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想当老六,朱皓英还不想当这个大忽种呢!
十万两银子,岂能说入国库便入国库?
要知道一开始老朱还反对自己呢
朱元璋听了朱皓英的话后,也是楞了一下。
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
“皓英啊,你说你,弄出了这么一个好东西。
朱元璋满脸笑意地说道:“半个月的时间,便从士绅那里弄来了十万两银子。
假以时日,咱大明的国库不得堆满银子?
况且,这大明迟早都是你的,早一些把赚来的钱放到国库里面。
也没有什么不对的。”
老朱跟很多人一样,都是见风使舵的。
说什么士农工商。
商人排在最后一个阶级。
那只是因为赚的少罢了。
十万两白银放在老朱前面,即便是老朱也不会说他行商有什么不对的。
历代的朝廷,不也控制着盐业吗?
怎么不说行商不对呢?
“不一样。”
朱皓英直接摇头拒绝:“科学部是科学部,又不是大明朝廷。
况且,这生产水泥的成本,也全都是我科学部出的啊!
爷爷,您可以将科学部当做是行商了。
717咱纳税便是了。”
朱元璋见状,自然也是不好逼迫朱皓性。
别到时候落下一个与孙子争利的名头。
那就不太好了。
“两成!”
朱元璋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条件:“大明需要拿两成的税!”
“一成,多一点都不行了。”
朱皓英直接摇头:“接下来科学部的水泥还会运往大明各地。
各地的土绅都会花高价买下这些水泥。
量大,从优!
爷爷去收农户的税,一亩地也就只能收一百斤的粮食。
但若是从科学部收税,一个月便能手一万两甚至更多的税银。”
朱元璋很是纠结。
算数这方面,他并不是强项。
但他又不能确定这样到底划不划算。
正犹豫之间,毛在一旁补刀。
“.马老板,这只是前期的定金,定金收取一半。”
毛骥小心翼翼地说道:“后续对方来取货的时候,还会再付另一半的钱。
二十万两的一成,便是两万两。
到时候马老板也能收取这两万两的银子。
毛这么一添油加醋,那就更不得了了。
原本老朱还以为,这十万两是全部的银子。
可谁能想到竟然只是一半!
“好,一成便一成。”
朱元璋想了想之后说道:“你的一袋水泥卖多少钱?
“十两银子。”
朱皓英不假思索地说道“咱做事,咱韭菜从来不割普通老百姓的
咱要割,就只割有钱人的。”
朱元璋跟朱皓英待久了,自然也知道割韭菜是什么意思。
对于割士绅韭菜,朱元璋只是一只眼闭一只眼。
并没有过于深入地追究
反正国库有钱进账,老朱比什么都开心。
“既然如此,那便按你说的去办。
朱元璋抢了抢自已的胡子,轻声说道:“不过,你得先送两万两到国库里头。
后面的尾款便不用再收了,这总没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