王……”

没等太子说完,朱以海大礼拜下,道:“谢殿下隆恩。”

“朝廷没钱。”朱慈烺一句话,差点让朱以海跳了起来。

兖州被劫掠一空,鲁王府付之一炬,若是朝廷不给钱,他就藩后只能睡大街。

“所以本宫打算改鲁王封地于济南……”

南居业忍不住打断道:“殿下,济南乃德王封地。”

初代德王朱见潾,明英宗朱祁镇次子,明宪宗朱见深之弟,初封德州,因德州穷困而改济南,崇祯十二年正月,清兵破济南,第六代朱由枢及其诸子皆被俘,一年后由其堂弟朱由栎嗣位。

历史上甲申之变后,同为藩王,朱由栎降清,朱以海监国并与唐王争权。

甲申未至,先让鲁王与德王斗。

朱慈烺说道:“城破被俘,朱由枢任由建虏带去塞外,三年始病殁,建虏竟以礼葬之,可见其待虏甚为恭敬。

太祖之后,一地之王,无守国安民之能,乏殉国守节之志,何以为宗室?

主脉危难,旁支视若无睹,借以此为契机窥视王爵,不忠不义,无孝无悌。

拟诏,削德王爵,除国,德藩诸支,皆贬为庶民,其府邸、田庄、财货,皆没收。

授朱以海鲁王爵,接管德藩财产,并许募兵练军,兼管山东军政!”

“臣叩谢殿下隆恩!”朱以海兴奋地拜谢,全不顾德藩会画圈圈诅咒他。

诅咒太子是大不敬,必死无疑,诅咒鲁王问题不大,而且按照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朱以海就该承受德藩的小圈圈。

朱慈烺扶起朱以海,道:“山东残破,王叔就藩后当努力恢复经济,与民休息,并且要练精兵,若是宁远有失,说不得要王叔出兵支援。”

“臣定不负殿下信重。”朱以海兴致高昂。

成都城里,听完圣旨内容,瑞王朱常浩愣在了原地。

削藩?不,这是除藩!

回过神来的朱常浩跳起来叫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要入京面圣陈情!”

“随意,反正你如今是平民之身,只要有路引,天下大可去得。”范景文冷笑着说道。

“狗官,必然是你欺骗皇帝,搬弄是非!”嚎叫中,朱常浩就要去打范景文。

自然不可能得手。

左右亲兵上前按住,范景文说道:“天子许你军政大权,即便难以插手政务,募兵自守总该无碍,你是怎么做的?

今日除藩,实乃咎由自取!

来人,通传四川上下,有胆敢给朱常浩路引者,本官绝不善罢甘休!”

…………

感谢书友“20240603015842207”的打赏。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