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府闻言,反应过来,现在什么是最重要的,他便立即道:“这自然是可以的!是我糊涂了,本来就应该带各位先去贾家的。”
他懊恼地拍了拍自己的脑门。
宋时蕴和谢如故并没有多说什么。
刘知府便很快地,带着他们离开了府衙,前往贾家。
在路上的时候,宋时蕴才开口问了一句:“伍氏的家,和贾家是在一条路上吗?”
刘知府解释道:“不是的,只是从伍氏的家,去绣坊只有一条路线,贾家是在那条路线上面。”
伍氏的家,和贾家都不在一个坊区。
伍氏家所在的地方,有点偏僻,是城中比较贫民的地方,住在那里的,基本上都是穷苦人家。
贾家自然不必说,贾家位置位于,泾川城内,最好的位置,甚至比府衙的位置,还要好一点,四周几乎都是有钱人。
别看鱼娘子现在落魄,鱼娘子家以往也是有钱人,不过她家的位置,在贾家后面的巷道里面,又偏了一点,价值方面,自然不如贾家。
只不过,距离贾家比较近而已。
府衙距离贾家,并不算远。
一行人便徒步走过去。
听见刘知府的话,宋时蕴便提议道:“那不如,我们先去一趟伍氏家?”
刘知府闻言一顿,“伍氏的家,距离府衙便有些远了,可能需要准备马车。”
宋时蕴道:“无妨,就这么走过去吧,正好也看看伍氏的家,到绣庄的路线,或许在这条路上,能够看出来什么问题。”
刘知府闻言,倒也没多想,便点头答应下来。
他虽然是官员,但这年头的人,大多数情况下,赶路都是靠双脚。
每一个人都很能走,并不惧怕走路。
只要宋时蕴这样娇滴滴的小姑娘不害怕,他自然是没什么所谓的。
刘知府和府衙的人,便带着宋时蕴和谢如故等人,前往伍氏家。
伍氏的丈夫曹元汉,是城里的更夫,还在城郊边上有几亩薄田,一家人住在城里比较普通的区域,但家里人口多,日子只能算是勉强过的可以。
刘知府和宋时蕴等人,走了许久,才赶到曹元汉的家附近。
但方才一靠近,宋时蕴和黎泓的脸色就变了。
刘知府刚想跟他们俩说,前面就是曹元汉的家了。
但话还没说出口,黎泓就已经和张骞云跑到了曹元汉的家门口。
刘知府不由一顿,下意识地问:“黎大师知道这是曹元汉的家?”
听见这话,黎泓回头望向刘知府,面色凝重:“这就是曹元汉的家?”
刘知府想也不想地点头:“是啊……”他有些迟疑,“黎大师,你们不知道吗?”
如若不知道的话,他们怎么会一下子就跑到曹元汉的家门口。
他们站在一条偏僻的街道上,街道两侧都是普通的住户人家。
距离曹元汉家,还有几步的距离。
他还没来得及介绍,黎泓和张骞云就跑了过去。
这怎么看,黎泓和张骞云应该都是认识曹元汉的。
但是,仔细一想,刘知府又觉得有些奇怪。
黎泓应该没来过泾川城,以曹元汉家的情况,曹元汉一家,应该也没去过京城。
黎泓是怎么认识曹元汉的?
之前也没听说过啊?
刘知府想到这里,忽然意识到什么,心里咯噔了一声,“……难不成出什么问题了?”
黎泓和张骞云对视一眼,两个人都没有回答刘知府。
下一秒,黎泓给张骞云使了个眼色。
两个人同步向后退了几步。
紧接着,张骞云一个加速,一脚踹开了曹元汉家的门。
门一被打开,就吹过来一阵阴风。
刘知府被那风吹得一个激灵,就见院子里也没有任何动静。
如若曹元汉家里有人在家,不可能听不见这动静,如若听见这动静,怎么会不出来察看?
刘知府心里愈发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