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游戏竞技 > 如何写一本独特的小说 > 第157章 叙事结构的创新

一、多线叙事

技巧分析:

多线叙事作为一种复杂且富有表现力的叙事手法,为小说情节的构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它意味着同时展开多条情节线索,这些线索各具特色,能够在不同的维度上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推动故事发展。

首先,各条线索在时空设置上具有多样性。它们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如一条线索描绘古代的宫廷权谋斗争,另一条线索则展现现代社会的职场风云变幻;或者处于同一时代但不同的地域,像是一条线索聚焦于繁华都市的喧嚣生活,另一条线索则围绕着偏远乡村的质朴日常。这种时空的差异使得故事能够涵盖更广泛的社会现象和人类生活场景,增加了故事的信息量和丰富度。

其次,涉及的人物群体也各不相同。每条线索可能有其核心的人物圈,这些人物有着独特的性格、目标和命运走向。例如,在一条线索中是一群热血的创业者为了实现商业梦想而拼搏,他们充满激情、敢于冒险;而在另一条线索里可能是一群传统手工艺人,他们坚守着古老的技艺,在时代的浪潮中努力传承文化,性格相对沉稳、内敛。不同的人物群体之间通过情节的交织产生碰撞与融合,展现出人性的多面性和社会的多元性。

再者,运用蒙太奇手法般的切换是多线叙事的关键技巧之一。就如同电影剪辑中快速地在不同画面之间跳跃一样,在小说里要在各条线索间灵活切换。当一条线索的情节发展到令人紧张的关键时刻,比如主角在一场商业谈判中即将面临重大抉择,此时戛然而止,瞬间切换到另一条线索,如切换到乡村手工艺人那里,他们正在为一场传统技艺的展示活动做准备,遇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这种突然的切换能够吊起读者的胃口,让他们急切地想要知道前一条线索中主角的最终选择以及后一条线索里手工艺人的困难将如何解决,从而制造出强烈的悬念和节奏感。

运用方法分析:

要成功运用多线叙事,精心的规划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步,明确每条线索的走向和核心冲突。对于每一条线索,都要像构建一个独立的小故事一样,确定它从哪里开始,经过哪些阶段,最终要达到什么样的结局。比如,线索a围绕主角的事业发展,那么就要规划好主角是如何从一个初出茅庐的职场新人,历经各种挑战和机遇,逐步成长为行业内的佼佼者或者遭遇挫折而陷入困境。这个过程中,核心冲突可能是与竞争对手的激烈角逐、面对职场潜规则的挣扎或者是自身能力与目标之间的差距等。

线索b聚焦主角的情感生活,则要描绘主角在爱情、亲情、友情等方面的经历。例如,主角在爱情方面可能一开始遇到了心仪的对象,但由于双方家庭背景、性格差异等原因,经历了分分合合的波折;在亲情上,或许与父母存在代沟,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忽视了家人的感受,后来又通过一系列事件重新认识到亲情的重要性。

第二步,确定线索间的连接点。这些连接点是使多条线索能够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关键因素。连接点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共同的事件、人物或地点等。

以共同的事件为例,假设在一个城市里举办一场盛大的国际文化节,这一事件就可以成为多条线索的连接点。在事业发展线索中,主角的公司可能负责文化节的部分项目策划,这是一个提升公司知名度和拓展业务的重要机会;在情感生活线索里,主角在文化节上偶然遇到了多年未见的初恋情人,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情感上的波澜。

共同的人物也是常见的连接点。比如有一个神秘的投资人,他在主角的事业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可能为其提供资金支持或者给出宝贵的商业建议。同时,这个投资人又是主角某个朋友的亲戚,通过朋友的关系,主角在情感生活中也与这个投资人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了解,进而影响到了主角对人际关系和情感的看法。

地点作为连接点同样有效。例如一个古老的小镇,既是主角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承载着他的童年回忆和亲情羁绊,在情感生活线索中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个小镇近年来因为旅游开发等原因,成为了商业投资的热点,主角的事业发展也有可能涉及到对小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这样就通过小镇这个地点将两条线索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举例:

徐则臣的《北上》成功地运用了多线叙事结构,为读者呈现了一幅跨越时空、丰富多元的画卷。

在这部小说中,一条线索是几个不同时代的人物围绕着京杭大运河展开的故事。比如意大利人保罗·迪马克,他怀着对先辈的崇敬和对大运河历史文化的好奇,沿着运河寻找先辈遗迹。他的旅程充满了未知和挑战,在不同的运河城镇停留,与当地的居民交流,了解大运河在不同地域的特色和历史变迁。他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大运河作为一条古老的人工运河,在国际上所具有的影响力以及它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另一条线索是当下运河边生活的人们的日常与梦想。例如运河边的孙少安,他经营着一家小饭馆,每天都在为了生计忙碌着。他关心的是如何在即将到来的旅游旺季中盈利,如何提高饭馆的菜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他的生活平凡而真实,面临着诸如房租上涨、竞争对手增多等现实问题。

还有其他一些线索,比如运河上的船工群体,他们祖祖辈辈在运河上劳作,传承着独特的运河船工文化,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船工生活方式受到了冲击,他们也在努力适应新的变化,寻找新的生存之道。

在小说中,当描写到当下的考古队在运河某处挖掘出与保罗·迪马克相关的物品时,两条主要线索就巧妙地交汇了。这一事件不仅让保罗·迪马克的探寻之旅有了新的进展,也让孙少安等当下运河边的人们意识到,他们身边的这条大运河有着更为深远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通过这种多线叙事,不仅展现了大运河不同时代的风貌,也让故事的时空跨度极大,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其段落大意如:

“保罗·迪马克在运河边的小镇上,看着古老的运河水缓缓流淌,心中满是对先辈的探寻渴望。他背着行囊,沿着河岸前行,每到一处,都会仔细询问当地居民关于先辈可能留下的痕迹。与此同时,在现代,运河边的孙少安正为了自家的小饭馆能否在即将到来的旅游旺季中盈利而发愁。他站在饭馆门口,望着来来往往的游客,心里琢磨着怎样调整菜品和服务才能吸引更多的人。两条看似无关的生活轨迹,却因运河的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即将碰撞出别样的火花。

当保罗·迪马克来到一个有着古老码头的小镇时,他听说这里曾经是运河上重要的货物中转站。他在码头遗址附近仔细探寻,希望能找到一些与先辈有关的物件。而此时,孙少安正在饭馆里和厨师商量着推出一些特色菜品,以迎合游客的口味。

终于,考古队在运河边的一处工地挖掘时,发现了一个带有意大利文标记的古老箱子,经过考证,这个箱子很可能与保罗·迪马克的先辈有关。消息传开后,保罗·迪马克激动不已,立刻赶往发现地点。而孙少安也听闻了这个消息,他开始思考,原来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这条运河,有着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或许会给他的饭馆带来新的商机。

就这样,两条线索通过考古队的发现这一事件,完美地交汇在了一起,让读者在感受大运河不同时代故事的同时,也体验到了命运的奇妙交织。”

二、倒叙与插叙的创新运用

技巧分析:

倒叙和插叙是传统的叙事手法,但在创新运用时,能够赋予小说情节新的活力和深度。

对于倒叙而言,它不再局限于简单地把结局提前展示给读者。如今的倒叙可以从故事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开始倒推,通过这种方式营造出一种解谜的氛围。例如,当故事发展到主角陷入一场巨大危机的场景,如主角被诬陷卷入一场重大刑事案件,面临着牢狱之灾,此时以这个场景作为倒叙的起始点。读者会立刻被吸引,想要知道主角是如何一步步走到这一境地的,是被人蓄意陷害,还是自己无意间犯下了错误。这种从关键转折点开始的倒叙,能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去猜测、推理,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而且,倒叙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不同时间段事件的逐步揭示,展现出主角性格的发展变化。比如在倒叙主角被诬陷的过程中,会发现主角在之前可能是一个过于轻信他人的人,正是这种性格特点导致他陷入了如今的困境。

插叙的创新则体现在其内容的多样化上。插叙不再仅仅是回忆过去的简单事件,还可以插入与主线情节看似无关但实则有着隐喻或对比作用的情节片段。比如在一个关于现代都市人奋斗历程的故事中,主线情节是主角在职场中努力拼搏,争取升职加薪。在主角面临一次重要的项目投标抉择的关键时刻,插入一段他童年在农村老家和小伙伴们一起下河摸鱼的情节。这段插叙看似与职场奋斗无关,但实际上它通过对比童年时的无忧无虑和现在职场上的压力重重,隐喻了主角在成长过程中失去的纯真和面临的现实压力,让读者更能理解主角此时的心理状态。

运用方法分析:

要有效地运用倒叙与插叙,需要注意以下方法。

对于倒叙,首先要精准选取那个能引起读者强烈好奇心的倒叙起始点。这个起始点应该是故事中的一个关键场景或事件,能够让读者一眼就被吸引住,产生想要深入了解的欲望。比如,从主角陷入一场生死危机的场景开始倒叙,如主角在一场车祸中生命垂危,醒来后却发现自己失去了部分记忆,不记得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样的场景会让读者急切地想要知道主角在车祸发生前的经历,以及是什么导致了这场车祸。

其次,在倒叙过程中,要注意事件的连贯性和逻辑性。虽然是倒着讲述故事,但也要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事件的发展顺序。可以通过一些时间标记、人物的回忆等方式来辅助读者理解。例如,在倒叙主角的一段感情经历时,可以说“两年前的那个夏天,我第一次见到了她……”这样明确的时间标记能够让读者更好地跟上倒叙的节奏。

对于插叙,要把握好插入的时机和篇幅。插入的时机至关重要,一般选择在主角面临重要抉择、情绪发生重大变化等关键时刻进行插叙。比如在主角决定是否要放弃现有的稳定工作去创业的关键时刻,插入一段他曾经在大学时期参加创业比赛的经历,通过这段经历来启发主角当前的抉择。

插叙的篇幅也不能过长,以免打断主线情节的连贯性。一般来说,插叙的内容应该简洁明了,能够快速地传达出想要表达的隐喻或对比等信息。比如上面提到的在职场奋斗故事中插入的童年摸鱼情节,只需要简短地描述一下摸鱼的场景、当时的心情等,不需要过于冗长地展开童年生活的方方面面。

举例:

余华的《活着》在讲述福贵的一生时,就巧妙运用了倒叙。

小说开篇是年老的福贵和他的老牛在田间劳作的场景,然后通过福贵的讲述慢慢倒叙他曾经富贵的年少时光,以及后来经历的种种苦难,如亲人一个个离世等。

这种倒叙方式让读者一开始就对福贵饱经沧桑的现状产生好奇,进而深入了解他那跌宕起伏的一生。

开篇描绘的年老福贵和老牛在田间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沧桑的感觉。读者看到这样一个老人,自然会想知道他的过去,是什么让他变成了如今这个样子。

当福贵开始讲述自己年轻时是如何的荒唐,如何在赌桌上输掉了全部家产,那曾经奢华的祖宅、成群的奴仆,都在按照一定的顺序在倒叙中一一呈现出来。例如,福贵会说:“那时候我还年轻,家里有钱有势,我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根本不把钱当回事。有一天,我走进了那家赌场……”通过这样的讲述,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到福贵从富贵到落魄的过程。

在倒叙过程中,也展现了福贵性格的变化。年轻时的福贵是一个任性、荒唐的富家子弟,而经历了一系列的苦难后,他变得坚韧、隐忍。

插叙方面,比如在福贵讲述儿子有庆的死时,可能会插入一段有庆小时候在村里奔跑玩耍,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情节,与他后来的悲惨命运形成鲜明对比,更增添了悲剧色彩。

当福贵说到有庆为了给县长夫人献血而被抽干了血死去时,他可能会回忆起有庆小时候的样子:“有庆那孩子,小时候可调皮了,每天都在村里跑来跑去,他最喜欢的就是上学,每次都盼着能快点长大,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可是,谁能想到,他的生命就这么早早地结束了。”这段插叙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有庆命运的悲惨,以及命运的无常。

三、环状叙事

技巧分析:

环状叙事结构为小说带来了一种独特的韵味,它使故事呈现出一种轮回感和宿命感。

在环状叙事中,故事的开头和结尾形成一个圆环,结尾处回到开头的情境或意象,但人物和情节经过一番发展后已经有了质的变化。这种结构并非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升华。例如,开头是主角在一个神秘的森林边缘开启一段冒险,结尾时主角又回到了这个森林边缘,但此时他已经经历了诸多考验,对这片森林有了全新的认识。他可能不再是当初那个懵懂、好奇的少年,而是一个历经沧桑、对人生有了更深感悟的人。

此外,在环状的结构中,可以设置一些反复出现的元素,如特定的场景、话语等,每次出现其内涵和意义都有所不同。这些反复出现的元素就像是贯穿故事的线索,将不同阶段的情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比如,开头时主角在森林中听到一句神秘的话语:“森林的深处有你所寻找的答案。”在故事发展过程中,主角经历了各种艰难险阻,每次遇到困境时,他都会想起这句话,而随着他的不断深入探索,这句话的含义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最初,他可能认为这句话只是一个简单的指引,引导他向森林深处走去;但到了中间阶段,他可能意识到这句话所指的“答案”并非仅仅是地理上的森林深处,而是关于他自己内心的一些疑问的答案;到结尾时,当他再次回到森林边缘,他已经明白了这句话真正的含义,是关于人生的真谛、关于他自己命运的启示。

运用方法分析:

要成功运用环状叙事结构,需要精心设计和安排。

首先,设计好开头和结尾相呼应的具体情境,要让这种呼应既明显又有深度。在确定开头情境时,要选择一个能够引起读者兴趣、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场景或意象。比如,以一个古老的城堡为背景,主角在城堡外的花园里发现了一朵奇异的花,这朵花散发着神秘的光芒,吸引着主角去探究它的秘密。那么在结尾时,就要回到这个城堡外的花园,让主角再次面对这朵花,但此时主角已经经历了一系列与这朵花相关的故事,比如他为了寻找这朵花的秘密,进入了城堡,遇到了各种危险和挑战,也结识了一些人,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和态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其次,对于反复出现的元素,要精心安排其每次出现的时机和变化规律。以特定的一句话为例,在故事开头,它可能只是随意说出,没有特别的深意。但在经过第一个重要事件后,这句话可以再次出现,此时它就有了一些新的内涵,比如成为了主角在面对困难时的一种鼓励或警示。然后在故事的中间部分,随着情节的发展,这句话又会根据主角的经历和心境发生变化,可能成为主角反思自己行为的一个依据。到结尾时,这句话则可能成为主角领悟人生的关键,是他对整个故事经历的一种总结和升华。

举例:

陈忠实的《白鹿原》在某种程度上有环状叙事的特点。

小说开篇描绘了白鹿原上那片广袤的土地和生活在上面的人们,结尾时依然是这片土地,但经过了时代的变迁、家族的兴衰等诸多变故,白鹿原上的人们和这片土地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开篇提到白鹿原上流传的关于白鹿的传说,在故事发展过程中,这个传说不断被提及,不同的人对其有不同的解读,到结尾时,主角们对这个传说的理解又有了新的层面,仿佛一切又回到了原点,但又全然不同。

在开篇,白鹿原上,晨曦初照,那传说中的白鹿似乎隐匿在这片土地的的每一个角落。白嘉轩站在自家的田头,望着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期许。他眼中看到的是这片土地的肥沃与贫瘠,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质朴与勤劳。

随着故事的发展,白鹿原上经历了诸如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对白鹿原上的家族、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白嘉轩和他的家族在这些历史潮流中起起落落,经历了诸多的悲欢离合。

到结尾时,白嘉轩依然站在那片田头,可眼中看到的已不再仅仅是土地的肥沃与贫瘠,而是家族的兴衰、时代的烙印,那白鹿的传说,也在这一圈的轮回中,有了更深的意蕴。此时的白嘉轩,经过了一生的沧桑,对白鹿原这片土地以及那流传已久的白鹿传说有了更为深邃的感悟。曾经,那白鹿传说只是口口相传的神秘故事,仿佛象征着白鹿原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朦胧向往,是一种缥缈而又充满希望的寄托。

在家族历经风雨的过程中,白嘉轩曾无数次想起那白鹿传说。当家族遭遇旱灾,庄稼颗粒无收,族人生活陷入困境时,他望着干涸的土地,心中默默期盼着白鹿能带来甘霖,就如同传说中白鹿所到之处皆会祥瑞降临一般。那时,白鹿传说于他而言,是在艰难生活中苦苦支撑的一丝精神慰藉,尽管他也明白这只是一种虚幻的念想,但却给了他继续坚持下去的力量。

而随着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白鹿原上的人们被卷入各种历史洪流之中。白嘉轩的儿子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走向,有的投身革命,有的却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迷失了方向。在这期间,白鹿传说依旧时不时地在人们的言谈话语中出现。对于那些投身革命的年轻人来说,白鹿传说仿佛变成了他们心中对理想社会的一种隐喻,他们渴望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创造出如同白鹿所象征的那般纯净、美好的世界,一个没有压迫、没有贫困,人人都能平等生活的地方。

然而,当经历了无数的悲欢离合,到了故事的结尾,白嘉轩再次站在那片熟悉的田头时,他对白鹿传说的理解已经全然不同。那传说不再仅仅是简单的精神寄托或者对理想社会的隐喻,而是变成了对白鹿原上人们命运的一种深刻诠释。白鹿原上的人们就如同那传说中的白鹿,在历史的广袤原野上奔跑、挣扎,历经了时代变迁的风风雨雨,有过辉煌,也有过黯淡,却始终坚守在这片土地上。

这片土地,从开篇时他眼中充满期许的生养之地,到结尾时已经承载了太多家族与时代的记忆。它见证了白鹿原上人们的兴衰荣辱,也见证了他们在命运面前的不屈与抗争。而白鹿传说,就像一条无形的线,贯穿了整个故事,将不同时期人们的心境、命运以及对生活的期望紧密地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环状叙事结构,让读者在感受白鹿原上历史变迁的同时,也能体会到那种命运的轮回与人生的深沉韵味。

四、碎片化叙事

技巧分析:

碎片化叙事是一种极具现代感的叙事方式,它打破了传统叙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将完整的故事打碎成众多短小的片段。这些片段形式多样,可以是一个瞬间的场景、一段简短的对话、一个人物的内心独白等。通过这种方式,打乱了时间和空间顺序,使得故事呈现出一种零散却又有机联系的状态,让读者自己去拼凑完整的故事画面。

每个碎片虽然短小,但都肩负着独特的情感或信息负载。比如一个人物在特定场景下的细微表情变化,可能就蕴含着他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或是喜悦、或是悲伤、或是无奈。一段简短的对话,可能暗示着人物之间微妙的关系变化,或是矛盾的产生、或是关系的缓和。而一个人物的内心独白,则能直接展现其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情感挣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并且,这些碎片相互之间要有一些隐含的联系,引导读者去发现和解读。这种联系可能并不明显,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仔细揣摩。例如,不同时间片段中出现的同一物品,可能就是串联这些碎片的线索之一。或者是人物在不同场景下反复出现的某种行为习惯,也能成为读者理解故事的关键切入点。

运用方法分析:

要运用好碎片化叙事,首先需要收集大量的故事素材。这些素材可以来自于生活中的观察、个人的经历、听闻的故事等。然后根据主题和情感走向对其进行碎片化处理。比如,如果主题是关于一个人成长的故事,那么可以把这个人的成长经历分解成不同年龄段的几个关键片段,如童年时在学校受到的一次表扬、少年时与父母的一次激烈争吵、青年时第一次失恋等。

在呈现这些碎片时,可以采用多种排列方式来增加故事的神秘感和解读难度。比如采用随机排列,让读者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接触到各个片段,如同在拼图时一开始并不知道每一块该放在哪里,需要通过不断地观察和思考来找到它们的位置。或者按情感强度排列,先呈现情感较为平淡的逐渐过渡到情感强烈的片段,这样可以引导读者的情绪随着故事的发展而起伏。

举例:

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就运用了碎片化叙事。小说中大量的是一个个小人物之间简短的对话片段、生活场景片段等。

比如描写杨百顺(后改名为吴摩西)的人生,会有他小时候在老汪私塾里听老汪讲书的片段,在这个片段中,杨百顺坐在简陋的教室里,听着老汪那带着浓重口音的讲书声,心里却想着家里那点烦心事。他对老汪讲的那些书本知识似懂非懂,只是觉得在这里能暂时躲开家里的吵闹。

有他为了生计在不同地方打工的片段,在县城的饭馆里给人端盘子时,看着来来往往的客人,心里琢磨着自己什么时候能换个更好的活法。他每天重复着枯燥的工作,却又不得不为了那点微薄的工资坚持下去。

还有他和妻子牛爱国之间感情纠葛的片段等。当他和牛爱国结婚后,两人之间因为生活琐事、性格差异等原因,时常发生矛盾。在一次争吵后,杨百顺独自坐在院子里,心里想着自己的婚姻怎么就变成了这样,明明当初也是抱着美好的期望走进来的。

这些片段看似零散,但都围绕着人与人之间“说得上话”和“说不上话”这个主题。读者需要在阅读过程中慢慢梳理这些碎片,才能拼凑出杨百顺完整的人生轨迹。

就像在杨百顺的人生中,他一直在寻找能和自己说得上话的人。在老汪私塾里,他觉得老汪虽然讲书讲得让人迷糊,但至少能和他说上几句关于家里那些烦心事的话,这也算是一种慰藉。而在饭馆打工时,他和同事们虽然每天都在一起,但却很少能真正说得上话,大家都只是为了生计忙碌着,没有太多心思去深入交流。在婚姻里,他原本以为和牛爱国能说得上话,可现实却让他失望了,两人的矛盾让他再次感受到了那种说不上话的孤独。

通过这些碎片化的呈现,读者仿佛亲身经历了杨百顺那坎坷的人生,感受到了他在寻找能说得上话的人这条路上的迷茫与挣扎。

五、视角切换叙事

技巧分析:

视角切换叙事通过采用多个不同人物的视角来讲述同一个故事,为故事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层次。

每个视角都能展现出故事的不同侧面,就如同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一个物体,会看到不同的形状和细节一样。不同人物由于其身份、性格和利益诉求的不同,对同一事件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和感受。例如,在一个涉及犯罪案件的故事中,从主角(可能是受害者或者嫌疑人)的视角,我们能看到他在案件发生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内心的恐惧与挣扎以及对真相的渴望。从反派(可能是真正的罪犯)的视角,我们则能了解到他犯罪的动机、谋划过程以及在实施犯罪时的心理状态。而从旁观者的视角,比如案件现场的一位路人,我们可以看到案件发生时的客观场景、周围人的反应等,这些不同视角相互补充,能让读者全面地了解事件的真相。

而且,不同视角之间可以形成对比、补充或冲突。对比视角能突出人物之间的差异,比如主角的善良与反派的邪恶形成鲜明对比,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人性的两极。补充视角则可以填补单一视角所留下的信息空白,使故事更加完整。例如,主角可能只知道自己在案件发生时的部分情况,而旁观者的视角可以补充他所不知道的现场其他情况。冲突视角则会引发读者的思考,比如当主角认为自己是无辜的,而反派却认为主角是罪有应得,这种相互冲突的观点会让读者去探究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真相。

运用方法分析:

要运用好视角切换叙事,首先要确定合适的视角人物。这些人物要有不同的身份、性格和利益诉求,以便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在选择视角人物时,可以从故事的主要情节、核心冲突等方面入手。比如在一个关于家族企业传承的故事中,可以选择家族中的老一辈企业家(代表着传统的经营理念和对企业的深厚情感)、年轻一代的接班人(有着新的经营理念和对未来的野心)、企业中的普通员工(关心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保障)等作为视角人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在切换视角时,要注意过渡自然。要么通过场景转换,比如当一个视角人物的情节发展到一个段落结束时,通过切换到另一个场景,自然而然地引出下一个视角人物的情节。要么通过明确的提示语,比如“此刻,让我们从另一个人的视角来看待这件事”,让读者能清晰地知道视角已经发生了变化。

举例:

莫言的《蛙》就运用了视角切换叙事。小说通过“我”(万小跑)、姑姑(万心)等多个视角来讲述计划生育时期的故事。

从“我”的视角,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男性在那个时代对计划生育政策的感受和经历。“我”在面对妻子怀孕时,既要考虑家庭的未来,又要遵守国家的政策,内心十分纠结。当妻子去做计划生育手术时,“我”站在手术室外,看着那紧闭的大门,心里七上八下,想着妻子在里面会不会有什么危险。“我”在生活中也时常感受到计划生育政策对家庭生活的影响,比如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经济负担等方面。

从姑姑的视角,我们看到了一个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的坚定、无奈和内心的挣扎。姑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计划生育工作者,她深知政策的重要性,所以在工作中总是全力以赴。在描写一次计划生育手术的场景时,姑姑在手术室内,全神贯注地进行着手术操作,心里想着一定要完成这次任务,保障妇女的健康,可她的眼神里也透露出一丝无奈,因为她知道这背后的种种无奈和心酸。她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也遇到过很多困难,比如一些村民的不理解、抵触情绪等,但她依然坚持着自己的工作。

通过这两个主要视角以及其他一些次要视角的切换,读者可以全面地了解计划生育时期的社会现实、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种种问题,让读者在不同视角的碰撞与融合中,深入了解这个特殊的时代。

六、梦幻与现实交织叙事

技巧分析:

梦幻与现实交织叙事巧妙地将梦幻、想象、幻觉等非现实元素融入到现实的故事情节中,使故事既有现实的基础又有奇幻的色彩。

通过梦境来预示未来、揭示人物内心深处的渴望或恐惧是常见的用法之一。例如,在一个关于职场晋升的故事中,主角在面临一次重要的晋升考核前,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在梦中,他看到自己站在公司的高层会议室里,周围都是同事们羡慕的目光,自己则在发表着成功晋升后的感言。这个梦一方面预示了主角内心对晋升的渴望,另一方面也可能暗示着他在现实中面临的压力,因为他太想成功了,所以才会在梦中出现这样的场景。

幻觉也是一种重要的非现实元素。可以通过让人物在特定情境下产生错误的认知,推动情节发展。比如在一个悬疑故事中,主角在一个废弃的工厂里调查案件,由于长时间没有休息,加上环境阴森恐怖,他产生了幻觉,看到了一些不存在的人或事物。这些幻觉让他以为找到了案件的线索,于是顺着幻觉指引的方向去探索,结果却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更大的陷阱。这就通过幻觉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增加了故事的悬念和紧张感。

运用方法分析:

要运用好梦幻与现实交织叙事,首先要规划好现实情节和非现实元素的结合点。一般来说,在人物面临重大抉择或压力时,让其进入梦境,在梦境中得到某种启示或警示是比较合适的。比如在一个学生面临高考填报志愿的关键时刻,让他做一个梦,在梦中他看到自己在不同大学的校园里学习、生活的场景,这些场景可能会影响他在现实中的志愿填报决策。

对于非现实元素的呈现要把握好度,不能让其过于荒诞离奇,脱离故事的整体氛围和逻辑。如果一个故事是现实主义风格的,那么即使融入了梦幻元素,也应该让这些元素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现实生活中的心理规律和认知特点。例如,在一个描写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故事中,主角的梦境不能出现过于夸张的魔法、超能力等元素,而应该是一些基于现实生活中的情感、欲望等产生的梦境内容。

举例:

苏童的《黄雀记》中有梦幻与现实交织的叙事。

比如保润在精神病院照顾祖父期间,经常会做一些奇怪的梦,在梦中他看到祖父变成了一只黄雀,在树上跳跃鸣叫。这些梦境一方面反映了保润内心对祖父病情的担忧和无奈,另一方面也预示了一些后来发生的事情。

在现实中,保润因为一些误会和冲动,卷入了一系列的麻烦事。他在精神病院的生活原本就很压抑,每天看着祖父昏迷不醒,自己的心情也很低落。

当他做了那个祖父变成黄雀的梦后,他醒来时,面对的却是祖父依旧昏迷不醒的现实,以及自己即将面对的种种麻烦事。他可能会在心里想,难道祖父的病情真的会像梦中那样,变得更加不可控吗?这种梦幻与现实的交织,让保润的内心更加纠结和不安。

而且,在故事的后续发展中,保润的一些行为也受到了这些梦境的影响。比如他可能会因为担心祖父真的变成黄雀飞走,而更加小心翼翼地照顾祖父,或者在面对一些事情时,会想起梦中的情景,从而做出一些不同寻常的反应。

通过这种梦幻与现实交织的叙事方式,不仅丰富了故事的内容,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保润的内心世界和他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七、嵌套叙事

技巧分析:

嵌套叙事是在一个主故事中嵌入一个或多个子故事,通过这种结构丰富故事的内容和文化底蕴。

子故事可以是传说、回忆、故事中的人物讲述的另一个故事等多种形式。这些子故事能够独立成篇,有自己的情节、人物和主题,但同时又与主故事有着一定的关联。

例如,传说类子故事往往承载着当地的文化传统和人们的精神寄托,当嵌入主故事中时,可以为故事增添神秘色彩和文化内涵。回忆类子故事则可以通过人物的过去经历,展现人物的性格形成过程和情感变化轨迹,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在主故事中的行为和决策。

子故事和主故事之间的关联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主题上的关联、情节上的关联或者人物上的关联。主题上的关联是指子故事的主题与主故事的主题相呼应或相互补充。例如,主故事是关于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寻找自我价值的过程,嵌入的子故事可以是其祖辈在艰苦年代的创业故事,两者都围绕着“价值”这一主题,一个是现代的自我价值,一个是祖辈的创业价值。

情节上的关联是指子故事中的某个情节与主故事中的某个情节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比如主故事中主角在一次旅行中遇到了一个神秘的老人,而嵌入的子故事就是这个老人讲述的关于他自己年轻时的一段冒险经历,这段冒险经历中的某个地点或事件与主角在旅行中遇到的情况相吻合,从而形成了情节上的关联。

人物上的关联是指子故事中的人物与主故事中的人物有着某种关系。比如主故事中主角的父亲,在子故事中可能就是一个重要的角色,通过讲述父亲在另一个时期的故事,来展现父亲的另一种形象,进而影响主角对父亲的认识和理解。

运用方法分析:

要运用好嵌套叙事,首先要精心挑选要嵌入的子故事。要使其与主故事相得益彰,既能独立成篇又能为整体服务。在挑选子故事时,可以从主故事的主题、情节、人物等方面入手,寻找与之匹配的素材。

比如,如果主故事是关于一个现代年轻人的奋斗历程,嵌入的子故事可以是其祖辈在艰苦年代的创业故事,以体现家族传承。或者如果主故事是关于一段爱情故事,嵌入的子故事可以是其中一方曾经听过的一个关于爱情的传说,来丰富爱情的内涵。

在嵌入子故事时,要注意过渡自然。比如通过人物的回忆、讲述等方式自然引入子故事,结束时也要有相应的收束回到主故事。

例如,当主故事中的主角在某个特定情境下,回忆起小时候听爷爷讲过的一个故事,这时就可以自然地引入子故事。在子故事讲述完毕后,主角可以从回忆中回过神来,继续主故事的情节发展,或者通过主角对子故事的思考、感悟等方式收束子故事,回到主故事。

举例:

格非的《人面桃花》就采用了嵌套叙事。

在主故事中,秀米在寻找理想社会的过程中,不断有各种人物给她讲述一些传说、故事等。

比如张季元给秀米讲述的关于桃花源的传说,这个传说不仅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秀米的理想追求。

秀米在那座破旧的宅子里,听着张季元讲述关于桃花源的传说,心中满是向往。传说中那美好的世界,没有纷争,没有贫穷,只有和和睦睦的人们和美丽的风景。

而秀米在自己的实际奋斗中,每当遇到困难,就会想起这个传说,仿佛它就是自己前进的动力,尽管她知道现实与传说有着很大的距离,但依然怀揣着那份向往继续前行。在她为实现理想社会的构想而努力,比如尝试推行一些新的乡村治理举措、组织村民开展合作互助活动时,一旦遇到重重阻力,村民们的不理解、物资的匮乏等等,她脑海中就会浮现出桃花源传说里那和谐美好的画面,进而又鼓起勇气去克服当下的困难。

并且,这个桃花源的传说在后续情节发展中还起到了更深层次的作用。当秀米经历了一些挫折,甚至陷入自我怀疑的困境时,她会重新审视这个传说,思考传说所代表的那种纯粹的理想境界是否真的可及。这种对传说的反复琢磨,也反映出她内心对于理想追求的挣扎与坚守。

又如,在主故事里还有其他人物讲述的关于家族先辈们在动荡年代守护一方土地、抵御外敌入侵的故事。这个子故事一方面展现了家族的荣耀与坚韧,另一方面也让秀米意识到,自己所追求的理想社会或许也需要像先辈们那样具备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去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当秀米在面对外界的压迫和质疑,感觉自己孤立无援的时候,她会想起先辈们在更为严峻的形势下都不曾放弃,从而重新点燃自己内心的斗志。而这些子故事与主故事的紧密交织,使得整个小说的情节更加丰富饱满,文化底蕴也愈发深厚,让读者在跟随秀米追寻理想的旅程中,能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理想与实际行动之间的复杂碰撞与交融。

八、时空错乱叙事

技巧分析:

时空错乱叙事故意打乱时间和空间的正常顺序,使故事在不同的时空维度中跳跃穿梭,以此制造出一种时空错乱感,为情节增添独特的魅力和悬念。

通过回忆、穿越、时空裂缝等方式都可实现时空错乱。回忆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人物在当下情境中回想起过去的某个场景或经历,从而将过去与现在的时空连接起来。比如,主角在如今繁华都市的办公室里,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突然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在偏远乡村的田野间奔跑玩耍的画面,这种回忆不仅能展现主角的成长历程,还能通过过去与现在生活状态的对比,引发读者对人生变化的感慨。

穿越则是一种更为奇幻的方式,让人物能够从一个时空直接进入另一个时空。例如,主角可能因为某个神秘的物件或事件,从现代社会穿越到古代王朝,在古代经历一系列冒险和故事,然后又带着古代的经历和感悟回到现代。这种穿越能极大地拓展故事的叙事空间,让读者领略不同时代的风貌和文化差异。

时空裂缝的设定相对较为抽象,它可以是一种时空的不稳定区域,人物一旦进入其中,就会被随机传送到其他时空。比如在一个科幻故事中,科学家们在研究时空理论时意外打开了时空裂缝,主角作为实验助手被卷入其中,随后在不同的时空里遭遇各种奇异的现象和危险,这种设定能营造出强烈的紧张感和神秘感。

在错乱的时空中展现人物的命运变化和故事的发展是时空错乱叙事的关键。无论是回忆起过去的遗憾或美好,还是在穿越后的陌生时空里努力适应并改变命运,都要让读者清晰地看到人物是如何在这种时空错乱的情境下成长、转变的。

运用方法分析:

要运用好时空错乱叙事,首先要确定时空错乱的具体方式和规则。如果选择穿越作为方式,那就需要明确穿越的触发条件,比如是通过触摸某件特定的古董实现穿越,还是在某个特定的天文现象发生时穿越。同时,还要规定每次穿越的时间和地点,是随机穿越到某个历史时期的任意地点,还是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穿越到特定的时空节点。

对于回忆,要把握好回忆的时机和深度。回忆不能过于频繁,否则会让故事显得拖沓,一般选择在人物情感发生重大变化、面临重要抉择等关键时刻进行回忆。而且回忆的内容要有所侧重,不能把过去的所有事情都一股脑儿地呈现出来,而是要挑选那些与当下情境相关、能对人物的决策或情感产生影响的回忆片段。

在不同时空的切换中,要注意人物形象和情节的连贯性。即使时空发生了错乱,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动机等基本属性不能发生突兀的变化。比如主角在现代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穿越到古代后,虽然面临着不同的文化和生活环境,但他的乐观开朗的本质应该依然存在,只是可能会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同时,情节的发展也要符合逻辑,不能因为时空错乱而让情节脱节,比如主角穿越到古代后,他所做的事情应该与他在现代的经历、性格以及穿越的目的等因素相关联,而不是毫无缘由地开展一些不相干的活动。

举例:

priest的《默读》就有一些时空错乱叙事的特点。

在小说中,费渡和骆闻舟在调查案件的过程中,会不时地插入一些过去案件的相关信息和场景,这些过去的案件与当下正在调查的案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在调查一起当下的谋杀案时,会突然插入多年前的一起类似案件的场景,通过对比分析,找出案件的关键线索。当费渡在调查这起谋杀案时,正和骆闻舟在案发现场勘查。突然,他的脑海中闪过多年前一起类似案件的场景,那时候的他还年少,看着那些血腥的场面,心中满是恐惧。

而现在,他要凭借着过去的记忆和当下的调查,找出这起谋杀案的真正凶手。这种回忆式的时空错乱,不仅让读者了解到案件的历史背景,也能让主角们从过去的经验中汲取智慧,推动当下案件的调查进展。

同时,主角们也会回忆起自己的过去经历,这些回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当下的判断和行动。费渡可能会回忆起自己童年时的一些黑暗经历,这些经历让他在面对当下的案件时,有着独特的视角和思考方式。骆闻舟则可能回忆起自己在警校时的训练生活,那些严格的训练培养了他严谨的办案态度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当面对复杂案件时,这些回忆能帮助他更好地应对。

而且,在小说的某些情节中,还存在着一种类似穿越时空的感觉。比如通过对案件中某些神秘线索的解读,主角们仿佛能“穿越”到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心理时空,去理解他们为什么会做出那样的行为,这种虚拟的“穿越”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穿越到不同的物理时空,但却能让主角们更深入地了解案件的本质,从而更好地完成调查任务。

九、省略叙事

技巧分析:

省略叙事是一种有意识地省略一些情节或时间段的叙事手法,其目的在于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和填补这些空白,从而增加故事的含蓄性和读者的参与度。

省略的部分可以是不重要的日常琐事,比如主角从家到学校的步行过程,如果这段路程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就可以省略掉,直接从主角到达学校开始写起。这样可以避免冗长的叙述,使故事更加紧凑。

也可以是一些关键情节中的中间环节,通过省略制造悬念或让故事更简洁。例如,在一个悬疑故事中,主角发现了一个神秘的线索,然后下一个场景就是主角拿着这个线索去找某个人寻求帮助,中间主角是如何分析这个线索、如何决定去找这个人的过程就可以省略掉,让读者自己去猜测主角的思考过程,从而增加悬念。

省略叙事还能通过留白的方式,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故事的理解,对省略部分进行不同的想象,进而丰富故事的内涵。比如在一个爱情故事中,男女主角经历了一段争吵后,下一个场景直接跳到两人和好如初,中间两人是如何化解矛盾的过程省略掉,不同的读者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感情经历或对爱情的理解,想象出不同的化解矛盾的方式,这样每个读者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版本。

运用方法分析:

要运用好省略叙事,首先要明确哪些情节可以省略,这要根据故事的主题和情节发展的需要来判断。如果一个情节对于推动故事发展没有实质性的作用,或者其内容比较平淡、重复,就可以考虑省略。比如在描写一个主角从一个小镇到大城市打拼的故事中,可以省略他在火车上的旅途过程,直接从他到达大城市开始写起,因为火车上的旅途过程可能只是一些普通的风景观赏、与陌生人的闲聊等,对主角在大城市的打拼故事没有太大的影响。

在省略部分后,要通过其他情节或人物的反应来暗示省略部分的大致情况,让读者有一定的依据去想象。比如在上面提到的爱情故事中,虽然省略了男女主角化解矛盾的过程,但可以通过下一个场景中两人和好如初时的表情、话语等,暗示出两人可能是通过真诚的沟通、互相的妥协等方式化解了矛盾。再比如在那个悬疑故事中,虽然省略了主角分析线索和决定去找某个人的过程,但可以通过主角找到那个人时的急切神情、手里紧紧握着的线索等,暗示出主角对这个线索的重视以及分析线索时的认真态度。

举例:

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在某种程度上运用了省略叙事。

小说主要讲述了白流苏和范柳原在香港的爱情故事,对于白流苏在离开上海之前的一些生活细节、家庭琐事等都进行了省略,直接从她决定去香港寻找新的生活机会开始写起。

而读者可以通过白流苏在香港的一些言行和她的心理状态,大致想象出她在上海时可能面临的困境。白流苏站在香港的街头,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五味杂陈。她决定离开上海来到这里,寻找新的生活机会,虽然她没有对任何人诉说她在上海时的那些难言之隐,但从她此刻略显憔悴的面容和小心翼翼的言行中,读者不难想象出她在上海时可能经历过的那些家庭纷争和生活的无奈。

当白流苏和范柳原在香港开始相处时,他们之间的感情发展过程也有一些省略。比如他们从最初的互相试探到逐渐产生感情,中间有些微妙的情感变化和互动环节被省略掉了,读者可以根据自己对爱情的理解和他们在香港的一些言行表现,想象出他们感情发展的过程。

这种省略叙事使得《倾城之恋》的故事更加简洁明了,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让每个读者都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在心中构建出属于自己的白流苏和范柳原的爱情故事版本。

十、反讽叙事

技巧分析:

反讽叙事运用反讽的手法来构建故事情节,让故事中的人物、事件、话语等呈现出与表面意思相反的实际效果,以此达到讽刺、批判或揭示人性弱点的目的。

通过人物的言行不一可以实现反讽。比如一个人在公众场合总是高谈阔论道德规范,宣称自己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但在私下里却做着一些违背道德的事情,这种表面与实质的反差就形成了强烈的反讽。

事件的结果与预期相反也是常见的反讽方式。例如,一个人精心策划了一场商业活动,预期能够大获全胜,赚得盆满钵满,但结果却因为各种意外因素,不但没有盈利,反而亏了一大笔钱,这种结果与预期的反差就体现了反讽的意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