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陈安郭嘉等人就被叫到曹操那开会。
他们拿下了邺城,可袁谭和辛评还有十万人在外面,袁熙在幽州还有一支大军,以及河北其他地方都没有归顺。
这些都是要忙的事情,受限要解决的就是袁谭和辛评的十万大军。
这些人留在外面可不是一件好事,现在官渡空虚,万一他们攻打官渡,直逼许都,被动的就是他们了。
“谁人愿意去守官渡?”
乐进和徐晃同时站出来:“末将愿往。”
曹操分别看了两人一眼,点了徐晃的将,乐进也不继续争,回到座位坐下。
“与你一万兵马,回官渡防守,我再给你派两名天火兵,袁谭若是过来,用投石车将之尽数消灭。”
“诺。”
学会制作炸药包的士兵被曹操整编到一起,起了个天火兵的名号,实则这支队伍加起来才十二个人。
徐晃领兵去了,曹操又问:“袁谭辛评十万兵着实不好对付,谁有解决之策?”
荀攸说:“以我军的速度,他们二人想来还不知道邺城被攻陷,我们正好可以借此机会,让人佯装救兵,分别通知他们,就说邺城被攻,要他们速速回来援救。
等他们回军援救,我军可于半路伏击。”
“好,就按照公达之策。这二人各领五万兵马,需分开伏击,谁愿往?”
刚才的防守任务,立功不多,所以只有乐进和徐晃这两个不挑肥拣瘦的请缨。
这次是立功大的进攻任务,在做的将军都起来了,吕布也站了起来,只是被曹操无视。
“诸将战意高昂,可主将只有两名,奉孝,你看谁合适?”
郭嘉说:“袁谭一路,可由张文远为主将,吕布为副将,率领一万兵马,于这里伏击。”
他点的是一处林子,在袁谭回军的必经之路上。推荐张辽和吕布,是他们和陈安关系好,想让他们多立点功劳。
顺便恶心下吕布,给曾经的下属做副将,他现在肯定在骂街。
郭嘉猜的没错,吕布现在正在心里把郭嘉撕碎。
曹操也很满意这个安排,正要下令,程昱忽然出声举荐:“我认为曹仁将军更合适,以他为主将,曹洪将军为副将,他二人熟悉,搭配更为默契。”
曹操觉得也行:“子孝,子廉,你二人率领一万兵马,于此处伏击袁谭。”
“诺。”
“诺。”
郭嘉和陈安都没觉得有问题,反正有两路,选哪个都一样。
可是不等郭嘉说话,程昱再度举荐:“辛评这一路,我举荐妙才将军和曹纯。辛评有勇有谋,非妙才将军不可敌,曹纯将军善使骑兵,二人定能事半功倍。”
这下不仅陈安郭嘉感觉不对劲,曹操荀攸等人也感觉不对劲,今天程昱怎么这么积极?
可是这话又不能明说,人家举荐无罪。
只是这两个能拿战功的任务都给了曹操的族人,外姓将领一个没有,属实有些不像话了。
为了平衡,荀攸主动出声说:“妙才将军和曹纯将军在攻打邺城时功劳甚大,想来现在还没恢复过来。我建议乐进为主,新降者张郃为副,他熟悉辛评,定然可以拿下。”
程昱没有再说话,曹操也顺势同意了荀攸的举荐。
陈安小声问郭嘉:“我怎么感觉程昱今天在针对你。”
“他不是在针对我,是针对我们,回头找他聊聊。”
“我们?”
陈安还没想明白,好端端的针对他们做什么?
散会后,郭嘉找上程昱:“仲德兄且慢。”
程昱停下看他,恰好荀攸也路过,站住看他们。
“奉孝有事?”
“有些事情,找个地方谈谈?公达有事吗?”
荀攸笑道:“叫上若素一起吧。”
也好,大家把话说开。
四人就近找了家酒楼,他们在上面谈事,下面坐着吕布张辽甘宁几个人。
上茶后,郭嘉开门见山:“仲德兄,我几时得罪过你?”
他本就是个洒脱的人,喜怒哀乐皆形于色,语气很不好。
程昱知道郭嘉的为人,也不生气:“你没有得罪过我。”
“既然没有得罪,为何今日要针对我们?”
程昱忽然笑了:“你也知道是你们?”
陈安问:“什么意思?”
“你们可知袁绍为何会败?”
“因为我的炸药包。”
程昱被呛了一下,陈安这家伙不按常理出牌,偏偏他说的又没错。
“是,有若素炸药包的缘故,更重要的事情是,袁绍麾下谋士不和。田丰沮授为一派,审配逢纪为一派。郭图,还有公达兄的族兄荀谌,辛评为一派。三派不和,相互攻击,拆台。”
郭嘉不麻烦的敲敲桌子:“我与若素交好便成了你口中的派系?我与郭图为同族族人,难不成我与他也是一派?公达与文若为叔侄,他俩自称一派?你程仲德,程仲德……”
郭嘉想从程昱身上找点问题,可寻思半天也没发现他和谁关系好,而且这家伙以前以人肉为粮,搞得大家都不想和他关系过近。
程昱是名孤臣。
程昱并没有因此自得,他轻声说:“我知道你们关系好,倘若只有你们二人,自然构不成党派,可吕布,张辽这两员猛将都听从陈若素的话。
吕布更是丞相之前的大敌,这不是党派是什么?”
郭嘉气的要拍案而起,被陈安暗下:“奉孝,莫生气。”
程昱有些意外的看了陈安一眼,继续说:“现在你们还没有那种意识,但立功大了,官位上去了,身边必然会聚集更多的人。人多了,就会产生利益交际,党派会形成,届时即便给你们所愿,你们也无法改变。”
郭嘉被程昱一番话堵住,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陈安轻轻鼓掌:“仲德兄说的是。”
“你还帮他说话?”
“他说的对嘛。”
郭嘉被陈安气到,转过脸不看他,看到了凝眉沉思的荀攸。
“公达,你到底说句话啊,就任凭仲德在这胡乱猜想?”
“仲德所言,也不是没有道理。”
郭嘉简直要砸桌子了,好在荀攸话风一转。
“只是我等共事多年,相互之间不说知根知底,也算熟悉,你这般揣测同僚,着实不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