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宋时蕴和宋思文都答应下来,两个人神色恢复如常,和杨氏一道,向正厅走去。
宋时蕴跟在杨氏身边,向杨氏身后的人看了看。
那些都是寻常的丫环婆子,唯独不见宋时柔。
宋时蕴不由咦了一声,问道:“母亲,怎么不见时柔?”
宋思文闻言,注意到这一点,想当然地道:“时柔应该已经到正厅了吧,她一向是守规矩的,不会让旁人久等。”
杨氏微微摇头,“不是,时柔去旁人家做客了,今日不在。”
宋思文有些意外,“时柔不在府上?我怎么没听说她今日要出去?”
杨氏道:“是袁大儒家的孙女,说是家里来了个女夫子,学识很是厉害,便邀请时柔一同去听讲,时柔便去了。”
平宁侯府家三个嫡出,宋时蕴入了天司局,宋思文在国子监内素有才名,就剩下宋时柔一个,文不成武不就,名声完全被宋时蕴和宋思文遮盖。
以前好歹还有一个贤惠孝顺的名声,但在宋时蕴的高调之下,如今也没人记得她了。
宋时柔并没有记恨,但也想让自己做的更好。
不想让旁人提起平宁侯府,只会说,两个好的一个差的。
她比不得宋时蕴和宋思文,却也想让旁人提起时,觉得平宁侯府的三个孩子都不错,各有千秋。
在玄学方面她是比不上宋时蕴的,便想好好学一学才思。
本朝是支持女官的,若有可能,她若也做了女官,自然可以博一番声名,让旁人知道,平宁侯府家的儿女,个个都是好样的。
她这么说了,杨氏自然是支持的,便让她去了袁大儒家里听学。
方才,宋时蕴和宋清远回来之前,宋时柔就派人送了消息过来。
说是,女夫子还未散学,且女夫子会在袁大儒家里,住上几日。
宋时柔和袁大儒的孙女关系尚可,便想多留下点时间,多些时间学习,今日便不回来了,也留宿在了袁家。
得知这消息,杨氏很支持宋时柔学习,便让人送了一些礼物去袁家,托袁家多多照拂宋时柔。
“三妹妹如今真是努力。”宋思文闻言,不由感慨,“比我可勤奋多了。以前,让她读书,她怎么都读不进去的。”
杨氏会心一笑。
宋时柔不算笨,但着实不是一块读书的好料子。
所幸,本朝并不要求,女子一定要有多么高的学识。
她不怎么读书,唯爱女工,又孝顺父母,杨氏便满足了,从未要求过旁的。
现如今,宋时柔自己却提高了要求,这也是一件好事。
宋时蕴闻言,眉眼也多了一些笑意,“三妹妹喜欢就好。”
宋思文附和道:“是啊,只要她喜欢,她高兴,随她去吧。”
杨氏弯了弯唇角,带着他们一同进了正厅。
宋清远已经坐在上首的位置上,看见他们进来,他的目光在宋时蕴身上停顿了一下,才开口道:“来了,都过来坐下吧。”
杨氏等人应了一声是,便走过去,在各自的位置上坐下来。
待宋时蕴落座,宋清远才开口问道:“我听闻,时蕴去了欧家?”
宋时蕴点点头:“是。”
杨氏闻言,想起来正事,“对了,娘正要问你呢,欧家的事情如何?”
宋时蕴温声道:“没什么大事,不是闹鬼,是欧夫人弄错了。”
杨氏有点意外,“不是闹鬼?”
单凭着欧夫人的描述,她还以为一定是闹鬼呢。
宋时蕴微微摇头,将她和工匠检查过温泉池子后的猜测,都告诉了宋家人。
杨氏恍惚,“所以是池子材料的问题?”
宋时蕴颔首,“大略是的,但欧夫人并不相信,正打算重新修缮个池子,看看有无异常。”