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路上小心。”
“谢谢您的鱼。”贾琏拿着竹篓离开了。
等贾琏离开了,老人家忽然开口说道:“你觉得这个孩子怎么样?”
“还不错。”突然有一个男人从树后面出现,身材清瘦,长相普通,但是一双眼却非常锐利。
老人家赞同地点了下头:“是挺不错的。”
男人走到老人家身边,神色恭敬地说道:“老爷,时候不早了,该离开了。”
老人家猛地抬起鱼竿,一条又肥又大地鱼出现在鱼钩上。
“运气不错,又钓到一条。”
男人上前把鱼钩上的鱼取了下来。
“这孩子来云隐寺是参加老二搞得集会吧?”
“是的。”
老人家似笑非笑地说道:“老二还真是有闲情雅致。”
男人对此没有发表意见,毕竟老人家口中的老二,不是他能评价的。
“走吧,明天得换个地方了。”这里的鱼钓的差不多了,该换个地方了。
“老爷,您出来好几天了,该回去了,不然少爷又要派人找您回去。”
贾琏和老人道别后,就和两位先生离开了云隐寺。快要到家的时候,他分给两位先生几条鱼。
赵嬷嬷见贾琏回来还带着鱼,不由觉得奇怪:“少爷,你怎么去买鱼了?”
“不是,是一位老人家送给我的。交给厨房,让厨房明天把鱼烧了。”
“好的。”
贾琏回到书房,把江润送给他的画交给兴儿,让他明天去找人把这幅画裱起来,他要把画挂在书房里。
这幅画在几年以后会变得很有意义,贾琏也成为了众人羡慕的对象。
第四十九回
时光如梭, 一晃眼就到了八月, 整个京城弥漫着桂花香。
今年的八月注定是热闹的一月, 也是决定不少人的命运的一月。
暌违三年的乡试, 将在今年的八月初八开考。乡试,三年举行一次, 因为在八月开考, 所以又称“秋闱”, 在各省的省城举办。
今年京城参加乡试的人有两千多人, 但是只录取五百人,竞争非常的激烈和凶残。
这才刚进入八月,贾琏就能感觉到京城里的气氛有些紧张, 最明显的就是荣国府。贾珠即将参加八月初八的乡试,他二叔一家这段时间紧张兮兮。
前不久,老太太和二婶特意去福灵寺烧香祈福,为了显示诚意,她们从七月初就开始吃斋, 听说要吃到乡试的成绩公布后。
之前, 因为二房吃素, 大房吃荤,两房又大闹了一场。王夫人觉得应该全府的人都吃素,这样会更有诚意, 贾母也是这么认为。但是,贾赦是无肉不欢的人,让他一个月不吃肉, 还不如直接杀了他。
贾赦坚决不吃素,贾母还把他骂了一顿,但是被他怼了回去。贾母拿他没办法,最后只能同意他们一房继续吃肉。为了这事,王夫人恨死贾赦了。
贾琏觉得他便宜老爹做得对,贾珠考乡试,凭什么让整个荣国府都得吃素。
赵嬷嬷给贾琏端来刚刚做好的宵夜,问道:“少爷,你说大少爷能考中举人吗?”大少爷还没有考乡试,二房的人就开始炫耀大少爷是举人老爷了。
“不知道。”原著里没有提贾珠有没有考中举人。
“少爷,你没看到二房的人都在说大少爷是举人老爷,他们的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丰儿一脸气愤,鼓着脸说,“大少爷还没有考乡试,他们就开始炫耀了。”
“二房的人的嘴脸真是难看。”赵嬷嬷真心希望贾珠考不上举人。
“随他们。”
“要是大少爷没有考中举人,我们看他们怎么办?”
“那肯定很好笑。”丰儿有些幸灾乐祸地笑道。
“好了,你们先去睡觉吧。”
“少爷,你不要看书看得太晚,也早点睡。”
“恩。”乡试结束后,就要考院试,他这段时间得抓紧时间把之前学的东西巩固下。
赵嬷嬷和丰儿走出书房,两人不约而同地在心里做决定,她们要每天祈祷大少爷考不中举人。
今年的乡试竞争激烈,院试也同样凶残。今年也有两千多人参加院试,只录取八百人。
院试可以说是科举考试的分水岭,考不过院试,你就无法参加乡试。要知道每年有不少人在院试上失败,考不上秀才。然后年复一年地考院试,直到考中秀才。
李道清问道:“今年的院试,你还是想考中案首?”
贾琏轻轻点了下头:“恩,我想拿到小三元。”他也不想考中案首,但是系统给他的任务就是考中院试的案首,拿到小三元。
李道清一脸果然如此地表情,这次他不像上次府试那样被自家学生的话惊倒,很淡定地说:“你要是考中院试的案首,拿到小三元,三大书院任你挑选。”自家学生的野心不小,他早就猜到他会想考中院试的案首,考中小三元。
贾琏听了这话,眼前顿时一亮,表情有些惊讶:“真的?三大书院不是要参加他们的考试,考过了才能去上的吗?”
李道清捋了捋胡子,微笑地说:“一般来说是这样的,但是也有特殊情况,考中小三元的人几年才出现一次,三大书院自然抢着要。”
贾琏瞬间明了,用开玩笑地语气说:“如果我考中了小三元,那我就成了香饽饽。”
“可以这么说,不过你之前不是说想考紫山书院吗?”李道清笑着说,“你要是考中了小三元,就可以直接去紫山书院读书。”
“我一定努力考中院试的案首!”
“京城好像有五年没有出现小三元,你要是考中了院试的案首,考中了小三元,会掀起不小的轰动。”要是自家学生考中了小三元,他这个先生也跟着沾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