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你以为坏人都把坏写在脸上?”暗自翻了一个白眼,何寒拿起桌上的抹布有一下没一下地擦着木桌,确定四下无人偷听,才继续道:“醉红楼早就该端掉的,只是主子为了掩人耳目,故意挑亲王回封地之后动手罢了,要不那醉红楼,早就没了。”
“原来如此……”虽然打心眼里还是不太相信这事,但叶小清没再问,只点了点头,“怪不得那美人儿来王府了,她是奕安的人啊。”
说着,她又有些疑惑,“可是看她也不像个会武功的,柔柔弱弱的,居然能担这种大事。”
“做眼线都能做到名动四方,她不是什么简单角色,得小心应付才行。”何寒停了手里的活,话语间有些担忧,“有时候,女子比男子好用,用得好了,女人可是一把刀,捅谁谁死。”
她看了一眼满脸迷茫的叶小清,知道她脑中此时一定是糨糊一般搅不动想不明白,不由得嗤笑一声,“本来还想把你当成一把刀的,如今看来,锄头都算不上。”
虽然不知道何寒到底在说些什么,但叶小清清楚明白的知道这些话明明就是在嫌弃她,且将她贬低得一文不值,她立马不乐意了,夺了抹布朝着何寒便扔了过去,“我怎么了?我也很好!”
那块抹布没什么攻击力,何寒一侧身便接住了,眼中轻视神色愈盛,“有空打我,不如想想以后怎么应对那位美人儿。”
一提及这事,叶小清立马蔫了。
不知有意还是无意,阮烟然在王府的住处居然就在拂柳榭南面的小院中,与这里只隔着一处莲池与水榭。
站在拂柳榭门前向南望,有时都能看到那袭素衣,而且每到清晨时分,还能看到美人儿在水榭中焚着香,拨弄古琴琴弦,迎着稀薄的阳光弹奏一曲。
别人花银子都听不到的曲子,叶小清每天一大早便能听到,伴随着鸟儿的鸣叫,古琴下似有金石之声,淙淙铮铮甚是好听,就是扰人清梦一些,她都无法睡到日上三竿。
这都不是近些时候的重点,重点是,孟奕安居然没有依约在第五日回来魍。
其实,在路上多耽搁几天也是正常的,毕竟丹州水害,有些路不好走,多多少少会浪费一些时间,可等到了第十日,他还是没有回来,甚至没有派人回来送口信。
本来叶小清是很沉得住气的,但某一日忽然听得几个下人围在一起说悄悄话,她凑上前去听,听了才知道,原来第一次派去丹州打探消息的人在一个村落中遭遇了水害,被山上滚下来的泥压在山下,好端端一个人就这样没了。
彼时,她正吃着糖葫芦,听着听着便吃不下去了,剩下的糖葫芦也扔到了一边,脑中不受控制的想着从山顶汹涌而来的泥水,将孟奕安卷进了泥水中,白衣被污浊的水吞没……
思至此,她一个激灵,立马转身回了拂柳榭。
一想到孟奕安可能会遇到什么危险,叶小清的心里就有些不得劲,也说不出是怎么不得劲,就是有些坐立难安,一小会儿都待不住。
水害可不是闹着玩的,一不小心就会要了人的命,王府中管事的还没急,她已经待不住了,回了拂柳榭便收拾包裹,若不是何寒拦着,她一早就传唤马车启程去丹州了。
孟奕安临走前,曾交待王府管事好生照料她,这回她一意孤行要去丹州,态度强硬,可让管事愁破了脑袋,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更不能将她关起来,末了拗不过她,只能去寻了马车备了一些干粮,以保证她路上衣食无忧。
其实这次去丹州,最不同意的便数何寒了。
马车缓缓驶出了永昌,随着日头推移,夜色渐深,颠簸的马车中,叶小清怀抱着包裹,偷偷瞧了一眼身旁坐着的面色不善的何寒,心里暗自打鼓。
依着何寒的性子,兴许得骂她一顿,正当她寻思着的时候,何寒忽然看了她一眼,开了口:“有句话我不知当讲不当讲。”
一般情况下,说这种话的言下之意就是管他当讲不当讲我必须得说,叶小清心里明白,若她现在有胆子说不当讲,那何寒立马得打死她,所以她连忙点了点头:“你说。”
“其实永昌王此次,还是客死他乡比较好。”何寒拽开头上精致繁复的发髻,拿起发带将头发在脑后随意一绑,“这样你的任务不就算是完成了?”
叶小清也曾经想过,孟奕安若是回不来,她便可以回江宁去,再回到山寨做那个无拘无束的山大王,再也不掺和朝堂的事。
可他若是真的死在丹州,只要这么一想,她心里就会很难受,虽然裴江的功夫数一数二,在他身边可以护他周全,但她就是想去丹州亲眼看看,至少心里有个底,而且她会武功,怎么着也吃不了亏。
她与孟奕安没有深仇大恨,况且他对她又这么好,相处了这些日子,她早就把他当做朋友了。
此番他兴许是有难,她怎么可以不去帮?华阳寨一向是最为讲道义,而且她还是寨主,自然是要起表率作用才是。
叶小清十分笃定,“不管他有没有事,这趟我必须得去。”她伸着脖子望着马车帘外的夜色,“你就别说我了,你本不想去丹州,还盼着奕安死,如今不也陪着我一起去了?”
没料到她会如此说,何寒愣了愣,缠着发带的手顿了顿,好半天没说出话来,末了脸一红,有些窘迫的样子,厉声道了句:“我乐意!”
知道何寒是个面冷心热的刀子嘴,叶小清连忙摆了摆手表示了自己的无辜,之后便老老实实地靠在马车壁上专心欣赏外面的夜色了。
在路上颠颠簸簸行了两日一夜,终是在第二日酉时匆匆赶到了丹州,与永昌一般,丹州也是分外古朴,从古朴的城门楼与灰顶就能瞧出来。
离开王府的时候林思源与叶小清交待过,丹州西高东低,东面有长长一条河,他所在的村子就在河边上,所以丹州受灾的地方大致在东面,孟奕安来丹州探看灾情,一定会去城东。
而城门楼在西面,说明还要穿过大半个丹州,尽管马儿已经疲累不堪,但还得快马加鞭。
丹州尽管算不上繁华,但也是百姓和乐,越往东边走越显的荒凉,今天天气并不晴朗,天空中灰蒙蒙的,好似随时会下雨,本来宽阔的大路也越来越窄且泥泞,经常能看到路边有百姓抱着行囊往西面赶,面上都带着愁苦神色。
马车行进着,天色渐黑,再往东去道路愈发泥泞起来,马车已经不能继续行驶,叶小清只得下了车,与侍卫一起抱着大包小包的包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泥泞的乡间小路上。
丹州东面不同于西面,少了亭台楼阁,多了几处村落,如今显得极其破败,但从路边的房屋上可以看出先前这些村子应当也是和乐的,但水害过后,房屋垮塌着,路边的树几乎都断了,地面也被水泡的松软,难以行走。
尽管习武多年,叶小清走着走着都觉得腿酸,何寒也有些疲累,侍卫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模样,更别说那些村民了。
路边垮塌的厉害,根本分辨不清楚路,叶小清只觉得他们好似在上山,因为一直在走上坡路,而且路边的树木忽然多了些。
深一脚浅一脚不知走了多久,终是借着夕阳瞧见了三三两两聚破旧草屋附近的衣衫褴褛的难民。
望见那些难民时,叶小清有些愣,不仅是走了这么久终于瞧见几个人,而是因为那些难民听到些动静,纷纷转头看了过来,眼中忽然生出了希冀神色。
兴许是因为他们的衣衫在这破落地方显得华贵,且怀抱着大大小小的包裹,那些灾民立马站起身蜂拥而来,将他们紧紧围了起来,双手合十祈求施舍一点干粮与衣裳。
侍卫连忙挡在了叶小清与何寒前面,尽力挡着不停往上扑的难民,那些难民的祈求声音一声高过一声,不多时便喊出了村子深处的其他难民,一时间,难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将他们围堵得水泄不通。
叶小清从未见过这种场景,不由得傻了,难民枯瘦的手通过几个侍卫之间的空隙伸了过来,在她面前挥来挥去,有的还碰到了她的脸,长长的指甲刮到了她的脸颊,划出了一道道红痕。
那些难民的眼神,满满都是希冀,他们像是抓住了救命的稻草一般,死也不肯放手,眼神中散发出来的光芒快将她吞没了。见此,何寒皱了眉头,上前一步,将她护在身后,丢掉了怀中的包裹,伸手便去拔了侍卫腰间的佩刀,拔刀时那“噌”的一声分外刺耳,刀锋泛着冷光,难民们吓了一跳,动作缓了一缓。
趁着这个空闲,侍卫本想护着叶小清后退一些,此时却有一道声音穿过层层的难民,顺着风清晰的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住手。”
难民们没有再抢包裹,而是纷纷转过了身子,望着那道声音的主人,连忙双膝跪下,双手高举过头顶随即跪拜,大声道:“参见王爷!”
随着难民的跪拜,视野才开阔了些,叶小清愣愣地望过去,入眼的便是那袭熟悉的、不沾染纤尘的白衣,浮躁的心情立刻安定了下来。
如今,白衣的衣摆上已经沾了些泥土,也染了许多灰尘,但在渐渐黑沉下来的天色中,还是白得极其耀眼,他站在满是污泥的地面上,依旧那般高贵清俊,仿佛立在淤泥中徐徐开放的莲。
这一切发生的有些突然,叶小清站在原地紧紧抱着包裹,直到面前的侍卫也抱着刀行礼,她才回了些神。
不受控制地场面渐渐平稳了下来,孟奕安的目光扫过难民,待他看清难民中心的人之后,面上的从容神色即刻消散,取代的是微微怔忡,眉头逐渐皱起,他不可置信,却又试探一般道了句:“……君仪?”
近几日一直担忧着的人此时好好地站在面前,没被山上冲下来的泥给埋了,叶小清心头的大石头忽的放下了,后知后觉面上被难民指甲刮的十分刺痛,她瘪了瘪嘴,想说什么,末了一咧嘴,笑得比哭还难看。
“奕安……”她举了举手中的包裹,没话找话道:“我给你带好吃的来了。”
话音未落,前方跪拜着的难民们都转过了头,望着她手中的包裹两眼直冒绿光,好似下一瞬就要来抢,那些目光看得她浑身一僵,才知道自己兴许是说错话了。
…………
从永昌到丹州,整整两日一夜,叶小清都像是护宝贝一般护着随身带着的七八个包裹,谁知道七八个包裹里的吃食干粮,就在刹那之间被丹州的难民哄抢而光。
而如今,叶小清颓然地拎着七八个空空如也的包袱皮,瘫坐在湿润的草地上,满脸悲戚,心痛到能哭出来。
简直……太失算了!
山中的夜晚比山下的要黑的多,除去天空中那一轮明月和稀疏的星子,没有别的光亮,更别提家家户户常见的灯笼烛台,只有面前的火堆熊熊燃烧着,照亮着四下的景致,火星子随着风飘得很远。
从那些被水冲垮的房屋来看,这儿本是半山腰的一处村子,因为地势高一些,前几日没有被水淹没,但也被毁得不忍直视,村民没了住处,只能暂时住在村子旁边的树林子中。
林中过于湿润,找不到干燥的柴禾,用那些湿润的木头生火都很难,但到了夜里水汽太盛,不生火烤一烤,寒气很容易侵入身子。
面前这火堆,还是何寒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生起来的,可惜她如今是个婢子,没什么机会烤火,立马和侍卫一起又去照看难民了。
四下的景致随着火光跳动着,燃烧的湿树枝发出响声,叶小清托着腮,一脸愁苦地拎着包袱皮,心里满满的都是郁闷,她侧了侧头,偷偷看向身侧坐着的孟奕安。
火光将他的侧脸映得分外温暖,他随意撩起衣摆,坐在湿润的地面上,没有顾及衣裳会不会被弄脏,而是专心致志地打开水囊的塞子,用水囊中清澈的水浸湿手中的帕子,随即侧过身来,一手抬了抬她的下巴,另一手用帕子轻轻擦拭她脸上的红痕。
那些难民的指甲长,有的还断开了,将她的脸挠的快花了不说,还沾上了不少的泥。
他手上动作轻柔,眉头依旧皱着,话语间尽是无奈:“你不该来这。”说着,面上隐隐有些担忧神色,“……这里太危险。”
不管是那些神经紧绷的难民,说下就下的瓢泼大雨,还是从偶尔山顶滚落的大石,都是极其危险的,叶小清心里也明白,而且刚刚到这的时候,她当时也确实被难民们吓到了。
但她这么有原则的一个人,怎么会轻易的承认自己的错误?
她皱了皱鼻子,秉承着死鸭子嘴硬的态度,厚着脸皮狡辩道:“谁说我不该来?”她想了想,“你要留在这,我又怎么不能留在这?”
她强词夺理的功夫是日益精进了,孟奕安本就无奈,如今更为无奈,他叹了口气,没有说什么,只继续擦拭着她脸颊上的细小伤口。
其实他本可以依约在第五日回去的,彼时,他已经见过了丹州知县,并开始着手将难民一批一批从城东接到城西暂时避难。
有些小村落在山中或是在其他隐蔽的地方,受灾严重,房屋垮塌遍寻不到,寻找村落本就是难事,尤其现在的路泥泞难走,耽误了一些时间。
再者说,一个贪赃枉法,甚至准备瞒天过海的知县怎能全心信任,有可能他前脚离开丹州,知县后脚便撒手不管,他一直不能安心,所以在寻到半山腰一个小村落时,他提出等到所有村民都走了他再走。
恰逢那几日无雨,山中也安全,知县好劝歹劝没劝成,只得加紧转移那些虚弱不堪的难民,甚至花了大把银子雇了不少马车,让那些走不动路的难民坐马车,生怕出了什么岔子。
水害之事已经坐实,知县免不了死罪,但若是因为这事害死了一位王爷,那就不是自己掉脑袋这么简单了,兴许会株连九族。
知县也有家室,最小的儿子才三岁,为了保家中人的性命,他不敢逃跑,只得配合孟奕安,争取戴罪立功。
如今山中只剩最后一批身子骨强健一些的难民,孟奕安也在山中待了两天一夜,虽有些疲累但并不狼狈,只等第二天一大早送走最后一批难民,他便可以下山返回永昌了。
难民都说他是一位爱民如子的好王爷,对他的好口口相传,都是些什么屈尊降贵之类的话,叶小清又不聋,自打她来了那些赞美之词不绝于耳,她从难民那听了七七八八,也逐渐理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见孟奕安不言语,叶小清觉得兴许是自己十分有理,他惭愧了,所以挺直了腰杆子,“再说了,你说了五日就回来,这都十几天了,许你失约,不许我来找你?”她眨了眨眼,“反正我来都来了,你也不能赶我走,是吧?”
有了理之后,她忽觉自己的伟大,说得愈发激动,面上愈合的小伤口被她丰富的面部表情给再次扯开,冒出了血。
鲜红的血珠在她白皙的脸颊上分外刺眼,孟奕安本来松开的眉头又皱起,他用帕子拭去那滴血珠,心中疼惜,忙安抚道:“好了,我的不是,是我的错。”
得了他的道歉,叶小清心满意足地闭了嘴,乖乖转过身子仰起脸,正面面对他,闭上了眼睛,方便他擦拭她脸上的伤口。
夜晚的树林很寂静,大水重冲刷过的地方没有鸟雀的叫声也没有虫鸣,她只能听到火烧木头发出的声音,和着林中徐徐吹拂而过的风声,成了寂静中唯一的声响。
她扔掉了手中的包袱皮,摸了摸身下湿润的土地,只要轻轻一压,就有水从泥土之间冒出来,沾湿她的手指,火的炽热与地面的湿润都让她不太舒服。
粗糙如她,都觉得如此不适,他是怎么在这里待了两天一夜的……
正当她胡思乱想之时,擦拭着她脸颊的手帕收了回去,她掀开眼帘,看到孟奕安想再次重洗一下手帕,她连忙扑过去推开了水囊,“不用了,随便擦一下就行,干净的水都快没了,就别浪费了。”
虽然丹州是水害,走到哪哪是水,但都不干净,不能饮用,而且大灾过后人畜共处,乱喝水不小心就会染上疫病。
水这么稀缺的时候,他居然还用饮用的水来给她擦脸,叶小清心里过意不去,径直将他手中的水囊夺了过来,藏到了身后,一本正经道:“水囊放我这,喝的时候跟我要啊。”
见她这番举动,孟奕安端着帕子,先是愣了愣,随即无奈一笑,“胡闹什么?”他轻叹,“我怎样都可以,但你来了,自然是要首先照顾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