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三国:叔父陈宫,我选择投奔曹操 > 第134章 轴承

看到陈安把袁熙带了回来,曹操激动的连拍了陈安肩膀好几下,任务完成的也太超前了。

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曹操激动的心才冷却下来,感情是抓了个傀儡回来。

不过运用傀儡这种事,曹操最得心应手,他已经想好怎么利用袁熙的剩余价值了。

“若素,平定河北,你功劳最大,擢升你为司空长史,返回许都就有任命。”

兜兜转转,陈安恢复了之前的官位,他谢过曹操,返回甄家。

甄尧得知陈安回来,兴奋的亲自出门迎接,接到陈安后,他急吼吼的拉着陈安进屋,兴奋的像个变态,陈安也用对付变态的办法对付他,一脚把他踹一边去。

“有事就说事,不要拉拉扯扯的。”

“是,妹夫,你来看看这个。”

甄尧拿来一份全新的账簿,上面密密麻麻标记了很多东西,都是新产业。

陈安的脸立马黑了:“哪来这么多新产业,你拿着我的名义做了什么?”

甄尧连连摆手:“你误会了,这事和你有关系,但也没有太大的关系,其实也有很大的关系……我也不知道怎么说,就是你的婚宴上,不是有很多邺城的世族族长被杀了吗,那些世家剩下的人争权夺利,我趁机收购了一些他们的优质产业。

妹夫,要没有你,这些我可做不到,这些产业都是你的。”

“我不要,你拿着。”

虽然这些产业都是正大光明买来的,但他们是参加自己的婚宴被杀,让陈安难以接受。

“我已经给亲家发了一份,他们说很快就过来。”

“你!算了,你多少钱收购的?是不是市场价。”

“市场价?你放心,我知道你的性子,他们绝对不亏。”

人家毕竟是遭受了无妄之灾,再以低价购买他们的产业,陈安觉得那样太不是人了。

甄尧和陈安又说了会话就走了,甄宓在他走后过来:“你外出辛苦了。”

“我把袁熙带了回来。”

甄宓一愣:“你把他活捉了?怎么做到的?”

“一个傀儡而已,对袁绍残余势力的清扫还远远没有结束。不知道丞相有没有迁都的意思,要没有,过段时间还得返回许都。”

“我和你一起。”

陈安担心的就是这件事,他家里那些女人等了许久都没有一个正式名义,他出去一趟,带回来一个正室,她们肯定难以接受。

大桥有娘家人还好,其他没有娘家人的,陈安还不知道要怎么劝呢。

“夫君担心家里的妹妹们不肯接受我?”

“其实她们年龄比你大,你该叫姐姐。”

“我是正室。”

陈安无语,甄宓也是个不饶人的性子,以后家里可要热闹了。

和甄宓温存着,房门忽然被人推开,郭嘉出现在门口,看陈安和甄宓抱在一起,他急忙转身:“抱歉抱歉,我唐突了,你们继续。”

陈安没好气道:“你也太冒失了,万一我们夫妻在做别的事情呢。”

甄宓悄悄掐了陈安一下,起身对郭嘉见礼,而后离开房间。

“你就不能晚点过来,搞清楚别人的需求好不好。”

郭嘉啧啧道:“你还是喜欢这一款嘛,当初在矜持什么。”

“去去,你要没有重要的事情,我就要赶人了。”

“当然有重要的事情,你看,这是什么。”

郭嘉拿出一个轴承,陈安大喜:“老蒲做出来了?”

“你北上第三天就做出来了,我一直等着你回来告诉你,车子已经造好了,还没安装上,要不要去试试效果。”

陈安拉上郭嘉就走。

来到河边的铁匠铺,外面果然停了一辆没有轮子的马车。

蒲家父子看陈安来了,急忙拿出轴承:“陈先生,按照您的要求造出来的轴承,您看看。”

陈安左看右看,虽然比现代工艺差得远了,但这个时代能造出这种东西,绝对有划时代的意义。

可惜制作成本太高,没办法普及,只能是一些有钱人才能用。

“装上试试。”

老蒲的意思是,应该让作为设计者的陈安亲自安装,陈安让他动手,毕竟他才是实际制造者。

老蒲推诿不得,亲自安装上轴承,然后请陈安和郭嘉上马车试试。

二人欣然接受,马车内布置妥当,二人坐下,由甘宁亲自驾车。

马车跑出去没多久,陈安和郭嘉就受不了了,急忙叫停。

安装了轴承的马车,速度上确实大大加快,但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震动,颠的两人差点吐了。

“看来还需要改进。”

郭嘉提出建议:“多加一些垫子怎么样?”

“没用,问题出在震动上,造成震动的原因一是轮子太硬,二是地面不平太颠簸。路面没办法解决,只能从轮子上解决。更换弹性车轮,再在马车和横梁之间增加避震器……”

陈安一一说着解决办法,郭嘉和蒲家父子在一旁听的都傻眼了,这么快就想出了解决办法,他到底有多聪明?

“别站着那边看,我上次让你造的弹簧还记得吗?这次我要你按照马车的尺寸做个大号的。尺寸多少,我来计算吧,你等一下。”

陈安让他拿来尺子,量出马车的长宽高,就地开始计算。

陈安写出来的数字在郭嘉看来跟天书没有区别,这种事情他插不上手,只能在一旁看戏。

没多时,陈安就计算出了弹簧的大小,将尺寸和画好的结构图交给老蒲。

“照着这个做,难度会比之前的弹簧高很多,你认真些。”

“诺。”

避震器的问题解决,轮胎的问题,陈安不知道如何处理了。橡胶的出现极晚,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事情,以现在的技术根本造不出来。

没有橡胶,也就没有轮胎,陈安只能寻找另外的办法。

其实古代也有车轮减震的办法,在外面包上皮革通过增加柔软度来增强缓冲,但那是在马车车速不快的前提下。

有了轴承,马车速度大大加快,皮革肯定坑不住摩擦,但通过包皮革的办法,陈安想到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给轮胎充气。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