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知阿伯刚才带回来的那张牛皮纸上,赫然用粗毛笔写着六个大字‘荆棘乱石岭图’,旁边便是墨线精心勾勒的地形图示。这张地图可谓是价值巨大,只要有了它作为引导,我们至少可以确保不会在山沟里面迷路了。
阿伯在前堂倒了一杯茶,轻松的说道:“今天去城南会友,真是大有收获啊。谁能想到那人的父亲当年是个登山爱好者呢,手里恰好有荆棘岭的地图。”
“开始我跟人家说,最近安贤居生意不多,要去荆棘岭办点事情,无奈那里地势复杂,所以最近一直在家耽搁。然后人家立马就把他父亲当年手绘的地图拿了出来,赠予了我,你们说巧不巧?”
巧是巧了,可这也牵连出了一个问题。阿伯朋友的父亲当年绘制了这份地图,也就是间接说明以前早就有人去过荆棘岭那里了呗。那么他们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的事情呢?
据阿伯的朋友闲聊告诉他说,他的父亲还真是在荆棘岭遇到了很奇怪的事情。他父亲当年和驴友们想要去爬荆棘岭玩儿,可是等到去了那里,才发现山前根本没有路能通向山顶,漫山遍野的都是荆棘,看着就让人望而却步。
后来他们几个有些不太甘心放弃,就沿着山岭转了一圈。等到转过了山的后面时,却发现这里竟然一片荆棘丛都没有生长,山脚下面还滚落着许多的碎石,和山前的反差相当之大。众人思虑再三,还是放弃了对荆棘岭的攀爬。
世界上哪有前山长草后山就不长草的现象,即使是阳关照射问题也不可能显现的这么突出,这里面必然暗藏玄机。
“我猜这估计就是山岭里的墓葬带来的影响。石陵应该是在后山挖掘的,那里相对背光,阴气比较足,也不会轻易被人所发现。”
说罢阿伯把地图摆在桌子上面,指了指地图上的一个坐标:“远儿你们看,这便是通往荆棘岭后山唯一的一个山口,到时候我们从这里进去,一直往右走,便可到达墓葬的所在之地。”
我看了看图上其他地方的标注,确实都是死路,只有这一条窄窄的路口延伸到后山里面。
“那么进了后山,我们又从哪里开始找起?荆棘岭这么大,哪里才是石陵的入口啊?”
“这就要看咱们几个的运气了,人家父亲当年没有爬上山顶,所以只绘制了这份山岭四周的地形图来。我想这次我们的行动,还需要爬上山顶啊。”
不管怎么说,这份地图的帮助对我们真的是挺大的。于是我把它折起来收进了贤知阿伯的行囊里面,对他说道:“我们的东西都收拾好了,阿伯,随时都可以出发!”
两天以后,我们正式踏上了前往荆棘岭的行程。按理说这次探险是明武第一次跟着我们出来,可是他一路上都平静的很,显得特别庄重。
我打趣地问他说:“明武,你难道没有觉得这次的冒险,有些让人激动吗?我们要去的地方,可是封存千年的陵墓啊。”
明武看着我笑了笑说:“有什么好激动的,你看你们上次去醉翁河的时候,一个个都伤成什么样了。要我看啊,咱们还是多加小心才是。”
他说的这些是很有道理,不过既然来都来了,也没太大必要把神经绷得那么的紧。我开始感觉到,自己的胆子真是越来越大了。
从县城里赶到荆棘岭,大概用了三四个小时。现在刚刚过了饭点儿,我们雇的农用车就把我们拉到了荆棘岭一带。
那位老乡把农用车停在荆棘岭旁的公路边,朝公路的左手一侧指了指说:“那边的几座山就是荆棘岭了,你们自己走过去吧。不过要我说啊,你们爬山玩儿还带什么宝剑啊?”
我把一百块钱塞给老乡,跟他解释道:“这不是担心山上有个什么飞禽走兽的吗,带个武器防身用呢。”
“荆棘岭上能有啥的野兽啊,山上长得都是半人高的荆棘丛,一般的动物能活的了?你们还是多注意那些草丛吧,别被它们给扎住了。”老乡把钱收下来,又好心的提醒了我们一句。
半人高的荆棘丛?我忍不住瞪大眼睛朝山岭那边看了看。幸亏阿伯前天带回来的那张地形图,提前给我们指了条明路,不然我们冒冒失失的从前山往上爬,非得给荆棘扎成刺猬球。
从公路边上下去,走了一公里远,就是荆棘岭了。这荆棘岭果然是荆棘丛生,从山脚一直长到山顶,密密麻麻的样子。而且山岭看起来也非常的高,要不怎么不叫荆棘山,而是叫荆棘岭呢。
出乎我和贤知阿伯意料的是,这次我们没有看见继宗的身影。按照常理他会在指定的地方,神秘的出现在大家面前啊。刚才在来的路上,我还打算见了继宗以后,问问他上次为什么又不辞而别呢。
于是我把手拢在嘴边做了个斗状,大喊了几声继宗的名字。可是除了从荆棘岭的山沟里传回来几句回声之外,再没有人来答应我的呼唤了。
“不科学啊,继宗他提供给我们线索,本人怎么可能不来呢?他不会是还在路上吧?”
“凭我的感觉,他怕是不会来了。他在这次给咱们写的信里,交代了很多的东西,如果他还是准备亲自来的话,是不会说那么多的。”阿伯跟我解释了一下。
那也就表示,这次的探墓行动只有我,贤知阿伯还有明武三个人了。三个人,三个线索词语,就是本次石陵行动的全部缩影。我预感到,这次的挑战系数猛然间升级了不少。
牛皮纸标注的那个山口离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不远,很轻易的就被找到了。看来地图上画的没错,是值得去相信的。
我们顺着山口的土路走了进去,那里还有个交叉口,分别朝着两个方向。我们根据地图上的指示,选择了靠右的那条路。
右拐绕过前山,继续走了不久,就是荆棘岭的后山了。放眼看去,这里还真是和前山的模样天差地别,山岭上的岩石光秃秃的,稀疏的生长着几根野草。
至于在山脚下面,则是一堆从山岩上面掉落的大石头。明武惊讶的望着荆棘岭的峭壁,对我们说道:“上面看来经常会往下掉一些滚石,那么我们从这里攀爬而上,岂不是会很危险?”
贤知阿伯走到一处滚石前面,用手摸了摸它的边缘,接着又去摸摸其他的石头。过了一会儿,他走回来说:“放心吧,没有关系的,这些岩石生长的相当稳固。”
原来阿伯过去检查了一下这些滚石的边缘纹理,发现它们有被工具开凿过的痕迹。
“所以这些滚石,其实是当年墓主人挖掘石陵的时候被凿下来的。通过观察,我认为它们必须使用很大的力气才能从峭壁上开凿下来,因此这荆棘岭的岩石非但不会掉落,反而是非常稳固的。”
大家舒了口气,竟然是这么回事儿。可是即使这样,荆棘岭后山如此之大,又应该从何爬起呢?
前面我问阿伯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就已经思考过了。只见他把目光游离在荆棘岭最上层的石壁上面,细细的搜寻起什么东西来。
山的上面难道有什么秘密吗?我和明武也向上望了望,可是眼前除了石头,就还是石头了啊。
“我想石陵的大致入口是在那里,半山腰的地方。”阿伯忽然把手抬起来,指向山上面某一处说。
他向我们解释道,在古代的时候,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电子科技工具根本没有。就算是王公贵族们想为自己挖掘陵墓,也不得不动用大量的人力。
那么在荆棘岭这种地形特殊的地方挖掘陵墓,就更需要大批的人力来完成这项工程了。而在山中修墓,万万不能从下往上开凿墓穴,应该是从上往下开凿的。
这个简单的道理我还是能够明白的,如果从下往上开凿墓穴的话,那么凿下来的石块掉落,就会把自己给砸伤。不过从上往下开凿的话,安全性就会大大提高了。
“你们想啊,如果从山顶想要把自己的身体垂到半山腰的位置来工作,就必须在山顶先打个坚固的桩子,再把绑在身体上的绳子与桩子固定,这样才能安全的下到半山腰上。”
我们顺着阿伯手指的方向看过去,那里的山顶上好像有几颗粗壮的树耸立着。刚才光是顾着看那光秃秃的山岩了,没想到山顶上还是长着些植物的啊。而且看那几颗大树,生长的应该有好一段年头了。
“石头山和土山不一样,遍地都是坚硬的石块,想要把桩子打在石头里面,可是相当的困难啊。不过要是可以就地取材找到现成的桩子,就容易的多啦。”
原来贤知阿伯是这样想的,他怀疑山上的那几颗粗树,就是当年人们开凿石陵使用的桩子啊。联系一下荆棘岭其他地方的荒凉景象,也好像只有这个假设能说得过去了。
可是荆棘岭上的石头浑然一体,可以用手攀爬的地方相当之少。就连以前比较专业的登山爱好者,都对这里望而却步。如今的我们要怎么样做,才可以到达阿伯指的那个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