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重生先秦,天命在赵! > 第三章 英雄迟暮

若非赵煦知道不会有人骗自己,他真的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找错人了。

在赵国,蔺相如被称为第一勇士。山东六国的人都钦佩他的勇气,钦佩他哪怕面对强大的秦王,为了国家利益也不愿后退的勇气。

但是这位在史书上留名的英雄,已经垂垂老矣。

从赵煦进入庭院开始,老人剧烈的咳嗽声便没有停止过,听的赵煦揪心。

“蔺公,您毋恙?”

赵煦看着面前这位须发灰白、干瘦如柴的老人,请他一同前往王宫进谏的话却怎么也说不出口,只好以晚辈之礼拜见。

“我毋恙。”蔺相如哪怕跪坐,也需要家臣扶着,一手搭在矮几上,宽大的衣服穿在他身上空荡荡的,遍布皱纹的脸上带着微笑,看着眼前这位英俊的年轻人,赵国未来的王。

“煦听闻您身体不佳,特来探望您。”赵煦挤出微笑道。

“有劳太子挂念,我很好。”蔺相如声音很虚弱无力,却带着历经沧桑的沉稳。

接着他又缓缓开口道:“太子是为了长平的事而来的吧?”

赵煦没想到这位老人竟一下子看透了自己的目的,但又想到对方的身份,对方被勇气之名掩盖的睿智,赵煦又释然了。

“是的,蔺公。秦人在邯郸散布谣言吹捧马服子,又收买了很多大臣在父王面前进言。”

既然被看穿,赵煦便不再纠结,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马服子此前多为马服君奢的副将,独自领兵的经验不足,更不曾同时将数十万人!”

“我听闻前线士卒无不思乡,而秦人却秣马利兵,意图一战而灭我赵国!战意此消彼长。”

“蔺公,临阵换将本就是兵家大忌,父王又换上马服子去接替廉颇将军,加上前线士卒无心交战,此战恐怕…”

赵煦深深下拜,诚恳道:“还请蔺公为我赵国百姓,助我劝父王收回成命!”

屋内安静下来。

萧瑟的秋风吹动屋外庭院中的老树,吹得枯叶哗哗作响。

许久,蔺相如才缓缓开口:“听闻昨日赵括从太子府中愤愤而出,太子应该是劝过他了吧?”

“是,但马服子不信。”赵煦无奈点头。

蔺相如苍老的声音道:“赵括名声虽大,但是赵奢在世时就曾说过,不可使其为将。”

“我听闻此事以后上奏反对,大王置之不理。”

“连赵括之母也是上书反对此事,大王依旧置若罔闻。”

“太子,您觉得这是为何?”蔺相如突然有些悲伤凄凉,自己说出了答案:“如今,我赵国还有谁能为将呢?”

“廉颇屡战失利,损兵折将至使多位都尉被俘,如今坚守不出,大王对此早就不满,几位大将中,赵奢已死、乐毅老迈已不能饭、田单虽为国相,却归复未久不被信任。”

“太子,你说,除了赵括,赵国能带兵打仗的将领还有谁?”

赵煦默然。

他不过穿越过来三天而已,对赵国国内的情况一无所知,却没想到情况这么糟糕。

他没想到蔺公已经反对过了,甚至连赵括的母亲也反对过了,依旧没能改变赵王的决心。

更没想到,能带病打仗的将领老的老,死的死,偌大的赵国竟无人可用。

“非要换将不成?”赵煦问道:“廉颇将军虽然不能取胜,但是带兵退回应该不难办到。”

他心中思忖,如果四十万士卒退回本土,应该也算是完成了系统任务了吧?

“咳咳咳…”

蔺相如却被逗笑了,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引得一旁服侍的家臣对赵煦怒目而视。

“两年前,韩国不敌秦军,韩国上党太守冯异率上党十七城投赵,满朝大臣无不劝谏,担心接纳上党会引秦来攻。可惜大王不听,派廉颇率军进驻上党。”

“才有了秦军大举进攻的事。”

赵煦眉头微蹙,若有所思。

“当初接纳上党,平原君赞同,平阳君反对,”蔺相如苍老的脸上露出悲伤之色,“最终,大王采纳了平原君的建议,却也因此把赵国拖入泥潭里,可是谁敢指责大王?谁会指责平原君?”

他的须发颤动,甚至身体也在颤抖着,显然内心极不平静。

“如果现在从上党撤军,秦人的战车便可越过丹水长驱直入赵国腹地。”

赵煦下拜,默不作声。

退兵是万万不能的。

因为赵王、平原君这两位赵国最大的贵族不会答应,赵国西部的百姓也不会答应。

廉颇将军一定要被换下。

因为他已经损兵折将,却毫无建树要,用他这位败军之将承担责任。

赵括也必须去长平接替廉颇。

因为除赵括之外,赵国此时竟无将可用。

……

坐在车上,赵煦思绪翻滚。

他突然觉得,自己从后来者的眼光,来看待当前事物的发展,其实与当代人是脱节的。

以后观前,自然洞若观火。

而身处这个时代的人,可能有人会想到长平之战会输,却不会想到竟会输的那么惨,更不会想到,白起那个杀神竟会一举坑杀降卒四十万!

秦人从此东出函谷关如入无人之境,终于在三十八年后灭掉赵国。

其余五国呢?

赵煦不禁想到,难道其余五国就看不出来这一战的关键?还是看出来了,却想坐看赵、秦两国两败俱伤?

这群肉食者!

赵煦心烦意乱,不再轻松,他甚至感觉死亡的绳索已经套在他的脖子上,正在慢慢收紧。

车架缓缓驶出西城,驭者去疾的功力很不错,一路上都没有感受到任何颠簸。

“公子,接下来有何吩咐?”

去疾的声音自车厢外传来。

赵煦此时却没有头绪。

昨晚他以为找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臣一同劝谏,让廉颇继续指挥军队就会解决问题。

经过蔺相如的指点剖析,他才发现事情却根本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或许整个赵国上层都心知肚明,赵括此去就是为了拖住秦军进攻,继续相持下去,根本不指望他能打赢——除了赵括自己,他说要打进函谷关。

“进宫,我要去拜见父王!”

赵煦吩咐道。

他想去见见这局身体的父亲,那位将来被谥为赵孝成王的赵王丹。

太子车架缓缓驶在邯郸的街上,虽然没有军士开道,但是马车那超凡的规格还是让街上的百姓不敢靠近。

前线的战事持续了两年多,好像丝毫没有影响这座古老城池。

邯郸街头,来自齐国的商贾、魏国的士、白衣配剑的燕国剑客、高冠博带宽袍大袖的楚人…熙熙攘攘,南来北往的人络绎不绝。

赵煦透过车窗,看着沿途热闹的景象,胸口莫名有些发闷。再过几年,不知如今繁荣的邯郸会变成什么样子。

这时,他看到一群人招摇过市,一路鸡飞狗跳,十分张扬的样子。

这些人中有楚人、有韩人、魏人,但多半还是赵人。

沿途有百姓避之不及,就被他们的随从一阵拳打脚踢,这些人就在一旁看着,哈哈大笑。

而闻声匆匆而来的邯郸官吏,看到其中几个年轻人,竟点头哈腰,露出谦卑的笑容,对正在遭受毒打的赵国百姓不管不顾!

赵煦血气上涌,本就烦躁的心情,一下子到了顶峰。

“停下!”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