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眼前的这把火,放在前边,肯定会有不少人弹劾朱标。
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落叶归根,死有全尸的观念,一直都是华夏根深蒂固的念头。
但瘟疫之时,处理户体,是陈涛关于卫生防疫的重要环节。
朱标这次下来,是做好准备当恶人的。
刘伯温身为他的长辈,心里也不是没有想过如何让这件事合法化。
他的方法是,将火化这件事往明教身上扯。
大明大明,这个明字,正是老朱他们造反的时候,依附的明教。
虽然皇帝也就是扯个虎皮,其实心里并不在意这些。
但明教的大义,在朝廷中也可以勉强对抗儒家的观念
明教源于拜火教,对于火化,有它自己自洽的逻辑。
可是刘伯温的想法,跟朱标如今处理的方式比起来,就如同大道和小术。
朱标不需要他的想法解围。
朱标如今处理的方法,就是堂皇大道。
而他的方法倒是显得小家子气了!
“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
“主子这脑子不知道是怎么长的?以小术窥大道,但这句话,却是实实在在的王道呀!“
“皇帝该欠陈涛一个人情,这太子的蜕变,可让大明江山,稳如泰山!
刘伯温笑了,跟看百姓,一齐大呼皇帝圣明。
百姓每喊一声,松江府的官员和李善长,就难受几分,
等到百姓喊完的时候,刘伯温提醒。
“殿下,锦衣卫和官兵们,已经将营地搭建好了1”
“这隔离区,百姓可以入住!”
而且,我们要寻的大铁锅,也已经准备好了1
“连山侯配置的药物,可以给百姓用上!”
刘伯温的话,让官员们这才注意到,一部分锦衣卫似乎在营地那边熬着什么?
他们看到的一口大锅,锦衣卫们将成堆的药材,放入锅中。
而且还有一部分人,开始用生石灰撒在营地附近消毒。
在他们跪拜的时候,朱标的防疫工作,已经开始有条不的进行。
“乡亲们!”
“事急从权,孤需要你们配合,暂时隔离一下!
“你们在这里,居有其屋,朝廷管饭,咱们还负责喂药!”
“这些药物,乃是我大明连山侯亲自所配,你们就放心住在这里吧!
“等回头你们病好了,就可以回家了!”
百姓们闻言,纷纷跪在地上磕头谢恩。
他们有条不紊的,进入了朱标所说的隔离区,
锦衣卫将隔离区团团围住,百官这时候才发现,这些锦衣卫的脸上,还带着一层白色的罩子
“此为口罩!”
能尽力防护病菌入侵口鼻!”
“连山录所云,病从口入,天地之虫亦是如此!
太子朱标接过锦衣卫递上的口罩,主动踏入隔离区。
李善长他们身后的官员,畏首畏尾,但见太子如此,也不敢不进去。
他们有样学样,从锦衣卫那里接过口罩,笨手笨脚的带上。
“从今天开始,疫区所有百姓,必须喝开水,喝生水者,罚!“
“百姓不从,杖三!”
“官员不从,杖十!”
“城中所有水源,皆过滤,消毒!”
“随意大小便着,杖十!”
“所有排泄物,必须掩理!”
“凡出现腹痛之症者
“凡出现风寒之症者”
朱标将陈涛《连山录》上的内容,一一道出,命令官员必须执行
“轻症者,服用连山侯亲自配置的草药!
“若不能下床,虚脱者,上大蒜素!”
“大蒜素是什么东西?
李善长他们不理解。
“这是和青霉素一样的抗生素,可缓解炎症,解百姓之病苦!
“连山侯感念松江百姓不易,赞助了一万份大蒜素,其中有六千多份已经谁太子而来!”
“你们身后的物资,也是由连山侯捐赠!”
“如今正好让百姓用上!
刘伯温随口解答了官员们的疑惑,李善长和松江府所有百官,惊得头皮发麻?
他们看到身后堆积如山的物资,膛自结舌。
这些东西居然是那个神秘的侯爷捐赠的?
那些东西,怕不是有好几万两银子吧?
关于这个神秘的连山侯,朝廷中早就议论纷纷。
皇帝封这个侯爷,跟其他公侯并不相同。
至今,都无人之道连山候是谁,叫什么?
连他是男是女都一无所知,大家之道关于连山侯唯一的事迹,就是他在天下饥荒的时候,献出了番薯和土豆。
这两个能改变大明朝气运的宝贝,让他一举封侯。
连山,连山氏,乃是神农别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