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武侠 > 贫道王蛟,请大乾赴死! > 第七十四章道教传承——造反和收储放贷

“我这么想的原因很简单——穷则思变。”

王蛟这边搞组织中发现一个最大问题,就是传统公知的“制度万能用”在基层治理上面完全无用,原因很简单——资源有限。

诚然这种用宗族公田和会社田,这些共有资产团结血缘族人或者意气相投的朋友确实有用,但是当所有人都卷的时候就意味着所有人的卷都是白费功夫。

共同资产这一块相比起资金,在农业社会大家更青睐于不动产的田地。欠着主持者都能够沾点油水,但是田地是跑不了的。

可当所有的“传统自耕农”全部破产,活下来的都是“有组织自耕农”的时候,已经没有了组织对原子人的碾压态势。

大伙都是有组织的,自身资产分别存放在私田、公田、会田和社田乃至于是观庙田中,短时间就算是大乾的贪官污吏们上手都不可能把这些资产折现,一般破不了产的情况下田地自然成为稀缺资源,流入不了市场。

有组织的社团宗族在市场上找不到田地购置,有田的人分散投资不会破产,田地也不会流入市场。

在这种卷王的情况下,除了组织内部玩“吃绝户”这一套之外,只有保持公田规模不变瓜分佃租,以及将田地佃租被迫投入到商业生产中这两条路可以走。

当然王蛟的垒墙填土造梯田的思路算是打破常规的一条路,如今听说已经开始有人开始效仿了。

但是以上四条路,吃绝户影响组织内部团结;

瓜分佃租看不到未来!子弟增多后分到手的钱就肯定少了。

垒墙填土没有王家大宗的私盐收入填补效果不明显;

那么就只有将共同田产佃租收入投入商业生产这一条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农业社会投资渠道短缺必然结果,就好像是隔壁霓虹岛上杉家被迁封米泽藩保留大量武士以图岛国大变,导致财政紧张的时候率先搞出有限公司一样。

从传统的封建地主变成上杉家投资,农民搞生产,藩士搞运输,商户代理的有限责任公司制度,全都是被逼出来的。

而王蛟这边自然是有野心的,前世的共和国一放开的时候遍地都是各种农村信用社,其结果也是必然被正规银行整合。

王蛟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而对于袁家众人来说就不一样了。

将全镇大部分的会社宗族田产佃租统合起来,以更高的体量去找南边百里之外的沔口镇商户放贷,再加上本镇也有不小的商人群体,市场是不用想的。

统合全镇资源,要是想要赖账的话少不了被全镇对付,体量足够大也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息收入。

这些看上去诱人的条件都不能让袁家感兴趣,唯独一点——将侯家彻底和山民结合成一个利益集团的好处,却是无法拒绝的!

“有点道理。”侯光明看向王蛟的目光却是多了一些欣赏。

他作为袁家远支能被安排做退路,手上手腕绝对是有一些,但是也是面对一个很大的问题:力度。

这侯家显示的能力太强被本地人忌惮就无法融入其中,显示的能力太弱又被本地大户当做是肥羊,不强不弱看上去简单,但是有几个人能够达成呢?

这种在力度上的束手束脚总是让侯光明难堪,到时王蛟的思路一直是这么活跃,直接跳出现有的思路,搞出了新的玩法,这实在是太给他在近支面前长脸了。

“确实可以考虑一下。”那侯家披甲的将领看了一眼王蛟,总算是准备记下王蛟的样貌:“我叫袁保中,以后如果有什么新想法可以告诉我。”

袁保中确实对这个看法很是看中,不过他作为中原当家人肯定是有自己的小算盘,无外乎就是袁家发家太短,想要结成利益同盟却苦于没有一个具体合适的组织,王蛟的开银行想法确实可行。

而王蛟在听到“袁保中”三个字的时候眼睛瞳孔缩了缩,到底是压制住了抬头仔细观察袁保中气运和命格的冲动。

这位名字看起来庸俗,但是实际上的身份可是一点不简单——袁世凯的生父。

一想到这里,王蛟的考据欲望就是上来了。

说起来袁世凯的身世兼职就是袁绍+袁术的结合体,同样是作为庶子被过继给叔伯,同样是贸然称帝,同样是狼狈下台,同样是败在姓孙的手上。

不能想太远了。

王蛟回过神的时候,袁保中已经是接着说道:“你拿出一个章程,回头拖袁……侯光明寄给我看看。”

袁保中当然也不能一直待在山区,项城袁氏中袁甲三、袁保恒、袁保庆等都在外地做官时,袁寨袁氏家族几十口人同居,主持家务的就是袁保中一人。

袁保中要一边买个同知头衔和大乾的贪官污吏打交道,一边本村筑寨堡,练乡团,保护乡里(兼并田地),如今安排好退路之后当然不会一直待下去。

王蛟对这事并不意外,和侯光明一起吧袁保中送走之后,王蛟就开始准备斟酌章程。

既然是想把全镇大小势力统合起来,那么就少不了具体分工。

白溪官虽然实力不强,但是作为本镇少数几个有非凡传承的寺庙道观之一,对收储放贷这件事情肯定是不陌生。

毕竟从南北朝开始寺庙就已经开始玩这一套。

而同时期的道教一边进行宗教改革,一边延续自打黄巾开始的宗教造反路线,天天嚷嚷着太上老君降世化身弥赛亚(救世主)李弘出现了,大伙要跟随建立地上天国啊。

这段时间是道教造反派的黄金时间,从后赵到东晋,在从东晋到后秦,北魏刘宋哪家没有经历过李弘起义?

北魏道士寇谦之《老君音诵诫经》所云:“但言老君当治,李弘应出,天下纵横,反逆者众,称名李弘,岁岁有之”,“称刘举者甚众,称李弘者亦复不少。”

而南北朝时期的刘勰在《灭惑论》中就指出:张角李弘,毒流汉季。

你要说如今的道教保守封闭,但是当年那个天天造反的道教留下来的东西那可是一点没丢,北宋时期辽国还有李弘起义,那这跟着寺庙学习的收储放贷业务能丢吗?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