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武侠 > 贫道王蛟,请大乾赴死! > 第一百二十九章刻板印象

面对王蛟依旧是充满探究的眼神,闵益智的嘴角抽了抽,最终还是不想和这个刚刚打过招呼的表妹夫隔阂:

“说到底还不是大乾的不做人,你别看现在给鲁省的圣人后裔一点虚名假利,但是当年那可真的是杀人。”

王蛟跟着点点头,对这个便宜远房大舅哥的话表示赞同。在这大乾治世之下有谁和大乾没点深仇大恨的?

“杀到当年我家从鲁省逃到赣省,再被北迁填了这湖广,你说这能和大乾有点好脸色吗?”

“本身我家在明朝入仕都得避着点自家这威名,毕竟谁都不想沾染厄运,如今一边得避着点自家恶名一边还要给仇人办事,索性就不入仕途了呗!”

闵益智似乎受限于祖先威名平时很少有人愿意和他过多言语,所以面对王蛟的主动攀谈倒是打开了话匣子。

可王蛟不会轻易相信他闵益智的话,因为有些事情在人出生前发生的总是被当做理所当然,在人出生后出现的却会被人大惊小怪。

就像是王家如今小富即安是因为抓住了走私私盐的商路一样,闵家好歹和儒家有不浅的关系不愿意入仕肯定也有不少挣钱的门路。

在对大乾反感和自己有舒适赛道的情况下才可能不愿意入仕。

闵益智之前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自然是没有全面思考过。

“你这眼神看着我毛毛的,咋了你不会去过川蜀或者是闽南吧?”

闵益智走南闯北不少,也知道自己回答的不全面,不知道王蛟会联想到什么,但是那不是自己能够改变的。

毕竟人总是会相信自己推导出的结论。

这道理王蛟懂,闵益智自然也是懂的。

两个同辈年轻人倒是多了些惺惺相惜,都是被老一辈算计怕了。

“没啥,就是窝在大别山区,很少见到外面的青年俊杰,这不是看着陆陆续续到场的青年俊杰,觉得………”

“有点和你想想不一样?”

闵益智熟练的接过王蛟的话头,眼神顺着王蛟的视线扫视了一圈陆陆续续到场的“青年俊杰”,也知道王蛟这边诧异的是什么。

能够参加中秋龙宫赏月宴会的都比较年轻,明显是大江龙宫有意组织大江流域的年轻俊杰交流的平台。

参与这个平台的年轻俊杰不少,可……和凡间人以为的年轻俊杰不同的是,这些人中有黑有白,有高有矮,有胖有瘦,衣着五花八门,但是压根就没有有功名的年轻俊杰。

“要是按照话本上的龙宫宴会,肯定少不了秀才举人的,毕竟编书的最多就是这种人。”

闵益智话锋一转说道:“可大江龙王真的会喜欢整场宴会上全是投靠大乾的汉奸?或者是预备汉奸吗?”

王蛟当然明白闵益智这话中的意思,就和自己前世的互联网上评价国外统治者的时候一样。

你可以尸位素餐治理不好国家,也可以左右逢源两面三刀,甚至你可以不当人残暴独裁,但是你千不该万不该卖国当买办。

没有谁喜欢出卖本民族利益的人或者组织,哪怕这是别人家的事情。

大江龙宫同样如此,想想要是峨冠博带的龙王爷招待一帮金钱鼠尾的汉奸伪军,这画面太美,实在不敢想象。

等会!

王蛟面色随即古怪了起来:“照你这话说,这龙宫中秋赏月宴会不都是招来的各路地(造)方(反)豪(头)强(目)?这大乾如今衰弱还好说,当年大乾气势正盛的时候不得掀了龙宫?”

不管你说大乾有多不做人,但是必须承认当年大乾确实是有这个实力的。

“你不会真以为这个宴会是每年都办的吧?”

闵益智面色古怪的看了一眼王蛟。

王蛟本来还在纳闷是什么让大江龙宫年年支持造反派,为啥就是没有成功造了大乾的反。

听着闵益智的话,王蛟这才是反应过来:

“我这不是着相了吗?一听这宴会主角都是造反的就想到隔壁岛国上有个外样大名诸侯长洲藩的毛利家,每年家臣都要问一句今年能不能造德川幕府的反,然后被毛利家家主给劝阻。”

虽然长州藩确实是日后倒幕的主力,但是在华夏大地上很明显不习惯搞这些花样。

“年年搞这假把式有个屁用,就好像这科举,按理来说盛于明乾,你们家洪武皇帝开始搞出来八股应该是一直在搞吧?可实际上呢?”

王蛟本来就知道闵益智应该还是懂些文化,但是没有想到闵益智知道的这么多。

前世很多人骂洪武皇帝搞出来的八股没有唐宋科举自由,但是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八股的产生和明清科举制度。

和很多人刻板印象中一建国立马开科举就能绥靖地方势力的清初模式不同。

明初的科举第一次是在洪武三年国家终于稳定的情况下才开设,这很大程度上让人怀疑是不是老朱和当年那帮文人武将都受到蒙古人不开科举的路径依赖。

毕竟人的想象是超脱不了自己的认知,虽然老朱的外祖父是崖山老兵可他的认知中就压根没有遇上过蒙元开科考。

元朝建立44年才第一次科考,过乡试的人数才三百,及第的人数在五十到八十人不等,这和后世全国普及科考比起来就是小圈子里圈地自萌而已。

而老朱虽然是给粗人,但是汉人骨子里重视文化教育的精神还是在的,在洪武三年举办第一次科考试水发现当年及第的进士一个靠谱的没有之后,老朱并没有在别人身上找原因。

停办了十五年的科考中老朱组织编纂八股考试方式方案,在地方上疯狂修建乡学县学,干死了占着官位的胡惟庸裙带集团,空出大量的官位。

所以你可以从后世角度说朱元璋八股禁制人的思想,可以说胡惟庸死的冤枉。

但是对于汉家来说,干掉了死灰复燃的蒙元—明初举荐制度,恢复科举制度,同时通过标准的应试教育让全民起跑线大致上差不了多少。

朱元璋光是这一点当得了一句“洪武大帝”!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