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祯八年,苏定方率军讨伐西突厥,先破处木昆部,继至曳至河西,与沙钵罗率领的十万大军交战,大败沙钵罗,斩杀、俘获几万人。
沙钵罗败走石国,程知节、苏定方会师,随即挥师,日夜兼程踏雪追击沙钵罗,又斩杀几万人,生擒沙钵罗,西突厥灭亡。
李承乾下旨,在西突厥故地设立北庭都护府,郭孝恪调任北庭大都护,下设濛池、昆陵两都护府,以阿史那弥射为昆陵都护,统领五咄陆各部;以阿史那步真为濛池都护,统领五弩失毕各部。至此,大唐将整个西域,全部纳入囊中,开始正式经营西域之地。
扩通西域后,李承乾亲自拿着捷报,去玉华宫向李世民报喜。与从前的羁縻政策不同,有了安西都护府的底子,大唐可以放心的在西域施行全面的汉化统治。西域,从以后将与内地的州县一样,成为大唐牢不可破的领土。
李承乾原本以为,李世民会高兴,毕竟西域是他一块心病,把西域囊括入大唐,这对河西、关中的稳固,对与西边诸国的贸易,都是极其有好处的。
结果,李世民仅仅是哦了一声,便将战报放下了!
“朕啊,今年六十整,人都说六耳顺,又退位做了太上皇,安享富贵,按理说是不该有发恼的,是吧!”
李世民拿起案上的奏疏,递给李承乾,这是褚遂良上的遗折。十天前,褚遂良在同州刺史任上病逝了。
李承乾点点头,褚遂良也给他上了一份,但内容不过是例行公事,但给上皇的这个,却是动了不少的感情。
武德元年,褚遂良随其父一同归降大唐,从秦王府-铠曹参军做起,到秦王府十八学士,又到弘文馆馆主,起居郎,吏部侍郎,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
“褚遂良随朕数十年,性情耿直,有学术,竭尽所能忠诚于朕,他的死,朕很心痛。”
褚遂良是天朝万胜的坚定支持者,他不止一次的向李世民提出,治理胡族的三大政策:先华夏而后夷狄、畏威慕德,以及以信义而抚戎夷。,“威”指国威、兵威,通过加兵的手段,使胡族惧怕大唐。德指德化,对胡族实行德化,通过册立可汗、封官赏爵的方式,让他们对大唐感恩戴德,从而永远依附大唐王朝。他的理念,让李世民在治理胡族方面提供了支持,可谓居功甚大。
李世民谈了一口气:“朕这一朝,所与共事者,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岑文本,主谏诤则魏征、王珪,振纲维则戴胄、刘洎、褚遂良,持宪法则张元素、孙伏伽,用兵征伐则李勣、李靖。如今老人没得差不多了!”
贞观十七年,李世民的身体开始走下坡路,很是怀念往事,追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战斗岁月,又感怀他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功臣多有凋零,故而命阎立本所画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绘入凌烟阁,以为人臣荣耀之最。
褚遂良的功劳,虽然比不得二十四功臣,但他的功劳也是不少的,李世民本打算留给李承乾,让他积累些功劳,再加入凌烟阁。却不想他因为包庇儿子,干涉司法,被贬到同州,错一步,步步就错。
李承乾又一套自己的班底,人才是源源不断,自然不缺褚遂良这么个舞文弄墨的,所以他在同州一代就是八年,一直都没有出头的机会。
“朕记得有一次,朕想查看起居注,但褚遂良却拒绝了。他告诉朕,现在的起居注,就是古代的左右史,记的是人君的一言一行,而且记下善恶,作为约束警戒,这样,后世子孙就不敢胡作非为了。坚守君臣之道还不如坚守职责,臣的职责就是记录,所以人君也许遵守规则!”
李承乾点点头:“是啊,规则!褚遂良就是太懂规则了,所以才与刘洎闹的那么不愉快,还差点弄出党争来!”
从能力上讲,褚遂良做仆射都不是问题,他的心机、城府,学识,都担得起这个职位。
但他这个人心胸太过狭隘,读书人的小心眼,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要是真让他做了仆射,那才是国家的祸患,是会影响官场割据的。
这么多年了,李承乾不是没有想过重新启用褚遂良,但他却不敢冒这个风险,因为他知道这是必然发生的事。
作为大唐的皇帝,李承乾要对天下人负责,要对上皇负责,他不能因为一个人,而坏了整个国家的政治环境。
“这个道理,朕自然是知道的,朕也没想过怪你,朕只是回想起往日的峥嵘岁月,觉得感慨罢了!”
“不过,你的话,倒是与杜如晦差不多!”
贞观初年,杜如晦就与李世民说过,褚遂良气量狭小, 不可使之相权,委以一部尚书便到头了。否则,以其心性,必然会招杀身灭族之祸。
现在,褚遂良是在同州刺史任上死的,而且是因病而死,死的时候也没遭什么罪,李世民的心里还算有些安慰。
“李靖、房玄龄,也故去几年了!朕昨日去昭陵看了他们,哎,朕很快就要去陪他们了!”
“高明,看看今日的大唐,国家如此稳固,朕的选择是没错的!”
李承乾连忙打算了李世民,不要说这么伤感的话题,更不要说死字。他今天来还有一个好消息,保准上皇听了,还能再活二十年。
哦,“什么消息?”,李世民来了兴趣!
昨日,太医令刘神威,亲自为太子妃-程氏把了脉,太子妃已经有三个月的身孕了。刘神威的医术,父皇该是知道的,他把的脉绝对不会有错。
而且,他断定是个男胎。也就是说,大唐皇室的第五代嫡长孙,就要出世了,上皇要做曾祖父了。
“父皇,您年不过六十,还很年轻呢!依着儿臣看,您还能把曾孙带大,等到成婚生子,也不是问题啊!”
果然,听到这个消息,李世民的眼睛亮了:“告诉你母后没后!好好好,朕去告诉她,她听了一定比朕还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