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说的是家事,章嫔和大福晋身体不好,康熙看了看也略过去了。他重点看了一下几个小阿哥的健康状况,儿子孙子都很健康,才把信重新认真读一遍。
读到最后太子说内务府没钱了,马齐不愿意动用户部的钱。
康熙把这段话的前面后边几段又重新读了一遍,愣是没找出太子的解决办法。
户部不愿意拿钱,内务府又没有钱,该怎么办呢?有什么解决办法?你老阿玛离你有千里之远,你把这问题甩给你千里之外的老阿玛帮你解决?
索额图这些人呢,都没一个人给你出个主意吗?
康熙气的直运气,要是太子这个时候紧急抄了几户人家,把抄出来的银子送过来康熙都没这么生气。再或者太子摁着户部官员,硬是让他们吐出来了几十万两银子,回头户部官员哭闹起来康熙也没这么生气。
他气的是太子这么大一个人了,监国这么久了,又不是头一次了,你连这事情都解决不了吗?
还是说太子要考验他老阿玛?
到了这个时候康熙一些不太好的回忆和一些不太好的念头冒了出来。
而这个时候的人是最容易钻牛角尖的,康熙此时面上风轻云淡,心里面已经在想:是不是太子想要让他阿玛长期在江南逗留,让人把他老阿玛给刺杀了,他就能顺理成章的登基做皇帝了。
越想越觉得有这个可能,因为他的老冤家大阿哥不在京中,手握实权的藩王妹妹也不在京中。
他要是登基了,这俩人要是敢跟他呲牙。说不定给他们扣一个护驾不力的屎盆子。
就在康熙心里面胡思乱想的时候,曹寅并没有帮着太子和内务府说话,而是把内务府送来的清单送上去,另外不经意把自己收到的这封信的内容讲了一点。
一点就行,不能讲太多。
康熙嗯了一声,并没有说话,看着内务府的清单心里生气脸上的表情没什么变化,令人捉摸不透他此刻心里面到底是怎么想的。
曹寅就问:“您前两天让奴才找的吉日查出来了,一个在四天后,一个在十二天后,您看哪一日回程?”
要是放在刚才,康熙就想着在四天后回去。此时却说:“九格格放在你这儿的银子能撑几天?”
“一个月是没问题的,若是节省一点,两个月也能撑下来。”
“那就十二天后再回去吧,这个消息先别漏出去。”
曹寅应了一声,心里担忧起来,他担心有人刺杀康熙,皱着眉头还想再劝劝,劝着康熙早点回去。康熙已经把这一堆东西塞给了梁九功,叫着曹寅一起去走走。曹寅就在织造府的园子里面陪他散步,这中间免不了对海棠一番夸奖赞扬。
对于曹寅这种天子近臣,八阿哥是下了大力气来拉拢的,为的就是让曹寅在康熙跟前说好话。
正所谓雪中送炭永远比锦上添花好。
对于曹家兄弟来说,此次海棠愿意把钱拿出来,那真的是雪中送炭。而八阿哥的怀柔拉拢只是锦上添花。所以曹寅对海棠赞不绝口,对八阿哥没评价一句。
而且海棠也有值得夸的地方,祭祀当天她一箭救人这件事因为其真实性,偶然性,在江南被越传越广,不少人还跑到那棵树下去参观。对她的称呼已经成了“九王爷”,那棵树也成了九王树。不少人来了非要在树干上摸一把,说是沾好运。
曹寅把这一切当笑话讲,康熙听的哈哈大笑。
“说九王也不算错,但是宫里面还有一位九阿哥,那也是排行第九。”康熙跟曹寅说:“这一对兄妹啊,从小见面就要掐架,小时候都不会走路,话都不会说呢,被乳母抱在怀里,就能你推我一下我抓你一下。可惜胤禛禟那就是个不争气的,不如他妹妹,只怕九王这个帽子戴在他妹妹头上,落不到他头上了。”
曹寅说:“各位爷都是好样的,都是看着您言传身教长大的,都是在尚书房里面读书成长起来的,都是人中龙凤,哪有您说的这样。”
这话让康熙心里面多少受了点安慰,就说:“龙生九子,子子不同,就算是看着朕言传身教,读着一样的书,资质不一样长大了也不一样。老九和老十,十一和十二,这四个都是好孩子。笨是笨了点儿,蠢也蠢了点儿,但是没什么坏心,要说主动害人或者是损人利己,倒也没有。”就是有些人喜欢干点损人利己的事儿。
想到这里,他把几个儿子在脑子里面过了一遍,忍不住叹口气。
“朕的儿子多,倒不是向你炫耀,实在是有的时候孩子多了性格各异令人头疼,比如老四,那孩子有个优点就是较真,有个缺点也是较真!关外的事儿已经办完了,朕说他该回来了吧,人家不回来,还非要再把关外的那些官员再折腾一遍。”
这个听说过了,曹寅不知道怎么评价。
康熙说:“朕已经给他去了信了,让他回来吧,别折腾了,别弄到最后朝里面的人看他都跟看阎王一样,人这一辈子总要合群儿才行,老四这孩子要是朕不挡着点儿,他能与天下为敌!”
曹寅就说:“四爷这是为天下百姓谋福利,别的不说,虽然关外官场上对他避之不及,然而百姓对他却是极其感激,对四爷感激就是对您感激,叫奴才说这是利在当下功在千秋,是一件大好事呢。”
“是啊,这事儿对朕好,对江山好,对子孙好,唯独对老四不好,朕这个做阿玛的有的时候太忙也顾不了那么多,但是老四这事做的让人心疼。可能朕也是白心疼了,人家这会儿还挺高兴的!罢了,不管那么多了,朕也要表明对他支持才行,朕给德妃和他家的弘晖赏赐着东西,也让官场的人都知道朕是站在老四这一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