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们没有什么要上奏的,那联倒是有事情要说一说。”
朱元璋面无表情地说道:
“大明的贪官太多了,朕的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
该杀的都杀光。
朝廷的官员少了,那便开科举取士。
明年起,大明恢复科举制度。”
底下的百官齐刷刷地对朱元璋说道:“陛下英明!”
这个时候,即便是朱元璋的决定伤害到他们的利益。
他们也不敢多说什么。
在过去的十年里面,大明一直都没有开科举。
没有开科举,那官更里面如何有新鲜血液呢?
自然是举荐了。
举荐,就是这些官员手中很大的一个权利。
他们有权利向陛下举荐官员。
虽然最终录取与否,都是老朱亲自决定的。
但是一个举荐的权利,就足够他们肥的流油了。
除此之外,举荐还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会导致百官结党营私。
郭桓为何能跟北平的两司蛇鼠一窝?
还不是因为这几个人是老相识?
可面对郭桓案,这些百官被断掉一臂,也不敢多说什么。
“朕还没说完,尔等就马不停蹄地拍马屁了。”
朱元璋苦笑着摇头道:
半个月内,将消息传达至整个大明。
从今往后,大明的科举取士,按十二个布政司划分。
每个布政司下辖,都有一个状元!”
这句话一出,朝廷瞬间成了菜市场。
百官们纷纷讨论了起来这个制度的利弊。
压根就忘了之前朝堂上的氛围有多么压抑。
就连朱标也忍不住吐槽了起来
如果十二个布政司就有十二个状元。
那大明的状元,岂不是烂大街了?
“皓英。”
朱标看向朱皓英,小声喊道:“这馒主意是不是你给父皇出的?”
朱皓英挺直了身板,自光一直放在朱元璋身上。
便宜老多在叫自己?
抱歉!
没听到!
这朝堂之中的乱象,全部都尽收朱元璋的冷眼之中。
慢慢的安静下来之后,更部尚书李信走上前说道:
“启慕陛下,臣更部尚书李(了了的)信有事启奏。”
“说!
朱元璋大概都能猜到对方要说什么。
“陛下,臣以为,开科举取士可行。
但分十二布政司开科举取土不可取。
比如云南一带不安定,能够考取状元的,不一定是贤良。”
李信不卑不亢。
事实上,大明去年才收复云南一带。
今年才筹备云南承宣布政司事宜。
朝堂中习惯了喊十二布政司,那是因为云南还未真正设立布政司。
眼下,李信那这一带来反驳,手段确实高明
有理有据。
这一带之中,甚至还有当地土著反大明,怎么可能从中找个能当官的呢?
不过,老朱根本就不给更部尚书面子。
他冷着脸看向李信,缓缓开口说道:
“你在教联做事?”申。
晶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