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 > 第106章 剃发易服孔家先

【我们讨论完了衍圣公这个世袭爵位的来历后,来说一下为什么作为圣人苗裔,本该备受尊敬的孔家为何到了现在被人这么不受待见。】

春秋时期。

孔子盘坐在上首,底下的几个嫡亲的弟子们本来正在听他讲学,现在天幕突如其来的话题,一时间让氛围陷入了尴尬之中。

众弟子都在想着该如何安慰老师。

孔子倒是先开口道:“孔丘是孔丘,孔家是孔家。”

“人这一生只管顾好眼前事,便已经超过了很多人了,而我也不能管控的了未来的子孙后代啊!”

“已经发生的,我无法改变,没有发生的,我也不能改变。为人者,唯有以仁坚持已心,改变自已,方能改变其他!”

众弟子曰善。

纷纷被老师的这种大格局所感触良多。

【就以家风家规而言,孔子的后代们都仗着投胎投的好,就敢胡作非为,完全没有一点圣人苗裔的作风。

我们以明代的衍圣公为例,明成化四年,时任衍圣公的孔弘旭仗着爵位,竟敢奸淫良家妇女四十余人,勒杀无辜者四人。

然而这还只是其中一例。

明代孔府里的人,就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可谓是嚣张至极。

“天下只有三家人家:我家与江西张、凤阳朱而已。江西张,道士气;凤阳朱,暴人家,小家气。”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江西张氏,指的是道教龙虎山天师道一脉,乃大汉留侯张良第八世孙张道陵于东汉永和六年,即公元(141年)于龙虎山创建,因入教需纳五斗米,所以当时也称五斗米教。

天师一脉自第三代张鲁败给了曹操之后,便从青城山回归龙虎山,一直潜心修道多年,传承至今。

而凤阳朱,则指的是皇室。

孔弘旭明目张胆的与皇室叫嚣,看不起朱明皇室,因为朱元璋出身农民,明初士人多嘲笑朱家文盲一股子暴发户的气质。】

大明

“好啊,咱出身卑微,是比不上孔家血统高贵。”老朱冷笑道。

“奸淫妇女,杀害无辜自不必说,这孔家干的破事又怎么可能只有这点?”

老朱想到了锦衣卫搜集的情报,嗯,前不久朱元璋在废除中书省后,将拱卫司直接改名叫了锦衣卫了。

“这孔家在蒙古在的时候为蒙古出仕为官,蒙古灭亡之时,也未曾为那蒙古守节,哈哈哈,天下读书人的表率!”

“孔家一个吃祖宗老底的家族,竟敢瞧不起皇族?找死!!”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权力可是大到没边,前不久胡惟庸说逮就逮,说杀就杀,更是力排众议,将中书省宰相制度直接废除!

“后人说的没错,咱看啊!这北宗不像圣人苗裔!”

这句话很令人寻思,尤其是从大明皇帝嘴里说出来。

孔子哀叹道:“后世子孙如此嚣张跋扈,安敢如此滥杀无辜,有辱纲常,实乃是对礼制的践踏、对仁义之背离啊!孔门不幸!这和春秋的那些无道之人有何区别呢?”

现在的孔子很想过去对说这番话的孔弘旭一番祖宗教诲,让他好生知道,什么叫做抡语,什么叫做君子不器,什么叫做怪力乱神!

【关键是,衍圣公要是一直嚣张也就算了。

偏偏是大明朝廷对他客气的时候,他不给好脸色,有明一朝,仗着朝廷对读书人的优待,对孔家的礼遇,衍圣公一脉可谓是嚣张至极,俨然鲁地土皇帝。

等到明朝灭亡,清军入关之时。

大清拿着屠刀登门拜访的时候,衍圣公可谓是立马就老实了。

崇祯十七年三月,明朝末代皇帝吊死煤山。

九月,摄政王多尔衮把清廷从盛京搬到了顺天(北京)。

而这时候,一篇名为《初进表》的文章就已经送到了多尔衮的手里。】

孔子突然有了些不好的预感,总感觉这群和自已隔了很多代的子孙要给自已憋出来一个大的了。

【该进表的作者正是时任衍圣公孔衍植。

他在这篇文章之中,是大赞清朝山河可与日月交辉,国祚同乾坤并勇。率土归城,普天成庆。

日月是何?日月王朝不正是大明吗?此表谄媚之意不吝言表。

收到衍圣公的这封信,对于刚刚进关的清朝统治者来说可谓是喜出望外。

正愁找不到什么突破口来号令天下苍生迎接即将一统天下的新主人了,正好,困了有枕头,饿了有馒头,孔家这不就凑上了嘛。

多尔衮立刻颁发令旨,仍封孔胤植为衍圣公,以明朝的旧例优待孔子后裔。

并特别指出:“先圣孔子为万世道统之宗。本朝开国之初,一代纲常培植于此,礼应敕官崇祀,复衍圣公并四氏学博等之封,可卜国脉灵长,人文蔚起。”】

“这还有一点孔门门风了吗?道德呢?仁义呢?”孔子心中怒吼,尽量让自已不要为这群已经不知隔了多少代的子孙而动怒。

“孔氏还真是血统高贵之族啊!我道是为何瞧不起我朱家的小家子气,原来是看不上我们这种田的,喜欢人家那打鱼的啊!”朱棣阴阳道。

虽然他也很看不惯孔氏的做法,但现在仍然不宜去动孔家。

但这个视频,却给了朝廷一个很好的插手孔氏的理由。

现在朱棣是希望这个视频能够多爆一点料,爆的猛一些,大一些,最好能将孔氏一门直接拔地而起!

然而,身在曲阜的衍圣公一门可就不像朱棣这样想了,他们可谓是非常想让天幕闭嘴。

丢人啦!丢人到家了!孔氏千年来的名望,被刁民给毁了!

【汉族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衣冠服饰。《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汉人成年之后就不可剃发,男女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

顺治元年(1644年)清兵入关后,以多尔衮为首的满洲贵族为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颁布“剃发令”,因引起汉族的不满和反抗,于是公开废除此令。

孙之獬,明朝天启二年进士,为庶吉士,继为翰林院检讨,后因党争被打入阉党革除官身。

这个人当初为了上进,无所不用其极,孙之獬当官那会儿,正赶上魏忠贤掌权,那时候阉党可是很吃香呢,他就顺势加入了阉党,还真过了一段美滋滋的日子。

到了崇祯元年(1628 年),魏忠贤倒台啦,明崇祯帝下令毁掉阉党编写的用来排斥、诛杀异已的《三朝要典》。

嘿,你猜怎么着,这孙之獬居然抱着《三朝要典》跑到太庙大哭,可真让士林的人瞧不起。

就在这年八月,朝廷把孙之獬的官籍给削了,让他回老家呆着去咯。

清军入关后,对于这些被前朝贬斥的文人也是大力拉拢以示新朝隆恩,孙之獬也在其中。

刚才我们提过了,清廷发现剃发易服令遭受了极大的阻力,甚至让已经占领的一些区域,出现了反抗的苗头,不由得放弃,不再强制了。

而孙之獬为得满清欢心,有心“标异而示亲”。

一日上朝时他变得“焕然一新”,不但剃了发,留了辫,还改穿了满族官吏的服装。

当时,朝臣分满汉两班,上朝的时候,满班大臣说他是汉人,不许他入班;汉班大臣说他是满人打扮,也不要他。徘徊于两班之间的孙之獬进退不得,狼狈万状。

于是孙之獬气呼呼地就上奏提议,让朝廷之前颁布的剃发令赶紧执行起来。他还在奏折里说:“陛下您都平定中国了,啥都焕然一新,可这穿衣戴帽和发型的制度,还留着汉人的老样子,这是陛下您顺从了中国,可不是中国顺从陛下您呀!”

多尔衮一听,觉得挺有道理,就在顺治二年(公元 1645 年)六月的时候,下令又颁发了一次“剃发令”,规定:“全国的官员和百姓,京城内外的限十天,直隶和各省的地方,以布文到达的日子为准,也限十天,全都得把头发剃了。”

剃发,本是流行于满族的习俗,而几千年来汉人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观念,成年后是不剃发的,“衣冠束发”成为汉人的外在标志。剃发严重伤害了汉人的感情,使他们失去了作为汉人的外在标志和不做奴隶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人们纷起抗争,悲壮激烈的反剃发斗争风起云涌。

当时反剃发有多么惨烈、流过多少血泪,是难以想象的。

后来的清廷更是为了统治汉民,下令禁止过汉节,只有如元日、上元、清明、端午、中秋少数节日被保留了下来。

像是如上巳、寒食、冬至、重阳等很多有着汉族浓厚民族特色和历史渊源的节日都被废除了,当然这是后话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