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清朝当咸丰 > 第2章 登基

葬礼结束后的金紫宫沉浸在一片肃穆之中,大臣们默默地聚集在太和殿内。庄严的殿堂中弥漫着凝重的气氛,仿佛时间也凝固在这一刻。众人肃立在龙椅之下,面容上透露出无尽的沉重和忧虑。

殿外,夜幕已然降临,但宫殿内依然灯火通明,照亮了每一个人的脸庞。

在人群中,一位年迈的大臣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他步履蹒跚地走上台前,手中小心翼翼地捧着一卷黄色的绫布。这卷黄绫所承载的,正是天宇帝的登基诏书。他的手微微颤抖着,似乎能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

然而,他的眼神却异常坚定,仿佛穿透时光,连接着过去与未来。

这位老臣缓缓走到龙椅旁边,轻柔地将黄绫展开。随着黄绫的展开,龙飞凤舞的字迹逐渐展现在众人眼前。“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老臣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个字都像一记重锤敲打着在场大臣们的心灵。

他们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聆听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此刻,遗诏中的每一句话都牵动着他们的神经,关系到整个龙国的命运。

大臣们的心中充满了紧张和期待。他们深知,这份遗诏将决定龙国未来的走向,关乎国家的繁荣昌盛或衰落破败。每个人都在默默祈祷,希望先帝帝的遗愿能够得到顺遂实现,让龙国继续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

在这关键时刻,他们必须团结一致,共同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与困难。

“......朕绍承大统,祗服宗祧,夙夜匪懈,惟怀永图。今遵先帝遗诏,继位称尊,改明年为天宇元年,以昭示天下,明朕志之所向。

朕自幼习文武,深知治国安邦之重责,愿与天下贤士共商国是,励精图治,使民安乐业,国泰民康。

朕将秉持祖宗法度,勤政爱民,慎终追远,以期光大门楣,垂范后世。

兹布告中外,咸使闻知。凡百官吏,务须恪守职分,廉洁奉公,不得有违。庶民百姓,亦当各安其业,勤勉耕织,共建太平盛世。”

这声音穿透了时间的迷雾,直击在场众人的心灵深处。

听到这里,在场的大臣们如梦初醒,纷纷双膝跪地,以头触地,山呼海啸般高喊着:“万岁!万岁!万万岁!“他们的眼中闪烁着泪光,那是对先帝的追思与缅怀;

老臣微微颤抖的手轻轻展开诏书,继续宣读道:“皇六子奕六,虽年纪尚幼,但资质过人,颇具潜力。特封为顺亲王,日后若能一展宏图,必当辅佐朕躬,共创千秋伟业......

钦此!“

话音未落,在场的大臣们再次齐声高呼,声浪如潮,响彻云霄。

当老臣庄严地宣读完圣旨后,奕宁的目光却穿过金碧辉煌的大殿,仿佛看到了另一个世界。

在他的心中,浮现出一幅幅令人心痛的画面:国家岌岌可危,内乱频仍,外敌虎视眈眈,天灾不断,百姓们饥寒交迫,瘦骨嶙峋,挣扎在生死边缘。

而与此同时,统治者们却仍在宫廷中沉溺于奢华,无视民间疾苦,妄自尊大,仍然自居天朝上国。

他自言自语道:“这江山,这人民,我该如何拯救你们?”他的内心之声在空旷的心中回荡,显得格外沉重。

然而,他的眼神渐渐变得坚定起来,似乎找到了答案。

他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身子,对自已说道:“我要成为一个英明的君主,心系天下,关心百姓。

我要改革政治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削弱黑暗腐败势力;我要发展经济,推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我要加强军事力量,训练精锐军队,抵御外敌入侵;我要减轻赋税,改善民生,让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拯救这个国家,拯救这些人民!”

他的内心声音越来越响亮,充满了决心和信念。他的目光再次穿越了大殿,望向远方,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繁荣景象。

但是如今他眼前的繁华与心中的忧虑形成鲜明对比,让他深感责任重大。他知道,自已必须采取行动,改变这一切。

于是,他开始思考着如何实现自已的理想,如何让这个国家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首先就得抓兵权,道格僧钦是一个,汤纵左是一个,徐泽临是一个。

随即奕宁看着大臣们依旧沉浸在悲伤和喜悦互相掺杂的氛围中,奕宁心中五味杂陈。

当遗诏宣读完毕,老臣双手捧起那象征着皇权的黄色绫布,神情庄重而肃穆。他缓缓起身,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向新君奕宁,然后躬身施礼,将黄绫恭敬地呈到奕宁面前。

奕宁接过黄绫,他的眼神坚定而深邃,仿佛透过这薄薄的黄绫看到了先辈们的期望与嘱托。他明白,从此刻起,他肩负着整个国家的命运与未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个月后的龙晨,金紫宫太和殿前的广场上热闹非凡。天空中飘着几朵洁白的云朵,阳光穿过云层洒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上,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份庄严和神圣感。

广场上人头攒动,文武百官身着华丽的朝服,整齐划一地排列着,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期待和激动。

这一天是登基大典的日子,龙晨时分,禁卫军们便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步伐稳健地驻守在禁城的各个门口,严密戒备,确保典礼的安全和秩序。

与此同时,内阁官员会同礼部、鸿胪寺的官员们精心布置着典礼现场。在太和殿内,宝玺被放置在御座南侧的正中央,宝案显得庄重而肃穆。

群臣所进献的表文则整齐地摆放在殿内东侧的南端,每一篇表文都洋溢着对新皇的颂贺之词。诏书安放在东侧北端的诏案上,仿佛承载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殿内西侧摆放着笔砚案,准备好了书写用具。而在殿外的丹陛上,正中央设有一座黄色的案板,格外引人注目。

此时,銮仪卫的官校们精神抖擞地陈设着卤簿。

卤簿,乃是皇帝所用之仪仗队,其起源可追溯至汉代乃至更久远的时代。

据唐人所述,“卤”意为巨大之盾牌,而那些身着甲胄、手持盾牌随侍天子出入之人,则依照特定顺序排列,并载入簿册之中,故而得名卤簿。

此等卤簿之存在,不单凸显出皇权之威严,更为整个登基大典营造出庄重肃穆之氛围。

自此后历代帝王皆备有卤簿,尤以唐、宋两朝最为兴盛。

其中,最为庄重盛大的当数登基大典中的法驾卤簿了。

当天,从太和殿前一直延伸到天安门外的御道两旁,排列着规模宏大的卤簿和宫廷乐队,整个场面庄严肃穆,令人心生敬畏。卤簿虽然在典礼中仅仅起到一种陈设的作用,但它却充分展示出典礼的庄重与肃穆。

此外,在太和殿的东西檐下,还特别设置了中和韶乐乐队。中和韶乐属于古代宫廷雅乐范畴,其所使用的乐器都是严格遵循古制配置而成的,这些乐器分别由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这八种不同材质制作而成,因此被统称为“八音”。

这个乐队专门负责在文武百官行礼(或其他人员行礼)时进行演奏。除此之外,在午门外还特别设有导迎乐乐队,以及用于抬诏书的龙亭和抬香炉的香亭。

突然,一阵悠扬的乐声响起,打破了广场上的宁静。紧接着,一队穿着红色礼服的官员迈着整齐的步伐,从太和殿内走出,他们手中捧着象征皇权的玉玺和宝剑,走到广场中央停下。

紧接着,奕宁身穿龙袍,头戴皇冠,缓缓从太和殿内走出。他的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但眼中却充满了坚定和自信。他走到广场中央,站在玉玺和宝剑之间,准备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

文武百官纷纷跪下,山呼海啸般高喊着“万岁”。

“跪~”

“一叩首~”

“再叩首~”

“三叩首~”

“兴~”

三拜九叩后,奕宁微笑着点了点头,表示对百官的认可和感谢。

随后,奕宁开始宣读圣旨,他缓缓展开圣旨,声音洪亮而庄重:“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他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每一个字都清晰可辨,充满了威严和力量。

“今日朕即皇帝位,明年正月改元天宇……遥尊生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为母后皇太后,

尊静皇贵妃博尔济吉特氏为为皇考康慈皇贵太妃【天宇1年七月初一(异界历500000年),晋尊为康慈皇太后;同年七月初九日,去世,享年44岁】

遥封嫡福晋萨克达氏为孝德显皇后(孝德显皇后于大前年,册萨克达氏为皇子奕詝的嫡福晋,去年崩,无子女,龙文宗天宇帝即位后,追册谥曰孝德皇后,权攒田村,同治初,移静安庄)。”

他的话语在大殿内回荡,仿佛有魔力一般,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在场的文武百官听后,纷纷低头称颂,表达对皇太后的尊敬和敬意。他们知道,这是对母后皇太后生前功绩的肯定,也是对她的最高荣誉。

奕宁看着众人的反应,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宣读圣旨:“……皇太后为国为民,尽心竭力,功在社稷,德昭万世。朕心甚慰,特颁此旨,以表彰她们的功绩和贡献。”

他的声音清晰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如同金玉般掷地有声。他宣布了自已的登基,并对未来的国家治理提出了自已的设想和期望。

在宣读圣旨的过程中,天宇帝不时地环顾四周,与文武百官进行眼神交流。

宣读完圣旨后,天宇帝开始接受文武百官的贺词。官员们纷纷上前,向天宇帝表示祝贺和效忠。天宇帝微笑着接受了他们的贺词,并与他们交谈国政,展现出勤政和谦逊的一面。

整个登基大典持续了近一个小时,期间充满了庄重和热烈的气氛。当大典结束时,太阳已经西沉,天空被染成了一片金黄。

文武百官纷纷退去,而天宇帝则站在太和殿前,俯瞰着整个金紫宫,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

随后,奕宁登上龙椅,接受了群臣的朝拜。

太和殿内充满了庄重和肃穆的气氛,但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激动和期待。他们似乎感觉一股新力量来到了世界上,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开始,而他们似乎将一起见证这一伟大的时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奕宁将以新君的身份开始他的统治生涯。他将面临无数的挑战和困难,但他相信,只要他按照历史经验坚持改革、关爱百姓、励精图治,一定能够开创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大王朝。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