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游戏竞技 > 如何写一本独特的小说 > 第112章 环境细节的丰富性

以下是对每个创作要领中的技巧、运用方法以及实际运用分析的内容。

一、奠定故事基调

技巧和运用方法

1. 色彩与情感关联

- 色彩是环境描写中塑造故事基调的重要元素,其与情感的关联有着深厚的心理学依据。冷色调如灰色、黑色和深蓝色等,往往在潜意识层面引发读者压抑、悲伤、神秘或恐怖的情绪反应。

- 在描绘一个古老废弃的精神病院时,我们可以深入挖掘色彩的运用。“那座废弃的精神病院孤零零地坐落在荒郊野外,四周是一片死寂的景象。墙壁被岁月无情地侵蚀,呈现出深灰色,那是一种混合着尘土、霉菌和绝望的颜色,如同被遗忘的历史的阴霾所笼罩,每一寸墙面似乎都在诉说着往昔的痛苦与疯狂。巨大的烟囱像黑色的墓碑,直挺挺地耸立着,烟囱表面的黑色污渍仿佛是岁月沉淀的哀伤,那是浓烟曾经肆虐的痕迹,如今已与烟囱融为一体,成为黑暗与死亡的象征。周围的地面也是一片灰暗,碎石和杂草在阴影下显得毫无生机,像是被世界抛弃的孤儿。灰色的碎石散落在各处,形状不规则,有的尖锐如刀,仿佛是这废弃之地的守护者,阻止着任何想要靠近的生命。杂草枯黄而稀疏,在风中瑟瑟发抖,它们无力地从石缝间探出身子,却无法改变这片灰暗的色调。那扇破旧的大门,原本可能是浅蓝色的,如今也被侵蚀得看不出原来的颜色,只剩下斑驳的锈迹,如同一个老人脸上的老年斑,散发着衰败的气息。大门上的油漆剥落,露出里面生锈的金属,那锈迹像是流淌的鲜血,在灰色的背景下显得格外刺眼,却又带着一种无力回天的死寂。”这种色彩的细致描绘,从整体上给故事笼罩上了一层神秘而压抑的氛围,强烈地暗示着这里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悲惨故事,为故事的悬疑或恐怖基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暖色调如红色、橙色和黄色等,则具有积极、热情、温馨的情感暗示作用。

- 当描写一个充满生机的小镇集市时,可以进行更丰富的描写。“小镇的集市在阳光的照耀下热闹非凡,仿佛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体。街道两旁的摊位上摆满了新鲜的水果,那橙子黄澄澄的,像是被阳光点燃的小灯笼,每一个橙子都饱满圆润,表皮光滑而有光泽,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它的甜美。红红的苹果堆成小山,散发着诱人的光泽,那红色鲜艳欲滴,像是少女羞涩的脸颊,又像是热情的火焰在跳动。摊位的遮阳篷是鲜艳的红色,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热情的舞者。红色的篷布在阳光的映照下更加鲜艳夺目,它不仅为摊位提供了一片阴凉,更像是一个信号,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人们穿着色彩斑斓的衣服,各种暖色调相互交织。妇女们穿着红色或橙色的碎花裙子,裙摆随着她们的走动轻轻摆动,像是盛开的花朵在风中舞动。孩子们则穿着黄色的小衫,那明亮的黄色如同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充满了生机与希望。孩子们手中拿着彩色的气球,在人群中欢快地奔跑着。气球的颜色五彩斑斓,有红色的、橙色的、黄色的,它们在空中飘荡,像是一群欢乐的精灵。阳光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如同散落在人间的星星。整个集市都沉浸在一种温馨而充满活力的氛围中,人们的欢声笑语、讨价还价声与阳光、色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画卷。”这种暖色调的细致运用,为故事营造出积极向上、充满生活气息的基调,可能暗示着故事将围绕着希望、欢乐或者社区的团结等主题展开。

2. 声音元素的运用

- 特殊的声音能够在瞬间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并为故事定下基调。声音在人类的感知中具有独特的力量,它能够直接触动人们的情绪神经。

- 在恐怖故事中,声音是营造恐怖氛围的关键要素。例如,“深夜里,那座古老的宅子里传来一阵低沉的呜咽声,那声音仿佛是从地狱深处传来的幽灵的叹息。它像是风穿过狭小的缝隙,却又比风声更加阴森,那是一种带着哀怨和绝望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缓缓蔓延。风似乎也在为这声音伴奏,时不时地呼啸而过,吹得窗户哐当作响,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外面急切地想要进来。紧接着,又传来木板‘嘎吱嘎吱’的响声,那声音在空旷的宅子里回荡,仿佛有什么东西在缓缓移动,每一声‘嘎吱’都像是沉重的脚步,踩在人们的心尖上。突然,一声尖锐的叫声划破夜空,像是受伤的野兽发出的绝望嘶吼,又像是被囚禁的灵魂发出的痛苦呼喊。那声音的高音部分如同尖锐的针,直直地刺入人的耳膜,让人的耳朵嗡嗡作响。它在寂静的夜里回荡,久久不散,仿佛要将整个黑夜都撕裂开来。那声音似乎来自地下室,又像是从墙壁的夹层中传来,充满了神秘和恐怖,让人不禁想象在那黑暗的角落里,隐藏着怎样可怕的东西。”这种声音的描写,利用读者对未知声音的恐惧心理,迅速将故事的基调设定为惊悚恐怖,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紧张感,促使他们继续阅读以探寻声音的来源。

- 在欢快的故事中,声音可以是欢快的鸟鸣、热闹的集市嘈杂声等,这些声音能够传递出积极的情绪。

- 比如,“清晨,窗外传来鸟儿清脆的歌声,那歌声如同天籁之音,唤醒了沉睡的世界。鸟儿们站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像是在奏响一曲欢乐的乐章。它们的歌声此起彼伏,有的高亢激昂,像是在欢呼新一天的到来;有的婉转悠扬,如同一位歌唱家在深情演唱。每一种鸟鸣都像是一种独特的乐器,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场盛大的音乐会。楼下的集市已经热闹起来,小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新鲜的蔬菜嘞,刚从地里摘的!’那声音充满了活力和热情,小贩们像是在向全世界宣告他们的商品是多么的新鲜可口。‘香甜的糕点,快来尝一尝!’这个声音则带着一种诱人的魔力,仿佛那些糕点就在眼前,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顾客们的讨价还价声也不绝于耳,‘便宜点吧,老板。’这是一种带着些许狡黠和期待的声音,顾客们希望能以更实惠的价格买到心仪的商品。‘真的不能再少啦,这已经是成本价了。’老板的声音则带着一丝无奈和坚持,他们在为自己的利益据理力争。自行车的铃铛声不时响起,‘铃铃铃’,像是为这热闹的场景打着节拍,那清脆的铃声在人群中穿梭,为集市增添了一份灵动的气息。远处还有孩子们的欢笑声,他们在街边的空地上玩耍,笑声如同银铃般在空气中传播。那是一种纯粹的、充满喜悦的声音,没有丝毫的杂质,他们的笑声像是阳光一样,照亮了整个集市。”这样的声音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活力和欢乐的场景中,为故事奠定了轻松、愉悦的基调。

实际运用分析

以余华的《活着》为例。小说开篇对福贵家的环境描写:“我比现在年轻十岁的时候,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那一年的整个夏天,我如同一只乱飞的麻雀,游荡在知了和阳光充斥的村舍田野。我喜欢喝农民那种带有苦味的茶水,他们的茶桶就放在田埂的树下,我毫无顾忌地拿起漆满茶垢的茶碗舀水喝,还把自己的水壶灌满,与田里干活的男人说上几句废话,在姑娘因我而起的窃窃私语里扬长而去。我曾经和一位守着瓜田的老人聊了整整一个下午,这是我有生以来瓜吃得最多的一次,当我站起来告辞时,突然发现自己像个孕妇一样步履艰难了。然后我与一位当上了祖母的女人坐在门槛上,她编着草鞋为我唱了一支《十月怀胎》。”

在这段描写中,“知了和阳光充斥的村舍田野”呈现出一种质朴、自然的景象。阳光是明亮的,但这里并没有刻意强调色彩的鲜艳来营造欢快氛围,反而通过“苦味的茶水”“漆满茶垢的茶碗”等细节,暗示出一种略带苦涩的生活质感。“苦味的茶水”不仅仅是一种味觉的描述,它反映出农民生活的艰苦,那茶水里可能蕴含着他们辛勤劳作后的疲惫与无奈。“漆满茶垢的茶碗”则是一种岁月沉淀的象征,茶碗上的茶垢是多次使用后留下的痕迹,它代表着村民们简单而重复的生活模式。这种环境描写奠定了一种质朴、略带苦涩的故事基调。福贵的人生故事就在这样一个看似平淡却充满生活气息的环境中展开,而这种基调也暗示了他后来充满苦难的人生经历。从整体上看,这种基调就像一条无形的线,贯穿了福贵的一生,无论是他经历家庭的兴衰、亲人的离去,还是面对生活的重重打击,故事始终保持着这种源于生活本真的苦涩与无奈。例如,福贵后来经历了赌博输光家产、被抓去当壮丁、亲人一个个离世等悲惨遭遇,这些情节与开篇所奠定的苦涩基调相呼应,使得故事在情感上具有连贯性和可信度。

二、展现人物心境

技巧和运用方法

1. 环境与人物情绪的同步

- 当人物处于悲伤情绪时,环境往往是萧瑟、破败的。环境与人物情绪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呼应关系,环境可以成为人物情绪的外在投射。

- 在描写一个刚刚经历战争失去亲人的士兵时,我们可以深入刻画这种关系。“他站在那座被战火摧毁的城市废墟中,眼前的景象如同世界末日一般。曾经繁华的街道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那些曾经高耸的建筑如今只剩下残桩断柱,像是被巨人无情地折断。烧焦的树木像黑色的骨架,孤独地挺立着,它们的枝干扭曲变形,仿佛是在战火中痛苦挣扎的生命最后的姿态。每一根烧焦的树枝都像是在无声地诉说着战争的残酷,黑色的木炭残渣还在缓缓冒烟,散发着刺鼻的气味。天空被浓烟染得灰暗,太阳也似乎失去了光芒,只是无力地透过云层洒下黯淡的光线。那光线像是被稀释的颜料,无法给这片废墟带来任何生机。空气中弥漫着死亡和硝烟的味道,那是一种刺鼻的、令人作呕的气味,混合着烧焦的尸体、炸毁的建筑材料和火药的味道。废墟中还能看到一些破碎的家庭用品,一只烧焦的玩具小熊躺在瓦砾堆里,那原本应该是孩子心爱的玩伴。小熊的绒毛被烧焦,眼睛也只剩下两个黑洞,它的身体扭曲着,仿佛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看到这只小熊,就仿佛看到了曾经幸福的家庭瞬间被战争摧毁。他的眼神空洞,心中的悲伤如同这废墟一样蔓延开来,每一片破碎的砖瓦都像是他心中无法愈合的伤口。他的目光在废墟中游离,试图寻找着曾经熟悉的痕迹,然而看到的只有无尽的毁灭。他的身体微微颤抖,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击中,那是失去亲人后的悲痛与对战争的恐惧交织而成的力量。”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将人物的悲伤情绪具象化,让读者更能感同身受。

- 人物高兴时,环境则是美好的。这种美好的环境与人物的积极情绪相互映衬,增强故事的感染力。

- 比如描写一个小女孩在生日那天的场景,“她在那片盛开着鲜花的草地上欢快地奔跑着,阳光洒在她身上,像是给她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那阳光是如此的明亮和温暖,每一道光线都像是上帝的祝福。周围的花朵五颜六色,红的像火,那鲜艳的红色如同燃烧的火焰,充满了活力和热情;粉的像霞,那柔和的粉色如同天边的彩霞,给人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感觉;白的像雪,那洁白的颜色如同冬日的初雪,纯净而无暇。微风轻拂,花朵轻轻摇曳,仿佛在为她的喜悦起舞。每一朵花都像是一个小小的舞者,它们的花瓣随着微风的节奏摆动,像是在跳着一场盛大的生日舞会。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它们的翅膀五彩斑斓,像是用最精美的丝绸制成的。蝴蝶的翅膀上有着精美的图案,像是大自然亲手绘制的艺术品。它们在花丛中穿梭,像是她的好心情的精灵伙伴,时而停在花朵上,时而围绕着小女孩飞舞。不远处的树上,鸟儿欢快地歌唱,那歌声清脆悦耳,如同银铃般在空气中传播。鸟儿们像是在为小女孩的生日献上最美好的祝福,它们的歌声中充满了喜悦和生机。草地上还摆放着精美的生日蛋糕和五颜六色的气球,整个场景充满了生机和欢乐。生日蛋糕上插着彩色的蜡烛,蜡烛的火焰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为小女孩的生日欢呼。五颜六色的气球系在一起,在微风中飘荡,像是一群欢乐的小精灵在空中嬉戏。”这种环境描写与人物的高兴情绪相呼应,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喜悦之情。

2. 人物对环境的主观感受

- 从人物的视角描写环境,能够深刻地反映他们的心境。因为不同心境下的人物对相同的环境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这种感受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在体现。

- 例如,一个失恋的人可能会这样看待公园:“公园里的长椅孤零零地立在那里,周围的花草似乎都失去了颜色。原本娇艳欲滴的花朵现在看起来是那么的萎靡不振,那些选煤楼高耸入云,像是一个个巨人屹立在煤矿之上,它们的钢铁结构在阳光下闪耀着金属的光泽,那是一种充满力量和坚韧的象征。选煤楼里不断传来机器的轰鸣声,那声音不再是恼人的噪音,而是一首充满活力的交响曲,每一个音符都代表着煤矿的生机与活力。脱泥楼也不甘示弱,它那庞大的身躯虽然看起来有些笨重,但在孙少平眼里,却是整个煤矿运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从脱泥楼里流出的煤泥,就像是黑色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为后续的生产环节提供着原料。

圆筒仓则像一个个沉默的守护者,稳稳地矗立在那里,里面装满了珍贵的煤炭资源。圆筒仓的外壁在岁月的洗礼下有些斑驳,但这更增添了它的厚重感。孙少平每次看到圆筒仓,都会想到里面蕴含的巨大能量,那是能够点亮无数家庭的希望之光。那些小山一样的煤堆,黑黝黝的,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独特的光泽。煤堆的表面并不平整,有许多小的凸起和凹陷,就像这片土地的肌肤纹理。孙少平知道,每一块煤炭都承载着他的梦想和对未来的希望。

他看着工友们忙碌的身影,大家的脸上虽然沾满了煤灰,但眼睛里都透着坚定和热情。他们熟练地操作着各种设备,彼此之间配合默契。在这里,孙少平感受到了一种集体的力量,一种为了共同目标而奋斗的力量。这种力量让他觉得自己不再是孤单的个体,而是这个充满活力的集体中的一员。煤矿的环境虽然艰苦,到处都是煤灰,空气里弥漫着刺鼻的气味,但是在孙少平的心中,这一切都是他走向美好生活的必经之路。这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声音,每一个身影,都成为了他心中希望的象征,这种对环境的不同感受准确地展现了孙少平不同阶段的心境,让读者清晰地看到他内心的成长和变化。

三、推动情节转折

技巧和运用方法

1. 环境的突然变化

- 天气的突然转变可以推动情节转折。天气作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变化能够直接影响人物的行动和情绪,进而改变故事的走向。

- 比如,原本晴空万里的天气突然变得狂风暴雨,这可能会打乱人物的计划,从而引发情节的转折。在一个爱情故事中,男女主角计划在公园约会,男孩精心准备了野餐和礼物,想要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向女孩表白。早晨起来时,阳光明媚,天空湛蓝如宝石,一丝云彩都没有。男孩满心欢喜地来到公园,他提前选好了一个靠近湖边的草坪,那里有一棵大树可以提供阴凉。他铺上了色彩鲜艳的野餐垫,摆上了女孩最爱吃的食物,还有一束娇艳欲滴的红玫瑰放在一旁。他还在周围布置了一些小彩灯,准备在晚上点亮,营造浪漫的氛围。

- 然而,午后不久,天空突然乌云密布。那些乌云像是黑色的军队,迅速地集结在一起,遮住了阳光。原本温暖的微风瞬间变得凛冽起来,吹得树叶沙沙作响。紧接着,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砸在地面上,溅起一朵朵水花。男孩和女孩不得不躲进一个小亭子。小亭子虽然可以遮风挡雨,但空间狭小,两人的身体几乎贴在一起,这让他们原本轻松浪漫的氛围被打破。男孩原本准备好的表白词也因为紧张而说得结结巴巴。他看着女孩被雨水打湿的头发贴在脸颊上,显得有些狼狈,心中既心疼又紧张。女孩可能会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而感到不安,她原本期待的完美约会被这场暴雨打乱了。她看着男孩紧张的样子,以为他对自己的感情并不坚定,心里产生了一丝疑惑。这样,原本美好的约会情节就因为天气的突然变化而发生了转折,从浪漫的表白场景转向了充满紧张和误解的情节发展。

- 环境的意外破坏或改变也能起到推动作用。这种环境的变化往往是突如其来的,对人物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冲击,从而迫使他们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改变原有的行为和关系。

- 例如,一个宁静的小镇突然发生地震,房屋倒塌,人们流离失所。在地震发生前,小镇是一个和谐安宁的地方。街道两旁是一排排整齐的房屋,每家每户的院子里都种满了鲜花和蔬菜。小镇的中心有一个广场,广场上有一座古老的钟楼,那是小镇的标志性建筑。钟楼的钟声每天都会准时响起,为小镇的居民报时。孩子们在学校里快乐地学习,大人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忙碌着。

- 可是地震发生的那一刻,一切都改变了。大地剧烈地颤抖起来,房屋像纸糊的一样纷纷倒塌。那座古老的钟楼也未能幸免,钟楼的顶部首先坍塌,随后整个钟楼向一侧倾斜,最后轰然倒地,扬起一片尘土。街道上到处都是废墟,人们惊慌失措地四处奔逃。有一个自私的商人,他总是想着如何赚取更多的利润,在地震前,他经常在生意上欺诈顾客,对周围人的困难视而不见。他的商店里堆满了各种商品,但他从不肯施舍一点给那些贫困的邻居。地震发生后,他看到自己的店铺倒塌,家人受伤,邻居们也陷入困境。他的仓库被压在废墟下,里面的货物都毁于一旦。在这种情况下,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意识到在灾难面前,人与人之间的互助是多么重要。他开始主动帮助邻居们寻找食物和住所,他的这种转变也改变了他与周围人的关系。同时,一对年轻的夫妻在地震中失散,妻子被困在废墟下,丈夫焦急地寻找她。丈夫在废墟中不断地呼喊着妻子的名字,他的声音充满了恐惧和担忧。妻子在废墟下听到丈夫的呼喊,也拼命地回应着。这个过程中,他们都深刻地体会到了对彼此的爱和牵挂,这种经历让他们更加珍惜对方,也使他们的爱情故事发生了深刻的转折。

2. 环境中的特殊现象

- 环境中出现的特殊现象,如奇异的光、神秘的声音等,可能是情节转折的契机。这些特殊现象往往违背了人们对日常环境的认知,从而激发人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推动情节的发展。

- 在一个科幻小说中,天空中突然出现一道神秘的光束,这吸引了主人公去探索,结果发现这是外星文明的信号,从而使故事从地球的普通生活情节转入到星际探索的情节。主人公原本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每天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他每天早上乘坐地铁去上班,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处理各种文件,下班后回到家,看看电视就早早休息了。那天晚上,他像往常一样下班回家,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看到天空中出现一道强烈的、闪烁着奇异光芒的光束。那光束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颜色,像是把彩虹的所有颜色混合在一起,然后又加入了一些神秘的元素。光束的形状是一个巨大的圆柱体,从天空直直地射向地面,周围的空气似乎都被它扭曲了。这道光束与他以往见过的任何东西都不同,它的出现打破了他平静的生活。出于好奇,他开始调查这道光束的来源。他先是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发现没有任何关于这种光束的报道。然后他开始向周围的人打听,但是大家都和他一样感到惊讶和茫然。随着调查的深入,他发现这是外星文明发来的信号。这个发现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他从一个平凡的上班族变成了一个参与星际探索的关键人物,故事的情节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 在一个悬疑小说中,一个废弃仓库里的神秘脚印或者奇怪的气味,可能会引导主人公去追查真相,从而使情节从平静的日常状态转入紧张的破案环节。例如,侦探在调查一起失踪案时,线索中断,毫无头绪。他已经询问了失踪者的家人、朋友和同事,但是没有得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他查看了失踪者最后出现的地方,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一天,他偶然路过一个废弃的仓库,闻到一股奇怪的气味,类似于某种化学药品的味道,但又夹杂着一些腐臭的气息。同时,他在仓库的地面上发现了一些神秘的脚印,脚印的形状和大小都很奇特。这些脚印看起来不像是人类的脚印,但是又有着一些类似的特征。脚印的深度很深,说明留下脚印的东西很重。侦探对这些发现感到非常兴奋,他觉得这可能是破案的关键线索。他开始围绕这个仓库展开调查,先是检查了仓库的周围环境,发现仓库的大门是锁着的,但是有被撬开的痕迹。他进入仓库内部,里面堆满了各种废旧的物品,灰尘很厚。他在仓库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些可疑的液体,经过化验,发现那是一种特殊的化学药品,与失踪者的工作有关。这使得情节从之前的僵局转入了紧张的追查真相阶段,随着调查的深入,各种隐藏的人物关系和秘密逐渐浮出水面。

实际运用分析

以刘慈欣的《三体》为例。叶文洁在红岸基地时,基地所处的特殊环境以及一些意外现象推动了情节的转折。

红岸基地位于一个偏远的山区,周围是荒无人烟的环境,这种与世隔绝的环境为叶文洁后来的一系列行为提供了可能。那是一个被群山环绕的地方,山脉高耸入云,将基地与外界隔离开来。山上植被稀少,岩石裸露,给人一种冷峻、孤寂的感觉。山上的石头大多是灰色的,表面粗糙不平,像是被岁月侵蚀后的伤疤。偶尔能看到一些顽强生长的灌木,它们的枝干扭曲,叶子稀疏,在风中瑟瑟发抖,仿佛在诉说着生存的艰难。基地内部的建筑也是灰色的,充满了军事和科研的冷峻气息。建筑的外墙是厚实的混凝土结构,上面爬满了一些青苔,那是时间留下的痕迹。基地里的道路是用石子铺成的,走在上面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这种环境使得叶文洁在心理上与外界逐渐疏离,她在这个封闭的环境中,思考着人类社会的种种问题,对人类的未来产生了复杂的情感。

而当她发现太阳可以成亿倍地放大地球发出的电波这一特殊现象时,这成为了故事的一个关键转折点。这个发现使她有了向宇宙发送地球信息的想法,从而引发了后来三体文明与地球文明之间的一系列纠葛。在她发现这个现象之前,她只是一个在特殊环境下有着复杂内心世界的科研人员。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基地里进行一些常规的科研任务,虽然心中对人类社会有着诸多不满,但也没有采取什么实质性的行动。然而,这个特殊现象打破了她原本的思考和行为模式。她在一次实验中,意外地发现了太阳的这个特性。当她看到实验数据显示地球发出的电波经过太阳的放大后可以传播到极其遥远的地方时,她的心中涌起了一种复杂的情绪。她意识到自己有可能通过太阳这个媒介与宇宙中的其他文明取得联系。这个想法在她心中逐渐生根发芽,她开始思考如果真的与外星文明联系上会发生什么。她不顾基地的规定,偷偷地向宇宙发送了地球的信息,这一举动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千层浪。整个故事的情节也从地球上的普通生活(虽然是特殊时期的生活)转入到了宇宙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对抗的宏大情节。

四、构建故事场景

技巧和运用方法

1. 分层描述

- 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分层描述环境,可以让读者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故事场景,使他们仿佛置身其中。

- 例如,描写一个古老的城堡,可以先从远处看它的整体外观,“那座古老的城堡矗立在山顶上,远远望去,它就像是一位古老的巨人,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灰色的石墙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庄严肃穆,那灰色是一种历经岁月沉淀后的颜色,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高耸的塔楼像巨人的手指指向天空,塔楼的顶部有着精美的尖顶装饰,虽然经过岁月的洗礼有些破损,但依然能看出当年的精致。周围环绕着茂密的森林,森林里的树木郁郁葱葱,像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城堡的轮廓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一个沉睡多年的巨兽。那厚重的城墙,每一块石头都有一人多高,它们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城墙上的垛口参差不齐,像是岁月留下的锯齿,有些垛口已经残缺不全,见证了城堡曾经经历过的战争与风雨。

- 然后再描述城堡内部,“走进城堡,巨大的大厅里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那是一种混合着灰尘、历史和神秘的味道。墙壁上挂着古老的画像,画像中的人物面容模糊,仿佛被时间的迷雾所笼罩。他们身着古老的服饰,眼神中透着一种威严和神秘,仿佛在诉说着久远的故事。地面是粗糙的石板,石板上有一些磨损的痕迹,那是无数人走过留下的脚印。大厅中央有一个巨大的火炉,虽然没有生火,但仍能想象出它曾经熊熊燃烧的样子。火炉的直径足有两米多,是用巨大的石块砌成的。火炉的烟囱高耸入云,黑色的烟灰在烟囱内壁上留下了一道道痕迹,像是岁月的指纹。再往里走,是一条狭窄的走廊,走廊的墙壁上挂着一些古老的兵器,剑、盾和长矛。剑的剑刃上有着一些锈迹,但依然能看出曾经的锋利。盾的表面有着精美的图案,那是家族的徽章或者是战斗的标志。长矛的杆有些弯曲,但矛头依然散发着一种威严的气息。两边的房间门紧闭着,仿佛隐藏着无数的秘密。走廊的光线有些昏暗,只有几盏壁灯发出微弱的光芒,那灯光在黑暗中摇曳,像是随时都会熄灭。”这种分层描述能让读者清晰地构建出故事发生的场景,使他们仿佛身临其境。

- 这种分层描述还可以从更小的元素入手,逐渐扩展到更大的场景。

- 比如描写一个书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张古老的书桌,书桌是用深色的红木制成的,那红木的颜色深沉而厚重,像是岁月沉淀下来的智慧。桌面上有一些划痕和墨渍,那是主人多年来使用的痕迹。每一道划痕都像是一个故事,可能是主人在奋笔疾书时不小心划到的,也可能是在激动地思考时用手指刻下的。墨渍已经干涸,呈现出一种深黑色,像是古老的文字的印记。书桌上摆放着一盏铜制的台灯,台灯的灯罩上有一些精美的雕刻,描绘着古老的神话故事。那些雕刻栩栩如生,人物的表情和姿态都非常生动。台灯旁边是一个墨水瓶,墨水瓶里的墨水已经干涸,周围散落着几支羽毛笔。羽毛笔的笔尖已经有些磨损,但依然能看出曾经书写过无数的文字。书桌前有一把椅子,椅子的坐垫已经有些破旧,但依然很结实。椅子的靠背是弧形的,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让人坐在上面感觉很舒适。在书桌的后面是一排书架,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书籍的纸张已经泛黄,散发着一股陈旧的书香。有些书籍的封面已经破损,露出里面的纸张。书架的旁边是一扇窗户,窗户上挂着厚重的窗帘,窗帘的颜色已经有些褪色,但依然能看出曾经的华丽。窗帘的材质是丝绸的,手感柔软。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的花园,花园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花园的中央有一个喷泉,喷泉的水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光芒。一条小径蜿蜒穿过花园,通向远处的一座小亭子。小亭子是用白色的大理石建成的,亭子的顶部有着精美的雕刻,像是一朵盛开的花朵。”从书桌这个小元素开始,逐渐扩展到书房、花园等更大的场景,让读者逐步构建出完整的画面。

2. 多感官描写

- 运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感官描写环境,可以使场景更加立体生动,让读者更加全面地感受到故事发生的环境。

- 例如,描写一个海边的渔村,“视觉上,蓝色的大海一望无际,海浪一波一波地冲向沙滩。那蓝色是一种深邃而纯净的颜色,像是一块巨大的蓝色宝石。白色的海浪像是奔腾的骏马,它们汹涌澎湃,每一个浪头都带着巨大的力量。沙滩上散落着五颜六色的贝壳,那些贝壳的形状各异,有的像扇子,有的像螺旋,有的像小船。贝壳的颜色也非常鲜艳,有红色的、黄色的、紫色的,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光芒,像是沙滩上的宝石。远处的海面上有几艘渔船,渔船在海浪中摇曳,像是一片片树叶。听觉上,海浪拍打着沙滩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那声音像是大自然演奏的交响曲。海鸟在空中鸣叫,它们的叫声清脆悦耳,有的高亢,有的低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旋律。风吹过海边的树林,发出‘沙沙’的声音,像是在为海浪和海鸟的歌声伴奏。嗅觉上,空气中弥漫着咸咸的海风的味道,那是一种独特的海洋气息,混合着海藻的腥味和阳光的味道。这种味道让人感到清新和放松,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海风带走了。触觉上,脚下的沙滩柔软而温暖,沙子细腻得像粉末一样。当海浪涌来时,海水会漫过脚面,海水凉凉的,带着一种微微的刺痛感,那是盐分刺激皮肤的感觉。偶尔还会有小螃蟹爬过脚面,带来轻微的痒感,它们的小爪子轻轻地抓着皮肤,让人忍不住想要笑出声来。”这种多感官描写能使场景更加立体生动。

实际运用分析

在陈忠实的《白鹿原》中,对白鹿原的描写构建了一个丰富的故事场景。

从大的方面看,“白鹿原是古地名,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南接蓝关,北临灞河,为灞河冲积平原。站在远处眺望白鹿原,它就像是一片巨大的绿色海洋,原上的土地肥沃得如同黑色的金子。麦浪滚滚,那金黄色的麦浪在微风的吹拂下像波浪一样起伏,仿佛是大地在呼吸。原上的村庄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就像棋盘上的棋子。村庄里,袅袅炊烟从烟囱中升起,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宁静而祥和。

深入到村庄内部,“白、鹿两姓的村子里,家家户户的窑洞和瓦房都整整齐齐。窑洞的墙壁被岁月熏得有些发黑,却透着一种质朴的温暖。窑洞的门窗都是木质的,上面的雕刻简单而古朴,有的刻着寓意吉祥的花卉图案,有的则是简单的几何形状。院子里有枣树、柿树,枣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枣子,像是一个个小灯笼。柿树上的柿子也熟透了,橙红色的果实沉甸甸地压弯了树枝。鸡在院子里啄食,它们的羽毛在阳光下闪烁着光泽,一边啄食一边发出‘咕咕咕’的声音。狗在门口晒太阳,它们慵懒地趴在地上,耳朵偶尔动一动,听到陌生人的动静就会警觉地抬起头来汪汪叫几声。祠堂是村子里最庄重的建筑,高大的门楼,厚重的木门,那木门上的铜环已经有些斑驳,却依然散发着一种威严的气息。走进祠堂,里面供奉着祖先的牌位,牌位在昏暗的光线中显得庄严肃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肃穆的气息,还夹杂着香烛燃烧后的味道。”

这种对白鹿原的分层和多感官的描写(如对土地肥沃的描写是视觉和触觉的结合,“肥沃得如同黑色的金子”是视觉上的呈现,而这种肥沃能让人联想到土地的质感则是触觉的延伸;对村庄里的气息描写是嗅觉的体现等)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充满地域特色的故事场景。故事中的人物就在这个场景中演绎着他们的悲欢离合。例如,白、鹿两姓家族之间的恩怨情仇、家族内部的矛盾冲突以及年轻一代对传统礼教的反抗等情节,都与白鹿原这个独特的场景紧密相连。在这片土地上,人们遵循着古老的传统和习俗,同时也面临着时代变革带来的冲击。土地的肥沃孕育了人们的生活,也孕育了他们的情感和故事。祠堂作为家族的象征,是维护家族秩序的重要场所,在里面发生的奖惩、祭祀等活动,都是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院子里的枣树、柿树以及鸡犬相闻的景象,则展现了村民们的日常生活,这些平凡的生活场景与家族大事、时代变革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白鹿原画卷。

五、象征与暗示情节走向

技巧和运用方法

1. 自然环境的象征

- 大自然中的元素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可以巧妙地暗示情节走向。

- 春天象征着新生、希望和新的开始。在一个关于个人成长的故事中,如果故事开始于春天,并且多次提到春天的花朵、嫩绿的新芽等,这可能暗示着主人公将经历一个积极向上的成长过程。例如,故事开篇描绘一个年轻女孩站在一片开满鲜花的草地上,周围是嫩绿的新芽破土而出。花朵五颜六色,有娇艳欲滴的红玫瑰,象征着爱情与热情;有清新淡雅的百合花,代表着纯洁与美好。新芽则充满生机,暗示着新的可能性。随着故事的发展,女孩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开始了自己的求学之旅,她像春天的花朵一样逐渐绽放,在知识的滋养下不断成长,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就像新芽冲破泥土的阻碍一样。她在校园里结交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收获了珍贵的友谊,如同春天里百花争艳,各自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 秋天则常常象征着收获或者衰落。如果小说中的人物在秋天面临一些选择或者危机,如在一片落叶纷飞的树林里思考人生方向,那落叶可能暗示着他的过去即将消逝,他需要做出改变,而他能否像收获果实一样在这个阶段有所收获,就取决于他的选择,这也预示着情节的不同走向。比如,一位中年男子在事业上遭遇瓶颈,他来到一片秋天的树林。脚下是厚厚的落叶,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是他过去岁月的叹息。树上的叶子纷纷飘落,象征着他曾经的辉煌或者稳定的状态正在消逝。他看到有些树上还挂着熟透的果实,这让他思考自己是否能在这个阶段像收获果实一样,抓住最后的机会,实现事业上的突破。如果他能积极面对,重新审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就可能像农民收获庄稼一样,在秋天获得成功;但如果他沉浸在过去的失落中,任由落叶将自己掩埋,那他的事业可能会进一步衰落,情节也会朝着消极的方向发展。

2. 人造环境的暗示

- 建筑物的状态可以暗示情节。一座摇摇欲坠的老房子可能暗示着一个家族或者一个人的命运即将走向衰落。在描写一个贵族家庭时,如果他们居住的古老城堡开始出现裂缝,墙壁剥落,这可能预示着这个家族的荣耀即将消逝,家族内部可能会出现危机,情节将朝着家族衰败的方向发展。例如,这个贵族家庭曾经辉煌一时,城堡里曾经举办过无数盛大的宴会,宾客云集,灯火辉煌。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家族的经济状况逐渐恶化。城堡的墙壁上开始出现细小的裂缝,起初大家都没有在意,但裂缝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墙壁上的壁画也开始剥落,那些曾经精美的画作,描绘着家族的荣耀历史,如今却残缺不全。城堡的屋顶也开始漏雨,雨水滴落在古老的地板上,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仿佛是家族命运的倒计时。家族内部成员之间为了争夺有限的财产开始产生矛盾,亲情变得淡薄,这一系列的情节发展都与城堡的衰败状态相呼应。

- 城市中的街道状况也能暗示情节。如果一条原本繁华的街道逐渐变得冷清,店铺关门,这可能暗示着城市经济的衰退,也可能与故事中人物的命运相关,比如主人公是一个商人,他的生意会随着街道的衰败而受到影响,从而推动情节向困难的方向发展。例如,故事中的主人公在这条繁华的街道上开了一家小商店,起初生意兴隆,街道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但随着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一些大型商场在其他区域兴起,这条街道的客流量逐渐减少。先是一些小店铺开始关门,街道上的灯光也变得昏暗。主人公的商店生意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他开始面临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他不得不削减员工,降低成本,但仍然难以维持生计。这种街道的衰败与主人公的命运紧密相连,他必须寻找新的出路,要么转型,要么搬到其他地方重新开始,情节也随着他的选择而发展。

实际运用分析

在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中,玉象征着很多东西并且暗示了情节走向。

新月得到那把玉梳子,玉的纯洁美丽象征着新月的美好品质。玉梳子质地温润,色泽柔和,就像新月那温柔善良的性格。新月在故事中如同一块未经雕琢的美玉,充满了纯真和希望。然而,玉在故事中也经历了一些波折,比如它差点被卖掉,这暗示着新月的命运也将面临危机。当家庭经济出现困难时,玉梳子被视为可以换取钱财的物品,这就像新月在家庭中的地位一样,看似珍贵,但在现实的压力面前却显得脆弱。而玉与新月的身体状况也有联系,新月生病时,玉似乎也失去了光泽。新月的身体每况愈下,她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而那把玉梳子放在她的床头,不再像以前那样闪耀着温润的光泽。这种对玉的描写象征着新月的生命在逐渐消逝。

从家庭环境来看,韩子奇的奇珍斋的兴衰也暗示了整个家庭的命运走向。奇珍斋从繁荣时的顾客盈门、珍宝满室,店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精美的玉器,每一件玉器都散发着迷人的光泽,吸引着众多的顾客。那些玉器有的像灵动的小动物,有的像盛开的花朵,它们代表着奇珍斋的辉煌与荣耀。韩子奇凭借着自己对玉的热爱和精湛的技艺,在玉器行业中崭露头角,奇珍斋成为了当时玉器行业中的佼佼者。然而,随着战争的爆发,社会动荡不安,奇珍斋的生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店铺里的陈列变得稀疏,灰尘满布,许多珍贵的玉器被变卖或者丢失。这预示着韩子奇家庭的命运从荣耀走向落魄,情节也随着这种暗示逐步发展,家庭中的人物关系、情感纠葛等都在这种家庭环境的变化下发生着变化。例如,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因为经济压力和对玉的不同态度而产生矛盾,夫妻之间的感情也受到了考验,孩子们的成长也受到了家庭环境变化的影响。

六、刻画人物关系

技巧和运用方法

1. 共享环境中的互动

- 在描写人物共享的环境时,可以通过他们对环境的不同反应和互动来刻画人物关系。这种互动能够反映出人物之间的性格差异、情感状态以及权力关系等。

- 例如,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一起在花园里。如果孩子欢快地在花丛中追逐蝴蝶,孩子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和兴奋的光芒,他的笑声在花园里回荡。他会不时地停下来,仔细观察花朵上的蝴蝶,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而父母则坐在长椅上静静地看着,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慈爱和宽容。母亲可能会轻声地提醒孩子不要跑得太快,以免摔倒;父亲则会微笑着看着孩子,偶尔为孩子的勇敢和活力而感到骄傲。这种场景显示出一种长辈对晚辈的包容和关爱关系。

- 反之,如果父母不断地指挥孩子不能这样不能那样,孩子则显得很拘束。父母坐在长椅上,表情严肃,眼神中带着严厉。孩子在花丛中想要触摸一朵花时,母亲立刻大声说:“不要碰,会弄脏手的!”孩子想去追逐蝴蝶时,父亲又说:“小心摔倒,就在这里待着!”孩子只能小心翼翼地在一个小范围内活动,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无奈和委屈。这就体现出一种比较紧张的亲子关系。

- 在朋友之间,他们在一个户外野餐的环境中,如果一个人总是忙着为大家准备食物,他认真地摆放着餐具,将食物分成均匀的份额,脸上带着热情和专注的神情。另一个人则在旁边偷懒玩耍,他在草地上打滚,或者拿着一根树枝在地上乱画,对准备食物的事情毫不关心。这可以表现出他们之间的付出与索取的关系,或者是一种随和与懒散的性格对比关系。准备食物的人可能是一个比较细心、有责任感并且乐于奉献的人,而玩耍的人则可能比较随性、自我中心。

2. 不同环境下的对比

- 比较人物在不同环境中的关系表现,可以更深入地刻画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同的环境会给人物带来不同的压力、机会和限制,从而影响他们之间的互动方式。

- 比如一对情侣,在公共场合可能表现得很亲密但又有些含蓄。在公园里,他们手牵手漫步,偶尔互相依偎着坐在长椅上。他们的眼神交汇时,会露出甜蜜的微笑,但他们不会有过于亲密的举动,说话的声音也比较轻柔。这是因为公共场合有社会规范的约束,他们需要考虑到周围人的看法。然而,在他们自己的小公寓里则更加放松和随意。他们会在客厅里打闹嬉戏,互相拥抱亲吻,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这种不同环境下的对比,可以更深入地刻画他们之间的关系,显示出他们在不同情境下对彼此关系的把握和调整。

- 在一个职场环境中,两个同事在老板面前可能表现得互相尊重、配合默契。他们在会议上会互相补充对方的观点,对彼此的工作成果表示赞赏。老板发言时,他们会认真倾听,不时点头表示认同。然而,在没有老板的情况下,他们可能会因为利益竞争而互相算计。在办公室里,当他们单独相处时,一个同事可能会偷偷地查看另一个同事的文件,试图获取一些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另一个同事则可能会在背后说对方的坏话,以抬高自己在其他同事中的地位。这种不同环境下的人物关系的反差能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本质。

实际运用分析

在钱钟书的《围城》中,方鸿渐和孙柔嘉的关系在不同环境下有不同的表现。

在旅途中,他们与其他同行者一起,孙柔嘉表现得比较柔弱、需要保护,方鸿渐对她也有一些绅士风度的照顾。在长途汽车上,孙柔嘉可能会因为路途颠簸而感到不适,她的脸色有些苍白,身体微微颤抖。方鸿渐会主动询问她是否需要帮助,把自己的座位让给她,还会给她找一些可以缓解不适的东西,比如水或者晕车药。在旅途中休息的时候,方鸿渐会帮助孙柔嘉拿行李,安排住宿等。孙柔嘉则会对方鸿渐的照顾表示感激,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羞涩和依赖。这时候他们的关系像是一种朦胧的、基于旅伴之间的关照关系。

而当他们进入婚姻,在家庭这个环境里,孙柔嘉在面对方鸿渐的家人时,她的态度和在旅途中完全不同,她会表现出自己的主见和对家庭事务的掌控欲。在方家的家庭聚会上,孙柔嘉会积极参与讨论家庭事务,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且不轻易妥协。她可能会与方鸿渐的家人就一些家庭决策产生分歧,例如关于家庭开支的分配或者家庭活动的安排等。方鸿渐则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显得有些懦弱和无奈。他夹在孙柔嘉和家人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协调。他可能会试图劝说孙柔嘉顺从家人的意见,但孙柔嘉并不愿意听从。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而充满矛盾,从旅途中的那种看似和谐的关系逐渐演变成充满争吵和矛盾的夫妻关系。这种在不同环境下的人物关系的刻画非常细腻地展现了他们关系的发展变化。

七、增加故事深度

技巧和运用方法

1. 环境历史的挖掘

- 揭示环境的历史背景可以增加故事深度。环境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承载着过去的记忆和历史的痕迹,这些历史元素可以为故事增添丰富的内涵。

- 例如,描写一个古老的寺庙,不仅要描写它现在的样子,还要讲述它的建造历史、曾经经历过的朝代更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作用等。“这座寺庙始建于唐朝,当时是为了供奉一位高僧的舍利子。唐朝时期,佛教盛行,这座寺庙由当地的富商和信徒集资修建。寺庙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当时流行的唐风元素,寺庙的大门高大雄伟,上面雕刻着精美的佛像和佛经故事。寺庙建成后,成为了当地佛教信徒的重要朝拜地,每天都有众多的信徒前来诵经祈福。在宋朝时,它经历了一场大火,大火烧毁了寺庙的部分建筑。但是由于寺庙在当地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很快就得到了重建。重建后的寺庙规模比以前更大,并且吸收了宋朝建筑的一些特色,如更加精致的斗拱结构和细腻的木雕工艺。在明清时期,它成为了当地文人墨客集会的场所,墙上还留有他们的诗词题刻。文人墨客们在这里品茶、吟诗、作画,寺庙的氛围也变得更加高雅。如今,寺庙的墙壁上虽然有些斑驳,但依然能感受到它当年的辉煌。寺庙的一些古老的建筑构件,如石柱、石梁等,还能看到各个朝代修缮的痕迹,这些痕迹就像一部无言的史书,记录着寺庙的兴衰变迁。”这种对环境历史的挖掘使故事不仅仅停留在当下的情节,而是有了更深远的历史内涵。

- 在描写一个城市街区时,可以提到它曾经是某个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或者是某个行业的发源地等。比如,“这个城市街区曾经是纺织业的发源地。在工业革命初期,这里的纺织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当时,街道两旁都是纺织厂的厂房,巨大的烟囱冒着黑烟,机器的轰鸣声昼夜不停。来自周边农村的大量劳动力涌入这里,他们在纺织厂中辛勤劳作,为城市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里还曾经发生过工人罢工事件,工人们为了争取更好的工作条件和待遇,联合起来走上街头。那次罢工事件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使政府和工厂主重视工人的权益。如今,虽然纺织业已经逐渐衰落,许多厂房被改造成了创意工作室或者商业店铺,但走在这个街区,仍然能感受到当年纺织业的繁荣景象。一些古老的建筑上还保留着纺织厂的标志,这些标志就像历史的标签,诉说着这个街区的过去。”

2. 环境文化的融入

- 将当地的文化元素融入环境描写中,可以使故事具有更丰富的文化底蕴,增加故事的深度。不同地区有着独特的文化,这些文化元素包括建筑风格、传统服饰、民族歌舞等。

- 比如在描写一个少数民族的村落时,要提到他们独特的建筑风格(如侗族的鼓楼)、传统的服饰文化(如苗族的银饰盛装)、民族歌舞文化(如藏族的锅庄舞)等。“这个侗族的村落里,鼓楼是最醒目的建筑,它高大雄伟,木质结构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那是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先的崇敬。鼓楼的建筑工艺非常复杂,它不需要一颗铁钉,全靠榫卯结构连接,体现了侗族人民高超的建筑技艺。村里的妇女们穿着色彩斑斓的侗族服饰,戴着精美的银饰。侗族的服饰以其独特的刺绣和蜡染工艺而闻名,服饰上的图案精美绝伦,有的描绘着侗族的神话传说,有的则是日常生活中的场景。银饰是侗族妇女的重要装饰,她们佩戴着各种形状的银饰,如银项链、银手镯、银耳环等。当夜幕降临,大家会聚集在鼓楼前的广场上,跳起欢快的侗族歌舞,那歌声和舞步里蕴含着侗族千百年的文化传承。侗族的歌舞节奏明快,男女老少都会参与其中。他们手拉手围成圈,一边唱歌一边跳舞,歌声在村落里回荡,表达着侗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民族文化的自豪。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任何故事的发生都不仅仅是个体的经历,而是与整个民族文化紧密相连。

再如描写一个江南水乡小镇,就要融入江南独特的文化元素。那白墙黑瓦的建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河道两岸。建筑的飞檐翘角犹如展翅欲飞的鸟儿,体现着江南建筑的灵动之美。河面上,乌篷船悠悠划过,船头的船夫戴着乌毡帽,熟练地摇着橹。船上或许有游客正惬意地欣赏着两岸的风景,或许有当地人带着自家的农产品前往集市。这里的女子穿着蓝印花布的衣裳,蓝白相间的图案素雅清新,那是江南传统印染工艺的结晶。到了传统节日,小镇上还会有各种民俗活动,比如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一艘艘装饰精美的龙舟在河道上你追我赶,鼓手有节奏地敲打着鼓点,桨手们齐心协力地划动船桨,河岸上的人们呐喊助威,热闹非凡。这种将江南水乡的建筑文化、服饰文化和民俗文化融入到环境描写中,使得故事有了浓厚的江南韵味。

3. 环境与人物命运的交织

- 让环境成为影响人物命运的重要因素,使二者紧密交织,可以增加故事的深度。环境不仅仅是人物活动的背景,更可以推动人物命运的发展。

- 以一个海边渔村为例,这里的渔民们的命运与大海息息相关。大海既是他们的生活来源,也是他们面临危险的源头。年轻的渔民阿海,从小就在海边长大。他所居住的渔村,房屋都是用海边的石头和木材简单搭建而成,简陋却坚固,足以抵御海边偶尔的风暴。大海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就像一位温柔的母亲,海面波光粼粼,阿海和其他渔民们会出海捕鱼。阿海熟练地撒网、收网,看着满网的鱼,心中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然而,大海也有它的脾气。在台风季节,狂风呼啸,巨浪滔天。阿海所在的渔村曾经遭受过严重的台风袭击,许多房屋被摧毁,渔船被打翻。阿海的父亲就是在一次台风中不幸遇难的。这使得阿海对大海既充满敬畏又有些恐惧,但他又不得不继续在这片大海上讨生活,因为除了捕鱼,他没有其他的生计手段。他的命运就像大海上的一叶扁舟,随着大海的喜怒无常而起伏不定。

- 在一个被沙漠包围的绿洲小镇,水源是决定人们命运的关键因素。小镇上的人们靠着绿洲里的井水和泉水生活。年轻的女孩阿花就生活在这个小镇。她的家族世世代代守护着一口古老的井,这口井是小镇的重要水源。然而,随着沙漠的不断侵蚀,水源逐渐减少。阿花看着井水一天比一天浅,心中充满了担忧。为了寻找新的水源,阿花和镇上的一些年轻人踏上了艰难的旅程。他们穿越沙漠,面临着酷热、缺水和沙尘暴等危险。阿花的命运与沙漠环境紧紧相连,如果他们找不到新的水源,小镇将会干涸,人们将不得不离开这片生活了多年的土地。这种环境与人物命运的交织,让故事充满了张力和深度。

实际运用分析

在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中,塔拉庄园的环境与斯嘉丽的命运紧密交织。

塔拉庄园是南方种植园的典型代表,有着广袤的土地、大片的棉花田和豪华的庄园建筑。在战前,塔拉庄园处于繁荣时期,土地肥沃,棉花产量很高。斯嘉丽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她是一个美丽、任性又有些虚荣的南方贵族小姐。她享受着庄园带来的富足生活,穿着华丽的衣服,参加各种舞会。庄园里的黑奴们辛勤劳作,为庄园的繁荣做出了贡献。斯嘉丽在这里学会了如何管理黑奴,如何在南方贵族的社交圈里周旋。

然而,随着南北战争的爆发,塔拉庄园的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北方军队的入侵,战火的洗礼,使得庄园的土地荒芜,棉花田被烧毁,许多黑奴逃亡。庄园建筑也遭受了破坏,变得破败不堪。斯嘉丽的命运也随之改变。她从一个养尊处优的贵族小姐变成了一个要为生存而努力的坚强女性。她不得不亲自下地劳作,面对饥饿、贫困和各种困难。她为了保住塔拉庄园,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使用了一些不道德的手段。她在这片曾经熟悉如今却满目疮痍的土地上重新寻找生活的希望。她的性格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塑造,变得更加坚韧和不择手段。塔拉庄园的环境变化推动了斯嘉丽命运的转变,二者的交织使得故事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强烈的感染力。

八、营造故事氛围

技巧和运用方法

1. 利用环境细节烘托氛围

- 环境中的微小细节能够极大地影响故事氛围的营造。例如,在一个悬疑故事中,描写一座古老的城堡。“城堡的走廊里,墙壁上的烛台摇曳着微弱的烛光,烛泪缓缓流下,仿佛是城堡在默默哭泣。墙角布满了蜘蛛网,那些蛛丝在微弱的气流中轻轻晃动,像是隐藏着无数秘密的帘幕。脚下的石板路有些潮湿,偶尔还能听到滴答滴答的水声,却不知道水源来自何处。昏暗的光线中,一幅古老的画像挂在墙上,画像中的人物眼神似乎随着观察者的移动而改变,让人毛骨悚然。”这些细节结合起来,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悬疑、恐怖的氛围。

- 在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场景里,如海边的约会地点。“沙滩上,用贝壳精心摆放成的心形图案在夕阳的映照下闪闪发光。周围是一些被海浪冲上岸的彩色小石子,它们圆润而光滑,像是大自然馈赠的宝石。不远处的椰树上,挂着一对情侣亲手系上去的风铃,海风轻轻吹过,风铃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与海浪拍岸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仿佛是大海为这对恋人奏响的爱情乐章。”这些环境细节为故事烘托出浪漫、温馨的氛围。

2. 借助环境的色彩和光影

- 色彩和光影在营造氛围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在描写一个悲伤的场景时,“那是一间狭小的屋子,墙壁被岁月侵蚀成了灰白色,就像失去了生机的世界。唯一的窗户透进一丝微弱的光线,被灰尘过滤后变得更加昏暗。屋内的家具也是暗淡无光的,一张破旧的木桌和几把椅子,它们的颜色是那种深沉的褐色,仿佛被悲伤浸染。角落里有一个落满灰尘的花瓶,曾经插着鲜花的它现在空空如也,在灰暗的阴影里显得更加孤寂。”这种以灰暗的色彩和微弱的光影来描绘环境,增强了悲伤的氛围。

- 相反,在一个充满希望的场景中,“清晨的草原上,阳光洒下万道金光,将草地染成一片耀眼的金黄色。远处的山丘在阳光的照耀下轮廓分明,山上的树木像是被镀上了一层金边。清澈的小溪波光粼粼,溪水反射着阳光,就像流动的碎金。天空湛蓝如宝石,几朵洁白如雪的云朵在天空中悠闲地飘荡,仿佛是希望的使者在巡视这片充满生机的大地。”明亮的色彩和充足的光影营造出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氛围。

实际运用分析

在《呼啸山庄》中,呼啸山庄的环境氛围与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和情节发展紧密相关。

呼啸山庄位于狂风肆虐的荒野之上,那里的天空常常是阴沉灰暗的,厚重的乌云低低地压在头顶,仿佛随时都会倾泻下愤怒。山庄的建筑本身也是粗糙而冷峻的,石头堆砌的墙壁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周围的荒野上,只有顽强生长的荆棘和怪石嶙峋的山丘。狂风呼啸而过时,门窗会发出令人胆战心惊的嘎吱声,就像痛苦的呼喊。这种环境氛围与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之间热烈而又痛苦的爱情以及他们之间充满仇恨和复仇的情节相呼应。他们的爱情如同被呼啸的狂风所压抑,无法自由地释放,而他们的仇恨也像这荒野一样,深沉而难以化解。当凯瑟琳生病时,那灰暗的房间里,只有微弱的炉火闪烁着一点光亮,窗外狂风依旧呼啸,更加烘托出她生命垂危时的凄凉和无助。

九、构建故事世界

技巧和运用方法

1. 多层环境的构建

- 一个完整的故事世界需要有多层环境的构建。以一个科幻故事为例,首先是宏观的宇宙环境。“宇宙浩瀚无垠,繁星闪烁,其中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星系。有的星系像漩涡一样旋转着,中心是一颗巨大的恒星,周围环绕着无数颗行星,这些行星有的是炽热的气态星球,有的则是冰冷的固态星球。在这个宇宙中,还存在着神秘的星云,它们像是宇宙中的迷雾,由气体和尘埃组成,孕育着新的恒星和行星。”然后是具体到某个星球的环境。“在一个名为艾泽拉的星球上,地面是由一种紫色的晶体构成的,这种晶体在阳光下会发出柔和的光芒。星球上有巨大的生物,它们体型庞大,像是一座座移动的小山。这些生物有着独特的生态系统,以一种能发光的植物为食,而它们排出的粪便又成为了一种特殊菌类的养分。”最后是星球上某个城市或者聚居地的环境。“艾泽拉星球上的城市赛博顿,建筑都是由一种金属和能量的混合物质建造而成。城市的街道呈螺旋状上升,建筑物的顶部闪烁着各种颜色的能量标识。空中有飞行的交通工具,它们的形状如同展翅的飞鸟,发出轻微的嗡嗡声,在城市的高楼大厦间穿梭。”通过这样从宏观到微观的多层环境构建,一个完整的科幻故事世界得以呈现。

- 在一个奇幻故事中,也可以有类似的多层环境构建。比如,首先是整个奇幻大陆的环境。“这片名为幻梦大陆的地方,被一条巨大的魔法河流分隔成南北两部分。北方是寒冷的冰雪之地,终年被冰雪覆盖,巨大的冰山如同利剑直插云霄。南方则是茂密的魔法森林,森林里的树木高大而古老,每一棵树上都刻满了神秘的魔法符文。在大陆的中心,有一座高耸入云的魔法塔,它是整个大陆魔法力量的源泉。”然后是森林中的某个部落的环境。“在魔法森林里的精灵部落,他们居住在巨大的树屋里。这些树屋是由魔法和树木的生命力共同构建而成,树屋的墙壁上爬满了藤蔓和鲜花,屋顶是由巨大的树叶编织而成。部落中心有一个清澈的池塘,池塘里的水有着神奇的治愈能力,周围是一些用石头和树枝搭建的小祭坛,精灵们在这里举行祭祀和魔法仪式。”最后是部落里某个精灵家庭的环境。“在一个精灵家庭的树屋里,内部布置得温馨而充满魔法气息。墙壁上挂着用魔法丝线编织而成的挂毯,上面绣着精灵家族的历史故事。房间里有一些小巧的魔法物品,如能自动发光的水晶球,还有能发出美妙音乐的魔法乐器。”这种多层环境构建让故事世界更加丰富和立体。

2. 环境之间的关联与互动

- 在构建故事世界时,各个环境之间应该有合理的关联与互动。在一个以海洋为主题的冒险故事中,海洋与岛屿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海洋中分布着许多岛屿,这些岛屿的形成与海洋的地质活动有关。一些岛屿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当海底火山喷发时,岩浆冷却后堆积形成了岛屿。这些岛屿周围的海洋生态系统丰富多样,珊瑚礁环绕着岛屿,为各种鱼类提供了栖息地。而岛上的生物又依赖于海洋提供的资源,比如海鸟在岛上筑巢,但它们的食物来源主要是海洋中的鱼类。同时,海洋的气候变化也会影响岛屿的生态环境。当台风来袭时,海洋的巨浪会冲击岛屿,可能会摧毁岛上的一些植被和动物栖息地。而岛屿上的河流又会将淡水注入海洋,影响海洋的盐度和生态平衡。”

- 在一个蒸汽朋克风格的故事中,城市与工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这座名为蒸汽城的城市,其核心是一座座巨大的蒸汽工厂。工厂里的烟囱日夜不停地冒着浓烟,这些浓烟弥漫在城市的上空,使得城市总是笼罩在一层烟雾之中。工厂生产出各种机械装置和蒸汽动力设备,这些产品支撑着城市的运转。城市的建筑大多是用金属和砖石混合建造而成,许多建筑的外观有着巨大的齿轮和蒸汽管道,这是为了与工厂的蒸汽动力系统相连接。城市中的居民依赖工厂提供的工作机会生存,而工厂则需要城市提供劳动力和各种资源。城市的交通系统也是基于蒸汽动力,火车和蒸汽马车在城市的街道和铁路上穿梭,将人和货物运往城市的各个角落。”这种环境之间的关联与互动使得故事世界更加真实可信。

实际运用分析

在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中,魔法世界的构建充分体现了多层环境构建以及环境之间的关联与互动。

从宏观的魔法世界来看,有魔法英国、魔法欧洲乃至整个魔法世界。魔法英国被海洋环绕,与麻瓜世界有一定的隔离。魔法世界中有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所在的苏格兰高地,那里有神秘的湖泊、茂密的禁林等独特的自然环境。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复杂而神奇的环境,它由四座学院城堡、大礼堂、密室等多个部分组成。四座学院城堡各具特色,格兰芬多塔楼充满了勇敢和冒险的气息,拉文克劳塔楼则弥漫着智慧的氛围。学校里的魔法生物如独角兽、夜骐等也与校园环境相互依存。

学校与魔法世界的其他部分也有着紧密的关联。霍格沃茨的学生来自魔法英国的各个角落,而学校培养的魔法师又将回到魔法世界的各个岗位,如魔法部工作或者在魔法商店当店主等。魔法世界中的对角巷是一个商业中心,那里有各种魔法商店,这些商店为霍格沃茨的学生和其他魔法师提供魔法物品。而古灵阁巫师银行则位于伦敦地下,它的安全措施与魔法世界的经济体系息息相关。魔法世界中的魔法生物栖息地如禁林与霍格沃茨校园相邻,禁林里的生物有时会闯入校园,这就需要学校的管理者和学生们去应对。这种从宏观到微观的环境构建以及环境之间的关联互动,构建了一个完整而迷人的哈利·波特魔法世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