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大时代之1977 > 第37章 九龙仓

九龙交易所

“博哥,这次我们买什么?”小军一脸激动的问道。

看了许久,李博准备买点期货,才发现1976年12月香港商品交易所成立,就推出棉花和原糖两种商品期货交易,而且这两种交易量还不大。黄金和原油这两种大宗期货交易,都没有。至于债市也不大,汇市更不是现在的自己能动的。

看来还是得进股市。

心中开始计算了一下资金:“7.92亿港元的现金,回百渔村成立合作社,给了祥叔1950万港元;自然绿野,收购价9050万港元,接近4000亩农业土地,两次给了运营资金总共1500万,后面因为与供应商签署长期合作,提前回款1500万,实际收购价7550万,总共9050万港元;罐头工厂收购价850万港元,后面靠近工业区买了38亩地1000万港元,又给了1500万的建设和运营资金,总共3800万港元;两次给了薛林各200万港元,共400万港元,诚德制衣收购价350万港元,1500万港元的运营资金,总共1850万港元;汽车零部件收购价1800万港元,运营资金1亿港元,总共1.18亿港元;新世纪影视收购价1800万港元,运营资金1000万港元,总共2800万港元;报社收购价50万,后面因为债务问题,一次性解决实际收购价60万港元,运营资金4000万港元,总共4060万港元;后面去港府见了查理推荐的几个人,花了1500万港元。总共花费3.72亿港元,现在还剩4.2亿港元现金。”

“买地产股,买不了就收购。”李博平静的说道。

现在的香港正是发展繁荣的阶段,进出口增加加上外来人员的涌入,让地产行业进入了高增长阶段,而让后人所熟知的华人首富李嘉诚,而不是中国首富。

而这种成功在后世各种版本都有,有大制作的艺术加工和小作坊的解说,更是深得人心。

虽然这些富豪根据政治统治者的变化,不断改变自己的颜色。以前是去“中国化”,随着港澳回归,后世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强盛,越来越多的富豪成了“爱国人士”。凭借着这份敏锐,和适应能力,也让这些富豪的财富地位得到保留和提升。

……

在1976年,李嘉诚公司的净产值达到5个多亿,成为香港最大的华资房地产实业。到了1980年之后,净产值会超过100亿港元,有记录从1997年香港回归开始到2014年底,李嘉诚的净资产从709亿港元涨到了4060亿港元,38年的时间上涨了812倍。

净资产,也称为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或个人实际拥有的财产净额,反映了其整体财务状况。具体来说,净资产是企业或个人的资产总额减去负债总额后的净额,它代表了企业或个人最终实际拥有的经济利益。

在企业层面,净资产的计算公式为:净资产=总资产-总负债。这里的总资产指的是企业拥有的全部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而总负债则是指企业需要偿还的全部债务,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账款等。通过计算净资产,可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了解其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平衡情况。

………

看着上面的股价信息,经过前段时间的风波地产板块较之前相比,平均下跌了7%左右,之前持有的地产股市值从最高的7亿多,到离去时只有5亿多,现在更是只有4亿多。

大名鼎鼎的九龙仓,正常来说,目前应该超过10亿市值,现在只有9亿多的市值。

李博看着这支股票,回想着后世的信息1977-1978年间,香港上市的九龙仓市值仅13-14亿港元。而李嘉诚把九龙仓旗下的地皮、楼宇等资产按市值计算,扣除整体负债和相应费用支出,得到的真实价值远高于市值数倍。市价买入九龙仓相当于三折买入优质资产。

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里,李超人非常耐心的分批买入了约20%的九龙仓股份……尽管买的很低调,股价还是从13升至40多。李嘉诚原本打算买30%~50%,因为股价急升而果断停止。后来,李嘉诚将九龙仓股票转让给包玉刚,获利数千万港元。此一战,为一年后收购和记黄埔打下基础。

“小军之前办的事怎么样了?”李博问道

“博哥,之前用公司旗下的部分个人名义开户有两百人信息,现在已经弄好了,资金和账户已经交给新招募的人。”小军回答道。

李博一脸认真道:“小军,现在不比当前,我们一定要低调,现在有很多人,在外面盯着我们。”

小军点了点头,表情严肃:“博哥,我明白。那接下来咱们怎么行动?”

开始买入“九龙仓和和记黄埔”,这些买入要以小规模波段性的买入,不要使股价产生剧烈波动,总价3亿港元。之前买入的4家股票,在买入总计1亿港元。

随着李博的指令下达,小军迅速安排人手开始操作。由于买入方式巧妙,起初,“九龙仓”和“和记黄埔”的股价只是小幅上扬,没有引起市场的过多关注。然而,随着持续的小规模买入,这两只股票的成交量逐渐放大,股价也开始稳步上升。

随后的四天内,市场内和市场外,都因地产股上涨,而热闹起来。

……………

市场上的投资者们逐渐察觉到了这一变化,开始纷纷议论。一些敏锐的投资者也跟着买入,进一步推动了股价的上涨。但由于李博他们控制得当,股价的涨幅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对温和的区间。

与此同时,之前买入的那 4家股票,在新资金的注入下,也表现不俗,股价稳中有升,为李博的投资组合增添了不少价值。

长江实业的股价上涨率达到了 8%,市值逼近 45亿港元;恒隆集团的股价上涨了 10%,市值接近 30亿港元;新世界发展的股价上扬了 7%,市值约为 42亿港元;新鸿基的股价涨幅为 9%,市值在 38亿港元左右。

“这几家公司的股价涨得不错啊,是不是有什么大动作?”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股民眯着眼睛,看着大屏幕上跳动的数字说道。

“谁知道呢,也许是公司业绩好了呗。”旁边的一个年轻股民随口应道。

“我看没那么简单,这涨幅有点蹊跷。”一位中年股民摇了摇头,一脸狐疑。

“你们说会不会是李博在背后操作?”有人突然提出了这个名字。

大厅里瞬间安静了一下,随后立刻炸开了锅。

“李博?不可能吧,他现在官司在身,哪还有心思弄这个。”

“就是啊,上次他的事闹得那么大,我看他不敢轻举妄动。”

“可别忘了,他之前在股市上可是呼风唤雨的人物。”

“但这次情况不一样啊,他哪来的这么多资金和精力?”

大家争论不休,有人觉得这只是市场的正常波动,有人则坚信李博的身影在背后若隐若现。

一位资深的股民分析道:“李博这人手段高明,就算官司缠身,也不能排除他暗中布局的可能。毕竟在股市里,利益的诱惑太大了。”

另一位股民则反驳道:“可他现在风险这么大,万一被查出来,不是雪上加霜吗?我觉得不太可能是他。”

“不管是不是他,咱们都得小心点,别盲目跟风。”一位谨慎的股民提醒道。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位消息灵通的股民跑了进来,大声说道:“我刚打听到,好像有几家大机构在暗中增持这些股票。”

这一消息让大家更加迷惑了,难道是机构的动作,与李博无关?

整个交易所里充满了疑惑和不安,股民们在这起伏的股价和纷繁的传言中,努力寻找着方向,却又仿佛陷入了一团迷雾之中。

突然,人群中又有了新的动静。一个神色紧张的男子挤了进来,喘着粗气说道:“我拿到更准确的消息了!现在汇丰那边帮助雇主,向持有九龙仓的股权的人收购,溢价 30%,以昨天的收盘价收购!”

这爆炸性的消息如同投入湖中的巨石,瞬间在人群中激起千层浪。

“什么?溢价 30%?”有人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

“难怪九龙仓的股价涨得这么厉害,原来是有这一出!”一位老者恍然大悟般地拍了一下大腿。

“这么说,是汇丰在推动股价上涨?”有人疑惑地问道。

“可不是嘛,汇丰的实力雄厚,他们出手,这股价能不涨?”旁边的人应和道。

“但这也太突然了,之前怎么一点风声都没有?”又有人提出疑问。

此时,一位一直默默观察的分析师模样的人开口了:“其实也不奇怪,九龙仓的市值一直被低估了,汇丰这一操作,算是让它的价值得到了应有的体现。”

“可不是,之前怎么就没发现呢!”有人懊悔地捶胸顿足。

“照这样下去,九龙仓的市值很快就能突破 20亿港元了!”有人惊呼道。

“这简直是疯了!”一位年轻的股民忍不住喊了出来。

大家的情绪越发激动,有人兴奋地摩拳擦掌,准备趁机大赚一笔;有人则忧心忡忡,担心这是一场泡沫;还有人在紧张地计算着自己的得失。

“这到底是机会还是陷阱啊?”一位大妈满脸焦虑地自言自语。

“管他呢,富贵险中求,我准备再加点仓!”一个胆大的股民咬了咬牙说道。

“别冲动,还是再观察观察吧!”他身边的朋友赶紧劝道。

交易所里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期待和恐惧。

这时,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股民站出来说道:“大家别盲目跟风,还是要冷静分析。虽然现在看起来形势大好,但市场变幻无常,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然而,在这狂热的氛围中,他的声音很快就被淹没了。人们的目光紧紧盯着大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字,心中充满了对财富的渴望和对未知的恐惧。

有人开始四处打听更多的内幕消息,有人则在电话里匆忙地向家人朋友传达这一重大新闻。整个交易所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战场,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而战。

而在这喧嚣与混乱之中,李博正在安排的下一步计划。

“小军我们这边情况怎么样了。”李博问道

小军一脸兴奋道:“博哥,之前买入的四家,后面又买入了1亿港元,总市值已经快要接近7亿港元了,和记黄埔市值1.4亿港元,最高的九龙仓市值5亿港元,涨幅超过了60%多,九龙仓市值超过了25亿港元。第一信报,按照你的指示和要求,对九龙仓进行解析,这两天日销售量超过了2万份,目前肖经理那边正在紧张招人,说如果前期有自己的场地和设备,可以很快增加到日销售量超过10万份,目前是租借场地和设备,现在正在紧张对外加价联络。”

李博微微颔首,目光中透露出思索:“嗯,不错。小军,通知肖经理,让他先稳住当前的局面,实在不行,就租用人员和设备。还有,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尤其是汇丰那边的动作。”

小军连忙应道:“好的,博哥。那我们接下来是不是要继续加大对九龙仓的投入?”

李博沉默片刻,说道:“先不急,看看这波涨幅能持续多久,以及市场的反应。对了,和其他股东的沟通进展如何?”

小军皱了皱眉:“有几个股东态度还比较暧昧,觉得跟昨日股价相比,价格有差距,另外汇丰也要求加价。”

李博看了看现在的股价和昨日的股价,问道,“我们现在的收购了多少股权?”

小军忙回道:“5%,溢价25%,金额7500万港元。”

李博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沉思片刻后说道:“这样,小军,我们先刺激一下市场。把手里其他的股票卖出一部分,金额大概2亿,然后继续推高九龙仓的市值。同时,让场外传出消息,我们的收购价涨到溢价 40%。”

小军一惊:“博哥,这风险是不是太大了?万一……”

李博抬手打断他:“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现在就得搏一把。”

小军咬了咬牙:“好,博哥,我这就去安排。”

消息一出,市场瞬间沸腾。九龙仓的股价如同火箭般飙升,投资者们疯狂涌入。证券交易所里,人声鼎沸,人们的目光紧紧盯着大屏幕上九龙仓那一路高歌猛进的股价曲线。

“这九龙仓是要疯啊!”一位股民惊呼道。

“听说收购价涨到溢价 40%了,这谁能忍住不买啊!”另一位股民兴奋地说道。

各大财经媒体也纷纷报道这一惊人的消息,专家们在电视上分析着局势,有的认为这是一场财富盛宴,有的则警告投资者要保持冷静。

在这场狂欢中,李博和小军却丝毫不敢放松。李博坐在办公室里,紧盯着外边的传来实时数据。

小军则在外面忙得脚不沾地,协调着各方的操作。

“博哥,股价还在涨,已经超过我们预期了。”小军冲进办公室,气喘吁吁地说道。

李博站起身来,双手抱胸:“不急,来喝口水,看把你忙的。”

小军一听,顺手拿起桌上的水杯,咕噜咕噜就往嘴里灌。由于喝得太急,水顺着嘴角流了下来,他也顾不上擦,只想着赶紧解解渴、缓口气。一杯水下肚,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放下杯子,用袖子抹了抹嘴,说道:“博哥,这形势发展得太快,我心里有点没底啊。”

李博没接这话,问道:“汇丰那边接触的股东怎么样了?”

小军喘着粗气说道:“汇丰那边说收购价格上涨后,有点反应。但那些股东看到核算公司整体情况,在看股价上涨的局面,觉得咱们给出的价格依然达不到他们的心理要求。”

李博听后,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陷入了沉思。房间里安静得仿佛能听到他思考的声音,小军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眼睛紧紧盯着李博,等着他做出决策。

过了好一会儿,李博停下脚步,目光坚定地说道:“那就说,撤回收购,然后大量卖出,降到前天收盘价后,开始逐步买入。”

小军一惊,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博哥,这能行吗?这样局面可能会失控啊。”

李博笑着说道:“哈哈!你先去传达,等会儿你就知道了。”

小军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吧,博哥,我听你的。”

………

一处办公室内

1977年的李嘉诚,正值盛年,身材修长而挺拔,犹如一棵苍劲的青松,透着一种内敛而坚韧的气质。他面庞清瘦,五官轮廓清晰分明,高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边眼镜,镜片后的双眸深邃而明亮,闪烁着智慧与谋略的光芒。他的额头宽阔,彰显着宽广的思维和远见卓识。紧抿的嘴唇线条坚毅,展现出他的果决和坚定。

当李嘉诚得知九龙仓股价上涨,且收到汇丰好友传出有人场外收购九龙仓股价溢价 30%的消息时,他的内心瞬间掀起了波澜。一方面,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场激烈的商业角逐,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和严峻。但另一方面,他那冷静沉着的内心又让他迅速平复下来,开始分析局势。

他在心中暗自思忖:“如此大幅度的溢价收购,背后的对手必定来势汹汹。但九龙仓这块肥肉,绝不能轻易拱手让人。”他的心思如同一台高速运转的精密机器,快速权衡着各种利弊。

在短暂的思考后,李嘉诚迅速做出应对安排。他决定先按兵不动,继续观察市场的动态和对手的进一步动作。同时,他吩咐手下的团队紧急收集更多关于此次收购的详细信息,包括收购方的背景、资金来源以及可能的后续策略。他深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信息就是最有力的武器。

……

在另外一边

一位身材高大魁梧,脊背挺直,给人一种顶天立地的稳重之感。他天庭饱满,双目炯炯有神,目光中透着坚毅和果敢。宽阔的脸庞线条硬朗,彰显着他的威严与大气。整齐的短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更增添了几分利落。

当包玉刚得知九龙仓股价上涨,且收到汇丰好友传出有人场外收购九龙仓股价溢价 30%的消息时,他的内心先是一惊,随后迅速冷静下来,开始分析局势。

他心中暗想:“溢价 30%收购,看来对手志在必得。但九龙仓对我至关重要,绝不能轻易放弃。”

在我的商业蓝图中,九龙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九龙仓所拥有的码头和货仓设施,是我航运事业的关键一环。掌控了九龙仓,就能够实现航运业务与陆地仓储运输的无缝对接,大大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而且,九龙仓在香港的商业地产领域也占据着重要地位,这与我未来拓展多元化商业帝国的战略构想完美契合。拥有九龙仓,就等于握住了打开更广阔商业空间的金钥匙。

为了应对当前的局面,包玉刚决定主动出击。他首先召集了自己的核心团队,展开了一场紧急会议。在会议上,他冷静地分析着局势,明确了各个成员的任务。一方面,他安排专人去调查收购方的详细背景和资金来源,寻找对方可能存在的破绽。另一方面,他亲自出马,与汇丰银行等金融巨头进行深入的沟通与谈判,试图争取到他们的支持和合作。同时,他开始大规模地调动资金,准备在价格战中展现出自己雄厚的实力。此外,他还利用自己在商界的广泛人脉,积极拉拢其他有影响力的人物,形成一个强大的联盟,共同应对这场激烈的股权收购战。

……………

当各方的信息传递到汇丰这边时,李博这边已经开始撤资。

当最后的消息传到汇丰收购部门,然后反馈给股东,有人觉得可能会出现转机,也有敏锐的人察觉痛呼错失机会,但更多的人看着盘面依然继续上涨,觉得给不出价,自动撤回而已。

此时,受到消息接收的延迟性,投资者们看到继续收购,以为是股东们坚持住了价格,使得公司价值得到了更高的认可,纷纷涌入购买股票,推动股价进一步攀升。交易所里,人们欢呼雀跃,仿佛看到了一座无尽的金山。

然而,就在众人沉浸在这看似无尽的繁荣之中时,李博这边却悄悄地展开了行动。他目光冷峻地盯着盘面,果断地下达了大量卖出的指令。一时间,大量的股票如潮水般涌出,原本一路飙升的股价瞬间遭遇了沉重的打击。

恐慌的情绪如同瘟疫一般在交易所里迅速蔓延开来。刚刚还在欢呼的人们,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惊恐和绝望。

“怎么回事?怎么突然开始大量抛售了?”有人惊恐地喊道。

“股价在暴跌!快逃啊!”另一个人声音颤抖着。

股价如同失控的列车,急速下跌。四天时间,从开始接近 10亿涨到接近 42亿港元市值的股票,如今像断了线的风筝,直接跌到 15亿港元的市值。整个交易所里充斥着哭喊声、咒骂声,混乱不堪。

而李博却在这一片混乱中保持着冷静,当股价跌到他预期的低位时,他再次果断出手,开始大量买入。

跌倒预定点位后,他的手下们迅速执行着指令,买入的操作如疾风骤雨般进行着。此时的交易所里,有人还在惊慌失措地抛售,有人则被李博的举动所吸引,犹豫着是否跟随。

渐渐地,随着李博的少量买入,股价开始有了企稳的迹象。那些一直关注着局势的投资者们仿佛看到了一丝希望,也纷纷跟风买入。原本弥漫着绝望的氛围中,又燃起了一丝希望的火苗。

但这丝希望的火苗是如此脆弱,市场的恐慌情绪仍如阴霾般笼罩。一些投资者刚买入,看到股价稍有波动,又急忙抛出,生怕再次被套牢。

就在这混乱不堪的时刻,突然有人收到一则重磅消息,这消息如同在本就不平静的湖面上又投下了一颗巨石。消息称,收购方溢价 40%,但依然不同意收购,声称收购价低了,随后收购方竟然退回收购。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犹如给市场一记沉重的闷棍,成为了引发这次股价急跌的导火索。

原本就摇摇欲坠的股价,此刻更是如雪崩般一泻千里。刚刚燃起的那点希望瞬间被扑灭,投资者们的恐慌达到了顶点。

“完了!彻底完了!”绝望的呼喊声响彻整个交易所。

“这怎么可能?怎么会这样?”有人瘫倒在地,眼神空洞。

股价继续疯狂下跌,仿佛坠入了无底的深渊。此时的交易所内,一片死寂,只有大屏幕上那不断跳动的绿色数字,刺痛着每个人的神经。

而李博在这一片混乱中,却保持着异常的冷静。起初,他只是少量买入,试图试探市场的底部。但随着股价的持续暴跌,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马上调整策略,有计划地控制盘面,大量买入!”李博对着小军传递最新指令。

他的团队迅速行动起来,资金如潮水般涌入市场。与此同时,李博也没有忘记通过巧妙的操作,一边大量买入,一边又大量卖出,以控制股价的走势,降低成本。

“注意节奏,不要急!”李博的眼睛紧紧盯着盘面,额头上的汗珠不断滚落,但他的目光始终坚定。

在他的指挥下,股价下跌的速度逐渐放缓,市场的恐慌情绪也开始有所缓和。一些投资者看到了这一变化,重新燃起了一丝希望。

“难道是要止跌回升了?”有人小声嘀咕道。

“不知道啊,但看起来好像有人在力挽狂澜。”

李博深知,此刻还不能掉以轻心。他继续密切关注着市场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随时调整着买入和卖出的策略。

随着时间的推移,股价终于在李博团队的努力下停止了下跌,并开始缓慢回升。

其他投资者们此时的看法各不相同。有的投资者认为这只是暂时的企稳,还不敢轻易入场,选择继续观望;有的则觉得这是抄底的好时机,开始小心翼翼地买入。

市场中的分析师们也纷纷发表看法。一些分析师认为这是市场的自然调整,股价仍有下跌的空间;而另一些则认为这是反转的信号,建议投资者抓住机会。

就在这时,李博觉得可以大量买入时。

小军急匆匆从外面走进了道,博哥有人在大量买入,量很大,我过过来时没有提前请示你,就让人全力买入。

李博听后,迅速看了看盘面,目光中透露出思索和判断。片刻之后,他微微点头,脸上露出赞许的神情,说道:“小军,你做得不错。”

小军听到李博的称赞,原本紧绷的神情稍微放松了些,说道:“博哥,我也是看到形势紧迫,怕错过机会,就先自作主张了。接下来咱们怎么办?”

李博紧盯着盘面,说道:“先观察一下,看看这股买入的力量后续如何。同时,让咱们的人做好准备,随时根据情况调整策略。”

小军应声道:“好的,博哥,我这就去安排。”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