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震古烁今 > 第287章 王允的儿子们

“各位也别有抱怨。”

李放一边跟着搭把手,一边安抚几人,语气虽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俗话说的好,不劳者不得食,以前你们是没这个机会,现在就是给你们补上这一课。待会儿劳动之后吃上美食,那感觉才叫好呢。”

李放的话语诚恳,目光扫过众人,试图鼓励他们继续工作。

然而,他的话显然被李承乾和李泰当成了风凉话。

这哥俩哪里受过这种辛苦?

尤其是李泰,他本就虚胖,这一动起来更是大口喘气,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脸色微微发白。

李承乾原本心情不佳,但看到李泰这副模样,忽的又开心了起来。

他嘴角微微上扬,心底甚至希望李放能加大点力度,好让李泰更加狼狈。

赵祯此时在一旁开口了,他有些不解的问道:“你买的这房子里就没有下人吗?何必劳动他们?”

他站在一旁,双手背在身后,目光扫过忙碌的几人,眉头微皱。

李放此时刚刚直起腰来,闻言指了指地上的食材和电器,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就这些东西,能让别人看见?还有这些电器,虽然是从汽车上接下来的,但真要操作不当,也能电死人的。”

他叹了口气,显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因为这次人多,李放特地准备了好些个炊具,有用明火的,也有用电的。

电源问题好解决,但用电安全方面得多加注意。

他嘱咐几人布置的时候,特地让李治和曹髦这两个比较熟悉现代电器的人来操作,就是担心出岔子。

赵祯确实也不好说什么了,他都没动手,自然不好在旁边多嘴。

至于为何不动手,看看旁边的李世民就知道了。

大家都是皇帝,虽然年龄差了不少,但身份可是平等的。

李世民能指派儿子,赵祯的孩子可还在郭氏肚子里呢。

出于体面的考虑,他也不能亲自下场和李世民的儿子一起劳碌吧?

明面上大家自然你好我好,但背地里还是有不少勾心斗角的。

李放不管他们那些蝇营狗苟,自顾自地实现着自己的规划,指挥的李承乾几个团团乱转。

好一会儿,才算是彻底完事。

“小曹!把插座插上没?”李放喊了一嗓子,声音在空旷的院子里回荡。

很快,不远处的卧房里曹髦跑了出来,伸手比划了个ok的手势,脸上带着一丝得意:“插好了!”

李放确定之后,伸手连上了电源,打开了电锅。

指示灯亮了,锅底传来轻微的嗡鸣声。

“nice!”李放一打响指,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完事!”

他顺手关上电源,站起身对李承乾几人说道:“你们解放了,不用忙了!”

李承乾忍不住开口询问,语气中带着几分好奇:“先生,此锅有何妙用?”

虽然忙的时候不情不愿,但真的完成了李放的布置,却还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他总觉得有些冤得慌。

“这口锅啊......”

李放正要解释,那边任红昌又赶了回来,脚步匆忙,脸上带着几分焦急:“郎君!郎君!”

“嗯?”

李放回头看去,任红昌急忙跑了过来,气喘吁吁地说道:“父亲,父亲大人已经到门外了。”

她这也是第一次认义父,不免有些紧张,今天是正式举行仪式的时候,因此她急需李放给予的支持。

一旁玩手机的徐妙锦靠近过来,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以示安慰,柔声说道:“别紧张,有我们在呢。”

李放果断回道:“走,我们现在出去迎接。”

说着,他迈步向外走去,步履匆匆。

走没两步,李放忽然想起了什么,停了下来。

回头看向身后,李世民那些人正在犹豫要不要一起去呢。

去吧,不太好,毕竟大家都是皇帝;不去,好像也不太好,名义上今天还是来当见证的。

最后,还是李放解决了他们的顾虑。

李放指示他们几位找个地方待着:“你们留步吧,我这大门小,容不下那么多人。而且人多还容易引人注意,非常时期还是要低调的好,你们安心等着,待会儿我给你们引见王司徒。”

暗暗松了口气,李世民温声说道:“那就多谢先生了。”

李放点头致意,然后转身迎了出去。

大门以外,几辆马车缓缓停了下来,路宁守在门口,不时焦急地向后张望。

直到看到李放的身影,他才放下心来,匆忙赶了上去,禀报道:“公子,王司徒已经到了!”

刚才是王家的下人来报,这会儿才是王允本人抵达。

李放点了点头,满脸笑容地迎了出去,今天是任红昌的大日子,这点面子肯定要给王允的。

王诚搀扶着王允从马车上下来,紧随其后的,从后面的马车上也陆续跳下来三个年龄不同的男子。

只是,他们的表情都不甚好看,眉头紧锁,目光中带着几分不悦。

互相对视了几下,好像是有什么计划。

李放没在意,主动迎上前去拱手行礼,语气恭敬:“叔父让小侄好等啊,终于把您给盼来了。”

王允也是满脸带笑,伸手虚扶了一把,语气温和:“有劳贤侄久候,是老朽之过啊。”

“叔父言重了,这本就是我应该等的,您请,里面请!”李放伸手示意,客气的请人往里去。

这时,王允身后一个年长的男子冷哼了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无礼之徒!现如今,什么人都要妄想来攀附我家了吗?”

“兄长勿怪,这些小门小户的,除了阿谀谄媚,不也就这点引人注目的手段了吗?自幼无有家教,可不就是如此。”

另一个青年如此冷嘲热讽,嘴角噙着一丝讥笑。

余下那个少年倒是没说什么,只是看神情,对前面两位的话很是赞同,目光中带着些许轻蔑。

“伯昭,仲远,为父出门前与你们说的什么?只是片刻你们就忘了吗?”王允叫了下两个儿子的字,表情冷峻,目光如刀,直刺两个儿子。

毕竟是认义女,别的人可以不叫,但自己的儿子是肯定要知道的。

王允此次低调前来,将自己的三个儿子也一并带了过来。

只是,这三个“好大儿”好像并不能接受,自己的父亲突然之间给自己找了个妹妹。

这也是人之常情。

王伯昭,也就是王允的大儿子王盖,此时已经年逾三十,官至侍中。

这位司徒长子,在历史上的记载就只有区区一句话:允时年五十六,长子侍中盖、次子景、定及宗族十余人皆见诛害。

昭昭青史,想留下自己痕迹的难度,可见一斑。

王盖朝着父亲拱手,正色回道:“父亲若觉得儿等不孝,大可从宗族之内过继一子承欢膝下。若有人能替我等兄弟堂前尽孝,我等自然欢喜接受。”

“可,可此女......”

他指着李放身后的任红昌,心中有很多难听的话,想说却说不出口。

最后只憋出来一句:“父亲一声清名,难道就要于此毁于一旦吗?”

瞪着任红昌,王盖显得很是痛心疾首。

收义女,说的好听,可为何出来迎接做主的却是这个男子?

在王盖看来,父亲真正想要结交的就是面前这个叫李放的人吧?

可若要结交李放,也没必要有父子之名啊,除非......

除非还有别的勾当!

在当面见到任红昌的容貌后,王盖更是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绝对是面前的男人想要攀附自己的父亲,因此给送了个女人。

又不知道怎的忽悠王允,答应了将此女收为义女,为的就是掩人耳目。

毕竟一生清名,人到暮年传出沉溺女色之名不好听,所以王允才如此掩耳盗铃。

这也成功解释了,为何如此大事,不在司徒府邸举办,而是要偷摸跑到另一所宅邸。

甚至还没有邀请任何亲朋好友来见证,自己兄弟三人若不是因为低头不见抬头见,恐怕也会被王允给瞒住。

总之,不论真相如何,在王允的几个儿子看来,这场所谓的结亲仪式,他们是不同意的。

李放还在那里懵逼,不知道这位在历史上只留下一个名字的哥们说的是什么意思。

另外两个本地人却早就明白了过来。

王允是人老成精,任红昌则是出入宫禁相府见多识广,因此很容易就听出了王盖话里的潜台词。

任红昌气得满脸涨红,抬手想要骂上两句,却碍于词汇匮乏,说不出什么太有杀伤力的话来。

最后也只能憋出寥寥数语:“你,你怎的凭空污人清白!”

王允那边则是勃然大怒,脸色铁青,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混账!竖子!你以为为父是什么人!无端臆测,胡言乱语,简直,简直......”

说到激动处,王允甚至捂住胸口,感觉自己有些发闷。

怒上心头来,干脆还是手上动作最方便。

“啪!”顺手一巴掌,直接拍在了儿子的头上,王允有些控制不住自己了。

这会儿,李放也终于从任红昌那里弄明白了王盖的意思。

虽然同样很气愤,但他还能保持着冷静。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平静地说道:“叔父,还请暂熄雷霆之怒,这里是府外,不宜有太大的动静,以免引人注目,若要分说,还请进府一叙。”

王允深呼吸了几下,他实在没想到,自己正经了一辈子,结果在儿子心中是这么个形象。

这放在哪个父亲身上,也受不了啊。

自己为了朝廷、家族殚精竭虑,还要考虑结交一个小辈,而儿子却在后面质疑老爹的人品。

不由得让王允心寒。

听到李放的话,王允勉强平复了下心绪。

瞪了眼王盖身后的另外两个儿子,老大这么说,另外两个小子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

不过眼下确实不是跟他们计较的时候。

“走!随老夫进去,一群不省心的孽子!”王允一甩袖子,示意儿子们跟上。

“父亲。”

王盖还想说什么。

王允猛地转头盯着儿子,目光如炬:“你若还认我这个父亲,就随老夫进去!否则,滚回太原老家去!”

说罢,不再理会三个儿子,王允大步流星地跟随李放进入府中,一看就知道余怒未消。

余下三个人脸色难看,互相对视之后,暂时都说不出话来。

王景抬头看了看远去的父亲,然后把目光转向自己的大哥:“兄长以为如何?看父亲的态度,好似并非是我等猜想的那样。”

王盖眉头大皱,眼神不善地盯着李放的背影,愤愤开口:“就算如此,此子也定然心怀不轨!如今朝纲失序,天下纷乱,正是奸邪小人横行之时,父亲已然年迈,可不能被此贼给蛊惑了。”

说罢,一咬牙,王盖挥手示意:“走!今日定要将父亲劝回来不可!”

老三王定紧随两位兄长之后,兄弟三人抱着悲壮的心情,迈步进了李放的家中。

仿佛是要面对刀山火海。

这种情况下,自然不合适将王允等人引见给李世民他们了。

李放带着几人绕了一下,来到一处偏房,准备把事情先给解决了。

表情严肃地进入屋内,李放毫不客气地转身看向紧随而来的三人。

张口欲说,却被一声暴呵打断。

李放身旁的王允先声夺人,声若洪钟:“跪下!”

王盖兄弟还在盘算如何劝解父亲呢,突如其来的怒斥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

“父亲!”

王盖悲愤地看向自己亲爹,但迎接他的却只有王允的怒目而视。

“老夫再说一次,跪下!”

恨恨地看了眼李放,王盖朝着王允屈膝下跪,两个弟弟也是无奈,只能照做。

李放一看,拉着任红昌换了个方位,不受他们的礼,正好也能看看王允要怎么处置。

等儿子们都跪下了,王允这才退后几步,不讲仪态地席地而坐,目光如炬地盯着三个儿子。

“为父一生为官,自问上报天子,下抚百姓,不曾有半分亏欠,如今竟然被你们几个小辈质疑人品?”王允苦笑一声,目光中带着几分无奈和失望。

他看向自己的大儿子,语气中带着几分质问:“伯昭,你真以为为父是那等无耻之徒?”

“如今董贼霍乱,父亲身居司徒之位权柄甚重,然却毫无作为。伍校尉杀身成仁,何长史获罪下狱,此时父亲却还在替董贼处理国政。”

王盖目视父亲,语气中同样带着质问和不满,“事到如今,儿不得不怀疑,父亲亦是如董贼一般,与其同流合污,好色享受!”

“你!”

王允实在没想到,儿子竟然怀疑自己是真的投靠了董卓,指着他有些生气地说不出话来。

但同时,他心底又隐隐有些欣慰,欣慰于儿子和自己一样,都是大汉忠臣。

这时,李放疑惑的开口询问:“叔父,您与士孙公等人的谋划,世兄莫非不知?”

“欸!”王允叹了口气,缓缓开口解释,“古人云: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

“为此大事,自然要保密为先,董贼横行朝野,我又怎敢让小儿辈沾染此事?走漏了风声,我个人事小,耽误了朝廷事大。”

此话一出,王盖三人都愣住了,面面相觑,眼中满是疑惑。

“谋划?父亲有什么谋划?”王盖急切的开口问道。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