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的百姓一片欢呼。
各国使者懵逼了,大脑里一片浆糊。他们哪里见过这么厉害的火枪啊。
三轮齐射过后,远处的靶子已经烂的不能再烂了。
不等观众们反应。
手榴弹上场了。
毕竟臂力有限,一群人在距离木靶子几十米的地方站定。
随着一声令下,士兵点燃手榴弹的引线,奋力朝着靶子扔过去。
一阵轰隆声过后。
靶子全都被炸碎了。
没关系,更远处还有很多靶子呢。
火炮上场了。
几个人推着,很轻松地就摆放好了火炮。
然后,两千多米外的靶子就遭殃了。
老六做出来的这批火炮都是线膛炮,射程非常远,当然了,精度感人。
投降,必须投降,北元使者决定了。
他也不回去了,就直接给北元朝廷写信。
把今天见到的场面如实告知。
北元皇帝要是投降,那最好了。
要是不投降,他直接原地辞职,不回去了。
在大明当个农民都比去北元当个官要好多了。
起码当农民不容易死啊。
又是遂发枪又是火炮的,那些个骑兵顶得住就怪了。
最后,军队还演示了一下大明现在的攻城技术。
洪武大炮一炮轰过去,城墙直接炸飞一大块。
当然了,都是临时建设的一小块用于演习的城墙,虽然是演习用的,用料可是很扎实的。
然后就是投石机扔过去几个炸药包,其中一个恰好落在城门口。
城门直接就被炸塌了。
想想自已国家那脆弱的城墙。
高丽使者压力山大。
倭寇使者表示不慌,反正有大海。
这也是当初朱元璋派使者去倭国的时候为啥他们那么的吊。
全靠大海给了他们勇气。
等到大明建造出海船,把火炮装上去,不知道他们还有没有那么足的底气。
他们有没有底气穆里尼奥不知道,他自已现在是底气十足。
欧洲的贵族孙子们,你们最好给我穆里尼奥老实点儿。
不然我的大明爸爸会教你们做人的。
主要是穆里尼奥不知道,大明现在的海军很菜。
阅兵式圆满结束了。
各方反应不一。
大明的武将们恨不得现在就上战场,用这些新式装备杀得敌人片甲不留。
文官们老实多了,刚好现在也是群龙无首,谁也不敢炸刺了。
百姓们非常开心。
谁不希望自已的国家实力强大啊。
那些跟大明交好的小国使者觉得还行,反正大明一直很强大。
以前的大汉,大唐,也都很强大嘛。
他们继续安稳地苟着就行。
倭寇使者稳坐钓鱼台。
除非大明有强大的海军,不然他用不着慌。
虽然反应不一,但是大明的强大却已经成了共识。
大明陆战无敌的印象已经深入人心了。
各国使者们也是这么给各自的皇帝回信的。
除了客观介绍今天的场面,最后都会加一句,大明陆战无敌。
陆地能到达的国家,最好别惹大明。
两天之后,穆里尼奥扬帆起航了。
他的船会沿着长江顺流而下,然后进入大海,向着欧洲出发。
至于能不能平安到达,那就只能祝他好运了。
穆里尼奥非常眼馋大明的火炮,想要给自已的船上安几个。
被朱吾适给拒绝了,武器可是军事机密,怎么能随便给别人呢。
倒是大马士革长刀卖给了穆里尼奥几把。
应付应付土人也够了。
船上可是还有两个特工呢。
对的,就是大明特工。
朱元璋找的人都是年轻力壮,实力强大的士兵。
这些人对大明绝对忠诚。
朱吾适在见识过之后,干脆跟朱元璋提到了特工这个概念。
还有特种兵。
朱元璋对这个很感兴趣。他现在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大明的特种部队了。
送走了穆里尼奥,留下了他搜刮的黄金和宝石后,朱吾适彻底没事儿做了。
天气也越来越冷了。
朱吾适要不就是窝在家里打游戏,要么就去去找朱雄英玩儿。
害怕朱雄英冻着,朱吾适给他买了好几件羽绒服,还有保暖内衣啥的。
朱元璋知道后,舔着脸找到朱吾适,伸手要羽绒服。
朱吾适只好给他们批发了一大堆。
自已穿不到的,就放到皇家步行街去卖。
虽然价格昂贵,但因为保暖效果实在是太好了,再加上又是皇室同款,非常的好卖。
非必要他都不去大明了,主要是家里暖和啊。
自从有了钱,空调可以随便开了,暖气可以随便用了。
还去大明干啥啊,就靠个煤球炉或者炭盆取暖啊。
朱吾适也没忘记马皇后,知道马皇后身体弱。
专门给她送了几个电暖扇过去。
这倒是有个好处,朱元璋基本都在马皇后这里留宿了。
朱元璋的生子计划受到了一定的阻碍,这阻碍就来自朱吾适。
时间飞快,很快就到了常氏的预产期。
这一天,老朱家齐聚一堂,准备看看能否改变历史。
对的,不是对常氏肚子里的孩子有什么期待。
纯粹是为了看看能否改变历史。
朱允teng啊,还真是挺可怜的。
这就是非嫡长子的悲哀啊。
朱吾适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要不要给朱允藤改个名字。
从名字上其实也能看出朱元璋对朱雄英的偏爱了。
他叫朱雄英,他弟弟就成了朱允文,朱允藤。
这就是明晃晃的告诉别人,朱雄英以后就是皇太孙,其他人都要靠边儿站啊。
如果给朱允藤改名字,叫什么好呢?
允许,允儿?
朱吾适的主意得到了老朱家的大力支持。
如果常氏这次能够逆天改命,那就说明其他人也可以改命。
既然都改命了,改个名也是很有必要的。
一切就要看常氏能不能顺利生产了。
时间到了,常氏被推进产房,一起进去的还有朱标。
其他人则是在外面焦急地等待。
一开始朱元璋还不让朱标进去呢,说是不吉利。
然后就被朱吾适批评了,都到现代了,还搞什么封建迷信呢。
朱元璋才不管那个呢,非要按大明的规矩来。
朱标可是他钦点的太子,万一因为这虚无缥缈的原因出点儿意外咋办。
最后还是朱吾适有办法。
“老朱啊,你想啊,如果常氏母子平安,那就代表她逆天改命成功了,老大在一旁当个见证者,是不是也会沾染一些好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