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正想问,朱皓英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一旁的朱标抢先了一步。
“皓英,你是如何证明你说的是对的?
朱标问道:“前几年很多地方受灾,大明都是印宝钞给他们拨款~。
这样省去了许多麻烦,而且也为国库节省-了开支。
但从来没有人说过多印宝钞会让宝钞不值钱。”
朱皓英听了朱标的话,简直想笑。
但是又不好直接笑出来,只能住。
“你在笑话孤?”
朱标皱着眉头问道。
“没有,我怎么可能笑话父王呢?”
朱皓英强行笑,说道:“无论多好笑我都不会笑的。
没办法,忍不住的朱皓英只好住自己的嘴巴。
一旁的朱元璋看不下去了。
要是再这么皮下去,估计朱皓英又要被朱标追着打了。
“皓英,你有何见解就直接说出来。”
朱元璋说道:“你就直接说,如何才能让大明的宝钞能够不会掉价。”
保持货币的价值,这件事情在大明来说算不上太难。
如果是放在后世,出现了外汇这种情况
再加上有各种金融巨壁的影响,经济面十分广,才会导致难以操控货币的价值。
但那时后世。
在大明想要把宝钞的价格稳定住,其实算不上太难。
“很简单。苏
朱皓英说道:“全面禁止金银流通,只能以货币交易。
成立大明的银行,库存里有多少银子。
那便发多少宝钞。
绝对不要多发。”
这一连串的操作,让朱元璋听得是满脸忆逼。
“银行..银行那是个什么东西?
朱元璋十分不解地问道。
“所谓银行,说白了就是钱庄。”
朱皓英解释道:“但它是大明的钱庄,以银子作为参照物来发行宝钞。
那么一贯宝钞的价格,便会等于一两银子。
既然一贯宝钞跟一两银子的价格无异,老百姓自然会选择更加轻便的宝钞。
“此事.当真如此简单?””
朱元璋自然是不会那么轻易相信的。
“那当然不会这么简单。
朱皓英摇了摇头:“千百年来,老百姓的观念根深蒂固。
即便大明朝被灭了宝钞不管用了但是金银还是金银,拿出去还能买粮食。
难点就在于,如何让全天下的人把银子都交上来。
这是一个难点。”
朱元璋点了点头,很明显他被朱皓英的话给打动了。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大明就能够很好的调控宝钞的价格。
即便是真正有大明覆灭的一天,金银这种东西也会掌握在朝廷手中。
只是,朱皓英的举例,总是用大明被灭来举例。
这让朱元璋听着很不舒服。
“皓英,你下次再要举例子,可以用元朝来距离。”
朱元璋绷着脸说道:“哪有成天说大明要被灭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