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瓒麾下的军事力量已经大不如前。
白马义从更是早已全军覆没。
入侵冀州,顶多一开始占据一些优势。
待袁绍下的主力军队回军冀州之后,公孙瓒很快就会深陷战争泥潭而无法自拔。
而且。
别忘了袁绍帐下还有一名重要人物此番并没有参战!
是的,那人正是爾义。
堪称公孙瓒和幽州铁骑的究极克星。
不过。
公孙瓒的牺牲对于顾枫而言,也并非什么作用都没有。
至少,他可以像孙坚孙策父子那样,成为“重伤”冀州世家的一柄锋利屠刀!
至于顾枫为啥不接纳公孙瓒?
这个问题很简单。
公孙瓒不是吕布,他不可能投向任何人。
他的老巢和根据地,永远都在幽州。
而现在的幽州,对于董卓军来说是一块飞地,影响力根本辐射不到那里。
再者。
公孙瓒同样也(cjei)是野心勃勃之人。
他不可能屈居人下。
甚至于,他的野心丝毫不下于袁绍和袁术!
当年公孙瓒私自册封严纲担任冀州刺史,田楷担任青州刺史,单经担任幽州刺史,王门担任充州刺史,就已经足够
说明这个问题。
要知道,那时候的袁绍,身上挂着的官职,才仅仅只是一个渤海太守啊!
而公孙呢?
甚至已经往着当皇帝的路上去想了!
这样的人,能像吕布那样好忽悠?
因此。
无论是孙坚孙策还是公孙瓒,这些人都只是顾枫用来削弱关东世家的屠刀!
永远不可能当成自己人。
而在顾枫接受了张辽送来的四个俘虏之后。
站在他身旁的法正,脸上却是浮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只见法正迫不及待的向顾枫问道
“临之先生,这几个俘虏你打算怎么处置呀?”
目光微微警了一眼法正,顾枫笑道
“怎么着,难不成你想到合适的处置办法了?
法正期待的搓了搓手道:
“孔融那厮在文坛的名声,甚至比我爷爷还大。
“除此以外,他孔家世孙的身份,更是被天下文人所深深认可。”
“何不让他成为相国大人手中的一柄笔刀?”
何为笔刀?
可以理解为舆论执掌者。
比如历史上的陈琳,就是“笔刀”的经典代表。
官渡之战前的他,为袁绍写了一篇文。
那文上的言辞堪称犀利无比,骂的曹操头风都被气的不疼了!
后来,陈琳投降曹操之后,又迅速成为曹操身旁的“笔刀”。
他专门写了不少文章,为曹操歌功颂德,同时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
而现如今。
孔融在文坛中的地位,由于他祖辈孔子的缘故,显得非常超然。
要是能让孔融成为身旁的笔刀,听起来确实是个不错的提议。
然而。
顾枫作为穿越者,却深知孔融是个什么样的德性!
此人堪称汉未三国时代最大的“丧门星”!
靠近他的人,会因此变得不幸
众所周知。
孔融这厮在年幼的时候。
曾经因为一出“孔融让梨”而名扬四海。
但鲜有人知的是。
在孔融长大之后。
他的哥哥和弟弟,都因为他的缘故,而落得了惨死的下场!
除此以外。
历史上的孔融在建安元年(公元196年)遭遇袁谭和颜良的攻击,被迫从青州北海逃往豫州许昌,投奔曹操
曹操给他封了个还不错的官职,同时又给他安排了大宅子。
本以为,孔融这斯应该会安安稳稳的在许昌城中安度晚年。
可谁知,这厮竟然三天两头站出来反对曹操下达的政令!
尤其是在曹操和袁绍的对决中。
孔融从头到尾,一直劝说曹操尽早投降。
这也就罢了,毕竞当时的曹操硬实力确实比不上袁绍
但孔融这厮超着曹操出征在外之时。
还公然写了好几篇类似于“投降论”的文章,用以煸动人心。
曹操打赢官渡之战后,考虑到孔融的身份,并没有对孔融做出处置
但那几名和孔融走的近的汉室官员,则是纷纷遭到了处刑。
由此可见,别和孔融走的太近,会带来不幸。
而再后来。
在赤壁之战前夕,孔融一直鼓吹曹操南下必败无疑。
这话,但凡换成任何一个人说,恐怕曹操都要当场和他翻脸,
但孔融这厮仗着自身的孔子第二十世孙身份,完全不给曹操留下任何面子。
终于,在兵败归来之后。
曹操忍无可忍,找了个借口将孔融杀死!
而值得玩味的是。
曹操在给孔融定的罪名中。
最显眼的一条,是说孔融对于父母长辈不孝顺。
曹操为何会添加这条罪名呢?
只是为了恶心孔融吗?
真相已经不得而知。
但让人谨记的是。
千万不要靠近孔融。
因为真的会带来不幸!
想到这儿。
顾枫将孔融“祸害周围人”的属性告知法正,笑着向法正问道
“孝直,你确定还要费心思去招揽孔融这厮吗?
法正连连摇头,摆手道:
“不了不了,临之先生。
“孔融这种祸害还是处理掉比较好。
“千千万万别留在长安城中!”
望着法正这副诚惶诚恐的模样。
顾枫手指放在桌案上微微敲动,说道
“其实,对于孔融这种人,我们可以换个思路。”
“既然他留在长安屁用没有,那倒不如让他去祸害其他人。”
“当然,在把孔融送走之前,还得让他在心中产生深刻的恐惧才行!
历史上,孔融之所以一直逼逼叻说曹操打不过袁绍,劝说曹操尽快投降。
并非是因为他是袁绍派过来的内。
而是因为,孔融被袁谭和颜良打怕了!
他生怕自己再次遭遇兵祸!
有的时候,论的作用很重要。
像孔融这种毒奶。
用的好的话。
投放到曹操或者袁绍等人的领地上,或许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也说不准。
...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