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都市 > 日出珊瑚海 > 第168章 来自霸道总裁的爱心回馈

高洁夫妇离开后不久,南极村得到了一笔意外捐赠。

5000本崭新的图书,绝大部分内容都是适合学龄儿童和青少年阅读的,也有不少十分实用的工具书,从英汉字典到烹饪手册应有尽有。

尽管捐赠者不愿透露姓名,但不难猜到,这应该就是来自霸道总裁的爱心回馈。

之前赵呈得知高洁曾陷入海边沼泽,多亏了村里的孩子们救援才能脱险。他挨家走访了那几个“救命恩人”,拿出重金酬谢,却毫无例外地被每家家长拒收。

林虾虎更是惶恐地表示,当时如果不是他有误会,高洁就不会靠近螃蟹岬,更不会陷入淤泥。“你们不追究我害人就很好咯。”

现在,他非但没有被追究,还得到了一份礼物——来自正规品牌的智能手持稳定器。从质量到效果都都不是他手头在用的杂牌可比。

“超轻的!还能折叠!揣进裤兜就能带走,特别方便!还自己带灯!”

林虾虎拿到手就乐疯了。

“那个漂亮姐姐还成了我的粉丝!”他激动地指着手机上的头像告诉季微澜,“这两回直播都有给我发弹幕和打赏喔。”

季微澜少了眼弹幕,发现高洁的挑剔一如从前。

当时帮忙救援的几个孩子也分别收到了文具、玩具等不同的礼物。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箱子是同图书一起送来的——整整一箱皮带,真皮质地,耐磨耐用,数量则恰好同南极村登记在册的未成年人数相当。

显然,高洁对救援那天,某小孩一掀衣服露出的红布绳印象深刻。

阿鲤得到的礼物,则与他们全然不同。

就在收到图书后的第二周,村里又收到了省外某贸易公司不请自来的合作意向。从村里收购一万把手工扫帚,数量不算多,但定价不低,唯一的要求就是必须保证质量稳定,美观漂亮。

合同签订后,村里紧急组织了一批有意愿的残疾人和妇女、老人,由阿鲤和其他几位擅长扎扫帚的老人负责教学。扎扫帚的材料由村里统一发放,然后分户生产再统一收获。

算下来,每户能分到三到五千元的利润,相对过去已经是个很大的飞跃。

“说是对海外出口的,如果销路好还能加量。”马友笑得合不拢嘴,“真是想不到,这种普通扫帚我们自己都不常用了,还能走出国门。”

说完又有点遗憾:“可惜,他们对你提的那几种工艺小扫帚兴趣不大。”

季微澜摇头:“那几种小扫帚,就算他们想要收购,我们也绝不能出货。”

“为什么?”

“那是我们村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如果到处都能买到,或是网上点一点就能收货,大家为什么还要千里迢迢来我们村?”

马友摸摸下巴:“等等,就算不能来我们村,也能花钱买我们的东西,这样难道不是更好?我看很多景区啊博物馆都自己开网店,还琢磨我们是不是也要开一个。”

“网店当然可以开,可以卖我们村的土特产。但是一定要留几样别处买不到的特色产品,哪怕是我们自己的网店也不卖。”

季微澜告诉马友,纪念品其实是旅游地区的重要名片,既要有特色,又要有品质。过去很多景区因为买门票,租商铺就能赚得盆满钵满,所以没有重视这一块。以至于不同景区的纪念品,往往都是来自同一个批发市场的同款地摊商品。

“我那里有近几年来国内旅游市场消费的评估报道,通过数据能看出,现在的游客越来越注重出行品质。个性化,定制化,小众化的休闲度假项目更受欢迎。换个地方也能买到的东西,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甚至还会拉低消费意愿。”

“国外有些景区就很聪明。对外销售土特产的同时,会留几样商品作为地域标识,甚至按季节限时限量,只能亲自到当地来购买。这样促了能刺激更多的游客亲自前去,还能树立起自己的独特品牌。比如一提到某恋人甜品,大家就只能想到那一个地方,其他景区仿造也没用。”

这些想法,正是她被高洁不断挑剔,又不断与之斗嘴中逐渐清晰起来的。

“我懂!这样一来,我们就是南极村,而不是有个小渔村。”马友听得激动,却也有些怀疑,“不过这扫帚……能行吗?”

“试试就知道了。”季微澜要催促马友了,“传习所的选址,还没决定吗?”

不仅她心急,有人比她更心急。

南极村小学的钟校长,听季微澜提到想办传习所后,就积极表示想让传习所和素质教育对接、让传统文化和技艺融入学校教学,让孩子们能多个角度了解家乡,也能得到从动手到动脑的全方面训练。

之前保护区与学校共建后,“生命教育”的效果非常好,所以钟校长又有了这个灵感。

上周他去聆城开会,回来后告诉季微澜,聆城实验小学和其他几个学校都有兴趣,催着季微澜赶紧把传习所办起来。

被季微澜这一问,马友干咳两声:“原本花螺公说他家屋大院空没人住,地段也好,可以让出来办传习所。但是前两天,他接到儿子的电话,说打算辞工回来。”

“海花的爸妈要回来了?”季微澜一楞,之前她听说那两口子辛苦攒钱打算在城里买房的。

“知道现在村里旅游搞得红火,他们想回来开餐馆。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背井离乡赚钱再多,也还是回到家乡踏实啊。”

马友有些感慨,海花的爸妈已经不是第一批被吸引回乡的游子了。在北方开大车跑长途的石斑哥也回来,现在是村旅游合作社旗下的司机队长。

昔日的"空心村",“留守村”,正在一点点再度热闹起来。

“太好了!”季微澜是真心实意替海花高兴,“以后就能每天见到爸爸妈妈,有个真正的家了。”

这也正是她当初咬牙坚持开民宿,搞旅游的一个心愿。

“不过回乡的人多了,空屋就少咯。”·马友面露苦恼,指着墙角堆积的图书,“别说传习所,这些图书也要找地方盖个图书室来放。”

季微澜想了想:“把南极一号改成图书馆,怎么样?”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