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笑了!
揉着老十二朱杨的脸蛋,哈哈笑道。
“你们居然相信老十二的鬼话!这小子啊,打小就是个鬼精灵!这下子,应天府的豪绅米商们都被坑惨了啊。
但,朱元璋还是皱眉了。
托着龙纹袖袍,叹息道。
“杨儿这么一弄,咱应天府的百姓,如何吃上粮食啊。”
“还有,山西那边又闹了粮荒,各路起义军乱我大明!这终究是还是咱没能照顾好大明的百姓,没能让他们吃饱
啊。
如今,才是洪武三年期间,朱元璋成立明朝不久就出现了粮荒,难民还有山西的起义军!
这对朱家皇帝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他是农民出身,更是农民起义出身!他最看不得的,就是农民受灾。更看不得,那些农民起义!
如果有饭吃,谁还愿意起义呢。
朱元璋的话,让朱家的几位子弟沉默了。
朱标长叹口气,捧着手中的一杯酒,重重饮下。
这山西的闹粮荒,可是把自己整的难受啊!
这几天,太子除了炼丹修炼外,看了一大堆三省六部呈上来的奏折。
那些奏折中,讲述了山西的粮荒事件。淮西的王侯伯爵们之前占据了农民的土地,造成几千亩土地丢失,而且今年
的收成又不好,夏季税收的时候朱元璋还特意减少了山西的粮食税收!
谁知道,山西还是引发了粮荒!当大明朝堂想要救治的时候,难民逃荒的逃荒,起义被镇压的镇压了。而朝廷
每
发出救粮荒的粮食,也都不够。
朱元璋越想越气,只手拍打桌子喊道
“这次的山西粮荒事件!咱老朱要查到底!!那么多粮食送过去,还能引发难民逃荒!这里面,老子就想要看看有
什么猫腻!”
“明天,咱就重启锦衣卫,老四你给我把好关了!查一个直接杀一个。”
朱元璋的怒气话语,惊动了马皇后,让其拍着他的后背喊道。
“杨儿刚回来呢!你朱元璋叫唤什么啊!还有,你让老四去当那什么锦衣卫的恶人,要是被百官报复了怎么办??”
而02朱则是冷笑了下,安抚马皇后说道。
“母后放心吧!我朱是谁啊,大明的练气期七层修士!更何况,大明是有律法的,不是让他们胡来的!若这朝堂
贫污严重,我就算豁出命,也要新了他们。
这话,让朱元璋露出了满意笑容。
咱老朱家,没有孬种!
朱杨听此,低头扒拉两口灵米饭说道。
“父皇,那山西的粮荒,很严重吗?”
“何止啊,我们国库中的粮食,经过漠北一战后所剩不多了。秋季收上来的税收,已经差不多要没了!这年底,咱
们大明不好过的啊。”
“下次的税收,还要等到明年的夏季!3
朱标分析大明如今的粮食储藏情况道。
这朱家温馨的一顿晚饭,成为了皇帝太子们感叹大明今年的苦难。
大明子民遭受这般灾难,他们如何吃得饱饭,如何睡得着啊。
见此,朱杨陷入了沉思当中。
心中暗道这不好啊!他们为大明百姓愁苦万千!那修仙之路如何前进??天天想着山西的灾民难民们,这还如何
修仙啊,自己的百倍奖励也不好拿了啊。
想到这里,朱杨头决定为山西的粮荒做些事情。
“父皇!那山西,还缺多少粮食??”
这一问,让朱元璋有点迷惑了。老十二问这话,想要干什么??
“山西省大概四百万人!受荒逃难之人保守估计两百多万人口,也就是五十万户,一户需要半石粮食,这里面想要
救治难民还需要二十五万石。
算到最后,朱元璋出现了怒色!
“上个月!咱送出去了十万石粮食救灾,本以为那山西省的地方官员们有所作为,没想到还是让难民逃荒爆发了!”
朱元璋想到这里,就是越想越气了。
而这时候,朱杨突然说出的话,让他震惊了。
“二十五万石粮食的话,如果用灵米,也就是不到十万石!”
朱元璋听此,愁眉苦脸说道。
“你那粮食卖出去的价格,可是三十万两银子!十万石,你也想要卖个九十万两??
朱元璋的话,也让太子摇头嘀咕道。
“九十万两.大明一年的税收,也不过四百万两啊”
“谁说!我要卖九十万两了啊!”
朱杨轻轻笑道,翘着二郎腿的样子,让朱元璋他们更加好奇了。
“你不是…卖给了应天府的豪绅地主们三十万两了吗?”
说到这里,朱元璋他们都想要笑了。几万两的成本,却被卖出去了三十万两。
“呵呵!我那当然是坑他们的!你看咱朱杨说五十万两成本,压缩价格到三十万的时候,那些官员们的眼睛者
了,砸锅卖铁也要咱的灵米!我坑的,就是他们!谁叫他们弹劾我朱杨的。”
“等着吧!一个月后,我雇佣的三千亩土地,可以丰收近乎二十万石的灵米!山西的粮荒,父皇找我买,我按照普
通的米价给!而且,我亲自给你送到山西去!”
朱杨的一席话,让朱元璋和太子手中的碗筷,砰然掉落。
砸到了桌子上,灵米饭都要酒出来了。
但!
那些话,那一个个数字,那普通的米价,震撼到这两位大明的顶梁柱了。
“老十二你说真的!!十万石灵米,按照普通的价格!!”
十万石灵米,按照普通的价格的话,也就是十万两银子左右!这些,换来的是山西的稳定,换来的是大明的稳定!
朱元璋,乐了!
朱标,也是露出了欣然笑容。
猛地抱住了朱杨,疯狂亲着他的皮嫩小脸蛋说道。
“咱的老十二啊,从小就聪明!现在,还知道为咱老朱分忧了!
随之,警了那边上扒拉饭菜的朱,拍着他的脑袋说道。
“不像老四这个混小子,天天就欠打!
"
老四朱表示,咱冤枉啊!属实是这极品灵米太好吃了啊。
“这下子好了,咱大明的百姓,也能吃上灵米了!”
朱元璋起身,叉腰哈哈说道,在屋子中逛了几圈后,又是跑到外边赏月去了。
看着一反常态的老爹朱元璋,朱杨苦笑道。
“父皇,这是咋了啊??”
“哈哈哈,你父皇啊天天就念叻咱们这些农民能不能吃饱饭啊。”
马皇后温和摸着小朱杨的脑袋,溺爱说道。
朱杨肩,继续干饭。不过,高兴过后的朱标,还是发出了自己内心中的疑惑。
“那今天流在市面上的那些三万石灵米”
朱杨冷笑了下。
那些灵米??一个月后,他们要是还能卖出去半颗灵米,朱杨跟他们姓!
大明谁最富有,除了应天府的这些豪绅们,可就是准西浙东的那些富商们了!
自己在应天,不得利用灵米的优势,坑他们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