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一过,就感觉整个县城都弥漫着过节的气氛,人也比平时多了好几倍。
洛回家的店铺生意比平时都要好,餐馆那边生意也比前段时间要好。
毕竟餐馆主要还是针对学生,学生放假了,生意也就渐渐冷落了下来。
平时过来吃的,也就剩下那些老顾客。
老顾客也不会天天过来,隔三差五过来吃一顿也算是来得勤了。
这几天不少学生跟家长来县城买过年的东西,也就愿意带他们的家人亲戚来店里吃饭。
洛回则忙得脚不沾地,晚上一回到家洗个澡之后就直接趴在床上不动了。
在店里卖衣服的时候也遇到不少的熟人,他们看到她在卖衣服都很惊讶。
她只是说假期过来帮点忙也就搪塞过去了,遇到同学的时候,她就把价格降低了一点,还送他们手套、袜子什么的。
她卖得开心,同学们也很开心。
两家店一直开到腊月二十九。
除夕夜当天他们就不开店了,专心在家里准备过年的事。
大年三十一大早他们就开始贴对联,贴对联之前他们还问过霍老太太。
霍老太太一脸冷漠地掏出已经准备好的窗花、对联。
洛家人立刻忙活了起来。
他们本来以为要准备的对联已经很好了,结果霍老太太拿出来的对联窗花更加的精致,素雅。
他们立刻把自己准备的扔到一边。
这毕竟是霍老太太的家,凡事还是以她的意见为主。
大红的窗花和春联贴上之后,又在院子的几棵树上挂了几盏红灯笼,立刻就有了年味。
洛回拿出相机,对站在树下的霍老太太说道:“我帮您拍几张照好吗?”
霍老太太犹豫了之后点了点头,“把我屋里的太师椅端出来。”
洛正阳和黎芬闻言连忙去拿。
洛回看到太师椅上的花纹,都在上面停留了一会儿,等霍老太太入坐后,她便拍了几张。
拍好之后,洛回说道:“麻烦你帮我们拍一张全家福。”
霍老太太接过相机,等他们站定之后按了快门。
她拍照的动作和姿势都很娴熟,显然之前也用过相机。
黎芬看着霍老太太有几分惊讶。
城里的老太太果然都是见过世面的,跟他们乡下的老太太有很大的区别。
洛回是知道霍老太太以前应该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她的做派和礼仪,以及会的手艺都是普通人家的人一辈子也学不会的。
那种气质和礼仪是刻在骨髓里的。
哪怕她穿的跟其他的老太太差不多,也能让人在人堆里第一眼就看到她。
只是老太太的性情有些古怪,让人很难跟她聊天。
而她也未必需要别人了解她。
霍老太太拍完照之后,让他们把太师椅搬了进去。
黎芬说道:“今晚是除夕夜,您跟我们一起吃饭吧。”
霍老太太可有可无的应了一声,像往常一样进屋锁门。
洛家人早都习以为常了,各自忙着自己的事去了。
洛回难得有闲情做菜,也给家人做了几道她的拿手菜。
洛正阳和黎芬则忙着做扣肉。
扣肉做起来麻烦,但也真是好吃。
把一大块肉放到油锅里慢慢炸得起酥,还要在外面有签子在皮上戳孔,让肉皮有酥脆感。
炸东西的时候,黎芬让洛加和洛媚离得远远的,根本不让他们靠近。
尤其是洛媚。
她年纪小,稍有不慎出点什么事,他们都承担不起这样的后果。
洛加则负责给几个灶台添火。
在农村,像他这么大的孩子已经是半个劳动力了,什么活都要会干。
自从来县城之后,爸爸妈妈让他干的活就少了,但他还是尽可能的在能力范围之内帮他们的忙。
爸爸妈妈和姐姐这么辛苦,他也不能什么事都不做。
在他们都忙的时候,他就负责看妹妹,照顾妹妹。
洛家人忙活了一天,总算是张罗出一桌子丰盛的菜。
洛回去敲霍老太太的门,霍老太太端着搬着三道菜也出来了。
菜色精致,碗碟也十分素雅,搭配在一起一看就很有食欲。
六个人一起围坐在洛家的简陋大厅里吃完。
炭火放在桌子下,无论坐在哪个的位置都能不冻手脚。
桌子上还盖着一张清洗得褪色的大圆布,罩住热气,让人不用靠近炭火也觉得很暖和。
霍老太太被他们让到首席上坐下,哪怕是挑剔如她,也没挑出什么毛病。
洛家是穷,穷得干干净净。
家里不乱,东西虽然不好,哪怕是再破旧的东西也是干净的,东西归整得也整齐。
洛正阳和黎芬的眼神清亮,看着就是两个正直又踏实的人,三个孩子也好,懂事知礼。
霍老太太没像往常那样摆冷脸给他们,说道:“尝尝我的菜,吃了你们这么多东西,总算还。”
洛正阳:“您愿意给我们一个地方住,是我们的福气。自从在您这边住下之后,我们家就一直挺顺畅的。我们一家子得好好感谢您。”
霍老太太没说什么,喝了一小杯酒。
洛正阳没想到霍老太太是喝酒的,又给她斟了一小杯。
霍老太太喝了两小杯就不喝了,专心吃菜。
洛家人跟她住了几个月,知道她喜欢安静,也没多说话,但气氛是好的。
大家各吃各的,也挺温暖。
霍老太太在心里叹了口气,多少年没有过过这样的年了?
她还有没有机会跟她的家人一起同桌吃个饭?
霍老太太只觉得心里一片萧索,吃过饭之后就回屋了。
洛家人把饭桌收拾好,拿了些糖果瓜子在桌上,开始守岁。
洛正阳给几个孩子讲故事,洛加和洛媚听得津津有味的。
洛回在旁边也听得很专心,看着爸爸妈妈和弟弟妹妹脸上的笑容,她心里觉得特别的温暖。
几个月的时间,他们从农村走到了县城,如今在这里也算是能落脚了。
在这段时间里,她尤其的佩服她爸妈。
他们完全的信任她,从未怀疑过她所做的行为有什么不对。
他们觉得自己没读过什么书,也没有什么眼界,听女儿的更好。
她只是提供了一个可以场地和可能的选择,最终能把餐馆经营得有声有色的还是要看他们自己的努力和他们独有的热情和真诚。
毕竟做菜比他们家餐馆好吃的也不少,他们家的餐馆能有这么好的生意,离不开她爸妈做生意的手法。
他们会体谅别人,会心疼学校里的学生,愿意少挣一点也不让孩子们吃不饱。
餐馆生意越来越好也是这个原因。
以诚信做生意,不一定会赚大钱,但一定不会差。
他们家现在的日子就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