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43看书 > 历史 > 饥荒年,开局一碗稀饭整顿大明 > 第12章 不仅要囤粮,还要囤枪

沈长发活了大半辈子,男尊女卑那一套,在他心里根深蒂固。

女子能顶半边天……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如果不是神明说的,老里正当场就能破口大骂,唾沫星子都得喷对方脸上。

沈长发憋了半天,嗫嚅着开口:“神明大人,这是否有违妇道?”

赵清玄一笑:“你多虑了。制鞋工人只选女子,再挑选几个健妇做保安……也就是负责看门守卫的,不让男人靠近,作坊里只有女人,也就不用担心坏了谁的名声了。”

“现下江南多缫丝织缕制衣之类的作坊,雇佣的都是女工。江南作坊多,各家连成一片,每逢下工,成百上千的女子们从作坊出来,甚至让街道拥堵,说说笑笑,很是壮观。”

“相比之下,咱们制鞋厂选用女工,本就算不了什么。只是此地偏狭,你们没有见识过这等场面而已。”

沈长发仰着头想了想,实在是无法想象出那副画面,该是如何地壮观。

一家家作坊连成一片,成百上千的女子们下工从作坊出来,说说笑笑……

他叹了口气:“真不愧是江南繁华地,我们小地方,偏狭之地,怕是永远也比不了了。”

陈婉儿也不由愣了愣。

她只望着,有神明相助,有朝一日她吃饱了饭,如果能去江南看一看,见识一下那副场面,真就无憾了。

赵清玄看出大家的心思,笑而不语。

此时的江南,已经有了资本主义萌芽,工商业繁华,缫丝,纺织,造船,都有了一定的规模。

但江南虽好,也是封建桎梏下畸形的商业而已。

在他照拂的榆树湾面前,终将不值一提。

必有一日,榆树湾发展起来了,沈长发和陈婉儿会有能力去江南走一走。

怕只怕届时见证了榆树湾繁华的两人,怕未必能看得上彼时的江南了。

榆树湾村的女人们集合了起来。

陈婉儿:“神明大人赐下机器,要在咱们村子里建布鞋作坊,教咱们制作千层底布鞋。”

“神明大人说了,女子能顶半边天,咱们的布鞋作坊,只用女工,咱们女人不比男人差。大家要铆足劲儿,好好干活,不能让神明大人失望了。”

一众女人们眼睛都是亮的。

她们活了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有人跟她们说,她们不比男人差。

妇女能顶半边天……听着多提劲儿啊。

关键这是神明大人说的,那就定然是错不了的。

她们感觉,心里有一股热流在涌动。

赵清玄:“陈婉儿,告诉大家,在布鞋作坊做工的人,除了管饭之外,每天每人还能领一斤粮食。”

陈婉儿一喜,大声转述。

众人一听,全都沸腾起来了。

“除了管饭之外,每天还能领到一斤粮食?这粮食,我们能带回家吗?”

那些女子们,都有些不敢相信。

饥荒年,粮食比金子还宝贵。

这几年,连年天灾,村民们根本就没有能挣到粮食的地方。

自家土地长不出粮食,地主家的土地,也长不出粮食。

吃不上饭的村民,别说做长工了,就连短工,也没地方做。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顾不了工啊。

现在,在作坊里做工,除了一天三顿饭管饱之外,竟然还能拿一斤粮食?

做梦都不敢这么做啊。

赵清玄笑了:“粮食是发给你们的,当然归你们随意支配,你们愿意带回家藏着,就带回家藏着;愿意当天加餐,就当天煮了,加餐吃。而且,粮食是按天发放,当天做完工,当天领了粮回家,绝不拖欠。”

这一下,大家再也没有疑虑了。

神明大人说的都这么明白了,那还错得了?

“嘻嘻。就算前几年饥荒没这么严重的时候,我家男人一天也拿不回一斤粮来。我要是每天拿回家一斤粮,岂不是比我家男人还能干了?”

“女子岂止能顶半边天,以后,在我们家我能顶大半边天了。”

女人们都聚在一起,嘻嘻哈哈地议论着。

但是,还有些不太习惯,不是很放得开。

男人们听着,又是高兴,又是有些不是滋味。

高兴的是,自家女人能挣回家粮食,家里存些吃的,应付饥荒年,心里也能踏实一些。

家里有粮,心里才能不慌。

不是滋味的是,女人们每人能拿回家一斤粮食,比他们还能干,以后,他们的日子不好过啊。

“哎呀,我们家六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没有啊!”

一个老汉一声惨叫,比他老伴当年死的时候还要惨痛。

众人一愣之后,都是哈哈大笑。

“这个老赤脚,平日里天天炫耀他的六个儿子,说什么六个儿子门前站,村里就没人敢欺负他。哈哈哈。这下好了,他家一斤粮食也拿不到。要是六个女儿,每天能拿六斤粮食啊。”

老赤脚听着,五官堆积在一起,更加痛苦了。

里正沈长发叹一口气。

男人挣不到手粮食,要靠女人养活……这是牝鸡司晨,倒反天罡了啊。

但神明大人都发话了,沈长发不敢再多说什么。

赵沣:“神明大人,女人们都去做鞋了,我们男人们做什么?总不能真让我们闲着,在家吃软饭吧。”

王婶儿:“吃软饭你还不乐意了?别担心,婶儿给你说个好看媳妇,让你一辈子都有软饭吃。”

王婶儿说着,一双目光在村里年轻姑娘们的身上扫过,真的在寻摸了。

那些姑娘们,本来笑得前仰后合,突然发现王婶儿的目光有些不对,直往她们身上扫,似乎正在她们中间做着衡量和选择。

王婶儿这是把玩笑话当真了啊。

姑娘们俏脸顿时红了,纷纷低下头的同时,又忍不住偷偷瞧陈沣一眼。

陈沣年纪不大,但是个头早就长成了,身高七尺有余,完全符合村民们大高汉子的标准。

而且,他长相俊朗。

陈家姐弟的父亲是读书人,在村子里很受尊敬,连带着陈沣身上也带着几分光环。

现在陈婉儿更是得到神明大人的青睐,是神明大人在人间的使者。

陈沣在村子里,绝对是有优先择偶权的。

姑娘们心里都隐隐有些期待。

如果能嫁到陈家,以后定然能有好日子过吧。

陈沣被臊了个大红脸:“我才不要娶媳妇呢。我要做将军。以后再有土匪来侵犯咱们村子,我带头杀土匪。”

陈沣最近唐刀不离身。

上次跟花栗鼠那群土匪一战,彻底激活了他的好战血脉。

赵清玄笑了:“对。村子里的安全,的确得重视起来。如果只知道挣钱,不发展武备,不管挣多少钱,最后都是人家的。我们囤粮,土匪囤枪,我们就会成为人家的粮仓啊。”

陈沣:“我们囤粮,土匪囤枪,我们就成了人家的粮仓。神明大人说得对,我们不仅要囤粮,还要囤枪。”

赵清玄:“这就是男人们要做的事情了。里正负责组织一队民壮。这支民壮要脱产训练,也就是说,不干其他的活,专门负责村子的防卫。要选村子里最精壮的后生,人数,就定在二十人吧。”

陈婉儿传话之后,沈长发明显愣了一下:“婉儿丫头,老头子我不敢质疑神明大人,但是,让二十个精壮什么也不干,专门负责村子的防卫……这是不是太浪费了?让他们农闲时练一练,平时该做活还做活,也不耽误什么。”

一个村子才多少人?让最精壮的二十人脱产,一般村子的确是养不起。

也难怪沈长发会顾虑多多。

赵清玄:“按照以前的经验,的确是这样的。但是,我看到未来很多年,整个陕西被灾荒和瘟疫席卷,刀兵之气笼罩,大地一片血色。农忙时干活,闲时随便练一练的民壮,根本就保护不了村子。如果你们不想在面对刀兵之灾时绝望无助,就要多发展武备。”

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悲悯。

明末,是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经历的浩劫之一。

自然灾害,农民军和清军的屠杀,社会动乱和战争,瘟疫,腐朽无能的统治阶层……各种原因叠加下,导致人口锐减。

具体数字,已经不可考,有一定认可度的说法是,从崇祯初年到清朝定鼎,大明人口锐减百分之八十,从一亿多,到只剩下两千多万。

最不可接受的是,如此大的牺牲,换来的不是朗朗乾坤,不是民族文明大跃升,而是剃发为奴,是落后于世界大潮……

一众村民,都听得不寒而栗。

沈长发呆呆地嘀咕着:“灾荒,瘟疫,刀兵之灾……我的妈呀!这贼老天,还给老百姓活路吗?”

他说完一愣,突然意识到,神明大人正看着他们呢。神明大人即使不是老天,可能也是老天的朋友或者晚辈之类。

他当着神明大人的面,骂人家的亲朋好友,还能不能活了?

啪。

沈长发给了自己一个耳光。

“神明大人,我不是那个意思,小老儿嘴上没把门的,一时口误。”

赵清玄:“没关系。这贼老天原本的确没想给你们活路,但是,我来了,你们就有活路了。”

陈沣:“长发叔,你还敢质疑神明大人的话吗?神明大人后知五百年,他老人家看到将来的事情了,在提点咱们呢。”

沈长发:“是,是。我真是老顽固。越老,越糊涂了。神明大人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思虑自然周全。神明大人说得对,我们囤粮,土匪囤枪,我们就是成土匪的粮仓了。要练民壮,一定要多练民壮。”

赵清玄透露出的未来场景,真把他给吓到了。

赵清玄:“除了一队二十个脱产青壮之外,还要进行全民大练兵。其他所有人,不分男女老幼,都要配兵器,忙时干活,闲时练兵。一旦遇事,人人都能拿起兵器自保。”

榆树湾所处的地理环境,实在是太不利了。

正好在陕西,这里可是明末灾荒最严重,也是农民军闹得最厉害的地方。

流贼们不断卷裹活不下去的农民们,壮大队伍,攻城略地,所到之处摧毁城池,劫掠屠戮富户,破坏生产,用了几年时间,就把陕西彻底打烂。

等农民军发现陕西养活不了他们,发现这里再也没那么多人可供他们劫掠的时候,才离开陕西,进入河南……

也就是说,榆树湾村民很快就要直接面对流贼,并且在接下来很多年中,不断遭到规模越来越大的流贼的袭扰。

赵清玄虽然能投放粮食和兵器,但再好的兵器,也得有人使用才行。

生逢乱世,不杀人就要被人杀,全民皆兵才是生存之道。

赵清玄:“另外,我会给你们一批粮种,你们尽快恢复农业生产。”

沈长发一喜:“多谢神明大人。”

在村民们的眼里,天大地大,也没有种地事大。

如果地里能长出庄稼来,他们的心才能真正放回肚子里。

有人感叹:“只可惜,已经过了播种的季节,今年这一季,怕是要耽搁了。”

陕北种的粮食,以粟为主,也就是小米。

一般是在三月底,四月初播种,十月份收获。

春种秋收。

错过月份,小米就长不熟了。

赵清玄想让村民们种的,自然不是小米这种亩产几百斤的作物。

他的头脑中一瞬间就闪过一连串穿越必备高产作物:

玉米,土豆,红薯……

现在错过了谷子的播种时间,却可以种玉米和土豆。

玉米、土豆这样的作物,真的是应付饥荒的利器。

不但产量高,而且,可以跟小麦等错开播种时间,实现一年两熟。

赵清玄关掉视频,用手机所搜“什么地方卖玉米种子”。

得到的答案中,推荐最多的是种子公司和农资店。

赵清玄打开导航,搜了一下,发现有几家农资店距离不远。

驱车直接过去。

到了才知道,这是农资一条街。

一条街上,都是卖粮种、化肥、农药之类东西的。

赵清玄连逛了几家之后,选定了一个看起来和善的老板。

赵清玄:“老板,我想要玉米种子和土豆种子,产量要高一些的,重点是粮食成熟之后,明年能自己留种,产量不会锐减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