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千临放心了。
都说春不晚是大渝的第一消息渠道,这里肯定是非常安全的。
卫千临平静的喝了口茶后才看向对面的叶辞书和沈默默。
“前日,卫某在书院里曾经的一位师兄突然来找卫某。
他原本是来进京告状的。
但是到了京城之后,他发现事情和他想的不一样了,这才找到了我。”卫千临说道。
“告状?这是在当地申冤无门,家人已经身陷囹圄了?”沈默默皱眉问道。
大过年的,居然有冤假错案了?
看来当地的春不晚的业务做的还不够好,居然没人汇报上来?
卫千临摇头,他正要开口解释一下,叶辞书也开口了。
“卫大人,这人和您的关系很好?”
卫千临忙点头。
“不是说很好的意思!他是我曾经的师兄。
其实……这也不是他自己家的事情,而是资助他求学的那户人家的事情。
我这个师兄家境艰难,能到书院上学,完全就是当地的一个商户资助出来的。
但在去年的时候,那个商户突然出事了。
我那个师兄正好趁着过年的时候回去探望。
谁能知道,这一去……居然看着那家商户出了大事。
我那个师兄是个读书人,很多事情都不懂。
他原本想在当地帮着处理那些事情的。
但那家商户……几乎全族人都没了,他连想帮忙都不知道怎么帮!
后来他察觉事情好像不是那么简单,就连夜逃离了祖籍,一路向北往京城来了。”卫千临小声说道。
沈默默和叶辞书脸上的神情都严肃了起来。
怎么越说越能对得上号呢!
“资助你师兄的那个商户是?”叶辞书忙问道。
“你师兄的祖籍是?”沈默默也赶忙开口。
“岭南左海!资助我师兄的那个商户是岭南八大商行之一的顺记商行!”卫千临说道。
叶辞书,沈默默……
叶辞书和沈默默万万没想到,卫千临说的私事居然和岭南的事情有关。
岭南顺记商行的事情,她们俩知道的比别人多一点。
陶朱公那边已经派人往岭南去了,并且陛下也派了安邦侯秘密前往岭南。
现在的岭南肯定是风雨欲来。
在这个时候,居然有人想进京告状。
“你那个师兄……想告谁?告什么?”沈默默突然问道。
卫千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摇了摇头。
“师兄他……也不知道要告谁!他也不知道怎么办!
他只告诉我,他觉得那个陈家肯定不是简单的因为内宅纠纷才导致灭族的。
这里面肯定有其他事情。”卫千临忙说道。
陈家就是顺记商行的本家。
因为家主叫陈家顺,早年在岭南开办商行的时候,取了最后一个字,叫了顺记商行。
“那个陈家的那场大火是怎么造成的,当地的衙门肯定会查的。
在那之前,陈家的那个小儿子不是葬身大海吗?
这应该也是诱因之一吧!
不是说陈家的那个姨娘是在大喊着大仇得报之后才冲入火海的吗?”沈默默说道。
卫千临摇摇头。
“这些……我们都是听说的而已,至于具体的情况如何,我们没有亲眼看到。
话是别人说的,谁知道传这些话的人是什么心思呢?”卫千临说道。
沈默默和叶辞书对视了一眼。
说的很有道理,现在传出来的话都不知道经过了多少人的加工,可信度……能有一半吗?
“那您那个师兄是怎么知道陈家的那场大火不是简单的内宅纠纷的?”叶辞书突然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