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样可好,你帮吴某招募五千士兵,吴某赠你五万现大洋,如此可好?”
吴斌也是下了血本,毕竟以他现在的身份,不方便亲自出面招募士兵,只能借王亚樵之手。
而且,王亚樵办事也还算靠谱,他招募的士兵,清一色的青壮年,其中有不少人,曾在皖系军队干过,有当兵的底子。
王亚樵思忖许久,就是不答话。
他的斧头帮收入来源比较单一。
不像青红帮什么生意都做,富得流油。
五万现大洋,分到斧头帮兄弟们手中,一人也就几块大洋而已。
但别小看区区几块大洋,在上塰滩这地界,一块大洋,足够一个单身汉子两月的伙食费。
“此事王某应下,但仅此一次,下不为例。”王亚樵考虑再三,终是答应下来。
“一言为定。”
吴斌心里暗笑不停,一万五千人,再加上梁初衷五十七旅的四五千人。
若是战争爆发,他在一天之内,便可拉起一支两万人的军队。
接着,两人聊了一会儿暗杀小队的事,王亚樵借口一会儿还有训练科目而告辞。
吴斌暗自琢磨,他手中不缺枪支弹药,也不缺兵了,就差能征善战的指挥官。
奉系军队中,能征善战的将领有很多,但比起日后的黄埔将领,还是差了一大截。
他前些日子打听到,狗肉将军张总昌部下,有一个旅长叫黄百韬。
吴斌打算走张汉卿的门路,从张总昌手里,把黄百韬调到上塰。
像黄百韬这种人才,放在张总昌手里太屈才了。
而且,他还打听到,黄百韬目前在张总昌的军队中任旅长,听上去官衔不小,实际上,他手下那个旅也就小两千人马。
除了黄百韬之外,他打算从吴俊升的部下,挖一名带兵打仗的人才。
此人叫李海青,去年被吴俊升收编,在黑省卫队旅任连长。
吴斌见过此人几面,颇有侠义之风,也有带兵打仗的才能。
旋即。
他让马小虎给吴俊升发报,大意如下,他在上塰警署急缺人才,特发报于督军,调李海青、程远山、刘三炮等人来沪相佐。
以吴俊升对他的重视,电报到后,这些人会相继南下来沪。
当然,吴斌在秘密扩军的同时,也准备在政治上给自己铺路。
首先,他已经不满足上塰警署的署长位子,想在上塰警备司令部谋一个位子,最起码是一个警备副司令的头衔。
这样一来,战火燃起的时候,他就有理由树大旗,招兵买马,自立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