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玄幻 > 解说南明痛史,老朱气疯了! > 第65章 皇父多尔兖

【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的权臣,那么多尔兖或许就会直接篡位称帝了。然而,他并非寻常之权臣,而是身处满清八旗体制之下的权臣。

这一体制由清太祖努尔哈赤所创立,具有独特的特点:层层分封,兵民一体。其中,两黄旗对皇帝忠心耿耿,而两白旗则效忠于阿济格、多尔兖和多铎三兄弟。除此之外,另外四旗也分别归属于不同的王爷掌控。

在这样的体制背景下,多尔兖之所以能大权在握,并非因其自身能力出众,更多地是政治妥协的产物。尽管他有权处置肃亲王豪格,但却无力夺取两黄旗的控制权。因此,对于多尔兖而言,想要篡位称帝看似近在咫尺,实则难如登天。

即使两黄旗大臣索尼和鳌拜屡次冒犯他,多尔兖也选择宽容对待他们。这是因为他深知,虽然杀死了肃亲王豪格,但两黄旗的主人仍然存在,即小皇帝福临。

如果对索尼和鳌拜等人采取行动,那么整个两黄旗都会感到不安,从而产生严重后果。轻则影响前方战士的士气,重则引发满洲八旗之间的内战,这将带来巨大的损失。

多尔兖无法承受这样的风险,也没有十足的胜算。此外,此时的他已经成为了皇父摄政王,权力与皇帝相当,所以他实在没有必要冒险去争取更多。这一点与燕王朱棣完全不同!】

“朕所创立之八旗制度,便是如此考量。表面看似分裂,实则紧密相连,谁亦无法脱离此集体,不然必将遭受分割与覆灭之灾。”努尔哈赤面带得意之色,缓缓说道。他目光深邃,仿佛看穿了世间万物的奥秘。

“而更为重要之处在于,每一旗人皆为八旗之一份子。他们须将整面旗帜视作自家,如此方能团结一致,共抗外敌。与此同时,这一制度亦令旗主们不敢轻易有所异动。”努尔哈赤继续道,声音中充满了自信与威严。

在他心中,八旗制度宛如一座坚固无比的堡垒,既保护着族人,又约束着权力。每个旗人都深知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他们不仅要为个人的荣耀而战,更要为整个八旗的尊严而拼搏。这种强烈的归属感和使命感使得八旗军队成为一支无坚不摧的力量。

而对于旗主们而言,他们虽手握重兵,却也明白自身的一举一动皆受到众人瞩目。任何企图背叛或破坏八旗团结之人,都将遭到其余旗人的唾弃与制裁。因此,即使有野心勃勃者,亦不敢轻易越雷池一步。

努尔哈赤看着眼前壮丽的景象,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他相信,凭借着八旗制度,他的帝国必将繁荣昌盛,永垂不朽。

【要知道,多尔兖在八岁时便失去了双亲,那时皇太极、阿敏和莽古尔泰这三位大贝勒,因为担忧大妃阿巴亥会专权,所以强制她给努尔哈赤殉葬。然而,他们也当众立下誓言,表示会照顾好阿济哥、多尔兖和多铎这三个兄弟。

尽管皇太极成了皇帝,但他说过的话依然算数。从年少时期开始,多尔兖就一直跟随在皇太极以及皇后哲哲身边,他们之间虽名义上是兄弟,但实际上更像是父子。在这种深厚的情谊之下,让多尔兖去对付自己兄长遗留下来的孤儿寡母,对像多尔兖这样未曾受到汉化影响的人来说,实在是一件很难在内心接受的事情。

更值得一提的是,多尔兖已经三十九岁了,尽管他拥有众多福晋和格格,却只有一个女儿,没有儿子。面对这种情况,即使他有继承皇位的机会,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急于求成。毕竟,他需要考虑到家族的延续问题,如果不能确保有儿子继承皇位,那么登上皇位也只是暂时的荣耀。因此,对于多尔兖来说,是否成为皇帝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相比之下,他选择继续担任摄政王,这一决定不仅让他能够掌握权力,还能避免与其他皇室成员产生冲突。此外,多尔兖在摄政期间,与顺治帝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特殊的关系。他们就如同亲生父子一样。

多尔衮心里琢磨着,自己膝下无子,最亲的血脉就是这位侄子。因此,他认为自己肩负起对侄子的教育责任是天经地义、责无旁贷的事情。于是,多尔衮精心为顺治挑选了五位老师,其中包括三位满人,两位汉人。

这些老师们各自擅长不同的领域和技能:有的教授满人传统的骑马射箭技艺;有的则专注于教导汉语知识。

当涉及到国家政务处理时,多尔衮对顺治帝视如己出,将自己的智慧和经验传授给他,每次上朝理政,顺治都坐在皇帝宝座上静静地观察。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顺治能够亲眼目睹并学习如何有效地管理国家事务以及与臣民相处。

多尔衮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将治国之道传授给顺治。这样的培养方式既生动又直观,让顺治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掌握了统治国家的技巧和智慧。这种全面而细致的教育安排,明显优于当年万历皇帝对待自己亲生儿子的方式。

这种亲密的关系就如同当年的张居正与万历皇帝一样,既如师生,又亲如父子,如果两个人不是因为政治原因,绝对不会导致后来的悲剧。】

“朕跟张居正没有那么亲,张居正不过是皇家的一个臣子,不可能对皇位造成威胁。”万历皇帝在天幕喃喃而言,心中却是思绪万千,三十多年前自己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才会做出那样的决定呢?为何对张先生的家属如此狠辣无情?如今回想起来,似乎有些后悔了。

然而,这些念头只是在他心底一闪而过,随即他便开始思考如何应对眼前的局势。面对满清的崛起和南明的覆灭,他意识到必须要采取行动了。尽管原本计划将为张先生平反这件事交给太子去处理,但此时此刻,他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急迫感涌上心头。

【更何况,多尔兖与小皇帝福临的母亲庄妃、圣母皇太后博尔吉各特氏布木布泰(小名叫大玉儿)有着非比寻常的情宜,对于小皇帝福临可谓是受屋及乌。】

“居然还有一个大瓜?”一时间诸天之下,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来,尤其是那些爱听八卦的人们,更是将自己的耳朵竖得高高的。毕竟这种皇家的爱情故事从古至今都是最吸引人的话题之一。不仅朱元璋和万历对此感兴趣,就连努尔哈赤也听得津津有味。

当然,唯一感到有些尴尬的就是皇太极了。不过,他之前已经经历过庄妃与洪承畴的事件,所以心理承受能力比其他人要强很多。此刻,他虽然心中有所不满,但表面上还是要装作愤怒的样子,以免引起他人的怀疑。于是,他皱起眉头,脸上露出一丝不悦之色。

此时此刻,在遥远的科尔沁草原,那些蒙古族人也正仰头观望着天幕。这天幕仿佛特意关照每一位观众似的,完全不存在语言障碍问题,不必担忧这些不懂汉语的科尔沁人听不明白。

然而,尽管天空中的话语字字清晰明了,年仅五六岁的大玉儿却半句都无法理解。她只听见上方提及到自己的名字,还说自己将来会成为皇太极的妃子,并生下一个儿子,名叫福临,又叫顺治。

这让她感到异常慌乱,因为皇太极正是她最喜欢的小姑姑的丈夫啊!尽管在蒙古人中,这样的婚姻关系十分常见,但对于年幼的她来说,实在难以立刻接受。

【皇太极、多尔兖、福临,这三个人之间的关系既简单又复杂。皇太极与多尔兖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但却情如父子。多尔兖与福临既是叔侄的关系,又是继父与继子的关系。】

“轰~”一声巨响,响彻天际,仿佛要将整个天幕都撕裂开来。这声音如同惊雷一般,震得人们心头一颤。天幕之下,无数双眼睛紧紧盯着屏幕,充满期待地等待着后续剧情的发展。

原本以为只是小叔子和嫂子之间的暧昧关系,但现在却又出现了继父和继子的关系,这让众多观众们惊讶不已。他们纷纷猜测,难道多尔兖真的娶了自己的小嫂子吗?这样的情节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然而,就在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朱元璋突然插嘴道:“嗯,按照草原人的习惯,这其实也不算什么事情。”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不以为意,似乎对于这种情况并不感到意外。

此时正是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刚刚登上皇位不久。虽然明朝已经建立,但距离蒙古人统治结束仅仅过去了十几年时间。因此,许多蒙古人的风俗习惯仍然深深地影响着这片土地。朱元璋深知这些习俗,他明白在草原上,这种行为并不被视为不道德或不合理。

事实上,朱元璋自己的后宫中就有着一些来自于敌对势力的妃子。比如战败的陈友谅、张士诚以及元顺帝的妃子等。这些女子曾经属于不同的阵营,但如今却成为了朱元璋的妻妾。在那个时代,战争频繁,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胜利者往往会接纳失败者的女人作为自己的战利品。

朱元璋对这种现象早已习以为常,所以当他看到多尔兖与小嫂子之间的关系时,并没有像其他观众那样大惊小怪。他认为这只是一种草原上常见的风俗罢了,不值得大惊小怪。

当然,现在万历朝的人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看待问题了,他们抬头望向天空,又低头沉思着洪承畴,有的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之前所说的话。天幕之上,曾经提到过多尔衮和洪承畴之间的关系,原来这就是其中的深意所在。

\"这个洪承畴的确是个很能干的人啊,能让满清花费如此大的力气来争取他。然而,正因如此,他对我们大明的破坏力也就越大。看来这个人已经无法留在大明了,尽管他很有才能,但他的声誉已经彻底被毁,这样的人在大明已无前途可言,唯有投奔满清一途可走。\"

万历皇帝心中暗自思忖道,终于动了杀念。于是,他向身旁的锦衣卫使了一个眼色,并轻声交代了几句话。随后,几名锦衣卫匆忙离开了皇宫前殿。当然,他们的离去并未引起任何人的怀疑,毕竟所有人都被天上的景象所吸引,无暇顾及其他。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