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科幻 > 离别是青春的伤 > 稀世珍宝

组长发了集合地点,我们结束后都聚到一起,十人一个不少。

大家讨论去哪里,一个女孩说“去陕博吧,我对那边熟,带大家看看文物怎么样?”

大家一致同意。组长开着车,将我们的身份证收齐,带了四个人先走去领票,我们其余的打了两辆车前往陕西历史博物馆。

在车上听大家聊才知道咱们组长是西安一个乐队的主唱,刚刚说带我们去陕博参观的女孩妈妈在陕博工作,女孩从小学开始利用假期在陕博做义务讲解员。

当我们到达时,他们已经将门票都领好了,组长将票和身份证一一发到我们手中。

“大家好,之前面试时大家见过面,但是可能没记住名字,我叫朱静姝,大家叫我静姝就好。”静姝落落大方的向大家做自我介绍。

静姝,很好听的名字,人如其名,温婉大气。

“因为我妈妈在这里工作,所以从小经常和妈妈一起来这里。上四年级时这里假期招义务讲解员,我就过来试试,后来每个假期都会来这边做义务讲解员,今天我就带大家参观一下,大家随我来。”

“大家眼前看到的博物馆建筑由张锦秋先生设计,形体采用唐代“宫殿式”构图模式,中轴对称,主从有序,突出了盛唐凤采。同时建筑采用大面积玻璃、预制大墙板,外形虚实变化与内部功能相统一。建筑色彩以黑灰、白、茶色为基调,力求达到唐风与现代色彩的有机结合。”

我们先从《陕西古代文明》的第一展厅开始参观。见到了历史书中的蓝田人、人面鱼纹盆。

看到了青铜器中的孤品商兽面纹四足鬲。

还有西周中期刻有铭文记载以田换田的五祀卫鼎。

静姝对文物的历史,出土故事以及文物的价值逐一讲解,详细而生动。

我们仔细观察,寻找静姝所说的文物外形特点和所记载的铭文内容。

“这是杜虎符,1975年冬,北沈家桥村的杨东峰在平整土地时,无意中用铁锨挖出来的,他看到老虎造型意识到这个小东西肯定不一般,想弄清楚它的来历,便走访了几家文物商店,但均无法鉴别。1978年11月30日,杨东峰来到陕西省博物馆,考古专家戴应新先生接待了他。戴应新先生仔细研究了“铜老虎”身上的铭文后认为,这是一枚战国时代的虎符,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稀世珍宝。”

“杜虎符长9.5厘米、高4.4厘米、厚0.7厘米,重0.08千克,呈虎形,昂首、塌腰、垂尾,作欲走势,生动逼真。虎符的颈部有一穿孔,背面有一凹槽,全身由左右两半合成,我们现在所见的是一对兵符中的左半符。”

“大家看,虎符上有错金铭文9行40字,字体为小篆:“兵甲之符。右才君,左在杜。凡兴土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母会符,行殴”。大意是,调兵之符,右半存于君王处,左半在杜地的军事长官手中,凡调兵超过五十人,杜地将军的左符须与君王的右符契合并勘验无误,才能行动;但如果遇到须点燃烽火报警的紧急情况,不必合验兵符即可行动。”我们凑近观看铭文。

“错金杜虎符上的铭文是出土的历代虎符中铭文最长的一件,象征着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秦国调兵遣将的军事权力。”

静姝边走边讲解。

随后来到第二展厅“大汉雄风”,参观了以xj和田羊脂白玉雕成的西汉“皇后之玺”,这是汉代皇后玉玺的唯一实物资料。

“哇,这是镇馆之宝鎏金鎏银铜竹节熏炉,好精致。”有人指着旁边的展物说,我们也移步上前观看。

“这是鎏金鎏银铜竹节熏炉,国家一级文物,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该器物通高58厘米,最大直径9厘米,重2.57千克。炉身为高柄竹节豆形,圈足底盘透雕两条蟠龙,翘首张口咬住竹柄。竹节形的柄分为五节,节上还刻着竹叶。柄端铸三条蟠龙,均以龙头承托盘腹。盘腹下部有十组倒三角形纹,盘腹主题纹饰为浮雕的四条回首蟠龙在波涛中腾出。是罕见的艺术精品。根据熏炉身上的铭文记载,该熏炉原为未央宫物,后来汉武帝将其赐给阳信长公主,作为嫁妆。”我们被熏炉的精美造型震撼到,大家边听讲解边仔细端详文物造型。

在群雄逐鹿主题展中见到西魏时期“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共26个印面,由18个正方形,8个三角形构成组印。其中的18个正方形印面上,有14个印面镌刻印文,共计47字。书体为魏体楷书。

随后又见到了雕刻精美的汉代瓦当。

第三展厅陈列着唐至清的文物。

见到了唐代保存最完整,制作最精美四鸾衔绶纹金银平脱镜。

看到了富丽堂皇的“大唐第一金碗”鸳鸯莲瓣纹金碗。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另一国宝级文物三彩载乐骆驼俑,这是一个以驼代步、歌唱的乐团形象。通高58厘米,长41厘米,驼高48.5厘米。为一件明器。表面施蓝、绿、黄等单色釉。驼背铺有彩色方毯,上有一组乐舞俑,当中立有一女舞俑,高髻,头微微上仰,面庞丰润,梳乌蛮髻,身着白底蓝花的长裙,右手举到胸前、左臂下垂,作歌舞状。四周有七名盘脚环坐于驼背上的男乐俑,所执乐器分别为笙、笛、箜篌、琵琶、拍板、尺八等。唐三彩骆驼造型新颖,器形硕大,骆驼健壮,人物表情丰富,陶塑艺术精湛,色彩艳丽,因此被誉为唐三彩俑中的精品之作。”静姝介绍,我们仔细分辨男乐佣手中的乐器。

在文脉绵长展区看到了通体施青釉,釉色淡青泛灰白,清亮宜人的青瓷提梁倒灌壶。

“这是本馆的另一镇馆之宝,壶高为18.3厘米,腹径为14.3厘米;整体呈青绿色由提梁、壶盖、壶身、壶嘴等部分组成。以花蒂象征壶盖,盖、壶衔接处堆塑哺乳母子狮,母狮张口为流。球形壶腹刻饰缠枝牡丹。底部中心有梅花形注水孔,使用时须将壶倒置,把液体从底部梅花孔注入,因此又被世人称为“魔壶”。是耀窑瓷器出类拔萃的珍品。”

从第三展厅出来我们又去了“大唐遗宝馆”。

“这里展示的是何家村唐代窖藏,1970年10月5日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的一个基建工地上,施工的工人挖出了一个高65厘米,腹径腹径60厘米的陶瓮,里面装有大量金银器;10月11日,在第一个陶瓮出土地点的北侧不远处,考古人员又发现了一个大小类似的陶瓮,其内装有金银器和玉器;考古人员在陶瓮的旁边还发现了一件高30厘米,腹径25厘米的银罐,银罐内装有一件精美的镶金兽首玛瑙杯。”

“何家村唐代窖藏共出土文物1000多件,包括金银器皿271件,银铤8件,银饼22件,银板60件,金、银、铜钱币466枚,玛瑙器3件,琉璃器1件,水晶器1件,玉带10幅,玉臂环1对,金饰品13件,另有金箔、玉材、宝石等。其中被定为中国国宝级文物的有3件,定为中国国家一级文物的有数十件。经研究,这是唐代尚书租庸使刘震在唐德宗建中四年爆发的泾原兵变中外逃时所埋。”

我们随着静姝开始参观馆中文物。先后欣赏了九环白玉蹀躞带、镶金白玉臂环、孔雀纹箓顶银方盒、桃形忍冬纹镂空五足银熏炉、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赤走金龙、镶金兽首玛瑙杯等。

静姝对国宝舞马衔杯壶和兽首玛瑙杯进行了详细介绍。

我们女孩着急寻找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表面满饰葡萄花鸟纹饰,纹饰自然婉转,疏密考究,线面得体;花纹以顶点和底点中心均匀对称分布,体现了对称的形式美。以中部水平线为界平均分割成两个半球形,上下球体之间,以子母扣套合。内设两层双轴相连的同心圆机环,外层机环与球壁相连,内层机环分别与外层机环和金盂相连,内层机环内安放半圆形金香盂。外壁、机环、金盂之间,以铆钉铆接,可自由转动,无论外壁球体怎样转动,由于机环和金盂重力的作用,香盂总能保持平衡,里面的香料不致洒落。平衡构造原理与现代陀螺仪相同,显示了极高的设计水平。通体镂刻葡萄花鸟纹,香囊外层镂刻的花纹,不仅具有极佳的装饰性,而且便于香烟飘散。”

“根据史书记载,杨贵妃曾佩戴过同款香囊。《旧唐书》卷五一讲:安禄山反叛,唐玄宗等逃离长安,途径马嵬坡时,赐死杨贵妃,并葬于此地。玄宗后来自蜀地重返京都,念及旧情,密令改葬。当挖开旧冢时,发现当初埋葬时用于裹尸的紫色褥子以及尸体都已经腐烂,唯有香囊还好好的。书中所说的香囊就是现在所看到的这款葡萄花鸟纹银香囊。”静姝介绍。

我们围着香囊仔细欣赏,被文物制作工艺之精细、制作原理之先进所折服。

因为时间原因我们只参观了四个展厅,从展厅下来买了纪念品,准备回学校送给毅和好友。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我截止目前所参观的博物馆中国宝文物最多的,也是文物原件展示最多的,其他博物馆有很多是复制品,陕西历史博物馆除了外借展览的文物外,所陈列的基本都是文物原件。

不虚此行,看到了很多造型精美的稀世珍宝,也领略了陕西厚重的历史文明。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