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科幻空间 > 大明讨债 > 第154章

他将自己的计划告诉刘伯温,然后让检校的人,秘密送刘伯温出宫。

“这检校,用得越来越不顺手了!”

朕回头得把它们好好用起来才行!”

皇帝目送刘伯温离开,回头对朱标说

“准备吧!”

朱标无声点头。

次日,早朝。

奉天殿,百官环绕。

皇帝看着各地送上来的奏折,大发雷霆。

将所有奏折,直接丢到地上。

朕的子民每天都有人饿死!

“各地流民造反之势,犹如星火!“

“这还是朕的大明吗,你们是干什么吃的?

天子一怒,奉天殿上上下下,不敢说话。

李善长,胡惟庸等人,伏在地上,一言不发。

老朱深吸一口气,道:

“不行,联要继续开仓放粮!”

“下,您慎重!”

李善长他们听说老朱要继续赈灾,惊孩抬头,赶紧劝说皇帝

一时间,奉天殿内的反对声浪,一波高过一波。

“隆下仁慈,天心可鉴!”

“可是朝廷中的余粮确实不多了!

“陛下,这些粮食,已经触及了朝廷的警戒线了!”

“再放下去,不但北方战事吃紧,就连官员俸禄都发不上来了!”

各种各样的反对声,让皇帝变得迟疑起来。

百官所言,并非没有道理。

朝廷已经赈灾好几次了,国库中的纯粮,是为了维护应天府,维护朝廷的基本运行。

如果贸然放粮,恐怕会让朝廷的运转进入危险的地步。

尤其是,老朱前脚才宣布加俸禄,如今外边粮食飞涨

许多官员就指着朝廷那点俸禄养活自己。

如果将粮食全部放出去,那皇帝到时候发不出薪水,对于皇帝的威严来说,是非常大的打击。

“皇上,外边再怎么乱,咱们还可以想办法!”

“但根基不能乱呀!

李善长站出来,大声疾呼,严然是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

“皇上三思!”

“皇帝三思!”

劝说皇帝考虑的群臣,声音此起彼伏。

朱元璋楞在当场,星目含泪。

他仿佛下了一个巨大的决心,道,

“联出身微未,见证过百姓疾苦,联的父母,也是饿死在饥寒交迫这种!”

“当年朕造反,就是因为活不下去!”

“百姓之苦,联太有体会了!”

“诸位卿家说的,联也明白,可是身为皇帝,如何能看看子民受苦!”

“李善长,你当初也是陪着联一路走过来的,你说,联于心何忍!

皇帝一番真心流露,可把李善长给整不会了。

他跟老朱这么多年,还不知道老朱的脾气?

说他是好皇帝,他肯定是,可是如说说他这么感性,李善长打死都不信。

可是这个含泪呐喊的皇帝,就是老朱呀。

就在李善长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一边的胡惟庸跪下

“隍下慈悲,天心可鉴!

“臣同意下的想法!

“胡惟康,你

胡惟庸突然改变立场,让李善长措手不及。

但他发现,对方却给他眼色。

李善长似乎明白了什么也跟着跪下来。

“臣,附议!”

“臣,附议!”

随着李善长改变自己的力场,其他百官就算再不情愿,也要跪下来同意皇帝的说法。

“好,众卿家都是好样的!”

朱元璋心情激动,点头称赞。

“那么这件事就定了,退朝吧!

皇帝大手一挥,宣布退朝。

百官在心思各异中,如流水一般退去。

出宫的路上,李善长和胡惟庸并肩而行。

“胡惟庸,你这是唱的哪出?

25

“皇帝要吧剩下的粮食赈灾,那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于事无补不说,还耽误大计!”

一见四下无人,李善长马上责备胡惟

胡惟庸却笑道:

“韩国公,胡某却觉得,皇帝这出的昏招,与我们更有利!”

“哦!”

韩国公李善长,摆出一副倾听的模样。

胡惟庸左顾右盼,确定周围无人之后,才低声说:

“这些存量,是皇帝最后的手段了,如果手段尽出,却没有达到预先的效果,你说会如何?”

“天下人,会绝望!”

“他们知道这灾情根本不可能好了,那些本来观望的人,会开始出手!”

“本来我们只能将粮价推到二十两,这次说不定能到五十两呢?

本来一石粮食只有二两银子,当李善长听到五十两这个数字,他都吓了一跳

旋即,他明白了胡惟庸的想法。

天下人都在看着朝廷的反应,朝廷的存粮,其实就是定海神针。

外界的粮食价格虽然一直在炒高,可是只要朝廷没有动作,他们都存着一丝疑虑。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