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大唐诗祖陈子昂 > (长篇小说)袁竹著第八章

公元679年,唐高宗仪凤四年(调露元年),己卯年,对于年轻的陈子昂而言,是生命中一段充满探索与梦想的旅程。这一年,年仅二十一岁的他,怀揣着对未知世界的渴望与对学问的向往,踏上了由四川梓州射洪出发,经水路由涪江入长江前往东都洛阳,再转至京城长安的漫长旅途。

在金华山读书堂闭关三年苦读的陈子昂,于腊月二十七日回到了五成山张家湾的熟悉的陈家院子,他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与安宁。他知道,这个春节将是他与家人共度的一个悠闲时光。

春节期间,陈家大院张灯结彩,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陈子昂与家人围坐一堂,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美食,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窗外鞭炮声此起彼伏,烟花在夜空中绽放,五彩斑斓,照亮了每个人的笑脸。

在这温馨而欢乐的时刻,陈子昂的心中却涌动着别样的情感。他一边与亲人谈笑风生,品尝着美味佳肴,一边默默规划着即将到来的京城游学之旅。每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他便会独自坐在书房的窗前,借着微弱的烛光,翻阅着从各地搜集来的书籍和地图,心中描绘着京城的轮廓,想象着那里的风土人情、学术氛围以及自己未来的学习生活。

他知道,这次京城游学不仅是对自己学识的一次检验和提升,更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要历练。他渴望在那里遇见志同道合的友人,共同探讨学问的奥秘;他期待能够拜访名师大家,聆听他们的教诲与指点;他更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京城这片文化沃土上生根发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然而,他也深知离别的苦涩。与家人共度的每一刻都显得尤为珍贵,他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尽量将这份团聚的喜悦深深烙印在心底。同时,他也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不负家人的期望和重托,用自己的才学和努力,为家族争光,为自己的未来铺就一条光明的道路。

随着春节的逐渐远去,离别的日子也日益临近。陈子昂开始着手准备行装,整理书籍,打包衣物。他的心中既有对未知旅程的憧憬与期待,也有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与不舍。但他明白,只有勇敢地迈出这一步,才能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于是,他带着家人的祝福与期盼,踏上了前往京城的求学之路。

春节的余温尚未完全散去,春风已悄然携着暖意,轻轻拂过陈家院子的每一个角落。屋檐下的冰凌在晨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渐渐地,它们失去了冬日的坚韧,一滴一滴地融化,滴落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仿佛是大地回暖的序曲。

陈子昂站在院子的大门前,身姿挺拔,目光穿越过院墙,投向那遥远而模糊的京城方向。他的眼神中既有对未知世界的渴望与好奇,也有对即将面临的挑战的坚定与决心。身上的衣物已换作了轻便的春装,随风轻轻摇曳,仿佛连衣袂都在为他即将展开的旅程欢呼雀跃。

他回想起春节期间与亲朋好友的欢聚时光,那些温馨的画面如同电影般在他脑海中一一闪过。但陈子昂知道,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而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学问,更广阔的天地。京城,那个在无数文人墨客笔下熠熠生辉的地方,将成为他实现梦想的新起点。

“京城,我马上就来了!”陈子昂在心中默念,声音虽轻,却充满了力量。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站在京城繁华的街头,手捧书卷,与各路才子激扬文字,畅谈天下大事的场景。他深知,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自己的足迹,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

于是,他转过身,深深地望了一眼这个养育了他多年的家,心中充满了感激与不舍。但他没有停下脚步,因为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他必须勇往直前,去追寻那个属于他的梦想。

随着他一步步走出陈家院子,春风似乎也变得更加温柔起来,轻轻吹拂着他的发梢,似乎在为他送行。陈子昂的脚步越来越坚定,他的心中充满了期待与决心,他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在京城这片热土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春日,涪江之畔,万物复苏,生机盎然。阳光透过轻纱般的云层,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金光点点,仿佛是大自然最温柔的笔触,在这幅春日画卷上轻轻勾勒。岸边,一排排柳树随风轻摆,细长的柳丝如同翠绿的绸带,轻轻拂过水面,又温柔地缠绕着行人的心绪。

陈子昂,这位即将踏上远行之路的青年才俊,身着一袭素雅的青衫,立于江边,目光深远而复杂。他的身旁,是几位来自故乡的亲朋好友,他们或站或坐,脸上都挂着不舍与祝福交织的表情。春风拂面,带来的是温暖,却也夹杂着一丝离别的凉意。

“子昂啊,此去路途遥远,务必保重身体。”父亲陈元敬上前几步,双手搭在陈子昂的肩上,眼中满是关切与期许。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能穿透岁月的长河,给予陈子昂无尽的力量。

陈子昂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坚定与感激:“多谢父亲挂念,子昂定不负众望,他日学成归来,必当报效家国,亦不负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言罢,他转身望向涪江,心中涌动着千头万绪。

此刻的涪江,仿佛也感受到了这份离愁别绪,水流变得更加湍急,似乎在诉说着它自己的故事。柳丝依旧轻拂,却似乎多了几分缠绵与不舍。陈子昂深吸一口气,让这熟悉的草木香、江水味深深印入心底,成为他日后无论身处何方都能忆起的温暖记忆。

“看,那柳絮随风飘扬,多像我们的梦想啊,虽不知会飘向何方,但总有一片天地是属于我们的。”一位年轻的女子,陈子昂的青梅竹马张氏,轻声说道。她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柔情与鼓励,让陈子昂的心头一暖。

众人闻言,皆抬头望向那漫天飞舞的柳絮,心中涌动着共鸣。是啊,人生如柳絮,虽渺小却自由,虽漂泊却充满可能。陈子昂深吸一口气,将这份不舍与眷恋深埋心底,转而化作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诸位,就此别过。待他日重逢,定当共饮美酒,笑谈风云。”陈子昂拱手作别,步履坚定地向远方走去。身后,是亲友们挥手相送的身影,以及那永远不变的涪江与柳丝,见证着这一场关于离别与梦想的故事。

春日里的涪江畔,万物复苏,柳丝轻拂水面,宛如绿色的丝带在微风中翩翩起舞。阳光透过嫩绿的叶隙,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给这宁静的江畔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然而,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景象中,陈子昂的身影却已踏上了远行的路途,他的心中既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也有对故土难以割舍的深深眷恋。

回望涪江,江水悠悠,仿佛在低语,诉说着千百年来它见证的无数离别与重逢。陈子昂站在船头,目光穿越层层波光,仿佛能穿透时空,看到家中那熟悉的小院,母亲在灶前忙碌的身影,父亲在院中品茶论道的安详。这份对故土的眷恋,如同江水一般深邃而绵长,无论他走到哪里,都是心中最温暖的港湾,给予他前行的力量和勇气。

随着船只缓缓驶离岸边,陈子昂的思绪也飘向了远方。他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但他也明白,正是这些未知与挑战,构成了他生命中最宝贵的经历与财富。他带着对学问的渴望,对理想的追求,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这条充满荆棘与鲜花的旅程。

他挥毫泼墨,留下了《春夜别友人》二首:

春夜别友人二首

其一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其二

紫塞白云断,青春明月初。

对此芳樽夜,离忧怅有馀。

清冷花露满,滴沥檐宇虚。

怀君欲何赠,愿上大臣书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诗中“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一句,道尽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相聚的期盼。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