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喜欢,我们去找烧烤吧!”
“嗯!”
夜市周围大多数人都是学生,三三两两的商贩经营着他们的摊子。
刚走进去的时候,街道两边大部分都是吃的,一直走了很远,才看到卖衣服鞋子的。
“哇!十元六串的烧烤,我们去看看!”李芸拖着邵专就买了六串。
买的时候,真的是等了非常久ing,她们家的烧烤太受欢迎了!
“早知道要等这么久,我就不买了,你看看,这后面还有这么多卖烧烤的,价格都一样!”李芸边走边抱怨。
“哎呀,买都买了,谁知道要等这么久啊?不过说实在的,它那个地理位置好,一走过来就看到了。”
“哇,这个面筋怎么这么难吃!看来他们家的烧烤,只有烤肠还说的过去。”
“对啊,我刚刚吃的那个蟹排,还有那个面筋,都不好吃,你刚刚那个金针菇怎么样?”
“也好难吃,金针菇都不新鲜,还烤糊了!”
“不过说实在的,我觉得烤肠都是一个味道,他家就烤肠还说的过去,下次不去那里了。”
“喂喂喂,那个……是不是鸡叉骨!”
李芸小学的时候,学过一个成语,叫做望梅止渴,说是一个人看到了梅子,就会流口水。
她觉得自己现在使劲扯着邵专衣袖的模样,简直比望梅止渴还夸张。
看到有个小商贩在炸东西,她眼睛都亮了。
“呃,你眼神不错,那个省钱灯光的小角落,居然给你发现了!”
“哇哇哇,真的是鸡叉骨!”
想当初,李芸第一次吃鸡叉骨的时候,就觉得:世界上居然会有这么好吃的鸡肉!
听别人说,只有夜市那边有,我就一直想买来着,今天终于给我看到鸡叉骨本尊了!李芸想。
“快快快,烧砖的,我们快去买鸡叉骨!”李芸拉着邵专就往卖鸡叉骨那里跑。
“诶!你慢点,你慢点!”
果然是翻山越岭只为吃的人,为了吃的,什么都干的出来,邵专想。
“师傅,你这个鸡叉骨怎么卖的啊?”李芸话语里都是兴奋。
“这个啊,这个十五一斤。”
一斤……有多少?李芸心里盘算着。
“给我来一斤鸡叉骨!”一个过路人突然来了一句。
“一斤多少啊?”李芸问邵专。
“刚刚那个人好像就是要的一斤,待会儿你看看她的多少,就知道了。”
等到路人的鸡叉骨下锅,李芸松了一口气。
一斤这么多!那我买五块钱好了!
“我能只买五块钱吗?”
“可以!”
师傅很干脆地又挖了一份去称。
看着鸡叉骨在锅里翻滚着,李芸心里一阵激动!
我虽然不是第一次吃鸡叉骨,但是我是第一次吃自己买的鸡叉骨,不知道为什么,心里一阵莫名其妙的激动!
商贩把鸡叉骨用包装袋包好,递给李芸。
“哇,原来五块钱的,这么多,还蛮不错的!”
“吃吧你,别忘了给我留两块。”邵专在一旁说。
“放心吧,少不了你的!居然第一次来夜市,就看到了鸡叉骨,不错不错!”李芸说着就吃了起来。
“嗯,好吃好吃!”
唉,没吃过鸡叉骨的孩子啊,我看着都替她心疼,她这是把鸡叉骨当饭吃了啊!邵专想。
“下一步去哪儿?”
“要不去那边逛一逛吧!”邵专指了指马路对面。
“那边买衣服的好多。”
“对啊,那边是有很多买衣服的,也有很多买水果的,我之前经常在这边买水果的。”
“经常?”李芸瞪大眼睛看着她。
“也就那么五六次吧。”
“那你不会来这边,来了十多次了吧?”
“嗯,差不错。”
可怕,太可怕了,这鱼龙混杂的环境,我都怕丢手机!李芸想。
“好吧,我们过去吧。”
邵专买了一双冬天的拖鞋。
“大叔,你这里的拖鞋多少钱一双啊?”
“十五。”
“十五,不贵,我想买一双。”邵专看向李芸。
“买呗!”
“大叔,我拿一双试试啊。”
“试吧。”
“我穿三十九码的。”邵专尴尬地对李芸一笑。
好吧,烧砖的,我知道,你怕我嘲笑你脚大,所以事先来了一次自嘲。
“三十九就三十九呗!”李芸心里默念了一句我三十六码。
“我的天,我感觉这个脚伸不进去。”
邵专的当场一试,有点尴尬。
“哈哈,没办法,有点尴尬。”
“大叔,还有没有大点的鞋子啊?”邵专问商贩。
“没有啦,三十九是最大的码啦!”
“烧砖的,这是最大的码,要不你换个样式?”
邵专会意,赶紧换了一双颜色和款式都不同的,一踩进去,刚刚好!
看来相同码的鞋,不同的款式也有区别ing。
“啊,好尴尬!”邵专笑了笑。
“买吧买吧,我不会嘲笑你的。”李芸边说边笑。
“大叔,给你钱!”邵专把钱给他,提着鞋子就走。
越往前走,卖水果的就越多,两百米不到,邵专就买了红枣,西红柿,红柚。
天啊,真的是吃货,这才走了多远,就买了这么多!李芸想。
“你买这么多,吃的完吗?”
“吃的完啊,闲着没事的时候就吃一吃,我妈说了,只要不吃那些垃圾食品就行,水果是对身体有好处的,可以随便买!”
“好像有道理,不过烧砖的小姐姐,貌似你刚刚吃了烧烤啊。”
“偶尔吃吃没关系,回去给你红枣!”
吃人的嘴短,李芸马上闭嘴。
“好吧好吧,我期待你的红枣啊。”
两人又逛了很久,才离开夜市。
最近宋余生很苦恼,她的旧书完结一个多月了,才来了一个限免推荐。
原本一个限免推荐,总比没有推荐好,问题是,这个推荐并没有什么用……
照样没粉丝,没订阅。
“啊,我以后还是抱全勤吧!”宋余生自言自语了一下。
看到一个完结卖断,觉得这个还挺适合她,既然销量不好,那就卖出去吧!
点了一个卖断申请,一个多月没回复。
完了完了,这本书白写了,宋余生心里想。
看看读者年龄,差不多都是大学生这个年纪,宋余生觉得自己应该改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