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宝玉见了贾政后,回到房中就觉得脑袋昏昏沉沉,浑身没劲儿,连饭都不想吃,倒头便睡。请了大夫来看,吃了药也不见好,到后来竟连人都认不清了。大家把他扶起来坐着,看着倒像个好人似的。就这么折腾了好几天,正赶上回九的日子。不去吧,薛姨妈脸上肯定不好看;去吧,宝玉又这副模样。贾母心里明白,宝玉这病是因黛玉而起,可要是跟他说明白了,又怕他急出个好歹。宝钗刚进门,不好去劝慰,得薛姨妈过来才行。要是不回九,薛姨妈准得生气。贾母就和王夫人、凤姐商量:“我瞅着宝玉像丢了魂儿似的,出去走走应该没事。叫人用两乘小轿抬着,从园子里过去,把回九这事儿应付了。完了让姨妈过来安慰宝钗,咱们再专心给宝玉治病,这不就两全了嘛。”王夫人点头答应,马上就去准备。幸好宝钗是新媳妇,宝玉又迷迷糊糊的,稀里糊涂就被人弄过去了。宝钗心里清楚是咋回事,只埋怨母亲办得糊涂,可事已至此,也不好多说啥。薛姨妈瞧见宝玉这样,心里直后悔,只能草草地把回九的事弄完。
回到家,宝玉的病更重了,第二天连坐都坐不起来,一天比一天厉害,到最后连水都喝不进去。薛姨妈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到处请名医,可那些大夫都瞧不出个所以然。城外破寺里有个姓毕、别号知庵的穷大夫,他一诊断,说是悲喜交加、冷暖失调、饮食不规律、忧愤积在心里、正气堵住了,是内伤外感的毛病。开了药,晚上吃了,二更天的时候,宝玉居然清醒了些,要水喝。贾母、王夫人这才松了口气,把薛姨妈和宝钗请到贾母那儿休息。
宝玉清醒了一会儿,心里明白自己这病怕是好不了了,见屋里没人,就把袭人叫到跟前,拉着她的手哭着说:“我问你,宝姐姐怎么在这儿?我记得老爷给我娶的是林妹妹,咋被宝姐姐给占了地方?我想说又怕得罪她。你听见林妹妹哭得咋样了?”袭人不敢说实话,就说:“林姑娘病着呢。”宝玉又说:“我想去看看她。”说着就要起来,可他好几天没吃东西,哪有力气动弹,急得直哭:“我要死了!我有句心里话,你告诉老太太:反正林妹妹也快不行了,我这病也好不了。两个病人都要死了,到时候更麻烦。不如腾出个空房子,趁早把我和林妹妹抬到那儿,活着能一起治病照顾,死了也能停放在一块儿。你要是依了我,也不枉咱们这么多年的情分。”袭人听了,哭得话都说不利索。这时候宝钗和莺儿正好过来,也听见了,宝钗就说:“你病着不好好养着,说这些不吉利的话干啥。老太太刚舒心点,你又来添乱。老太太多疼你啊,都八十多了,虽说不指望你光宗耀祖,可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老太太以后可咋乐呵。太太就更不用说了,一辈子的心血都花在你身上,你要是半道儿走了,太太可咋办。我虽说命苦,也不至于这样。就凭这三点,你就是想死,老天爷也不让啊,所以你死不了。乖乖养病,过个四五天,风邪散了,正气足了,病自然就好了。”宝玉听了,一时不知道咋回,过了半天才笑着说:“你好久都没跟我好好说话了,这会子说这些大道理给谁听呢?”宝钗又说:“跟你说实话吧,你迷糊那两天,林妹妹已经不在了。”宝玉一下子坐起来,惊讶地大声说:“真的死了?”宝钗说:“真的死了。我哪能咒人呢。老太太、太太知道你们姐妹关系好,怕你知道了也跟着去,所以才瞒着你。”宝玉听了,放声大哭,倒在床上。
忽然眼前一黑,啥都看不见了,心里正迷糊呢,就见有人走过来,宝玉懵懵懂懂地问:“这是哪儿啊?”那人说:“这是阴曹地府。你阳寿还没尽,咋跑这儿来了?”宝玉说:“我听说一个老朋友死了,就找过来了,结果迷路了。”那人问:“老朋友是谁?”宝玉说:“姑苏林黛玉。”那人冷笑一声说:“林黛玉生得与众不同,死了也和别人不一样,没魂没魄的,你上哪儿找去!一般人的魂魄,聚在一起就有了人形,散了就成了气,活着的时候聚着,死了就散了。普通人都找不着,何况是林黛玉呢。你快回去吧。”宝玉听了,愣了半天说:“既然说人死了魂魄就散了,那为啥还有阴曹地府呢?”那人冷笑着说:“阴曹地府说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都是因为世人太迷信生死的说法,才弄出这么个地方来吓唬人。说什么上天会惩罚那些不安分守己、没到寿数就夭折、或者好色好斗自己找死的人,把他们的魂魄关在地狱里,让他们受苦,偿还生前的罪孽。你来找黛玉,就是自己往坑里跳。而且黛玉已经回太虚幻境了,你要是有心找她,好好修养,以后总有机会相见。要是不安分,就会因为自己夭折的罪过被关在阴司,除了父母,这辈子都别想见黛玉了。”那人说完,从袖子里拿出一块石头,朝宝玉的心口扔过来。宝玉被石头砸中,吓得只想回家,可又迷了路。
正在着急呢,忽然听到有人叫他。回头一看,原来是贾母、王夫人、宝钗、袭人都围着他哭呢。再一看,自己还躺在床上。看见桌上的红灯,窗外的明月,周围还是那么富贵繁华。定了定神,才知道原来是一场大梦。出了一身冷汗,可心里却清爽了不少。仔细想想,又觉得无奈,只能长叹几声。宝钗早就知道黛玉死了,因为贾母不让告诉宝玉,怕他病更重。可宝钗明白,宝玉这病主要是因为黛玉,丢玉倒是其次,所以趁着这个机会说出来,让他痛痛快快哭一场,也好让他的魂儿收回来,病才能好。贾母、王夫人不知道宝钗的心思,还怪她太莽撞。后来见宝玉醒了,才放心。赶紧请毕大夫进来再看看。大夫把脉后说:“奇怪,这回脉象沉稳,神情安定,没那么郁闷了,明天吃点调理的药,应该就能好了。”说完就走了。大家这才安心散去。
袭人一开始埋怨宝钗不该告诉宝玉,可又不好明说。莺儿也偷偷跟宝钗说:“姑娘太急了。”宝钗说:“你懂什么,有我呢。”宝钗不管别人怎么说,只盯着宝玉的心病,想法子给他治。过了些日子,宝玉的精神渐渐好了,虽说偶尔还会想起黛玉,心里难受,但不像以前那么糊涂了。袭人也慢慢跟他说:“老爷选的宝姑娘为人厚道,嫌林姑娘性子太怪,怕她早夭。老太太怕你不懂事,病中着急,才让雪雁过来哄你。”宝玉听了还是会伤心落泪,想寻死吧,又想起梦里的话,怕老太太、太太生气,可又放不下黛玉。再看看宝钗,确实是个好媳妇,这才相信姻缘天注定,心里也好受了些。宝钗看宝玉没啥大事了,自己也安心了,在贾母、王夫人面前好好尽媳妇的本分,还想法子让宝玉宽心。宝玉虽然不能常起来走动,但经常看到宝钗坐在床边照顾他,忍不住又犯起了老毛病。宝钗就用正儿八经的话劝他:“身体要紧,咱们既然成了夫妻,也不在这一时。”宝玉心里虽然不太乐意,可白天有贾母、王夫人、薛姨妈陪着,晚上宝钗回房睡,还有人伺候,也只能乖乖养病。又见宝钗温柔体贴,慢慢地,对黛玉的那份心思就转到宝钗身上了,这都是后话。
再说说宝玉成亲那天,黛玉白天昏过去了,不过还有一口气在。李纨和紫鹃哭得死去活来。到了晚上,黛玉又缓过来了,微微睁开眼,像是要喝水喝汤的样子。这时候雪雁已经不在了,只有紫鹃和李纨在旁边。紫鹃端了一碗桂圆汤和梨汁,用小银匙喂了她两三匙。黛玉闭着眼休息了一会儿,心里好像清楚又好像糊涂。李纨看黛玉情况好了点,知道这可能是回光返照,估计还能撑半天,就回稻香村处理点事。
黛玉睁开眼,看到只有紫鹃、奶妈和几个小丫头在,就紧紧抓住紫鹃的手,使劲说:“我不行了。你伺候我这么多年,我原指望咱们能一直在一起。没想到我……”说着又喘了会儿气,闭上眼睛歇着。紫鹃见她抓着不放手,自己也不敢动,看她样子比白天好点,还以为能好起来呢,听了这话,心里凉了半截。过了半天,黛玉又说:“妹妹,我在这儿没亲人。我身子是干净的,你好歹叫他们送我回去。”说完又闭上眼睛不说话了。那手却越抓越紧,呼吸急促,出气多进气少。
紫鹃慌了,赶紧叫人请李纨,正好探春来了。紫鹃悄悄跟探春说:“三姑娘,看看林姑娘吧。”说着眼泪就像下雨似的。探春过来一摸黛玉的手,已经凉了,眼神也散了。探春和紫鹃正哭着让人端水给黛玉擦洗,李纨就进来了。三个人还没来得及说话,刚擦着,就听到黛玉大声叫:“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浑身冷汗,就没声了。紫鹃等人赶紧扶住,汗出得越多,身子就越凉。探春、李纨忙着给她整理头发、穿衣服,只见黛玉两眼一翻,香魂飘散,愁绪难消!
黛玉断气的时候,正是宝玉娶宝钗的时辰。紫鹃等人放声大哭。李纨、探春想起黛玉平时的好,现在又这么可怜,也跟着伤心痛哭。因为潇湘馆离新房远,那边都没听见。大家哭了一阵,听到远处传来一阵音乐声,仔细一听,又没了。探春、李纨走出院子再听,只有风吹竹梢、月影移墙的声音,冷冷清清的。接着叫了林之孝家的来,把黛玉停放好,派人守着,等明天早上告诉凤姐。
凤姐见贾母、王夫人忙得不可开交,贾政又走了,宝玉还病得厉害,正着急呢,要是这时候把黛玉的死讯告诉贾母、王夫人,怕她们愁苦交加,急出病来,就亲自到园子里。到了潇湘馆,也哭了一场。见到李纨、探春,知道事情都安排好了,就说:“挺好。刚才你们咋不吭声,急死我了。”探春说:“刚才送老爷,咋说呀。”凤姐说:“还是你们俩心疼她。我还得去照顾那个冤家。不过这事儿挺麻烦,今天不说不行,说了又怕老太太受不了。”李纨说:“你看着办,能说再说。”凤姐点头,匆匆走了。
凤姐到了宝玉那儿,听到大夫说没事,贾母、王夫人稍微放心了点。凤姐就背着宝玉,慢慢把黛玉的事告诉了贾母、王夫人。贾母、王夫人吓了一跳。贾母眼泪汪汪地说:“是我害了她。这丫头也太傻了。”说着就要到园子里去哭一场,又惦记着宝玉,左右为难。王夫人含着泪劝贾母别去:“老太太身体要紧。”贾母没办法,只好让王夫人去。又说:“你替我告诉她的在天之灵:‘不是我狠心不来送你,实在是有亲有疏。你是我的外孙女儿,已经很亲了,可跟宝玉比起来,宝玉更亲些。要是宝玉有个好歹,我咋跟他父亲交代呢。’”说着又哭起来。王夫人劝道:“林姑娘是老太太最疼的,可生死有命。现在已经死了,咱们只能在葬礼上尽心。一来能尽咱们的心意,二来也能让姑太太和外甥女儿的魂儿安息。”贾母听了,哭得更厉害了。凤姐怕贾母太伤心,仗着宝玉不太明白,就偷偷叫人来骗贾母说:“宝玉找老太太呢。”贾母一听,止住眼泪问:“又咋了?”凤姐笑着说:“没咋,他可能是想老太太了。”贾母赶紧扶着珍珠儿,凤姐跟着走。
走到半路,正好碰到王夫人过来,王夫人把情况跟贾母说了。贾母还是很伤心,因为要去看宝玉,只能忍着泪说:“既然这样,我就不去了。你们看着办吧,别委屈了她就行。”王夫人、凤姐都答应了。贾母到了宝玉那儿,宝玉问:“你为啥找我?”宝玉笑着说:“我昨晚看见林妹妹了,她说要回南边去。我想没人能留住她,得老太太帮我留一下。”贾母说:“行,放心吧。”袭人就扶宝玉躺下。
贾母又到宝钗这边。宝钗还没回九,见了人还有点害羞。这一天看到贾母满脸泪痕,端了茶后,贾母让她坐下。宝钗侧身陪着坐了,问:“听说林妹妹病了,好些了吗?”贾母一听,眼泪又流下来了,说:“我的儿,我跟你说,你可别告诉宝玉。都是因为你林妹妹,让你受了不少委屈。你现在是媳妇了,我才跟你说。你林妹妹两三天前没了,就是你成亲那个时辰死的。现在宝玉这病也是因为这个,你们以前都在园子里,应该都明白。”宝钗脸一下子红了,想到黛玉死了,也忍不住落泪。贾母又说了会儿话就走了。从这以后,宝钗想了很久,有了个主意,可不敢随便行动,等回九之后才开始实施。现在宝玉果然好多了,大家说话也不用像以前那么小心翼翼了。
只有宝玉虽然病一天天好起来,可心里还是放不下黛玉,非要去哭一场。贾母知道他病没好利索,不让他瞎想,可宝玉心里难受,病就容易反复。大夫看出他这是心病,说干脆让他发泄一下,再用药调理,可能好得更快。宝玉一听,马上要去潇湘馆。贾母只好叫人抬来竹椅子,扶宝玉坐上。贾母、王夫人先走一步。到了潇湘馆,看到黛玉的灵柩,贾母哭得差点背过气去。凤姐等人好不容易劝住。王夫人也哭了一场。李纨请贾母、王夫人到里间歇着,可她们还是不停地落泪。
宝玉一到,想起以前没生病的时候来这儿的情景,现在人去楼空,忍不住放声大哭。想起以前和黛玉那么亲密,现在生死相隔,更加伤心。大家怕宝玉病后太悲伤,都来劝他,宝玉哭得死去活来,大家把他扶到一边休息。其他人,像宝钗,也都哭得很厉害。宝玉非要见紫鹃,问黛玉临死前说了啥。紫鹃本来很恨宝玉,见他这样,心里的气也消了些,又看到贾母、王夫人都在,不敢对宝玉太冷淡,就把林姑娘怎么病复发、怎么烧手帕、焚诗稿,还有临死前说的话,都告诉了宝玉。宝玉又哭得喘不过气来。探春趁机把黛玉临终要把灵柩带回南边的话也说了。贾母、王夫人又哭了起来。多亏凤姐能说会道,劝了一会儿,才请贾母等人回去。宝玉舍不得走,可贾母非让他走,只好勉强回房。
贾母年纪大了,从宝玉生病就没睡过好觉,现在又大哭一场,头晕脑热的。虽然不放心宝玉,可实在撑不住了,回房休息。王夫人心里也疼得厉害,也回去了,派彩云帮着袭人照顾宝玉,还说:“宝玉要是再伤心,赶紧告诉我们。”宝钗知道宝玉一时放不下,也不劝他,只是说些话刺他一下。宝玉怕宝钗生气,也只能忍着眼泪收收心。睡了一夜,倒也安稳。第二天早上,大家都来看他,觉得他身体虚弱,不过心病好像好了些。于是就精心调养,慢慢好起来了。贾母幸好没生病,就是王夫人心疼的毛病还没好。那天薛姨妈来看望,见宝玉精神不错,就放心住下了。
有一天,贾母专门请薛姨妈商量:“宝玉这命多亏了姨太太救的,现在看应该没事了,就是委屈了你的姑娘。等宝玉调养百日,身体恢复了,又过了娘娘的功服期,正好圆房。还得请姨太太做主,选个好日子。”薛姨妈说:“老太太主意好,不用问我。宝丫头虽然不机灵,可心里明白。她的脾气老太太也知道。但愿他们小两口和和美美,老太太也能省心,我姐姐也能安心,我也放心了。老太太定日子就行。要不要通知亲戚呢?”贾母说:“宝玉和你们姑娘的事是头等大事,费了这么多周折,现在才安稳,得热闹几天。亲戚都得请。一是还愿,二是咱们也喝杯喜酒,不枉我操这么多心。”薛姨妈听了也高兴,又说了些准备嫁妆的事。贾母说:“咱们亲上加亲,不用太讲究。要说用的东西,他屋里都有。要是宝丫头有喜欢的,姨太太拿来就行。我看宝丫头不是小心眼的人,不像我那外孙女儿脾气急,所以才没长寿。”说着,薛姨妈也跟着落泪。正好凤姐进来,笑着说:“老太太、姑妈在想啥呢?”薛姨妈说:“说起你林妹妹,心里就难受。”凤姐笑道:“老太太和姑妈且别伤心,我刚才听了个笑话儿来了,意思说给老太太和姑妈听。”贾母拭了拭眼泪,微笑道:“你又不知要编派谁呢,你说来我和姨太太听听。说不笑我们可不依。”只见那凤姐未从张口,先用两只手比着,笑弯了腰了。未知他说出些什么来,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